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沉降缝的设置原则是怎样的?
1、沉降缝设置原则是建筑物存在开裂风险时,需设置沉降缝。一般设置在建筑物平面转折部位、建筑的高度和荷载差异较大处、过长建筑物的适当部位、地基土的压缩性有着显著差异、建筑物基础类型不同以及分期建造房屋的交界处。
2、沉降缝是为了避免地基不均匀沉降时,在房屋构件中产生裂缝而设置的。沉降缝从基础到上部结构必须全部断开设缝。现在经常采用后浇带的处理方式,对建筑防水、装修比较有利。特别注意后浇带处,仍有微小沉降变形,所以在此处的墙、地面的装修时应考虑可能开裂的可能,应该设缝。
3、结构物设置沉降缝的目的是避免结构物因荷载或地基承载力不均匀而发生不均匀沉陷,产生不规则的多处裂缝,而使结构物破坏。设置沉降缝后,可限定结构物发生整齐、位置固定的裂缝,并可事先对沉降缝处予以处理;如有不均匀沉降,则将其限制在沉降缝处,有利于结构物的安全、稳定和防渗(防止管内水流渗入涵洞基底或路基内,造成土质浸泡松软)。
二、伸缩缝、沉降缝、变形缝以及施工缝的区别是什么?
1、形成过程不同
(1)伸缩缝:伸缩缝是沿建筑物长度方向每隔一定距离预留缝隙形成的。
(2)沉降缝:沉降缝是在适当位置如复杂的平面或体形转折处、高度变化处、荷载处设置缝隙形成的。
(3)变形缝:变形缝是建筑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常会产生变形,导致开裂甚至破坏形成的。
(4)施工缝:施工缝是在先、后浇筑的混凝土之间所形成的。
2、原因不同
(1)伸缩缝:伸缩缝是因为防止建筑物构件由于气候温度变化,使结构产生裂缝或破坏。
(2)沉降缝:沉降缝是因为防止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房屋破坏。
(3)变形缝:变形缝的设置是因为满足建筑构造使用功能。
(4)施工缝:施工缝是因为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设计要求或施工需要分段浇筑。
3、位置不同
(1)伸缩缝:伸缩缝的位置通常是在屋顶、墙体、楼层等地面以上构件处。
(2)沉降缝:沉降缝的位置通常在涵洞洞身、洞身与端墙等处。
(3)变形缝:变形缝一般设置于房屋的墙体、楼板层、屋顶等构件的垂直处。
(4)施工缝:施工缝一般设置在先、后浇筑的混凝土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