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书画资料 | 名贤书札:艺趣情

时间 : 2024-04-26 投稿人 : 柚柚 点击 :

名人书札近年来成为收藏热点,同时又成为拍卖会上的新贵。翻开各大拍卖行的古籍善本拍卖图录,名列其首的却是五彩纷呈的名人书札,如嘉德1994 年的首场拍卖,即推出王国维、罗振玉、吴昌硕、孙中山、翁同龢等名人书札,2002 年嘉德的春拍更是一举推出《五柳堂藏明代书札》40 余通及《汪慎生往来书札》十通,名人大师,片纸只言都是宝。名人书札的文献资料性,艺术鉴赏性,收藏投资性已完全被藏界认可。强劲的升值潜质,丰饶的文化底蕴,眩目的艺术感染力,给名人书札集

藏以广阔的想象空间。

书札艺术历史悠远

书札,旧称尺牍、尺翰、尺书、尺素、尺鸿,在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前,主要的书写材料是竹木简牍,秦汉时期一支简牍的长度约合当时的一尺,而且汉代还曾规定以长度一尺一寸的简牍书写诏令,称作“尺————牍”,后来简称“尺牍”,用来泛指文书,再往后逐渐专用为书信的通称。古人还曾将书信分作“书”“, 启”“, 笺”“, 简”“, 帖”等名类,到后来也都成为书信的别称,像我们今天熟知的《傅雷家书》、《巴金书简》就都留有旧称的遗痕。古今中外文体中,最随意挥洒、率真自然且应用广泛者莫过于书信了,既使进入网络电传时代,书信的实用性已呈衰退迹象,但它的收藏价值却凸现出来。电子邮件,千里之遥,一点即通,在快捷方便的同时,却扼杀了鱼雁信函亲手书写“见字如面”的亲切感,也难以再现“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亲情链接。

从历史发展的轨迹看书札艺术,应该是从春秋战国时记起了,据《左传》记载,当时的著名书札有《郑子家告赵宣子》、《子产告范宣子轻币》,战国书札,最著名的是《乐毅报燕惠王书》、《谏逐客书》。当然,这些书札的原迹,今天是看不到了。迄今所见古代书信原迹,最早者应当是1975 年于湖北江陵云梦睡虎地4 号秦墓中出土的两封书信,该信以墨书写于两块木牍上,字体为秦隶,内容涉及秦灭六国及公元前224 年的灭楚战争。《谏逐客书》为一代名相李斯大作,其亲笔手迹仅残存于泰山残碑上的9 个字,所幸还有北宋拓本156 字历劫而存,使后世得以最早之名翰墨宝之神采。书翰艺术及其应用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获得更大发展,进入成熟时期。隋唐时期,尺牍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更显重要,对书札书写中的格式、称谓、习语、礼仪都有了更明确的一定之规,就是平民书信,也能表现出“述往还之情,通温凉之信”的朴素世俗。唐代名人书札真迹,摹本或石刻拓本流传至今的数量比较丰富,颜真卿的《争座位帖》,长沙僧人怀素的《食鱼帖》,均为传世名翰,后者还曾于嘉德拍卖,轰动藏界。宋元传世书信墨迹较少,名家尺牍更少。明代出现了专门的名家尺牍辑本,如袁宏道的《袁中郎尺牍》,归有光《震川尺牍》,史可法《史文正公尺牍》,就尺牍的艺术性而言,这是一个名家林立,妙品迭出的年代。明代尺牍艺术之昌盛一直延伸至清朝,明清二代书札存世丰饶,已故掌故作家“补白大王”郑逸梅,毛泽东秘书田家英收集的明清尺牍的规模就极为可观。

制作精良异彩纷呈

名贤书札,既有深遂的历史内涵,又有极高的艺术观赏价值,一通书札往往就是一件精妙的艺术品,集书法、制纸、文学于盈尺之地。光是那五色杂陈的文字载体————笺纸,就足已令人赏心悦目,爱不忍释。陆游诗云:“古纸硬黄临晋帖,幽笺匀碧录唐诗。”说的即是笺纸的佳妙。笺纸的种类繁多,名贵品种有罗纹纸、开化纸、玉版纸,另有棉纸、毛边纸、粉连纸。笺纸的色彩、纹饰也经历代能工巧匠的努力而五彩缤纷,由素趋彩,由简入繁。饰以花纹的笺纸出现于唐代,至明代达于鼎盛,品类有新安玉笺、磁青笺、金花笺、冷金笺等,纹饰有花鸟、走兽、山水,色彩由原来的单色笺,双色笺演进为工艺极其精湛的五彩笺,更是达到了一个叹为观止的艺术高度。清代以降,文人学者自印自制笺纸之风盛起,他们多依个人喜好订制书笺,突出个性化的审美情趣,如吴重熹用石窟佛入笺,杨晨以熹石经入笺,俞樾用笺仿唐人行卷格式,左下角只印自己的号,皆别具风格。清末,以名画家作品为笺纸图案之风大行其道,另外新事物的内容也进入笺纸设计,如电话机、地球图,使笺纸艺术又别开生面。

书札透露世间万象

书札,宽不盈尺,轻若鸿毛,是有别于大幅书法的小品,呼朋唤友,家长里短,皆可娓娓道来,性灵直抒,心声毕露。别具一种无遮无拦的文采。最具盛名的名人书札乃晋陆机之《平复帖》,传奇身世,稀世之宝,价值连城,内容却不过草书九行八十四个字,问候问候朋友的病情。2002 年春季中国书店书刊资料拍卖会,有李苦禅信札二通,其中一通内容乃是担心自己搬家之后,友人探访恐有“碰锁之叹”“, 故而函达”,家庭琐事因沾濡大师手泽,所以也能堂而皇之地步入拍场。1994 年苏富比拍卖公司举办“张学良书画珍藏专拍”,当场有张大千一件《食帖及蔬果》的“菜单”书札,从中可知张大千的老饕绝活,又能品味大师书艺,有趣味有内容,书法亦佳,书札鉴赏的必备条件在张大千此食帖中齐备了。文人之间相互借书是常事,在书札中见有这样的话“欲借一观,半月即还,不敢夺也。”(耆龄致昌广生) ,人情世故,率真表露。买书时讨价还价乃人之常情,所以读到明代祝允明书札:“昨观飞卿家书,虽则宋版,缺坏者多,其价反高。烦你过去只说别人要,讲定十两之内方可,若再多,不用他的。”就不免会心一笑,古人今人,情同一理。亲子的挚情、师弟的教诲、夫妻的真爱、友朋的唱和、学识的切磋、济世的诤语??都于书札信函中坦露无遗,世间万象皆浓缩于一纸书翰。

名家风范,翰墨书香,亲情友情,“艺,趣,情”俱佳的书札集藏,实在是一项值得推荐的收藏项目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