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磁州窑白地黑花“镇宅”铭狮纹枕 - 故宫陶瓷器藏品

11-11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磁州窑白地黑花“镇宅”铭狮纹枕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磁州窑白地黑花“镇宅”铭狮纹枕
时代
门类 陶瓷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143153)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磁州窑白地黑花“镇宅”铭狮纹枕❖图片

磁州窑白地黑花“镇宅”铭狮纹枕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磁州窑白地黑花“镇宅”铭狮纹枕

磁州窑白地黑花“镇宅”铭狮纹枕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磁州窑白地黑花“镇宅”铭狮纹枕枕面

磁州窑白地黑花“镇宅”铭狮纹枕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磁州窑白地黑花“镇宅”铭狮纹枕底部

磁州窑白地黑花“镇宅”铭狮纹枕❖简介

“镇宅”铭狮纹枕,宋,高12厘米,面横24.5厘米,面纵17.6厘米,底横19厘米,底纵13.2厘米。

枕呈八方体形,通体白地黑彩装饰。枕面绘一雄狮,昂首凝目,四肢紧绷,似要一跃而出。左侧以黑彩书写楷体“镇宅”二字。枕边缘以黑彩随枕形描绘八方边线,枕侧面绘花草。

此枕绘画用笔流畅,动物形象刻画得极为生动,寥寥数笔即让狮子威风凛凛、咄咄逼人的形象跃然枕面。

以猛兽为纹,如狮纹、虎纹表达了人们祈求平安、逢凶化吉的美好愿望。此外,磁州窑的瓷枕上还经常选用婴戏、水藻鱼纹、花鸟等题材做装饰。


相关知识科普


磁州窑

北宋、元、金代北方地区著名的民间瓷窑之一。窑址位于河北磁县观台镇与彭城镇一带,宋代属磁州,故名。产品以白瓷、黑瓷和白地釉下黑、褐彩绘瓷为主。白瓷装饰有划花、剔花、绿斑、褐斑及珍珠地划花等。白地釉下黑、褐彩划花器是磁州窑的优质瓷,器物除瓶、缸、罐、碗、盆等日用品外,以瓷枕颇为著名,枕底往往有张家、李家、王家和陈家造等印记。图案内容除一般的花鸟禽兽外,还有各种富有生活气息的题材,清新活泼。瓷枕上往往书写宋、金流行的词牌、曲牌,如《满庭芳》、《朝天子》、《普天乐》等,开创了我国瓷器彩绘装饰的新途径,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白地黑花

磁州窑系特有的品种之一。其工艺过程是在成型的坯胎上敷一层洁白的化妆土,然后用毛笔蘸一种含铁量较低的褐铁矿石料在白色的化妆土上绘画,再罩一层薄而透明的玻璃釉,入窑经高温烧成。纹饰题材多来自民间生活,黑白色彩形成强烈的对比,具有醇厚的乡土气息。

缠枝

中国传统装饰花纹之一。所绘花朵系以植物的枝干或蔓藤作骨架,枝叶相互缠绕,构成四方连续或二方连续的图案,统一中寓变化。有缠枝莲、缠枝菊、缠枝牡丹和缠枝宝相花等多种纹样。

瓷枕

瓷枕始烧于隋代,从唐至清各代均有烧造。瓷枕最初以脉枕的形式出现,以后逐渐演变成寝具,有清凉沁肤、爽身怡神、“明目益睛,至老可读细书”的作用。所以富贵贫贱无不喜好,连皇宫中也多用之。南宋词人李清照在《醉花阴》中有“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之句。

鱼纹

以鱼与余同音,寓意“富贵有余”、“连年有鱼”。宋代南北各窑已多有用此题材,在元代景德镇、吉州、磁州、龙泉各窑制品中亦常见,至明清彩瓷中使用更为广泛。鱼或单或双,或三五追逐,鱼水相融。

相关文章

  • 古铜彩蕉叶纹出戟花觚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古铜彩蕉叶纹出戟花觚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古铜彩 蕉叶纹 出戟 花觚,清乾隆,高27.7厘米,口径17.5厘米,足径8.5厘米。花觚仿铜器造型,四面各有出戟。器身施古铜彩,局部纹饰描绘金彩,器体模印蕉叶纹,束腰处模印夔龙纹。外底印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古铜彩的烧制较为复杂,首先要在高温下烧成茶叶末色釉,再于其上加绘金彩和绿锈斑色,然后入窑低温二次烧制,才能达到古旧斑驳的效果。乾隆时期的瓷器...

    1228 古铜彩 蕉叶纹 出戟 花觚 模印 束腰 夔龙 龙纹
  • 青花阿拉伯文盘座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阿拉伯文盘座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阿拉伯文盘座,明永乐,高17.2厘米,口径17.2厘米,足径16.6厘米。座身为直筒状,上下口处均为宽折沿。通体青花纹饰,口及底沿饰菊瓣纹,器身纹饰分三层,上、下两层仿写阿拉伯文并绘团形图案,中间一层饰仰覆变形花瓣纹。此器造型奇特,系仿西亚阿拉伯铜器制作,系圆钵状器物的底座。因其中空无底,故清乾隆皇帝在诗中称之为“无挡尊”。...

    1108 青花
  • 天蓝釉兽面纹螭耳尊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天蓝釉兽面纹螭耳尊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天蓝釉 兽面纹螭耳尊,清康熙,高22.5厘米,口径11.9厘米,足径11.7厘米。尊口微撇,口、足径度相若、圆腹、圈足外撇、颈部两侧对称置螭耳。里施白釉,外施天蓝釉,通体饰仿古铜器纹饰夔龙、夔凤、饕餮、回纹等。底白釉,署青花楷体“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款。此尊造型浑厚、端庄,釉色晶莹淡雅,反映出康熙时瓷器制作工艺已相当成熟。...

    955 天蓝釉 蓝釉 兽面纹 夔龙 饕餮 回纹 青花
  • 白釉黑彩鹰逐兔纹瓷枕 - 河南博物院瓷器
    白釉黑彩鹰逐兔纹瓷枕 - 河南博物院瓷器

    白釉黑彩鹰逐兔纹瓷枕宋代(公元960-1279年) 高9.7厘米,纵17厘米,横24.7厘米 1958年河南郑州出土 前低后高,枕面微凹。施白釉,底部露胎,印楷书“张家造”。枕面绘黑彩鹰逐兔纹,四周绘黑彩花叶纹。此枕为磁州窑典型作品,制作精湛,绘画水平甚高,特别是雄鹰逐兔的场面,非常生动写实,有较高的艺术感染力。 (以上文字内容源自《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之...

    2000 瓷器 白釉黑彩鹰逐兔纹瓷枕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仰韶文化彩陶几何纹盆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仰韶文化彩陶几何纹盆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几何纹盆,新石器时代半坡类型,高16.4厘米,口径37.4厘米。盆折沿,深直腹,圜底。泥质红陶。口沿及外腹部均以黑彩描绘纹饰,口沿上描绘以点定位的水波纹,腹部描绘两层三角形几何纹,两层三角形纹饰的大小及形状相同,但方向相反。可能是由鱼纹逐渐抽象演变而来。此彩陶盆的造型和纹饰具有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约公元前4800~前3900年)彩陶的典型特征。鱼纹是...

    625 彩陶 几何纹 仰韶文化 鱼纹
  • 黄地粉彩丛竹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粉彩丛竹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粉彩丛竹纹盘,清同治,高5厘米,口径22厘米,足径13.1厘米。盘敞口微外撇、弧壁、圈足。外底中心矾红彩署楷体“同治年制”四字双行款。盘里为黄地粉彩丛竹纹饰五层,排列整齐。外壁为白地粉彩绘折枝西蕃莲、莲花、牡丹纹各一,口沿饰金彩。...

    720 粉彩 折枝 蕃莲
  • 五彩牡丹玉兰纹花觚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五彩牡丹玉兰纹花觚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牡丹玉兰纹花,清顺治,高38.7厘米,口径18厘米,底径12.3厘米。觚(gū 音孤)撇口,直腹,中间略凸,胫(jìng 音敬)部外撇,平底。通体白釉闪青,口沿施酱釉。器身以五彩装饰。画面分三层,上部绘月影洞石花卉,牡丹、玉兰等众多花卉簇拥在洞石周围,竞相开放,五彩斑斓。腰部绘两组饱满的石榴纹。胫部绘垂枝海棠。外底涩胎。无款识。顺治五彩瓷器造型基本保留了晚明...

    1297 五彩 青花 花卉 海棠
  • 德化窑白釉葫芦式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德化窑白釉葫芦式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白釉葫芦式壶,清,高12厘米,口径3.5厘米,足径5.5厘米。壶体呈葫芦式,单孔弯流,曲柄,附平顶圆盖,盖顶置宝珠形纽。内外施白釉,光素无纹饰。清代的德化窑白瓷的产量比明代多有扩大,在器物上也改变了明代以前以佛前供器和瓷雕为主的局面,这件白釉葫芦式壶就是普通的日用器皿。...

    1604 德化窑 葫芦式 白瓷
  • 马家窑文化彩陶水波纹钵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马家窑文化彩陶水波纹钵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彩陶水波纹钵,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高11厘米,口径22.5厘米,底径10厘米。钵圆唇外卷,束颈,口沿以下渐广,平底。泥质红陶。口沿及腹部均以黑彩描绘简单的水波纹。马家窑文化主要分布在甘肃、青海地区,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马家窑类型陶器据科学测试,其年代约为公元前3100~前2700年。新石器时代的先民通常选择在水边南向的台地上聚居,水波纹是他们...

    375 彩陶 马家窑文化
  • 巩义窑三彩双系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巩义窑三彩双系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巩义窑三彩双系罐,高12.5厘米,口径13.5厘米,底径6.9厘米。罐呈扁圆形,口内敛,平底,口外两侧各有一系。器内施黄釉,外壁以绿釉为地,上以白、黄、绿三色点染花朵。器施半釉不到底,露胎处呈白色。此罐器型虽小,但丰满端庄,模制成型的双系是唐三彩罐的一个主要特征。此罐以瓷土作胎,胎体坚致洁白,烧成温度较高。在巩县三彩窑址中曾采集到与此罐双系及彩斑相同的残片,...

    266 巩义窑 双系 黄釉 模制 唐三彩 瓷土 巩县窑
  • 三彩刻花三足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三彩刻花三足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三彩刻花三足盘,高6厘米,口径27.7厘米,足距17厘米。盘口为板沿式,平底,下承3足。通体以绿釉为地,盘心刻一团花,外环荷花、花蕾及荷叶纹,施以黄、绿、白三色。底无釉。此盘造型规整,盘心图案以刻花方法填彩而成,画面呈现凹凸状,立体感强。由于采用了素烧工艺,胎体致密,釉色以绿彩为主,色调清新淡雅,在三彩盘中较为少见,堪称唐三彩器中的精品。...

    443 刻花 团花 素烧 唐三彩
  • 古铜彩牺耳尊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古铜彩牺耳尊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古铜彩牺耳尊,高22.2厘米,口径13.2厘米,足径11.7厘米。尊侈口、收颈、鼓腹、圈足外撇,肩部对称贴塑牺耳。此器釉色、器型、纹饰均仿古青铜器式样,底部篆刻阳文“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款。乾隆时期的瓷器生产盛极一时,在瓷器的制作上又突出发展了特种工艺,即仿漆器、仿竹木器、仿古铜器及仿各种水果、海螺等象生瓷。仿品不仅形似,且釉色、质感也与实物相差无几。这种...

    466 古铜彩 阳文 唐英
  • 珐琅彩开光山水诗句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珐琅彩开光山水诗句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珐琅彩 开光山水诗句瓶,清乾隆,高26厘米,口径12.1厘米,足径12.1厘米。瓶莲花口、束颈、溜肩、圆腹、足微外撇。口内施松石绿釉。通体有多层装饰:颈及胫部为蕉叶纹、如意头、夔龙等凸印彩饰,腹部以豆青釉加金色乳钉纹为地,有四开光,内绘景州开福寺塔和周围的山景及墨彩隶书乾隆御制诗。其中一首名《河间道中》:“问风略悉农桑候,览古欣过礼乐邦。毛氏诠诗真诣独,献王...

    1064 珐琅彩 珐琅 开光 松石绿釉 蕉叶纹 夔龙 青釉 开福寺塔
  • 双鸟怪兽彩绘陶壶 - 河南博物院陶器
    双鸟怪兽彩绘陶壶 - 河南博物院陶器

    西汉(公元前206年一公元25年)        高45厘米宽25厘米        河南省荣阳北部乡牛口峪出土               壶头为蒜头状,壶体正面高浮雕一呈坐姿的怪兽。怪兽面部肥胖,两眼凸起...

    1636 陶器 双鸟怪兽彩绘陶壶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绿釉弦纹熊足陶仓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绿釉弦纹熊足陶仓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绿釉弦纹熊足陶仓,东汉,高24.5厘米,口径5.7厘米,足距7.8厘米。陶仓顶部呈伞状,圆桶身,平底,下承以三熊形足。通体施绿釉。仓顶均匀分布20条放射状凸线纹,其间用波线示意出叠压的瓦纹。器身饰3组凸弦纹。汉代墓中随葬陶器的数量和品种大大超过了以往各代墓内随葬的陶器,其中一部分是实用器,但绝大多数是专为随葬烧制的陶冥器。陶仓即为随葬冥器,始见于战国、秦代墓...

    921 弦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