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黄花梨木十字连方床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黄花梨木十字连方床 |
时代 | |
门类 | 家具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新00006607)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黄花梨木十字连方床❖图片
黄花梨木十字连方床❖简介
明,高89.5厘米,长198.5厘米,宽93厘米。
床身通体以黄花梨木制成,床围以十字连方的形式攒成。后背上层双横梁,中间以卡子花分为数格,唯两端的绦环板没顶到头,疑为后改。席心床屉,下衬硬板。屉面下带束腰,壸门式牙条,边沿起线并与腿子里口边缘交圈。拱肩 三弯腿,内翻云纹足。此床造型简练舒展,上繁下简,相互呼应,具有浓厚的明式家具的风格特点。
相关知识科普
黄花梨
明清时期制作高档家具的木料品种之一。又称老花梨,黄檀属木类。我国海南岛有此树种,又名“海南檀”,现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十字连方
用十字纹和方格纹组成的几何纹称为“十字连方”。
罗汉
梵文Arhat的音译阿罗汉之简称。又译为“应真”,或又称“尊者”,是释迦牟尼的弟子,小乘教修行的最高果位。罗汉受佛之嘱,常住世间,守护佛法,“得一切世间诸天人供养”。 罗汉像最初是依照佛教经典所造,侍立在释迦两侧的比丘(和尚)像,即阿难、迦叶。后又创造出十六、十八和五百罗汉像,有木雕、泥塑、石刻,以及铜和铁的金属铸造,也见于绘画和织绣。 南朝梁天监时画家张僧繇曾画十六罗汉,见《宣和画谱》。自唐初玄奘译出《法住记》,十六和十八罗汉像逐渐盛行。传唐代卢楞伽画有十六应真,五代贯休和张玄都曾画十八罗汉像。杭州烟霞洞五代时有十六罗汉像,经宋人添加了神僧和布袋和尚(俗称大肚弥勒)。寺庙中也盛行十八罗汉像的供奉。
矮佬
矮柱的俗称,常和横枨组合使用。
镶嵌
我国古代金工传统工艺之一。铸造铜器时,在需镶嵌部位表面铸成线槽,将松石、红铜片或金银丝、片嵌入凹槽,再打磨平滑。镶嵌工艺始于二里头文化时期,在春秋时期较盛行。
开光
我国传统装饰技法之一。即为使器物上的装饰变化多样或突出某一形象,往往在器物的某一部位勾勒出某一形状(如扇形、蕉叶形、菱形、心形、桃形、圆形等)的空间,其内饰以图纹。
开光洞
将图案画在圆形、方形或其它形状的轮廓中俗称“开光”。将开光镂空称“开光洞”。
绦环
在家具的板心或其它构件上浮雕或彩绘方形或圆形的绦线,称为绦环。
绦环板
传统家具上的一种构件,常用于柜门的板心,屏风的上眉板、腰板和下裙板上。其作法是沿边框里侧于板心浮雕一周突起的棱线,并保持与边框平行。突起的线纹由于四角相连成方环状,犹如衣服上的绦边,故曰“绦环板”。
硬板
家具中床面或凳面之板心用木板镶成或席面下衬木板均称硬板。
束腰
束腰,明清家具部件名称。原是须弥座上枭与下枭之间的部分,在家具上指面框和牙条之间缩进的部。束腰是我国传统家具造型的典型式样之一。
牙条
很多家具在立木与横木的支架交角处多运用形式不同的牙子来装饰。这种牙子中长而直的称为牙条。
拱肩
有束腰的家具腿上端由于束腰缩进而形成的肩膀称为“拱肩”。
三弯腿
明式家具腿足最常见的形式之一。其腿部从束腰处向外膨出,然后内收,至下端又向外兜转,形成三道弯,以形取名,故名三弯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