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象牙镂雕群仙祝寿塔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12-21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象牙镂雕群仙祝寿塔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象牙镂雕群仙祝寿塔
时代
门类 竹木牙角匏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124668)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象牙镂雕群仙祝寿塔❖图片

象牙镂雕群仙祝寿塔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象牙镂雕群仙祝寿塔❖简介

象牙镂雕 群仙祝寿塔,清,高102厘米,长98厘米,宽54厘米。

象牙塔由牌坊、金水桥、楼阁、宝塔、仙山组成。牌坊雕龙立柱,金水桥呈拱式,楼阁为重檐歇山顶,宝塔作六角形共13层。这些象牙建筑具有极高的仿真性,以宝塔为例,塔冠饰蜜蜡 葫芦式 宝顶,每层檐脊下坠风铃,各层镂花围栏纹饰各异,以龙凤、福寿、宝相花等纹饰交替应用。金水桥前后、楼阁与宝塔内外,群仙各持法器或行或立,鹤、鹿等祥兽间杂其间,树木花草镶珠嵌宝,穿插掩映。塔后的仙山环楼阁、宝塔半周,山间阶梯蜿蜒曲折直通山顶,有亭榭点缀,奇石错落,松柏苍秀,藤萝虬结,翠竹、芭蕉、灵芝丛生,仙人活动于其间。

此象牙塔综合了镂刻、圆雕、拼镶、染色等多种象牙工艺技法。建筑雕梁画栋,穷极工巧,窗棱及花纹细如篦丝,风铃微如粟粒,玲珑剔透。圆雕的人物姿态万千,神情各异,宛然如生。

此象牙雕塔由广东象牙作坊雕制,制成后分片包装,运往宫廷造办处后再行衔接。这类作品皆为奉旨监造,并指定在帝、后寿辰之日呈献,宫禁之外难以得见。


相关知识科普


镂雕

1.雕塑的表现手法之一,即在浮雕的基础上,为了生动地表现物象,局部圆雕,使其脱离背景,形成镂空。 2.瓷器装饰技法之一,也称“镂花”、“镂空”或“透雕”。将装饰花纹雕空,形成内外通透的图案。此技法出现在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后在瓷器纹饰上广泛使用。

群仙祝寿

此题材一般有两种处理手法,一是由传说中的仙人组成,常见的有八仙、西王母、寿星等;一是由各种花卉、竹、桃、灵芝、水仙等组成图案,寓意群仙祝寿。

牌坊

是一种门洞式的纪念性建筑物,一般用木、砖、石等材料建成,上面雕刻图案并题字。

歇山顶

歇山顶为中国古建筑屋顶式样之一。由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组成,故亦称九脊殿。又有单檐、重檐之分,重檐较单檐尊贵。

蜜蜡

蜜蜡与琥珀、金珀同类,都是有机矿物,成分是松脂,主要含碳、氢、氧等化学元素,带负电性,非晶体,硬度为2—2.5,比重为1.05-1.09。蜜蜡体轻,性脆,不透明,颜色为黄红、浅黄色的较差。蜜蜡可用于制作工艺品。因其硬度低、熔点低、性脆等特性,所以不宜雕作大件器物,多用以雕刻小型工艺品及小摆设。蜜蜡与琥珀、金珀的产地分布于世界各地,以波罗的海沿岸生产的最为著名,我国亦有出产。

葫芦式

为笔头形状之一种。笔头尖部细长、腰部粗壮、状似葫芦的毛笔通常称为葫芦式。

宝顶

一为建筑构件,用于封护攒尖顶雷公柱使不受雨水等浸蚀,所用材料多为金属或琉璃,形状有圆形、束腰圆形或宝塔形。具有丰富的装饰性。 皇家陵寝主人的坟墓高高隆起的土丘称宝顶,底下是地宫。宝顶用白灰、沙土、黄土掺和成“三合土”,一层一层夯实,又用糯米汤浇筑,同时加用铁钉,所以十分坚固。

宝相花

我国传统装饰纹样之一, 又称“宝仙花”、“宝莲花”。一般以某种花卉(如牡丹、莲花)为主体,中间镶嵌形状不同、大小粗细有别的其它花叶,尤其在花芯和花瓣基部,用圆珠作规则排列,似闪闪发光的宝珠,富丽华美,故名宝相花。盛行于隋唐时期,元明清时期的器物上亦多以之为装饰题材。

法器

狭义指置于佛像前的小型器具,特别是密教修法所用的器物。法器之种类繁多,其用途、大小、形状各异,即使同名法器,亦因制作材料、手法,所属宗派或时代不同而形式迥异。若按用途分类,可大致分为庄严具、供佛器(或称祭供器)、报时器、容置器、携行器及密教专用法器等6种。

灵芝

蕈的一种。食用灵芝,有强筋骨、益精气的滋补作用。灵芝在中国古代民间信仰中具有吉祥长寿的寓意。灵芝的出现,预兆着国泰民安,世事昌达,所谓“圣人休祥,有五色神芝含秀而吐荣”(《神农本草》)。《瑞应图》也称:“芝英者,王者德仁而生。”灵芝图案多出现于各种材质的古代艺术品和建筑彩画中。

圆雕

即立体雕,约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如红山文化中的玉鸟、含山文化中的玉人等,都是早期圆雕的代表作。此技以后各代多有发展,至清代趋于鼎盛。

相关文章

  • 紫檀雕聚宝盆纹圆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紫檀雕聚宝盆纹圆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紫檀雕聚宝盆纹圆盒,清乾隆,口径9.1厘米,底径9.9厘米,高5.1厘米。盒盖面微鼓,直壁,平底,圈足。盖面以回纹为地,雕饰聚宝盆、大吉葫芦及各式祥云;盒壁以回纹为上下边栏,装饰八宝纹(轮、螺、伞、盖、花、罐、鱼、肠)。器形规整,图案细腻。该件紫檀盒尽管没有款识,但造办处档案的记载可以用做参考。乾隆十九年三月传旨广木作,要求急速成做紫檀木小圆盒一件,用以盛装...

    966 回纹 八宝 紫檀木 八吉祥 地子 锦地 玉环
  • 竹雕留青松鹤纹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竹雕留青松鹤纹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竹雕留青松鹤纹笔筒,清,高12.8厘米,口径最大7厘米,底径最大7.2厘米。清宫旧藏。笔筒保留竹节本形,上小下大,微弯曲,有节痕二道。一面以留青法刻画仙鹤立于松枝之上,并通过竹节的划分在上部刻画松鳞累累。仙鹤雕刻得细腻生动,眼部烫成黑色,尤其传神。另一面则对材质本身的坑洞、突起等稍加处理,构成立体装饰,将缺陷变为装饰元素,与上述平面留青图案的严谨风格恰相对照...

    1848 留青 笔筒
  • 乌木嵌螺钿双螭纹小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乌木嵌螺钿双螭纹小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乌木嵌螺钿双螭纹小盒,清,通高3.8厘米,口径5.4厘米,足径3.9厘米。清宫旧藏。盒为乌木制,子母口,圈足。盒体光素,盖面镶嵌螺钿雕双螭纹,双螭作环绕状,神态生动,精细之处毛发毕现,线条柔美自然,画面耐人寻味。作品以螺钿配乌木,庄重简约,气派雍容。...

    1834 嵌螺钿 螺钿 螭纹 镶嵌
  • 文竹方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文竹方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文竹方笔筒,高15厘米,口、足边长12厘米。清宫旧藏。笔筒近似立方体,壁稍厚,浅方足,内外均贴饰浅色竹黄,作并排竹竿纹。其纹饰简单,却耐人寻味。竹节以几何化的“∽”纹表示,各根竹竿的节数不等,“∽”纹的方向呈规律性的变化,错落有致,形成节奏感与动态感,加之修胎讲究,竹节处均微微突起,竹节间则稍稍低凹,起伏均匀,令竹黄不显轻薄,增添了立体感。此笔筒竹黄片粘贴紧...

    557 文竹 笔筒 竹簧
  • 犀角雕螭纹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螭纹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螭纹杯,清,高12.8厘米,口径14×8.1厘米,足距8.2×7.5厘米。杯仿古代青铜爵形。作者将犀角尖部锯开,分出三足,经加热使之外撇。杯口呈长椭圆形,两端上翘,口沿阴刻 雷纹。外壁饰菊纹锦地,并在杯身上镂雕三条蟠螭。一条尾分双叉,躬身昂首,于右侧镂刻成杯柄。正背两面各有一条浮雕的蟠螭,口衔灵芝向杯口攀爬,灵芝上伸出杯口成为两只镂空的朝天耳。杯口内还...

    1061 犀角 螭纹 广角 阴刻 雷纹 浮雕 灵芝 镂空
  • 竹雕海棠式镂空香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竹雕海棠式镂空香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竹雕海棠式镂空香盒,清中期,通高8.2厘米,最大口径10.2厘米。盒以竹根雕制,略呈椭圆形,四出海棠式,分作盖、身两部分。其装饰主要集中在隆起的器盖上,共二层,每层均上刻阳文覆莲瓣纹一周,下镂雕 缠枝花草。器身似盘状,较浅,折沿,敛腹,平底。口边阴刻 回纹,余皆光素,以凸凹棱线为饰。盒配四兽蹄形足,足根阳刻如意云纹。此器器形似乎是仿唐、宋时期的莲花式熏香炉而...

    1029 海棠 镂空 阳文 莲瓣纹 镂雕 缠枝 阴刻 回纹
  • 犀角雕水兽纹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水兽纹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水兽纹杯,清初,高9.5厘米,口径16.2-10.8厘米。杯随角形,粗短敦厚,上宽下窄。外壁通体深雕各种水族异兽,有龟、螭、龙、夔、麒麟、牛、蟾、螺贝等,或张扬翼翅,或腾云驾雾,或兴波作浪,围绕半空中的仙阁,在云水中畅游。雕一苍龙为杯柄,双臂紧攀杯口,龙首窥探杯内,似馋涎于琼浆玉液。杯以亚洲犀角制,经染色使原角色泽如蒸栗一般。其刻纹繁密,刀法精湛,气势...

    1166 犀角 麒麟 苍龙
  • 吴之璠黄杨木雕东山报捷图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吴之璠黄杨木雕东山报捷图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黄杨木雕东山报捷图笔筒,高17.8厘米,口径13.5-8.5厘米。笔筒椭圆形,鹅黄色,嵌紫檀木口缘和底座。筒壁采用高浮雕技法,以山崖屏障为界,将画面分为两部分。山壁右侧为曲径幽林,古松插壁,垂荫如盖,松下三位老者围石桌而坐,谈笑自若,正在对弈。三位侍女立于老人身后,手持莲花,相顾低语。山壁左侧树高林深,峡谷重叠。两骑士高举信旗,争先恐后,策马奔驰在谷道林间。...

    1787 黄杨木 笔筒 紫檀木 浮雕 吴之璠 淝水之战 谢安
  • 象牙雕童子牧羊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象牙雕童子牧羊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象牙雕童子牧羊,清中期,高4.9厘米。清宫旧藏。此件牙雕以多块象牙雕刻、衔接而成。在以糙地刀法皴刻的草地上,二牧童席地而坐,一吹横笛,另一个举臂打拍伴和,3只绵羊温顺地伏卧其旁,仿佛也在倾听笛声。三羊寓意“三阳开泰”,笛音表示祥和,这是清代中期器物上经常使用的吉祥纹饰题材。此件作品是清宫造办处的高手利用剩余的象牙碎料制成的,设计精妙,造型玲珑,意境典雅,人物...

    205 三阳开泰 开泰
  • 犀角雕海水云龙纹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海水云龙纹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海水云龙纹杯,清早期,高7.8厘米,口径14.3×9.2厘米。杯为亚洲犀角染色而制。杯敞口,平底,外壁满雕海水云龙纹,海水激荡,柱石擎天,气势颇为壮观。飘逸的祥云中,一条巨龙隐现其间,龙身腾起,龙首则探于口沿内,似垂涎杯中美酒。杯内亦镂雕蛟龙一只,张牙舞爪,神态威猛,似欲与巨龙一争高低。若杯中注入美酒,龙则恍若游动,活灵活现,足见作者匠心独运。杯身柱石...

    1323 犀角 龙纹 镂雕 阴刻
  • 犀角雕梅枝仿古纹四足匜式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梅枝仿古纹四足匜式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梅枝仿古纹四足匜式杯,清乾隆,高7.3厘米,口径14.8-8.8厘米,足距4-3厘米。杯仿古匜形,流部呈短方槽式,稍高,弧线起伏有致,下承以四足。内口沿饰一周阴刻 回纹带,外口沿一周卷唇,其下为阳文勾勒的几何形纹样。器外壁主体纹饰为6道凸弦纹,颇具青铜工艺之韵。配镂雕梅树式双股鋬,枝干旁逸斜出,结构颇为繁复,梅花、花蕾、瘤节等俱全,写实效果极鲜明,与器...

    1742 犀角 阴刻 回纹 阳文 弦纹 镂雕 几何纹
  • 尤侃款犀角雕葡萄禽鸟纹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尤侃款犀角雕葡萄禽鸟纹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尤侃款犀角雕葡萄禽鸟纹杯,明末,高5.7厘米,口径13.5×6.8厘米。杯以非洲犀牛角的后角制成,角质坚实细腻,色泽如蜜,呈浅棕黄色半透明状。利用犀角天沟自然凸凹的部位镂刻两株缠枝葡萄藤做柄,枝曲叶展,果实圆大。杯柄的左右两侧,雕雌、雄两鸡带着数只雏鸡,雏鸡或觅食,或躲于雌鸡翅下,或跳在雌鸡背上玩耍。杯内壁利用犀角天然的地岗部位,刻出一块垂岩,葡萄藤盘曲缠绕...

    579 犀角 缠枝 阳文
  • 匏制乾隆御题六棱瓶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匏制乾隆御题六棱瓶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匏制乾隆御题六棱瓶,高24.3厘米,口径5.1厘米,足径6.4厘米。瓶直口,细颈,凸腹。从颈至身呈六棱式,底为六方圈足。器体丰满,棱线突出,分隔出六面装饰区间,分别在腹部饰团寿纹,于瓶颈下半部、肩部和近底处饰以变体蕉叶纹、连弧纹、仰覆莲瓣纹、蔓草纹等,纹饰多变而规律,与光素的颈部恰成对比,虚实之间意蕴丰富。器身之棱线至器口渐归于圆滑,显现出渐变的外形轮廓线,...

    414 蕉叶纹 莲瓣纹 阴文 缠枝 缠枝莲
  • 犀角镂雕葵竹螭纹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镂雕葵竹螭纹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 镂雕葵竹螭纹杯,清初,高7.2厘米,口径12.4×9.4厘米。此器以亚洲犀角刻制。棕红色,敞口,杯身为秋葵花形。内壁为5片花瓣形,以其中一片花瓣为流,极为雅致。杯鋬以镂雕的葵枝和竹干相互交叠而成,刀法流利。一秋葵花蕾伸展入杯之口沿内,造型别致。杯外壁浮雕、镂雕竹、秋葵叶及葵花花蕾数朵。竹干修长挺拔,竹节清晰可见,秋葵枝叶翻转自如,葵叶之上阴刻双线叶脉,...

    1480 犀角 镂雕 螭纹 浮雕 阴刻
  • 匏制福寿纹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匏制福寿纹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匏制福寿纹笔筒,高11.2厘米,径6.4厘米。笔筒圆体,嵌牙口。器壁模范阳文纹饰:崖岸兀立,浪花翻卷,桃树缀满桃实,蝙蝠翩飞其上,是一种含有长寿喜庆祈福寓意的吉祥纹样的固定组合。纹饰布排稍显程式化,阳起颇高,边缘特别清楚确定,在其上又以较细的线条刻画细节,如蝙蝠的背部处理等,显示出道光时期匏器工艺的一些特点。笔筒外底方框内有楷书“道光年制”款识。此器是清宫旧...

    1845 笔筒 范阳 阳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