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仿钧玫瑰紫釉鼓钉三足花盆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11-11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仿钧玫瑰紫釉鼓钉三足花盆托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仿钧玫瑰紫釉鼓钉三足花盆托
时代
门类 陶瓷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126943)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仿钧玫瑰紫釉鼓钉三足花盆托❖图片

仿钧玫瑰紫釉鼓钉三足花盆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仿钧玫瑰紫釉鼓钉三足花盆托

仿钧玫瑰紫釉鼓钉三足花盆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仿钧玫瑰紫釉鼓钉三足花盆托俯视

仿钧玫瑰紫釉鼓钉三足花盆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仿钧玫瑰紫釉鼓钉三足花盆托底部

仿钧玫瑰紫釉鼓钉三足花盆托❖简介

仿钧鼓钉三足,清雍正,高8厘米,口径23厘米,足距11厘米。

花盆托直口唇边、弧壁、内底平坦、底下承以三足。外底有一周支烧钉痕,并涂抹酱色釉。通体施玫瑰紫釉,器内釉面泛青有少量开片,外壁凸起一周弦纹,上下各饰一周凸塑鼓钉。鼓钉处釉层因垂流变薄而呈天蓝色,与外壁玫瑰紫色釉交相辉映,具有较好的艺术效果。

清代雍正时期,在仿古方面以仿瓷器取得的成就最为突出。当时的督陶官曾派助手老格赴河南钧州实地调查宋代钧釉的配制方法。经多次试制,最终成功烧造出仿宋钧窑制品。此件花盆托从造型到釉色,与宋代钧窑瓷器极为接近,足以乱真。


相关知识科普


玫瑰紫釉

是宋代钧窑创烧的一种窑变釉。釉料中含有氧化铜、铁、钴、锰等呈色元素,经1300℃左右高温烧制而成。呈色绚丽多彩,斑驳瑰丽,红、蓝、青、紫相映成辉。据科学测试分析,该釉是由于在连续的玻璃相介质中悬浮着无数圆球状小颗粒,这些小颗粒能折射短波光,使釉面呈现美丽的蓝色乳光,又因釉中还原铜的呈色作用而现出红紫色,与天蓝色相映,宛若一片彩霞。

花盆托

瓷器器型之一,通常与花盆配套使用。宋代钧窑多有烧制,形状以菱花式居多,器底往往有支烧痕迹,并刻有汉字号码以区分大小。清雍正年间多有仿烧。

花盆

栽种花草的盆具。宋代最名贵的瓷花盆品种是钧窑专为宫廷烧制的玫瑰紫釉器,通常与花盆托一起使用。明、清两代花盆造型亦很丰富,有葵花式、海棠式、折沿式、长方、正方、六方、八方、椭圆等式,大小不等,以适应不同用途。装饰上主要有青花、五彩、粉彩等品种。

开片

开片本为瓷器釉面的一种自然开裂现象。开裂的原因有二:一是器物成型时坯泥沿一定方向延伸,影响了分子的排列;二是坯、釉膨胀系数不同,焙烧后冷却时釉层收缩率大。后来人们掌握了开片的规律,开片即被利用作为一种釉面装饰。隋代白瓷上的开片尚属自然开裂,还未形成人为性的装饰。

弦纹

古器物上最简单的传统纹饰,在青铜器上呈现为凸起的横线条。大多数情况下,弦纹是作为界栏出现的。在陶瓷等器物上亦有专用弦纹装饰者。

景德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原名新平,因地处昌江东南,故又名昌南镇,北宋景德年间(1004--1007年)改称景德镇,以皇帝年号名。景德镇地处群山环抱之中,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历史上曾以瓷、茶而闻名中外。瓷、茶并茂,工商辐辏,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曾与湖北的汉口镇、广东的佛山镇、河南的朱仙镇并称我国古代四大名镇。文献记载景德镇制瓷始于汉代,但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瓷窑遗址为五代时期。明、清以来,随着历朝皇帝在景德镇设御器(窑)厂,专门烧造宫廷用瓷,带动了民营瓷业的发展和繁荣,于是,天下至精至美之瓷器莫不出于景德镇,景德镇也因此博得“瓷都”之美誉。

御窑厂

明清两代的官窑,专门烧造宫廷用瓷,也包括朝廷对内外的赏赐和交换品。景德镇御窑厂始建于明代洪武二年(1369年),初设时有窑20座,宣德年间增至58座。厂内分工计23作,以封建的超经济强制为前提,采用协作形式进行生产。由于御窑厂集中了优秀的制瓷工匠,并可以不计工本地提高质量和创新品种,客观上促进了制瓷技术的进步和整个瓷业的发展。

钧窑

北宋著名瓷窑之一。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县城内的八卦洞。钧窑利用铁、铜呈色的不同特点,烧出蓝中带红、紫斑或纯天青、纯月白等多种釉色,以蛋白石光泽的青色为基调,具有乳浊而不透明的效果。钧瓷的又一特征是釉面上常出现不规则的流动状的细线,称“蚯蚓走泥纹”。北宋钧瓷的器形主要有花盆、盆托、洗、盘、炉、钵、碗、尊等。花盆、盆托、尊等器物底部往往刻有一至十的数目字,表示一套器物的大小序号,还有的刻有“奉华”等字样。

唐英

唐英(1682—1756年),字俊公,自号蜗寄老人。清雍正六年(1728年)始奉命驻景德镇御窑厂任协理官。乾隆元年(1736年)起先后管理淮安关及九江关并兼理窑务,直至二十一年(其中十五、十六两年一度中止)。在管理景德镇御窑厂的前后二十余年中,唐英致力于制瓷工艺的研究,推动了瓷艺的仿古、创新,获得巨大成就。著有《陶成纪事》、《陶冶图说》、《陶人心语》等书,均为研究景德镇制瓷史的重要文献。

相关文章

  • 仿斑竹五彩花鸟纹墨床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仿斑竹五彩花鸟纹墨床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仿斑竹五彩花鸟纹墨床,清乾隆,高2.5厘米,长8.6厘米,宽4.3厘米。清宫旧藏。墨床仿竹床形,床边及四足施淡绿釉,上饰褐黄色斑点,颇似斑驳的嫩竹。床面饰白地五彩山石花鸟纹,背面署红彩篆书“九畹山房”四字款。此器造型秀巧新颖,悦目怡人,釉彩柔嫩淡雅,仿佛通体散发出自然的馨香,是一件雅韵十足的瓷质文房用具。...

    1814 五彩
  • 白釉黑彩蹴鞠图瓷枕 - 河南博物院瓷器
    白釉黑彩蹴鞠图瓷枕 - 河南博物院瓷器

    白釉黑彩蹴鞠图瓷枕宋代瓷器长29.5厘米,宽19.5厘米,高10.50厘米河南博物院征集白釉黑彩蹴鞠图瓷枕为八角形,枕面绘黑彩开光童子蹴鞠图,四壁绘黑彩缠枝花叶纹一周。图中童子头梳双丫辫,上身穿左衽剪领窄袖花衣,下着肥腿长裤,腰系缎带。双臂外张,收藏袖内,上身前躬。左脚着地,右脚抬起,正全神贯注地将球踢起。底部印“张家造”三字。...

    1300 瓷器 白釉黑彩蹴鞠图瓷枕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斗彩石榴花纹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斗彩石榴花纹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石榴花纹罐,清康熙,高8.3厘米,口径3.5厘米,足径4.7厘米。罐撇口,短颈,丰肩,圈足。通体施白釉,釉面光洁。外部斗彩装饰。瓶身绘两组对称的石榴花卉纹。无款识。此罐造型隽秀,构图疏朗,瓶身只绘折枝石榴花,简洁醒目。釉上彩以红绿彩为主,颇显清新雅致。...

    1805 斗彩 花卉 折枝
  • 青花凤穿花大碗(净水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凤穿花大碗(净水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凤穿花大碗(净水碗),明嘉靖,高17.5厘米,口径34.3厘米,足径9厘米。敛口,斜壁,高圈足。青花为饰,碗心绘山石凤纹,一只凤鸟站在山石之上,周围环绕4只小凤。外口沿一周书“江西饶州府浮梁县景德镇信士何文献同男朝武喜抬净水碗壹付,祈保合家清吉。大明嘉靖三拾八年三月日吉”,外壁绘4只飞舞于花丛中的形态各异的凤凰。近足处施釉不到底,露出红赭色胎体。嘉庆三十...

    1804 青花 景德镇
  • 磁州窑白地黑花“镇宅”铭狮纹枕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磁州窑白地黑花“镇宅”铭狮纹枕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镇宅”铭狮纹枕,宋,高12厘米,面横24.5厘米,面纵17.6厘米,底横19厘米,底纵13.2厘米。枕呈八方体形,通体白地黑彩装饰。枕面绘一雄狮,昂首凝目,四肢紧绷,似要一跃而出。左侧以黑彩书写楷体“镇宅”二字。枕边缘以黑彩随枕形描绘八方边线,枕侧面绘花草。此枕绘画用笔流畅,动物形象刻画得极为生动,寥寥数笔即让狮子威风凛凛、咄咄逼人的形象跃然枕面。以猛兽为...

    1285 磁州窑 白地黑花 缠枝 瓷枕 鱼纹
  • 祭蓝釉金彩牛纹双系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祭蓝釉金彩牛纹双系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祭蓝釉金彩牛纹罐,明弘治,高32.2厘米,口径16.5厘米,足径18.5厘米。罐广口,短颈,溜肩,肩以下渐收,近底处微外撇,浅圈足。肩部对称置双耳。内施白釉。外壁通体祭蓝釉地上彩装饰,口沿边、肩部、腹下和胫(jìng 音敬)部各画双弦纹,腹部绘二牛,双耳的轮廓线亦描金彩。圈足内无釉露胎,无款识。此罐为弘治朝官窑烧造的皇家祭祀用器,类似的器物还见于弘治朝的器。...

    1090 蓝釉 双系 描金 弦纹 景德镇 黄釉
  • 黄地粉彩花卉纹盖盒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粉彩花卉纹盖盒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粉彩 花卉纹盖盒,清光绪,高14.6厘米,口径21.3厘米,足径13.5厘米。盒扁圆形,圈足。上下子母口套合。足内施白釉,红彩书“体和殿制”4字篆书款。外壁通体以黄釉粉彩为饰,盖合处以蓝料彩绘朵花纹,外壁上下各绘梅、兰、牡丹等4组花卉,盖顶部一紫色圆形开光,内蓝彩绘5组蝙蝠托一团“寿”字。...

    978 粉彩 花卉 体和殿 黄釉 蓝料彩 开光
  • 五彩鹭鸶鸳鸯纹大缸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五彩鹭鸶鸳鸯纹大缸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五彩鹭鸶鸳鸯纹大缸,明隆庆,高36.5厘米,口径53.8厘米,足径36厘米。圆口唇边,腹微鼓,圈足。通体白釉,上以五彩为饰。腹部绘一幅荷莲图:池塘中荷叶舒展,荷花盛开,成双成对的鸳鸯在水中游动,几只鹭鸶或站在岸边、或飞翔于池塘上空,画面生动、活泼,生机盎然。纹饰以绿彩为主,点缀红、黄彩色,艳丽清新。近足处绘变形莲瓣纹。器口沿内侧青花书“大明隆庆年造”6字楷书...

    378 五彩 莲瓣纹 青花
  • 白地酱彩花果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白地酱彩花果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白地酱彩花果纹盘,明宣德,高5.5厘米,口径29.3厘米,足径20厘米。清宫旧藏。 盘撇口,弧壁,圈足。通体白地酱彩装饰。内底饰折枝花纹,内壁饰折枝花果纹,外壁饰缠枝花纹。所有的图案均先暗刻线条。内底、口沿及足墙上均绘有酱彩弦线。圈足内施白釉。外壁口沿下署青花楷体“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 白地酱彩为宣德时期新创烧的品种。其白釉上刻填的酱彩呈现未经搅拌的芝麻...

    1549 折枝 缠枝 青花
  • 景德镇窑青花云龙纹梅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景德镇窑青花云龙纹梅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云龙纹,元,高41.6厘米,口径6厘米,足径14厘米。梅瓶折沿,细颈,丰肩,肩以下渐敛,圈足。足底无釉,泛色。外壁自上而下以青花双弦线把纹样分成5层。肩部绘和下垂云肩纹,云肩内绘菊纹,云肩纹间饰卷草纹。腹部绘云龙纹。胫(jìng音径)部绘卷草纹和仰。此器造型秀美,做工细腻,云龙纹描绘得形象鲜明,是元代青花瓷器中的典型器物。元代青花的装饰借鉴了一些元代丝织品图...

    1754 青花 龙纹 梅瓶 火石红 火石 卷草纹 卷草 云肩
  • 青花云龙双耳炉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云龙双耳炉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云龙双耳炉,明万历,高30.8厘米,口径22厘米,足径17.5厘米。此炉仅余腹部,胎体厚重,釉面泛青,外壁以青花绘双应龙腾飞于海水江崖之中,腹部一面长方形开光,内书“江西抚州府临江县,客寓平阳县市心街,居住信士黄世锦、妻林氏,男□子露同侄黄子佩、妻薛氏、陈氏,男应神喜舍大香炉、花瓶壹付,祈保家门清吉、人口平安、买卖亨通、诸事迪吉、福有所归。大明万历壬寅仲...

    424 青花 开光
  • 宜兴窑石楳款紫砂胎镶玉槟榔木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石楳款紫砂胎镶玉槟榔木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石楳款紫砂胎镶玉槟榔木壶,清道光,高9厘米,口径6.5厘米,底径12厘米。壶垂腹,环柄,短流,平底。平盖,圆钮。紫砂内胎,盖面、外腹、柄皆镶槟榔木,上刻几何纹饰。盖沿、口沿及底包一层银灰色锡皮。流、钮镶玉。口沿锡皮上有铭文:“诗瓢酒瓢,不负不挂,花前月前,亦梦亦话。” 外底中心钤篆书“石某摹古”四字印章款。“某”字通“楳”。在同一件壶上使用玉、槟榔木、...

    1504 宜兴 宜兴窑 几何纹 朱坚
  • 原始瓷刻竖条纹双系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原始瓷刻竖条纹双系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原始瓷刻竖条纹罐,战国,高14厘米,口径8.8厘米,足径12.2厘米。罐圆口,溜肩,圆腹,平底,肩部对称置双系,每个系均由两个互相粘连的桥形纽组成。胎色黄白,仅在肩部有极薄的黄釉,肩部以下刻一周竖条纹。出现于约3000年前的商代,历经西周、春秋、战国、汉代,它是从陶向瓷过渡时期的产物,系从发展而来。战国时期原始青瓷生产得到较大发展,无论数量、质量还是生产范围...

    790 双系 黄釉 原始青瓷 青瓷 印纹硬陶 长江
  • 紫地粉彩折枝花鸟纹圆盆、奁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紫地粉彩折枝花鸟纹圆盆、奁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紫地粉彩 折枝花鸟纹圆盆、奁,清光绪,通高12.5厘米,口径16.5,足径10.5厘米。 盆圆口,微撇,深腹,圈足。奁圆盆形。盆和奁的内口沿均为青花 卷草纹,外壁均为紫色地上绘花鸟纹,用粉、黄、绿、黑设色,色彩绚丽。器腹壁口沿下红彩书“大雅斋”3字楷书款和“天地一家春”5字篆书款。...

    971 粉彩 折枝 青花 卷草纹 卷草 大雅斋
  • 当阳峪窑白釉剔花缠枝菊纹缸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当阳峪窑白釉剔花缠枝菊纹缸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当阳峪窑白釉剔花 缠枝菊纹缸,宋,高34.5厘米,口径16厘米,足径12.6厘米。 剔花装饰,自口至腹下部共5层纹饰,依次为花叶纹、回纹、缠枝牡丹、回纹、花叶纹。  此罐色彩鲜明,对比强烈,纹饰繁缛生动。剔花瓷器的做法是先在灰褐色胎上施一层洁白的化妆土,划出纹样,再将花纹以外的地子上的白色化妆土剔掉,露出灰褐色胎,形成深色地子衬托白色花纹的装饰效果。宋、金时...

    808 当阳峪窑 剔花 化妆土 回纹 缠枝 花瓷 地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