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艺术不会变得更脏除非经过人的接触[图文]

时间 : 12-18 投稿人 : 阿新 点击 :

艺术不会变得更脏除非经过人的接触 | 艺术杂谈书名:收藏当代艺术编者:【意】安德里亚·贝里尼、【美】塞西莉亚·阿雷曼尼,【美】莉莲·戴维斯通出版者:金城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11月

广英

今天的艺术似乎比过去更脏了。其实,艺术从来不会变得更脏,除非经过人的接触。

英国小说家杰夫·戴尔在他的《杰夫在威尼斯,死亡在瓦拉纳西》中写到了一位艺术评论家,他应杂志之邀去威尼斯参加双年展,陷入了一场醉生梦死的狂欢与艳遇。众所周知,威尼斯的双年展是国际上历史最为悠久,也是最高级别的国际当代视觉艺术的展示窗口,汇聚了各种艺术类别的艺术家和收藏家。小说的主人公对他参与的这场艺术盛宴作了一番很刻薄的评价,大意是说双年展其实就是一个“彻底的等级社会”:最上层的是艺术家、大机构和知名商业画廊的管理者;然后是收藏家;再接着是记者和评论家;最后是一大批“派对党”。

在艺术收藏界,这种等级制度某种程度确实存在的,因为我们对收藏艺术的理解已经受到了某种欣赏和偏见的影响。比如在这个行业里虚假炒作,投机倒卖,蓄意破坏,充斥着大量的艺术品商人——仿佛今天的艺术比过去更脏了。这是一种无知的错觉,艺术从来不会变的更脏,除非经过人的接触。我们对收藏的误读其实源于一种对当代艺术理解的偏差,收藏家绝非简单的艺术品商人,在利益之外,他看重的艺术本身。

在《收藏当代艺术》中,三位艺术评论家安德里亚·贝里尼、塞西莉亚·阿雷曼尼和莉莲·戴维斯通过对国际上著名的收藏家的采访来倾听他们对当代艺术品收藏经验的见解,与此同时,某种程度上也重新定义和刷新了我们对艺术品收藏的认识。在他们看来,“在享受潮流生活方式的同时,还具有极好的投资和赚钱的前景,又可以成为一群志趣相投的收藏群体中的一员,获得相应的有悠闲”,这才是典型的当代收藏家的生活。他们把当代艺术看作是一次真正的智力和个人的探险,看作丰富自己人生的方式。收藏对他们而言,首先是一种艺术行为,而不是商业行为;是个体行为,而非集体经验;是一种直觉与魅力的天作之合。

三位编者选取了一个讨巧的方式编了这个集子,他们问的基本都是同一组问题,因此可以在相同的基础上进行比较,读者也可以在阅读过程甄别其中的差异性。这些问题大概包括:开始从事收藏的时间;喜欢或者购买一件艺术品的五个理由;在收藏过程中你会信任谁的意见;何时抛售是合适的时机;收藏过程中最大的错误与最大的成功;给那些进入收藏领域的初学者的建议;是否参加社交组织,以及社交对收藏的影响;全球艺术品市场的变化是否对自己的收藏有所影响,等等。

我们可以注意到,这中间有很多看似普通的问题,但是经过不同的回答反而有了很有意思的回响;而那些看似复杂的问题有时候给出的答案却很简单。尤其采访涉及到国际上众多知名的个性迥异的收藏家,他们对问题的反应各不相同,有的是极简主义,有些更喜欢详尽的阐释,有的回答接近于冷漠与无动于衷。从这些采访中,我们能观察出那些收藏者对艺术品的喜好程度,以及他们对收藏这个行业的估量与前景。

这些问题当中,我尤其注意的是喜欢或者购买一件艺术品的五个理由。我的好奇心源于对收藏目的的探究,即当你购买一件艺术品是首先关注的是他的艺术价值还是他的商业价值。出乎我的意料,大部分的收藏家在谈到这个问题时,都用到了很多感情强烈的词汇,比如说,“艺术品是否让我高兴”、“能够满足你的迷恋”,“头脑和内心都热爱它”、“初次邂逅的留恋”、“本能的反应”等等。这些词汇大都与直觉有关,而且他们的描述这些理由时就像是描述初次遇到自己的爱人时那种奇妙无比的感觉。你很难把这种想要收藏的欲望,与他们当做商品的属性联系在一起。从这些访谈中,我的感觉是,正因为这种艺术本身的属性,吸引了收藏家将它们纳入到自己的藏品行列。某种程度上,艺术商品的价值属性被艺术本身的魅力遮掩了。

以我最为熟悉的书籍收藏为例,一本书是否是珍本和善本当然重要,但是更多的时候我们对书注入了一种私人的情感。比如遇到了某位心仪作家的签名本,或者找到了仰慕已久作家的藏书票,抑或偶遇到了独一无二的残缺本等等,这些具有倾向性的收藏构成了收藏家独特的品位,就仿佛人类具有了不同的性格。意大利学者和小说家埃科就曾说,他收藏一切探讨虚假、荒诞、隐秘科学和想象语言的书。他的收藏有他的专有属性,别的藏家无法替代他的标签。埃科就收藏问题有过一段妙语,大意是说真正的收藏家关注寻觅超过拥有,犹如真正的猎人首先关注于捕猎,然后才可能是烹煮和享用他们的猎物。这个巧妙的论断适合所有的艺术收藏家,因为只有把收藏当成一种志业,而非一种职业的时候,你的收藏才能真正与你融为一体。

相关文章

  • 理解传统然后理解自己[图文]
    理解传统然后理解自己[图文]

    张友宪满中庭360×1160cm2013年靳卫红:我一直觉得你的作品有当代性,作为学生,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我们有很多西方现代意识从你那儿来的。张友宪:我的老师董欣宾,他很早就觉得我骨子里有“洋”的东西。我对西方的艺术肯定是喜欢的,毕业后受时代影响,也画过很多追求变形的作品。直到1987年在上海看到海上画派的展览,吴昌硕、虚谷、任伯年等,我觉得还是应该重...

    1521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张演钦:百年关山月是否意味国画现代化[图文]
    张演钦:百年关山月是否意味国画现代化[图文]

    祁连牧居关山月展厅新论10月25日,“纪念关山月100周年诞辰艺术展”在广州美院美术馆开幕。展览前言说:“关山月是在20世纪中国美术的现代化进程中作出卓越贡献并产生重大影响的杰出中国画家。”从关山月诞生到今天,整整100年过去了,这100年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据特殊位置。经过梳理,我们发现,百年后,以关山月为代表的数代中国画画家,业已形成新的国画传统...

    1922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说说艺术这张牌[图文]
    说说艺术这张牌[图文]

    资料图片得到大量一线品牌垂青的英国新锐插画家JulieVerhoeven说:“艺术是完全的自我放纵,你不用为他人着想。时尚则不同,你不能完全地荒谬。”时装的实用性与艺术性几乎成为了一个悖论,此事古难全。尽管近年来T台之上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概念化时装,然而面对“市场”这个时装产业永久首要的生命力,大多数的设计师们必然会选择前赴后继的实用下去。而艺术品则...

    1305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杉本博司的东方式美学[图文]
    杉本博司的东方式美学[图文]

    《直到长出青苔》近来,日本摄影家杉本博司正在为中国读者所熟悉。他的作品以无懈可击的黑白语言和钻石般鲜明锐利的影像将摄影的魅力生动地展现出来,极致了摄影的品质和意义。我在11年前曾采访过杉本博司,他对我说:“我很喜欢中国的宋代山水画,特别是南宋马远的作品。”“彩色摄影的色是化学性的,有点工业制品感觉。虽然能吸引注意力,但容易浮在面上;黑白摄影的色是绘画性的,像水...

    1967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丁方:大师杰作引我们重返正途[图文]
    丁方:大师杰作引我们重返正途[图文]

    佛罗伦萨文艺复兴圣地国家博物馆(微博)与意大利有关部门联合举办的佛罗伦萨文艺复兴作品展,是近年来少有的高水平展览,体现了我国学术水平与国际接轨的趋势。众所周知,佛罗伦萨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发祥地之一,群星灿烂、大师辈出,该展陈列的大师作品,题材多为肖像,无论在整体构思方面还是其技巧方面,都体现了强烈的文艺复兴美学特征。肖像是当代社会中最为滥觞的视觉形象,如果说我们对人体尚不熟稔的话,那么对于脸...

    931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品读画家刘妍宏——得其英华 穷其枝叶[图文]
    品读画家刘妍宏——得其英华 穷其枝叶[图文]

    刘妍宏近日品读刘妍宏新作,得到两个印象,想到一个问题。一个印象是“放”。看上去眉清目秀的刘妍宏较少作工笔,有志于在大写意上发展,作品少有轻柔品味,用笔利落,简洁,气隽语快,屏绝俗常绵软,淘汰冗杂线条,疏离笔记躁乱,振起画面气态,便有雍雅和厚、超逸爽朗之气脉。即使是那些工兼写之作,亦具豪放品格。其创造自出机轴,呈现豪放之韵趣。做到这一点,有她的艺术追求,更有北方人的气...

    242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李彦君:培养文物专家的园丁[图文]
    李彦君:培养文物专家的园丁[图文]

    2011年,李彦君在东方大学文物学院给学生讲解青铜礼器制作方法和辨伪要点,手里拿的是春秋时期的青铜簋。王倩人物名片李彦君,资深文物鉴定家,现任北京东方大学传统文化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文物保护学会理事、中国辽金史学会会员、东北历史人物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文物学会及修复委员会会员、大连大学东北史研究中心客座教授、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

    131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艺博会:一场艺术品的奥运会[图文]
    艺博会:一场艺术品的奥运会[图文]

    昨天,在通州上上国际美术馆,艺术家及艺术爱好者赶来参观艺博会。党维婷摄本报记者陈涛以“打造国际级艺术品产业交易交流平台”为目标的首届中国艺术品产业博览会,昨晚在通州区宋庄开幕。今起至10月2日,来自国内外900余位艺术家的近5000件作品,将为国内外艺术爱好者奉上一场艺术盛宴。在这里,你不仅可以看到国内艺术家的最新力作,还得以一窥来自五大洲的300余件驻华使馆藏品。在...

    859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当下还有文人书画生存的土壤吗[图文]
    当下还有文人书画生存的土壤吗[图文]

    汪曾祺画作,题画中的“煮面条等水开作此”极有趣味。文学与书画自古相通,中国历史上的大文人如王维、苏东坡等同时也是一代书画大家,现当代作家鲁迅、沈从文、台静农、汪曾祺等也有深厚的书画修养,而在当下,也有一些擅长丹青的文人,前不久在京成立的中国作家书画院便汇集了不少诗文书画兼长的文人与作家。中国作家书院副院长张瑞田、斯舜威前不久就“文人书画”生存的土壤...

    638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2013中国国际文化艺术博览会——XI艺术中心古典油画[图文]
    2013中国国际文化艺术博览会——XI艺术中心古典油画[图文]

    多德雷赫特的日落2013中国国际文化艺术博览会将于9月18-20日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举办。艺博会招展工作正在紧张有序的进行,目前已有多家画廊的多位重量级艺术家确定参展,位于北京798的XI艺术机构将带来17-19世纪古典印象派,写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等油画大师作品,是本届展会的一大亮点。河边的村庄XI艺术机构是一家位于北京大山子798国际艺术区,长期推广和销售著名画家的艺术作品原作的专业艺术机...

    1926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悼念艺术家忻东旺[图文]
    悼念艺术家忻东旺[图文]

    忻东旺著名油画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忻东旺2014年1月11日因病在京逝世,享年50岁。忻东旺,1963年生于河北康保,先后任教于山西师范大学美术系、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中国著名的油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忻东旺的作品一直延续着艺术家深切的社会意识与关怀。近些年来,他在融合油画媒介与中国人物画写意传统方面探索出了一条道路。很长时间以来,中国的油画...

    755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自画像的对话[图文]
    自画像的对话[图文]

    李宝华《自画像》上世纪80年代末,我怀着憧憬,只身飞越大洋,开始了澳大利亚之旅。初到悉尼,由于职业关系,第一件事便是参观当地最大的新南威尔士美术馆,刚进美术馆就被大厅正中央其中一幅巨幅布瑞德·怀特雷的《画室里的自画像》所震撼。在这幅作品中,可以看出画家已经脱胎于他早年深受培根、霍克尼和马蒂斯画风影响的痕迹,作品比前辈们更富于流畅和音乐感,充斥着荒诞与不羁,灵魂随着色彩在画布上跳...

    1180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从一次美术评奖谈起[图文]
    从一次美术评奖谈起[图文]

    宋永进美术评奖,大多难以十全十美。是因为众口难调?是因为评审缺乏公平性和公正性?是因为评审导向偏离了学术的轨道?是因为某些评委根本不具备学术的资格?还是……不过,今年由浙江省油画家协会举办的“视域江南——浙江省油画作品展”,却在圈内产生了良好的反响。意外的获奖喜讯不久前,几位毕业多年的学生打来电话,兴奋地传报油画作品...

    1903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国际顶尖设计大师纵论艺术传承与创新[图文]
    国际顶尖设计大师纵论艺术传承与创新[图文]

    姜峰发表演讲。本报首席记者裴强摄7月2日下午,由中国室内装饰协会主办、甘肃省室内装饰协会承办、兰州中心战略合作、德国汉斯格雅卫浴冠名、中集商贸协办,以传播“先进室内设计文化”为使命的2014中国西部室内设计高峰论坛在兰州举办,国际顶尖设计大师梁志天,亚太十大顶尖酒店设计大师姜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助理杨冬江教授等室内设计界的大腕登台献讲,让兰州的众多业界人士直呼过瘾。...

    158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薛晔:古风吹尽新气来[图文]
    薛晔:古风吹尽新气来[图文]

    和气图136×68cm2007年竺庆有1936年出生于浙江奉化的一个叫后竺村的农家,在砍柴牧牛和读书写字兼而有之的童年生活中,他从小就感受到“儿时牛背笛,归去弄斜阳。三里壕边路,藤花喷异香”的美好意境。初中毕业后,竺庆有到宁波读高中,这段时间里,他对绘画产生了很大的兴趣。高中毕业时,他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受业于陆抑非先生。美院毕业后的竺庆有就留在杭州,...

    80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