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青花海水白龙纹扁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11-01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青花海水白龙纹扁壶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青花海水白龙纹扁壶
时代
门类 陶瓷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145554)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青花海水白龙纹扁壶❖图片

青花海水白龙纹扁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海水白龙纹扁壶

青花海水白龙纹扁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海水白龙纹扁壶侧面

青花海水白龙纹扁壶❖简介

青花海水白龙纹扁壶,高45.3厘米,口径7.8厘米,足径14.5厘米。

壶圆口,口边微外侈,长颈自上而下渐阔,扁圆式腹,椭圆形浅圈足。通体青花为饰,壶口及颈部绘卷草缠枝莲纹各一周。腹部为青花留白海水龙纹,一条矫健威猛的白龙在苍茫无际的大海中遨游,白龙回首曲体,须发飘扬,四肢伸张,呼之欲出。青白相间的波涛上下翻滚,汹涌澎湃,又见点点黑斑,大有铺天盖地、水珠激溅、迎面而来之感。尤其是以青花点白龙双睛,愈显神采。

宣德时期,有“诸料悉备,青花为贵”之说。此壶的装饰过程是先在瓷坯上以尖状工具勾划龙纹轮廓及龙之双目、冠发、厚唇、牙齿、爪趾、鳞等细部,然后在龙身周围用青花料满绘波涛汹涌的海水并施透明釉,入窑高温烧成。

史载,宣德时青花多用郑和从西洋带回的“苏泥勃青”钴料,呈色深艳明亮,如蓝宝石一般,线条间往往有晕散现象,有如水墨画的墨晕,加上错落有致的黑色斑点,使画面产生了非同凡响的艺术效果。


相关知识科普


青花

瓷器釉彩之一,被用作白地蓝花瓷的专称。因蓝花在釉下,所以青花属釉下彩。其原料为含氧化钴的钴土矿,以蓝青色料在瓷胎上描绘纹饰,然后施透明釉,在高温还原焰中一次烧成。元代景德镇已能烧制成熟的青花瓷器。青花瓷器的盛行改变了青瓷为主的局面,成为明、清两代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

龙纹

陶瓷器装饰纹样之一种。明、清两代是陶瓷器以龙纹为装饰的全盛时期,主要采用釉上、釉下彩绘方法,亦有印花、刻划等工艺。龙的体态有较多变化,常见有云龙、戏珠龙、海水龙、螭龙、行龙、立龙、正面龙、侧面龙、夔龙等。

卷草纹

瓷器纹饰,又称卷叶纹或卷枝纹,宜于作各种器物的辅助纹饰。

卷草

17、18世纪传入中国的一种装饰花纹。俗称西蕃莲,如果没有花朵,则称为卷草。

缠枝

中国传统装饰花纹之一。所绘花朵系以植物的枝干或蔓藤作骨架,枝叶相互缠绕,构成四方连续或二方连续的图案,统一中寓变化。有缠枝莲、缠枝菊、缠枝牡丹和缠枝宝相花等多种纹样。

缠枝莲

中国传统装饰花纹形式之一。其绘花朵上下周转,枝叶相互缠绕成图案形式,有缠枝莲、缠枝菊、缠枝牡丹等。以莲花为主题者,称缠枝莲。莲花是随佛教的传入而在中国的工艺品上流行开的。魏晋南北朝时佛教艺术在中国大为盛行,莲花便作为佛的象征而广泛出现在中国的工艺品上。南北朝时瓷器上的莲花瓣装饰十分普遍,成为这一时期瓷器装饰的标志性的纹样。此后,莲花就成为瓷器装饰中最普遍的纹样之一。

苏泥勃青

进口青料名,文献上亦称“苏麻离青”。据明代万历年间的《窥天外乘》记载:永乐、宣德年间内府烧造瓷器以“苏麻离青”为饰。苏泥渤青呈色青翠浓重,由于含铁量高,往往出现铁结晶斑点俗称“铁锈疤”。苏料的产地众说纷纭,大多数学者认为是马六甲海峡苏门答腊岛附近。永乐、宣德之后苏泥勃青料渐竭。

相关文章

  • 乾隆款厂官釉绶带耳葫芦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乾隆款厂官釉绶带耳葫芦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乾隆款厂官釉绶带耳葫芦瓶,清乾隆,高25.8厘米,口径2.8厘米,足径8.2厘米。瓶葫芦式、束腰、圈足。束腰处模印 莲瓣纹,瓶体两侧饰有细长的绶带耳,通体满施茶叶末釉。外底刻篆体“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厂官釉为高温结晶釉,始烧于唐代。制作时将釉料中含铁、镁的着色剂挂于坯胎上,经一次高温烧制而成。釉面呈黄绿色泽,釉中散布不规则的黄色星点,有的酷似茶叶末,有...

    534 葫芦瓶 葫芦式 束腰 模印 莲瓣纹 阴刻 鳝鱼黄
  • 各种釉彩大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各种釉彩大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各种釉彩大瓶,清乾隆,高86.4厘米,口径27.4厘米,足径33厘米。瓶洗口、长颈、长圆腹、圈足外撇。颈两侧各置一耳。器身自上而下装饰的釉、彩达十五层之多。所使用的釉上彩装饰手法有金彩、、等;釉下彩装饰品种有;还有釉上彩与釉下彩相结合的。使用釉的类别有仿哥釉、、、粉、霁蓝釉、仿汝釉、仿官釉、酱釉等。主题纹饰在瓶的腹部,为霁蓝釉粉彩吉祥图案,共十二个开光,其中...

    656 珐琅彩 珐琅 粉彩 青花 斗彩 松石绿釉 青釉 蓝釉
  • 钧窑天蓝釉折沿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钧窑天蓝釉折沿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钧窑 天蓝釉折沿盘,北宋?,高2.5厘米,口径17.7厘米,足径10.4厘米。 盘折沿,浅弧腹,平底,圈足。里、外施天蓝色釉,口沿处釉层较薄,映出酱黄色胎体。圈足端无釉。外底留有三个支烧钉痕,支钉痕较大。1925年河南省鄢陵县城关镇窖藏出土一件钧窑盘,与这件盘造型、釉色相近,唯尺寸稍大。...

    1447 钧窑 天蓝釉 蓝釉
  • 墨彩籁瓜纹盅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墨彩籁瓜纹盅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墨彩籁瓜纹盅,清同治,高6厘米,口径8.8厘米,足径4厘米。盅敞口,深腹,圈足,足内有红彩 “同治年制”4字楷书款。口沿饰金彩。外壁以墨彩绘籁瓜、蝴蝶、竹纹。籁瓜纹为晚清瓷器的常见纹饰,其枝藤缠绕,连绵不断,与蝴蝶纹组合在一起寓意爪瓞绵绵。...

    1638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陶瓷器藏品
  • 宜兴窑仿钧釉茶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仿钧釉茶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茶壶,清,通高19.5厘米,口径9.8厘米,足径11.8厘米。茶壶紫砂胎,敞口,长圆腹,浅圈足。通体施炉均釉。壶身一侧置短流,流根部开六个筛状孔,另一侧置曲柄。茶壶附伞形圆盖,盖顶置桥形钮。外底刻阳文篆体“荆溪孙渭徴制”款。...

    1536 宜兴窑 仿钧釉 阳文
  • 粉青釉茶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青釉茶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青釉茶壶,清雍正,高11.6厘米,口径7.5厘米,足径14.5厘米。壶敛口,扁圆体,短直流,方曲柄,假圈足,平底。盖与壶以子母口套合,盖面微隆起,上附桥形系。通体施粉青釉,光素无纹。壶流及壶口沿因釉层较薄微露白胎。外底青花署“大清雍正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此壶造型简练,线条硬朗但不失流畅,色泽清淡素雅,釉质较温润,是一件赏用俱佳之作。清雍正时期青釉瓷器的生...

    689 粉青釉 桥形系 青花
  • 定窑白釉刻花萱草纹折腰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刻花萱草纹折腰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刻花 萱草纹折腰碗,北宋,高4.8厘米,口径20.5厘米,足径6.8厘米。故宫博物院藏。碗敞口,折腰,圈足。通体施白釉,釉色白中略泛牙黄,口镶铜扣。外壁光素无纹。内壁刻划折枝萱草纹,花朵饱满,花叶舒展。此碗的图案布局堪称定窑碗类装饰的一个突破,因为定窑碗内装饰一般仅在内底或内壁,而此碗的内部装饰图案由内底延伸至内壁,效果更显潇洒自然。...

    782 定窑 刻花 萱草 折枝
  • 钧窑玫瑰紫釉长方花盆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钧窑玫瑰紫釉长方花盆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钧窑 玫瑰紫釉长方花盆,宋,高15厘米,口横20厘米,口纵16.5厘米,足距横13.4厘米,足距纵10厘米。花盆长方体。广口委角,折沿,斜直壁,平底,四云头形足。内壁釉呈月白色,外壁天蓝色和玫瑰紫色釉相间,釉面可见“蚯蚓走泥纹”,外底施酱色釉。底有五个渗水孔,并刻有数目字“十”,表明这件花盆为同套花盆中尺寸最小者。花盆为钧窑瓷器中的重要品种,是当时为满足皇宫...

    499 钧窑 玫瑰紫釉 花盆 委角 蚯蚓走泥纹
  • 三彩刻花兔纹小碟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三彩刻花兔纹小碟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三彩刻花兔纹小碟,辽,高3.1厘米,口径12.2厘米,底径7.5厘米。碟敞口,斜折沿,平底。外壁无釉。内壁施黄、绿、白三彩釉,并以刻花为饰。内底刻划坡地上兔子一只,饰有刻划的花草纹。小兔两耳竖起,作回首观望状,似在草丛间奔跑跳跃,自然生动。契丹族建立的辽代,国人以游牧、渔猎为生,本无陶瓷生产。随着与中原地区交往的不断深入,中原的陶瓷器和制瓷技术传入辽国,并逐...

    1912 刻花 造工
  • 素三彩茄式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素三彩茄式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茄式壶,清康熙,高37.5厘米,口径2.5厘米,腹径27.2厘米。壶小口、曲长颈、口至颈渐粗、球形腹。因形如圆茄,故俗称“茄式壶”。通体施白釉。颈部近肩处以黄、绿、墨三种色彩绘卷枝纹装饰带。腹下部绘绿彩绣球花纹一组。无款识。此器造型奇特,胎体厚重,为清康熙官窑所独有。...

    1347 素三彩
  • 越窑青釉执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越窑青釉执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釉 执壶,唐,高13.4厘米,口径5.9厘米,足径7.3厘米。壶撇口,短颈,溜肩,鼓腹,浅圈足,圈足上留有五个支烧痕。颈部一侧置八棱短流,另一侧置曲柄。壶内外施釉,釉色青中闪黄,晶莹透澈,釉面开细小的纹片。此青釉壶是陈万里先生于1936年在浙江绍兴得到的,它出土于浙江绍兴唐户部侍郎北海王府君夫人墓,墓志记载该墓的年代为唐元和五年(810年),因此这是一件有...

    1622 青釉 执壶 越窑
  • 黄地红彩开光“福禄寿喜”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红彩开光“福禄寿喜”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红彩 开光“福禄寿喜”碗,清同治,高8厘米,口径13厘米,足径6.3厘米。碗直口微敞,深腹,圈足。口饰金彩,内壁红地绘粉彩如意云纹和缠枝葫芦纹,外腹黄釉锦纹地上绘红彩如意云纹,主题图案为四个圆形开光,内分别为“福”、“禄”、“寿”、“喜”四个楷书红字,每个字周边都配有五只蝙蝠和一周如意纹,含“五蝠捧寿”之意。外底黄釉地上绘笔、锭、如意组合图案,寓意“必定...

    589 黄地红彩 开光 粉彩 缠枝 黄釉 如意纹 五蝠 五蝠捧寿
  • 仿钧玫瑰紫釉鼓钉三足花盆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仿钧玫瑰紫釉鼓钉三足花盆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仿钧鼓钉三足,清雍正,高8厘米,口径23厘米,足距11厘米。花盆托直口唇边、弧壁、内底平坦、底下承以三足。外底有一周支烧钉痕,并涂抹酱色釉。通体施玫瑰紫釉,器内釉面泛青有少量开片,外壁凸起一周弦纹,上下各饰一周凸塑鼓钉。鼓钉处釉层因垂流变薄而呈天蓝色,与外壁玫瑰紫色釉交相辉映,具有较好的艺术效果。清代雍正时期,在仿古方面以仿瓷器取得的成就最为突出。当时的督陶...

    1552 玫瑰紫釉 花盆托 花盆 开片 弦纹 景德镇 御窑厂 钧窑
  • 原始瓷青釉鐎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原始瓷青釉鐎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原始瓷鐎斗,战国,高10.3厘米,口径16厘米,足距12.5厘米。鐎(jiāo音交)斗仿青铜器造型,腹部置横柄一个,底下承以三足。腹上部饰弦纹2周,器内外施青釉。鐎斗,又称“刁斗”,盛行于汉、晋。常与形状如钵、胎壁较厚、口沿置对称半环形双鼻的火盆共存,说明鐎斗被搁置于火盆上,盆中加放炭火即可用来温食,应是模仿“暖锅”而作。外出途中可作温食用具,军旅多用之。唐...

    1900 青釉 弦纹 原始青瓷 青瓷 印纹硬陶
  • 黄地珐琅彩缠枝牡丹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珐琅彩缠枝牡丹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珐琅彩 缠枝牡丹纹碗,清康熙,高7.8厘米,口径15厘米,足径6厘米。碗广口撇沿、口沿至腹部轮廓线缓收,腹部微丰、圈足。碗内光素无纹饰。碗外以黄彩为地,以红、蓝、绿、粉、藕荷等色绘盛开的缠枝牡丹花纹。碗底蓝料楷书“康熙御制”四字双行外围双方框款。清代珐琅彩瓷是在皇帝直接授意下创烧的,其艺术风格适应皇室富贵华丽的装饰需求,较之于当时流行的斗彩、五彩瓷更具魅...

    1525 珐琅彩 珐琅 缠枝 斗彩 五彩 景德镇 御窑厂 白瓷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