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青釉印花双系罐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青釉印花双系罐 |
时代 | |
门类 | 陶瓷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新00124732)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青釉印花双系罐❖图片
青釉印花双系罐
青釉印花双系罐底部
青釉印花双系罐❖简介
相关知识科普
青釉
瓷器釉色名。一种含铁量在1%—3%左右,经高温还原气氛中烧成,呈现青绿色泽的釉,是中国最早的颜色釉。商周时期原始瓷器的青黄釉色是青釉的初级阶段。汉代已烧制出釉色纯正的青釉瓷器。至唐代日臻完美,被誉为“千峰翠色”。宋代的粉青、梅子青如同青玉,色泽与质感之美达到顶峰。明清之际,永乐朝的翠青、冬青(即东青),雍正朝的粉青、豆青等均色调匀净,苍翠欲滴,烧制水平已臻于炉火纯青的境界,出现了很多名贵品种。
印花
陶瓷纹饰工艺。即用雕有装饰纹样的瓷质印模,在尚未干透的瓷胎上拍印出花纹,或用刻有纹样的模子制坯,直接在瓷坯上留下花纹。印花装饰始于北宋中期,成熟于北宋后期。纹饰多在盘碗的里部。宋代定窑印花题材以牡丹、梅花、莲花、萱草为多见,菊花次之。布局有缠枝、折枝、转折等方法,讲求对称。此外还有禽鸟纹、婴戏纹等。纹饰生动活泼,线条流畅。
双系
系即器耳,以双系形式为常见。其技法为采用双泥条平行排列的形式贴塑在瓷器表面,并在双系上刻划锦纹。
模印
瓷器装饰技法之一。以刻有花纹的印模在成型后半干的坯体上压印,使花纹印到坯体上,施釉烧成后,胎上的印纹在釉层的掩映下若隐若现,称“模印”。
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因1921年首次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是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最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1921年10月,经中国政府批准,受聘为中国政府农商部矿政顾问的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中国地质学家袁复礼等对仰韶村遗址进行了首次发掘,证实此处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遗址先后经过三次发掘,出土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等遗物,在国际上引起极大轰动。仰韶村遗址遂成为中外史学界、考古界向往的“文化圣地”。由于遗址中还发现了非常精美的彩陶,因此,过去有人称之为“彩陶文化”。据碳14法测定年代,仰韶文化距今约7000~5000年,先后经历了约2000年的发展历程。仰韶文化陶器质地有泥质陶和夹砂陶两种,造型有盆、罐、钵、壶、尖底瓶、盒、鼎等。普遍采用泥条圈筑法或泥条盘筑法成型,小件器物则直接用手捏制而成。
彩陶
新石器时代的一种主要以赭、红、黑、白等色绘饰的手制陶器。我国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成就卓越,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青瓷
即指成熟的青瓷器。因釉料中含有一定的铁元素,经高温烧制后,呈青绿色或青黄色,所以称为青瓷。成熟青瓷烧成于东汉时期,浙江是我国青瓷的发源地。东汉晚期窑址出土的青瓷。质地致密,透光性好,吸水率低,系用1260℃—1310℃高温烧成;器表通体施釉,胎釉结合牢固;釉层透明,莹润光泽,清流淡雅,秀丽美欢。这说明东汉时期的青瓷,已经具备了成熟瓷器的各种条件。从东汉起,历经六朝,唐宋以至明清各个时期,青瓷始终盛烧不衰。并涌现出各个朝代的名品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