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匏制勾云团寿字纹盘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匏制勾云团寿字纹盘 |
时代 | |
门类 | 竹木牙角匏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故00124973)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匏制勾云团寿字纹盘❖图片
匏制勾云团寿字纹盘
匏制勾云团寿字纹盘纹饰
匏制勾云团寿字纹盘❖简介
匏制勾云团寿字纹盘,高4.2厘米,口径17.1厘米,底径10.4厘米。
盘圆形,微侈口,玉璧式底。盘内心凹入一层,构成一阶状环形。盘内满髹黑漆。外壁口沿及腹下的阳文回形装饰带之间饰有5组勾云如意捧团寿字纹,其结构呈中间宽两侧窄的梭形,是明清时期工艺美术纹样中流行的樗蒲纹形式。外底重圈内有阳文楷书“康熙赏玩”四字款识。
相关知识科普
玉璧
古玉器名。扁圆形,正中有孔。玉璧是古代贵族所用的礼器,用作礼天或以之显示身份。祭祀时作为祭天、祭星的祭器,稍小的玉璧可作为佩饰,还可放在墓中作辟邪和防尸腐用。玉璧在新石器时代已有,多光素无纹饰,器型比较简单。到春秋战国时,玉璧则相当规整,并有蚕纹、谷纹、蒲纹、兽面纹等雕饰。汉代继承前代风格,雕工更加精细。汉以后至宋、元时,玉璧不多见,在明、清时则又兴盛起来,并出现大量仿古制品,也有用琉璃制者。
玉璧式底
碗、盘等器底足的重要式样之一。因其式扁圆且中心内凹,形似玉璧而得名。在唐代中晚期的瓷碗上玉璧式底已很流行。
阳文
篆刻的一种方式,即把印文镌成凸状,在纸上钤盖时印文是红色,因而又称为朱文。
樗蒲纹
樗,即臭椿,蒲,即香蒲,大约因其叶均为两端尖的形状,故用以名之。宋程大昌《演繁录》:“今世蜀地织绫,其文有两尾尖削而中间宽广者,即不象花,亦非禽兽,乃遂名为樗蒲。”作为一种图案组织单位,樗蒲纹也是“窠”的类型之一,又称梭窠。据载,宋代已广泛使用,传世明代织物上则很常见。
蒲纹
中国古代玉器,尤其是玉璧上常见的一种装饰纹样,因线纹交织形似蒲席而得名,常出现在战国、汉代的玉璧上,后代的仿古玉璧上也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