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尤通犀角槎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12-19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尤通犀角槎杯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尤通犀角槎杯
时代
门类 竹木牙角匏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124782)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尤通犀角槎杯❖图片

尤通犀角槎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槎杯

尤通犀角槎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槎杯局部

尤通犀角槎杯❖简介

犀角槎杯,清,尤通制,高11.7厘米,长27厘米,宽8.7厘米。

杯由长形如舟的广角制成。作者根据犀角的形状,采用圆雕浮雕等多种技法,巧做成仙人乘槎形杯。槎首如同灵芝花瓣。槎中后部以梅花、牡丹、荷花相拥,似为舟篷,花间篷下坐一老人,手持如意,架腿翘足,昂首向天。老人身前为杯口,口不甚圆,有一圆洞与杯口相通。槎尾雕有浪花飞溅的水波纹。杯腹中镌刻楷体乾隆御题诗及“比德”、“朗润”2方印 。槎首前面刻篆文“再来花甲子”和“尤通”字款,下有“雨源”小印 。

此槎杯制于明末清初时期,是尤通众多犀角作品之一,光洁莹润,色如浅栗。由于犀角形长,两边色黄淡,中间微暗,作者便以汉使臣张骞通西域的故事为题材,巧妙地将犀角制成一只槎船,在船上刻出树干,沿船边轻轻刻出浪花,并雕出人物悠然、自信、冲波迎浪的形象。

这件犀角槎杯深藏清宫内,1783年,乾隆皇帝在古物箱中发现这件作品,对尤通的雕刻技术十分推崇,多次亲笔御题诗句赞誉尤通的技能,并作注,对尤通的作品进行考证。这件形制自然、角质莹润的犀角仙人槎杯,在艺术设计、雕刻技巧上均有独到之处,确为明末清初时期犀角器皿中的珍品。


相关知识科普


犀角

又名“奴角”,是生长在犀牛鼻额上的角,为一种含有碳磷酸钙、氨酸等化学成分,具有清热、解毒、定惊等医药效能之珍贵药材。中国古代常用作装饰品,宋以后多以之制犀角杯。

尤通

尤通,字雨源,江苏无锡人,是明末清初时期著名的雕刻家,擅长用犀角、象牙、玉石刻制文玩器皿,尤以雕刻犀角最为著名。世人非常喜爱他的雕刻制品,称他为“尤犀杯”。康熙年间被征调进宫,在造办处行走。

广角

犀牛产于亚洲和非洲热带地区,有独角和双角之分。中国古代在两广地区曾有犀牛,后来随着气候和环境的变化而渐次稀少。汉以后使用犀角主要依靠进口。所谓广角即指非洲犀牛的角。

圆雕

即立体雕,约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如红山文化中的玉鸟、含山文化中的玉人等,都是早期圆雕的代表作。此技以后各代多有发展,至清代趋于鼎盛。

浮雕

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纹饰或物象的一种雕塑。按凸起高度的不同,可分为高浮雕、深浮雕、浅浮雕等,也有几种雕刻技法结合使用的形式,多见于高精繁杂的雕刻作品。

灵芝

蕈的一种。食用灵芝,有强筋骨、益精气的滋补作用。灵芝在中国古代民间信仰中具有吉祥长寿的寓意。灵芝的出现,预兆着国泰民安,世事昌达,所谓“圣人休祥,有五色神芝含秀而吐荣”(《神农本草》)。《瑞应图》也称:“芝英者,王者德仁而生。”灵芝图案多出现于各种材质的古代艺术品和建筑彩画中。

张骞

张骞,汉中成固人,汉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应募作为使臣出使西域,亲历大宛、大月氏、大夏等地,后被匈奴劫持扣留,被拘十多年。

相关文章

  • 象牙镂雕群仙祝寿图龙船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象牙镂雕群仙祝寿图龙船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象牙镂雕 群仙祝寿图龙船,高58厘米,长91.5厘米,宽23.5厘米。龙船昂首翘尾,内设3层楼阁,上层置龙凤旗和伞盖,中层有宽阔的平台,下层为船舱。每层均雕梁画栋,玲珑剔透,纤巧精丽。舟中王母、众天女、八仙、福禄寿三星以及船夫、乐手等共42人。此龙船是清宫内务府大臣在慈禧太后六旬生日时进献的贡品,为广州象牙作坊中的牙匠奉命制作的。作者采用镂刻、浮雕、圆雕、拼...

    225 镂雕 群仙祝寿 八仙 内务府 如意馆 浮雕 圆雕 勾莲
  • 犀角雕葡萄花果纹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葡萄花果纹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葡萄花果纹杯,清,高21厘米,口径17.7-11厘米。杯以非洲犀牛额前之角随形雕成,上阔下尖,葵花式口,宽流。杯身浮雕镂刻枝叶花果,有葡萄、寿桃、石榴、枇杷等,藤蔓萦绕,枝叶繁茂,硕果累累,寓意“多子多寿”。此犀角杯外观莹亮润泽,风格华美。细赏杯壁花果纹饰生气勃勃,举杯啜饮时,杯下端由葡萄串组成的尖足握于手中,感觉温润细腻,正与酒意之醇美相应和。此杯为...

    535 犀角 浮雕
  • 留青竹雕九狮图竹节式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留青竹雕九狮图竹节式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留青竹雕九狮图竹节式笔筒,清中期,高13.5厘米,最大口径9厘米。笔筒圆体,保留天然竹节痕。外壁以留青法雕刻九狮相嬉的场景,点缀假山湖石。九狮大小有别,神态各异,其形象夸张、生动而具装饰性,富有传统造型艺术的典型特征。其毛发毵然可数,眼眸以烙烫之法点出,十分巧妙。湖石的阴阳向背判然有别,立体感甚强。又利用节痕将图纹划分出区域,并以其广狭之别形成曲线变化之美,...

    1234 留青 笔筒 泰山 青筠 地子
  • 紫檀雕荷叶枕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紫檀雕荷叶枕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紫檀雕荷叶枕,高9.8厘米,长24.5厘米,宽15.6厘米。枕紫檀木制,蒸栗色,其形似荷叶卷拢成椭圆形的包袱状,以荷叶的叶茎为中心,断茎斜插入枕内,叶边翻卷成花瓣状,枕上镂一虫蚀小孔,正好供枕者侧卧时搁耳。枕上叶脉筋纹隐起,由茎部呈放射状伸延。枕面平润细腻。古有陶枕内可盛放香料或药袋,具醒脑之功。后又出现竹枕、木枕、瓷枕等不同材质的制品。这些枕或为空心实面,...

    871 紫檀木 瓷枕 镂空 圆雕
  • 象牙雕松荫策杖图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象牙雕松荫策杖图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象牙雕松荫策杖图笔筒,清,高15.8厘米,口径最大7.8厘米,底径最大8.6厘米。笔筒保留象牙形态,体近椭圆,上小下大,口壁厚而足壁薄,后嵌底,腰部一周收分较大,将器身分作上下二部分。纹饰以浅浮雕为主,表现一老者持杖徐行,旁随一小童比手划脚,似在讲说。刀法虽简,却极富立体感。二人立于山间隙地,一侧山石丛树,限于下部区域内,另一侧巉岩峻峭,松干夭矫,直入云端。...

    1140 笔筒 浮雕 阴刻
  • 镂雕花木老人犀角槎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镂雕花木老人犀角槎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镂雕花木老人犀角槎杯,清。犀角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盛放在犀角杯中的酒或水能吸取犀角本身的药性,起到凉血解毒的作用,因而其雕刻品历来为人们所重视,故而清代臣工竭力搜求,以之进献皇帝。此件应是纪昀进献。据清宫进单记载:“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八月二十日,纪昀进旧犀角望仙槎一件”。...

    993 镂雕 犀角 角本 纪昀
  • 犀角雕鹿形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鹿形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鹿形杯,清,高7.1厘米,口径9.8-8.7厘米。杯圆体,壁稍厚,口沿一周磨平。此杯倒置后则呈一鹿形,首尾相环,以一条凸棱线表示其脊柱,为适应杯形而对鹿体各部位进行了适当的合并简化,鹿之头颈为杯足,额为杯底,处处显示出构思之精巧。鹿的面部形象刻划准确,眼、耳、口、鼻等部位以浮雕及阴刻技法表现,鹿角、下颌及所衔树枝则以镂雕为主,颈部以阴刻法刻划细密的茸毛...

    417 犀角 浮雕 阴刻 镂雕
  • 鲍天成款犀角雕螭纹执壶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鲍天成款犀角雕螭纹执壶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鲍天成款犀角雕螭纹 执壶,明末,通高13厘米,口径15-7.8厘米。执壶用亚洲犀角制成,盖形如盔帽,色泽较深,有钮,盖顶刻回纹,盖面凸刻蕉叶纹与螭龙纹各一周。壶身一侧为光素流,一螭从壶身攀壶流向流口探视;另一侧为柄,三条螭龙围绕柄把上下腾戏。壶身纹饰从底向上分为4层,第一层为蕉叶纹,第二层为兽面纹,三、四层为蟠夔纹。纹饰隐起,为浅浮雕技法刻制。壶底有“鲍天成...

    782 鲍天成 犀角 螭纹 执壶 回纹 蕉叶纹 龙纹 兽面纹
  • 象牙镂雕双喜字“大吉”葫芦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象牙镂雕双喜字“大吉”葫芦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象牙镂雕双喜字“大吉”葫芦,清中期,通高18.8厘米,口径2.8厘米。圆雕 葫芦式,以镂雕及染色等技法制成。外壁满镂钱纹锦地,并浮雕染色缠枝瓜果、花蝶、蝙蝠纹饰。正中两面开光,一面镂雕楷书填金“大”、“吉”二字,一面镂雕填红隶书双喜字。盖钮内有螺旋套口,腹内有活环长链一根,链上下与葫芦盖底相连。长链上又有三条小链,每条小链上分别带有一只小葫芦,雕刻极为精细。...

    1672 镂雕 圆雕 葫芦式 锦地 浮雕 缠枝 开光 雕填
  • 竹雕松树形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竹雕松树形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竹雕松树形笔筒,高14.6厘米,口径15.5厘米,底径14厘米。笔筒截取近根处竹肉肥厚的老干,雕作松树形。阳刻的云朵纹布满器身,藉以表现树皮的肌理。一侧有枝杈穿插虯结,松针茂盛,重重叠叠,如云如盖。另一侧树皮开裂剥落,露出瘿瘤罅隙。小枝均倾倒欹侧,如经风雨。笔筒不同侧面的不同构图形成繁简、动静的对比,显示出张弛有度的节奏感。一段普通的竹节经匠心构思与雕凿表现...

    1104 笔筒 松针
  • 尤侃款犀角雕葡萄禽鸟纹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尤侃款犀角雕葡萄禽鸟纹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尤侃款犀角雕葡萄禽鸟纹杯,明末,高5.7厘米,口径13.5×6.8厘米。杯以非洲犀牛角的后角制成,角质坚实细腻,色泽如蜜,呈浅棕黄色半透明状。利用犀角天沟自然凸凹的部位镂刻两株缠枝葡萄藤做柄,枝曲叶展,果实圆大。杯柄的左右两侧,雕雌、雄两鸡带着数只雏鸡,雏鸡或觅食,或躲于雌鸡翅下,或跳在雌鸡背上玩耍。杯内壁利用犀角天然的地岗部位,刻出一块垂岩,葡萄藤盘曲缠绕...

    579 犀角 缠枝 阳文
  • 桦木雕灵芝长形镇尺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桦木雕灵芝长形镇尺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桦木雕灵芝纹镇纸,清,高4.5厘米,长25.6厘米。清宫旧藏。镇纸长条形,底部平整,上部则因质顺势,镂雕大小灵芝,雕工简约,稍事修整,打磨精到,不留刀痕。灵芝在古代被视为瑞物。此镇纸应为清代宫廷内文房书案上的常设之具。...

    641 灵芝 镂雕 雕工
  • 犀角雕螭柄花形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螭柄花形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螭柄花形杯,清中期,高6.1厘米,口径13.5×9.4厘米。杯色呈棕黄,敞口,束足。杯口雕作一朵重瓣开放的花形,口沿外撇,并浅刻回纹一周为饰。杯壁有凸有凹成脊,圈足底内凹,为小高足杯状。杯柄镂雕成一条上攀的螭龙,螭首平贴于杯的口沿,似为杯中美酒所吸引。杯壁光素,仅有一兽面浮雕于杯的流口下方。螭龙纹也称螭虎纹,是春秋战国时期雕刻工艺中经常采用的一种异兽纹...

    1329 犀角 回纹 镂雕 浮雕 龙纹 刻工
  • 犀角镂雕竹石纹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镂雕竹石纹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 镂雕竹石纹杯,清,高10厘米,口径14.4厘米-8.9厘米,足径5.6厘米-4.6厘米。杯体较厚重,敞口,敛腹,小底,轮廓清晰,造型大方。外壁主体纹饰为浅浮雕的累累岩石,作几何形的简化处理,效果如运笔勾勒,各种短促的折线与不规则的几何块面构成繁复的图形关系,令人眼花缭乱。在浅浮雕之外,局部使用高浮雕技法,使岩石的层次变化更为丰富。杯身一端镂雕孔隙嶙峋的...

    450 犀角 镂雕 浮雕
  • 尤侃款犀角雕山水人物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尤侃款犀角雕山水人物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尤侃款犀角雕山水人物杯,明末,高9.2厘米,口径17.8×10.3厘米。杯为亚洲犀角制,利用犀角的天然形状镂刻山崖为柄,并采用通景式布局刻画出一幅呈现太平景象的山水人物图。图中山上古松倒悬,松叶细密,桐、柏、枫树依岩耸立,遒劲的松枝延伸到杯的口沿内。山下奇石错落,溪水潺湲,一叶小舟停桨荡漾在溪流之上,舟中渔夫抓住鱼篓正在兜鱼。杯内壁地岗突起,以流水皴法浮雕成...

    987 犀角 浮雕 阳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