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刘悦笛:新媒体艺术如何回归美感

时间 : 12-29 投稿人 : 豆豆 点击 :

“延展生命”展寻求一种“后现代”的理念,却采取了冷冰冰的“现代主义”机械感的叙述方式;寻求一种“生态学”的意识,却通过声光雷电的狂飙手段实施;寻求一种对“生命体”的拓展,但对高端科技话语的强势运用却最终倾轧了生命的“本有维度”。

2011年夏,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以“延展生命”为主题,成为新媒体艺术在当代中国的高端平台,吸引了众多观者的目光。这次相当成功的展览思考了艺术、科技与生命之间的关联,试图通过高科技的新媒介手段,为人类展现所谓“21世纪生物哲学”(尤金·撒克语)的艺术前景,同时使得新媒体艺术在中国这一古老国度更深地扎根,从而在当代中国新媒体艺术史上具有一定的标志性意义。

有趣的是,这次本属于“纯艺术界”的展览,却得到了大众的普遍关注。从笔者前后三次参观的经历来看,越来越多的孩子参观了这次展览,而他们的家长也将美术馆直接视为科技馆。与2008年以“合成时代”为主题的首届新媒体展十分类似的是,在大众与精英的博弈间,人们似乎都在追问他们所身处的空间到底是前卫艺术展还是科技娱乐场。的确,新媒体艺术参展者绝对不是持有“技术理性”的科学家或工程师,而是拥有想象力与观念感的艺术家,但新媒体艺术的本性的确偏离了少数学者与多数大众的审美期待。李泽厚从一位具有古典美学取向的美学家角度,对此次展览提出了两点看法:其一,他觉得新媒体艺术所运用的都是“假科技”,因此是“不真”的;其二,这些艺术作品充溢着“丑感”,因而是“不美”的。从“求真”的传统认识论与“寻美”的古典美学观的角度来看,他的意见大概没有错,但这种哲学化的外部置疑,恰恰显露出当代新媒体艺术发展所面临的多重难题。

在“延展生命”展中,这些难题更突出地显露出来。这次展览的宗旨是要超越“肉体的局限”,延展身体的潜力,消除“活体与非活体的界限”,以促使“新生命形态”的出现。因此,该展览直接采取了一种“直接介入”自然政治的方式,并因其“非再现美学”的诉求而疏离了传统。此外,通过一系列倾向于呈现“自然维度”的展品,此次展览还试图反思“人类中心主义”的强势宇宙观,并将一种“生态政治学”的眼光纳入其中,从而试图以高科技来延展人类的“生命形态”。

然而,问题在于,“延展生命”展尽管在总体取向上是“走向自然”的,但采取的仍是“人机互动”的艺术语言方式,走的仍是力求以科技“硬语言”解决人性“软问题”的新媒体艺术的老路。当然,在此次展览中,也有几件稍微偏离了主题的成功作品,似乎显示出新媒体艺术更“趋近于人”的新方向。

最具“人性化”温情的,是澳大利亚艺术家玛丽·委珞娜吉、大卫·瑞和斯迪夫·谢迪克合作的《鱼与鸟系列》。鱼和鸟象征着一对无法在一起的恋人,互相爱慕,却因技术障碍而不能在一起。两部以动态机械轮椅为代表的角色,彼此之间及与观众之间通过动作和文字的方式交流。同一系列的《D循环:易断的平衡》中两个盒状发光体,则代表两个虚拟角色(鱼与鸟)之间传递密信,两个盒子被观者拿起来就会吐出绵绵情话,但任何突然的举动都会让情话变得无法辨读,继而中止交流,陷入沉默状态。

最具“生态学”意味的,则是芬兰艺术家特俐克·哈泊雅独创的《解构景观》。该作品由绘画般的大型立体景观构成,其主要构成材料是真正的土壤与真实的植物,由自动化的浇水、换气、保温与光照来维系其生命。这个景观在立体画框的两边乃至各个角度都可随意观看。这件并不起眼的作品,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并未将现代科技明晃晃地展露在外,而是使之作为生态景观的内在支撑而“潜存”。

寻求一种具有后现代意义的“生态文明”,正在成为全球性的某种共识。“延展生命”展正是要延续这种全球主流观念,通过科技手段重寻艺术与生命的基本关联,而这种寻求本身就具有“跨界”的后现代性质。

延展生命的英文“translife”的前缀“trans”,意味着一种事物、状态、类别或时刻的转变过程,意指一种处于运动中的模糊状态。对于“延展生命”展的诉求,至少有三个问题需要深入反思:首先,“延展生命”展寻求的是一种“后现代”的理念,却采取了冷冰冰的“现代主义”机械感的叙述方式;其次,“延展生命”展寻求的是一种“生态学”的意识,却通过声光雷电的狂飙手段实施;再次,“延展生命”展寻求的是一种对“生命体”的拓展,但对高端科技话语的强势运用却最终倾轧了生命的“本有维度”。

最终,通过此次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我们试图引发这样的追问——高科技能否“延展生命”?新媒体如何“恢复美感”?

相关文章

  • 谈张永华的山水画近作:会通求变[图文]
    谈张永华的山水画近作:会通求变[图文]

    碧山寻旧图2012年138×36cm纸本设色罗世平近年中国画坛出现了一个令人关注的现象,一些年轻的书家转而作画,而且表现不俗,张永华就是其中的一位。也许是深受其业师,著名书画家王镛先生的影响,永华在工书之余,兼习山水,一些年下来,积累的画作已近百件之多,既有立轴长卷,也有扇面斗方。画法有工整的细笔,也有恣肆的放笔,格制体式不离传统山水,不少作品还可看到上溯元、明诸家山水的风范,且...

    1765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蔡玲玲:丹青有意爱无言[图文]
    蔡玲玲:丹青有意爱无言[图文]

    蔡玲玲粉彩瓷板《母子情》之一李熙寰大凡艺术,总有风格派别之分,陶瓷绘画艺术亦然。高雅是一类、通俗是一类,哪一类都有大量的追随者,而雅俗共举、亦雅亦俗者却不多见。大雅大俗的更是凤毛麟角、寥若晨星。值得庆幸的是,成长于景德镇这块热土的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蔡玲玲,是二者兼得的佼佼者。纵观她的作品,人们可以得出:正是大雅大俗这两根支柱,撑起属于她自己的一片蓝天。欣赏蔡玲玲的山水瓷画,没有小家碧玉的...

    1068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赵孟頫的绘画成就:借古开今[图文]
    赵孟頫的绘画成就:借古开今[图文]

    赵孟頫饮马图卷(局部)元纸本水墨纵25厘米、横59.8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特邀撰稿任道斌(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在绘画上,赵孟頫是元代的泰斗。人物、马牛、山水、花木、竹石、禽鸟,各种题材,下笔皆成妙品。犹如学习书法一样,他学画亦是在复古的精神下博釆众长,而后自成一格。尤其是他在书法、诗文、音乐、鉴赏和考据诸方面的学养,以及奔走南北的阅历,对他绘画风貌、艺术思想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赵孟頫...

    1115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徐伟:从博物馆里走出的书法家[图文]
    徐伟:从博物馆里走出的书法家[图文]

    《芳满闲轩》《题长安壁》徐伟出生于京城宣南,其先辈为梨园名家,喜以书翰自娱,并与书界名流交往甚厚;受家庭影响,徐伟自幼迷恋戏曲并对书法产生了浓厚兴趣。宣南地区自清代以来即人才荟萃,少长贤集,大批的诗人、学者、政治家、艺术家均居住于此。会馆、庙宇、戏楼、书肆、园林中书法作品触目皆是,所以徐伟从小就耳濡目染,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无才学戏、无志念书,偏偏酷爱写字”。他认为,&...

    1343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杨之光:美术教育不是培养神童[图文]
    杨之光:美术教育不是培养神童[图文]

    7月初,著名艺术家杨之光刚刚结束第四轮“杨之光传世作品全集作品征集”活动。上周,杨之光接受《京华时报》记者电话专访时表示,儿童美术教育我们并不是要培养“大师或神童”,而是要用创意思维做主导。画画是手段,不要以为学美术就是学技能、追求美。为“失散的孩子”做DNA去年5月,杨之光通过女儿杨红的微博发布赝品信息,其中涉及17家...

    1882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无论我唱什么,灵魂都是蒙古文化”[图文]
    “无论我唱什么,灵魂都是蒙古文化”[图文]

    每一种文化都像一棵大树,民族文化就像树的根,只有根强壮了树才会茂盛。——乌仁娜有这样一种蒙古族女声,因为从未受过专业声乐训练所以没有闪闪发光的音质,却如同一件古老的精妙乐器,因为充沛的能量和时间的沉淀而能在四个八度任意跨越,令听者忘我。这个声音来自乌仁娜·查哈尔图格旗,欧洲最活跃的亚洲音乐人之一,曾获德国RUTH奖最佳国际艺术家称号。乌仁娜出生在内蒙古鄂...

    291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写意花鸟画的主题观念和形态[图文]
    写意花鸟画的主题观念和形态[图文]

    熊广琴《静观》近些年,我一直关注中国绘画的“现代化”,追问写意花鸟画的终极价值。其实,对如何让自己的花鸟画“现代化”,每一位画家都有着不同的理解,也做着不同的努力,我原以为在“中西”之间有一条自己的路,但却在观摩了西方各个流派的大量原作以后又自行否定了。还是沿着中国画本体道路走,因此我选择了潘天寿和郭味蕖两位中国意笔花鸟画...

    1638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唐伯虎为何大量创作春宫图?原因系生计需要[图文]
    唐伯虎为何大量创作春宫图?原因系生计需要[图文]

    明中叶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社会的繁荣,同时也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绘画交易现象由此开始普遍,方式亦多样,艺术市场得以逐步繁荣,使得大多数画家不可避免地参与到市场中来。作为苏州地区的画家唐寅,自然也加入了这一行列。他的卖画方式也多种多样,主要有友情赠送、订购、延请、直接现金交易等。唐寅与师友朋辈间的交往异常密切,因此少不了以画作为祝寿的礼物而友情赠送。张丑《清河书画舫·亥...

    99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向京翟倞对话:艺术家有点像荒野里的独行者[图文]
    向京翟倞对话:艺术家有点像荒野里的独行者[图文]

    真理只有一个布面油画艺术家总在挣脱被归纳,而放眼望去,我们总能在一些作品里找到一些共同点:外在的、内因的。当代艺术以来,“知识型”艺术家慢慢形成一个模糊的类型,他们形成的基础当然是阅读,八十年代曾经有个词叫“先锋”,和先锋沾边都意味着前瞻性、实验性,没人是圣贤,无法前瞻,有的实验被印证进入历史,更多的则随风飘散,但艺术家本人多是沉迷其中的执迷者。...

    263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回顾2011中国艺术界:博物馆免费 文交所疯狂[图文]
    回顾2011中国艺术界:博物馆免费 文交所疯狂[图文]

    2011年,中国艺术界有很精彩,也有很无奈,总而言之它们都是过去一年的历史画卷中无法抹去的色彩。回顾难以面面俱到,且选其中10种“颜色”以飨读者——艺术品市场拍卖火爆背后难掩泡沫白色全国美术馆免费观赏“吃白食”不是个好词儿,但美术馆免费让公众“白看”却是件大好事!2011年1月26日,中国文化部和...

    962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设计与伦理:对话著名设计理论家高兴博士[图文]
    设计与伦理:对话著名设计理论家高兴博士[图文]

    图:左为策展人、艺术史学者彭贵军,右为高兴博士众所周知,在“国际”和“民族”共同营造出中国设计所处的重要场域的当代,中国当代设计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无可回避地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全球化”“本土化”“世界性”“地域性”等概念既宣示着现实设计所处环...

    684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吴洋:无关乎主张和权力的女性艺术创作[图文]
    吴洋:无关乎主张和权力的女性艺术创作[图文]

    吴洋吴洋十年来艺术创作的主题是石头,是什么让她和石头结下了不解之缘呢?在吴洋看来,画石头也是在画心,在她的创作中有很强的的视觉冲击力,这也和她的女性特质有着某种联系。“心裹霓裳•石沁花”吴洋个展将于2013年9月7日15:00在今日美术馆3号馆开幕,这是吴洋近10年来艺术创作的一次集中展示。展览由今日美术馆主办,中央美术学院余丁教授担任学术主持,青年批评家康...

    444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禅之境——走进梁境峰的笔墨世界[图文]
    禅之境——走进梁境峰的笔墨世界[图文]

    梁境峰精心在一经在中国画的时空里,有形形色色的艺术殉道者,其中有不少的画家在通往自己的人生征途中,犹如苦行僧一样地修行,展现了各自不同的生命形态,我认为,不管成功与顺逆,不管飙升或失落,总会留下一些痕迹,强烈或微弱地闪烁着生命之光,因为大家知道,他们的个性创作都是诞生在艰难和困苦的孕育中,无论顺产或是胎死腹中,或多或少地展现了他们各自的生命个体之美,我们感恩地从其作品中,吸收过美的力量和能量。...

    1404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漆画人生”:艰难守望中寻找“春天”[图文]
    “漆画人生”:艰难守望中寻找“春天”[图文]

    张志强正在介绍漆画蒋振江摄“东方人发现了漆画,西方人发现了油画,这是东方与西方对人类文化的伟大贡献。”对于漆画的文化价值,老艺术家胡一川赞誉有加。但随着时代变迁,如今漆画的境遇却并不美好,甚至是在生存的困境中守望着明天。在中国漆艺家协会会员、太仓漆画领军人物张志强的心中,这更是一条不断摸索的坎坷道路,也曾因为生活压力想要放弃,但始终都被漆画的魅力所牵引,最后他给自己定...

    81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白山黑水寄人生——冰雪山水画家吴鸿鹏[图文]
    白山黑水寄人生——冰雪山水画家吴鸿鹏[图文]

    冰雪山水画家吴鸿鹏作品-塞北之春生长在南方的人,很难想象和勾勒白山黑水的美丽和内涵。在没有亲自领略过塞北风物的人心目中,关外的风光,无外乎是遍地冰雪、满目萧林的景象,脑海里再也没有较为客观的概念。自欣赏冰雪山水画家吴鸿鹏先生的国画作品后,得出来的初步结论是:东北关外的白山黑水和江南的小桥流水有着不一样美!冰雪山水画家吴鸿鹏先生生于辽宁省海城市,与新中国同岁,也和共和国一起成长。自幼酷爱绘画的...

    1887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