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匏制勾云团寿字纹盘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12-19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匏制勾云团寿字纹盘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匏制勾云团寿字纹盘
时代
门类 竹木牙角匏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124973)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匏制勾云团寿字纹盘❖图片

匏制勾云团寿字纹盘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匏制勾云团寿字纹盘

匏制勾云团寿字纹盘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匏制勾云团寿字纹盘纹饰

匏制勾云团寿字纹盘❖简介

匏制勾云团寿字纹盘,高4.2厘米,口径17.1厘米,底径10.4厘米。

盘圆形,微侈口,玉璧式底。盘内心凹入一层,构成一阶状环形。盘内满髹黑漆。外壁口沿及腹下的阳文回形装饰带之间饰有5组勾云如意捧团寿字纹,其结构呈中间宽两侧窄的梭形,是明清时期工艺美术纹样中流行的蒲纹形式。外底重圈内有阳文楷书“康熙赏玩”四字款识。


相关知识科普


玉璧

古玉器名。扁圆形,正中有孔。玉璧是古代贵族所用的礼器,用作礼天或以之显示身份。祭祀时作为祭天、祭星的祭器,稍小的玉璧可作为佩饰,还可放在墓中作辟邪和防尸腐用。玉璧在新石器时代已有,多光素无纹饰,器型比较简单。到春秋战国时,玉璧则相当规整,并有蚕纹、谷纹、蒲纹、兽面纹等雕饰。汉代继承前代风格,雕工更加精细。汉以后至宋、元时,玉璧不多见,在明、清时则又兴盛起来,并出现大量仿古制品,也有用琉璃制者。

玉璧式底

碗、盘等器底足的重要式样之一。因其式扁圆且中心内凹,形似玉璧而得名。在唐代中晚期的瓷碗上玉璧式底已很流行。

阳文

篆刻的一种方式,即把印文镌成凸状,在纸上钤盖时印文是红色,因而又称为朱文。

樗蒲纹

樗,即臭椿,蒲,即香蒲,大约因其叶均为两端尖的形状,故用以名之。宋程大昌《演繁录》:“今世蜀地织绫,其文有两尾尖削而中间宽广者,即不象花,亦非禽兽,乃遂名为樗蒲。”作为一种图案组织单位,樗蒲纹也是“窠”的类型之一,又称梭窠。据载,宋代已广泛使用,传世明代织物上则很常见。

蒲纹

中国古代玉器,尤其是玉璧上常见的一种装饰纹样,因线纹交织形似蒲席而得名,常出现在战国、汉代的玉璧上,后代的仿古玉璧上也常见。

相关文章

  • 犀角雕螭柄海水螭纹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螭柄海水螭纹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螭柄海水螭纹杯,清中期,高12厘米,口径16.4×11.6厘米。此器以亚洲犀角雕刻而成。杯敞口,连弧状口沿,口沿内饰精美的云纹一周。此杯雕有九螭,最大的螭紧抓杯口,并咬住杯的口沿,头部刻画精细,毛发细如游丝,目光锐利,螭身与尾部右向,足踏海浪,巧妙地形成一侧杯柄。杯的流部呈弓形,内壁雕一小螭,回首张望,双目炯炯有神,腿爪有力。外壁则分三部分雕刻,运用镂...

    1546 犀角 螭纹 游丝 镂雕 浮雕 阴刻
  • 象牙雕鹌鹑式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象牙雕鹌鹑式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象牙雕鹌鹑式盒,清,高5.6厘米,长12厘米,宽4.5厘米。盒圆雕成鹌鹑形,通体披羽。羽毛雕刻极富层次感,由头部的鳞片状至身后渐变成叶片状。双尾下垂,盒底雕刻脚爪,如匍匐状。盒口沿隐于胸腹羽毛间,毫无突兀之感,颇见巧思。头微偏侧,二目炯炯有神。颊部雕染绒毛,极为逼真。喙部刻画亦生动有力。通体染色,色彩写实,沉着多变,尤其羽干处的留白,一丝不苟。此盒将鹌鹑浑圆...

    520 圆雕 毛雕
  • 匏制莲瓣纹瓶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匏制莲瓣纹瓶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匏制莲瓣纹瓶,清康熙,高13.9厘米,口径4.2 厘米,最大腹径9.5厘米,足径3.9 厘米。瓶直颈,圆鼓腹,圈足,内有铜管从瓶底至口沿,管口外翻微侈。口沿处饰回纹一周。颈下部饰仰莲纹,莲瓣上接卷草纹。腹部上下两端饰对应的变体仰覆莲瓣各一周,中部环饰浅卷草纹组成的如意头纹4个,内分别为阳文楷书“康”、“熙”、“赏”、“玩”四字。瓶为插花之用,瓶纳一铜管既可约...

    506 莲瓣纹 回纹 卷草纹 卷草 青瓷 莲花尊
  • 天然木雕羊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天然木雕羊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天然木雕羊,清,高4.2厘米,长6.5厘米。木羊是利用树瘿的天然形状稍加处理而成。羊的头、角、耳朵、四肢等依势造型,天然别致。小羊四肢跪地,回首张目,口微启,似刚出生坠地正努力挣扎站起,其神态令人怜爱。此类取自天然而自成天趣之物在清宫收藏中并不多见,比之富丽堂皇的工艺品平添了几许清新质朴之气。...

    1349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 犀角雕云龙纹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云龙纹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云龙纹杯,高21.3厘米,口径19.5-11.5厘米,足径7.3厘米。杯随犀角自然形状雕刻而成,宽流,杯身与柄浑然一体。杯内外通体饰云纹,云中九龙盘旋掩映,一龙仰首卧于杯底,三龙盘于杯口并绕于柄上,另五龙相戏于杯壁之上。整个杯体龙腾云涌,气势壮观。犀角是名贵药材,其性寒,具有凉血、清热、解毒之功效。用犀角雕成的工艺品中酒杯占大多数。这件云龙纹杯角质色如...

    1784 犀角 龙纹
  • 黄杨木圆雕李铁拐像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黄杨木圆雕李铁拐像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黄杨木 圆雕 李铁拐像,通高35.7厘米。此像立姿,肩系葫芦,身着破衣,围百结叶裙,瘦骨嶙峋,虬髯连鬓,赤双足,一腿跛起,一腿直立,右腋下架有一拐,左臂抬起,手捏一只蜘蛛,在后衣裙下方刻有阴纹“至正二年制”隶书款。至正二年,即1342年。李铁拐是民间传说的八仙之一。元代以后,对八仙的各种传说愈趋离奇,以八仙为题材的各种雕刻在工艺美术创作中也十分众多。这种绕腰...

    1409 黄杨木 圆雕 李铁拐 八仙 络腋 罗汉
  • 竹雕古佩纹臂搁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竹雕古佩纹臂搁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竹雕古佩纹臂搁,清中期,长24厘米,宽6.7厘米。清宫旧藏。臂搁长形,覆瓦式。器表以留青及浅浮雕技法刻划纹饰。边缘及三个转角饰变体夔凤纹。中间分上、中、下布排3组仿古佩玉纹,每组佩玉或两件或三件,以绦带缠绕。其纹饰刻划通过青筠的全留、少留及不留分出位置与层次关系,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模仿玉的质地与肌理。下部一组纹饰留青最薄,似隐若现,装饰效果突出,为刻划最出色者...

    914 臂搁 留青 浮雕 青筠
  • 尤通犀角槎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尤通犀角槎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槎杯,清,尤通制,高11.7厘米,长27厘米,宽8.7厘米。杯由长形如舟的广角制成。作者根据犀角的形状,采用圆雕、浮雕等多种技法,巧做成仙人乘槎形杯。槎首如同灵芝花瓣。槎中后部以梅花、牡丹、荷花相拥,似为舟篷,花间篷下坐一老人,手持如意,架腿翘足,昂首向天。老人身前为杯口,口不甚圆,有一圆洞与杯口相通。槎尾雕有浪花飞溅的水波纹。杯腹中镌刻楷体乾隆御题诗及...

    859 犀角 尤通 广角 圆雕 浮雕 灵芝 张骞
  • 象牙座玳瑁遮灯及象牙册页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象牙座玳瑁遮灯及象牙册页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象牙座玳瑁遮灯及象牙册页,清,遮灯通高33.1厘米,册页长8.4厘米,宽6.9厘米。清宫旧藏。遮灯玳瑁制,由方体长杆及其上部可插接拆卸的圆片组成,下配象牙雕花四足基座。遮灯另附一象牙册页,册页内页为象牙制,长方形,其薄如纸,一侧相互粘连,可以自由翻动,外套以玳瑁制折叠函套,并以铁鋄金挂钩扣合。函套内壁粘贴一层明黄色锦为饰,另配一支玳瑁管铅笔。...

    460 玳瑁 册页 基座
  • 竹雕白菜圆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竹雕白菜圆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竹雕白菜圆笔筒,清中期,高11.5厘米,直径5.8厘米。笔筒圆体,较纤巧,三矮足。通体以去地浮雕法表现纹饰,故口边及足沿略突出。筒壁雕倾侧的白菜一棵,叶片翻卷,又以阴刻法刻画虫蛀之痕及叶筋等。物象虽简,却也神完气足。...

    453 笔筒 浮雕 阴刻
  • 朱三松竹雕和合二仙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朱三松竹雕和合二仙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竹雕和合二仙,明,朱三松制,高5.2厘米。竹根圆雕二僧,乘于莲瓣舟上。一僧坐船头,手捧蒲扇,一僧踞船尾,以帚为桨。二僧满面笑容,憨态可掬。莲舟外侧刻“三松”二字款。依人物之装束、神态,可推知二僧乃唐贞观年间台州奇僧寒山、拾得二人。据《宋高僧传》所载,二僧状若颠狂。寒山常“布襦零落”,“以桦皮为冠,曳大木屐”,动辄“呼唤凌人”,“望空谩骂”;拾得曾以杖击伽蓝神...

    337 和合二仙 圆雕
  • 封锡禄款竹雕人物图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封锡禄款竹雕人物图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封锡禄款竹雕人物图笔筒,清,封锡禄款,高15.1厘米,筒径10厘米。笔筒圆体,以去地高浮雕技法表现松溪赏月的情景。溪水边,松荫下,二人并立赏月,旁有一小童负书观望。背面山石下角阴刻隶书:“壬寅五月侣梅居士清玩”及“封锡禄刻赠”款识。笔筒壁去地浮雕,技法熟练,再与阴刻法结合,鲜明地呈现出高低错落的多个层次。创作者状物写人均应付自如,雕刻大刀阔斧,删繁就简,但刀...

    1251 笔筒 浮雕 阴刻
  • 黄振效款象牙雕渔家乐图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黄振效款象牙雕渔家乐图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黄振效款象牙雕渔家乐图笔筒,清乾隆,黄振效制,高12厘米,口径9.7厘米。筒外壁高浮雕柳溪渔乐图。画面中山上杂树成荫,山下溪流湍急,人物或停舟小憩,或聚坐树下,表现出渔家闲乐的太平景象。山壁一侧刻楷书乾隆御题诗一首:网得鱼虾足酒钱,醉来蓑笠伴身眠。漫言泛宅曾无定,一曲渔歌傲葛天。又“宸”、“翰”二印及“乾隆戊午(1738年)长至月小臣黄振效恭制”款。  这件...

    1466 笔筒 黄振效 浮雕 小臣 松针 刻工
  • 匏制勾莲纹带托高足碗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匏制勾莲纹带托高足碗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匏制勾莲纹带托高足碗,通高12.5厘米,碗口径15厘米,碗足高5.8厘米,碗足径4.8厘米,底座高7厘米,底座足径10厘米,托盘口径15.5厘米。 碗敞口,深腹,高足,下配底座。碗内髹光亮黑漆,外壁上下各饰回纹一周,中间为5组勾莲纹。高足上自右至左署阳文楷书“乾隆赏玩”四字款识,字迹模糊,足下部饰回纹条带。底座由一托盘和置于盘下的倒扣碗形足组成。盘口沿描金线...

    1288 勾莲 勾莲纹 高足碗 回纹 阳文 描金 金漆 玳瑁
  • 象牙雕和合二仙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象牙雕和合二仙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象牙雕和合二仙,清晚期,高10.2厘米,最大底径3.5厘米。以圆雕及镂雕技巧刻画二小童形象,其一立于湖石上,侧身回首,手擎荷花,另一捧盒,足边灵芝丛生。立石上者以一足踏于同伴头顶,颇富童趣。其造型有程式化倾向,头部所占比例较大,手部较面部更长,显得稚拙可爱,而用黑漆点睛则增加了人物的神采。依作品中之人物的形象、道具等,可知雕刻的是和合二仙,具有鲜明的“和睦长...

    495 和合二仙 圆雕 镂雕 灵芝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