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书画学堂 | 如何用油色表现江南的文化与风骨?

时间 : 07-16 投稿人 : 水水 点击 :

“江南如画,那么江南究竟如何画?油画中的江南到底如何画?”这是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在苏州美术馆提出的话题,如何用油色表现江南的文化与风骨?5月23日,由中国油画学会、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苏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江南如画——中国油画作品展(2019)”在苏州美术馆对外展出,也以作品回答了这些问题。

如何用油色表现江南的文化与风骨? | 书画学堂

△靳尚谊《戴尔夫特老街》 布面油画 53.5×43.5 2010

“江南如画——中国油画作品展”是我国油画界重要的学术品牌,也是落户苏州的首个国家级油画大展,自2015年创立以来,“江南如画——中国油画作品展”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三届,推出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和优秀作品,在引领美术风尚、繁荣美术创作等方面作出了积极努力,记录并见证了新时代油画艺术发展的道路,已经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国家级美术展览平台,对推动江苏乃至全国油画事业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主办方介绍,此次展览共收到来自全国的投稿作品图片5200余件,经过初评、复评以及原作评选,共评出入选作品175件,其中包括9件颜文樑艺术奖获奖作品和20件颜文樑优秀奖获奖作品。此外,本次展览还特邀詹建俊、靳尚谊、许江、钟涵、闻立鹏、闫振铎、张祖英等29位国内知名油画家的作品参加展览,共展出作品204幅。

如何用油色表现江南的文化与风骨? | 书画学堂

△钟涵 《峡间大河》 布面油画 155cm×130cm 2016——2018

苏州是中国油画的发源地之一,这得益于和林风眠、徐悲鸿、刘海粟,并称为“20世纪现代美术的四位奠基者”的颜文樑。正是因为他,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苏州,才以敏锐的目光与开放的气度,迅速拥抱油画。从法国留学归来后,他主持苏州美术专科学校的教学,后任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副院长,浙江美术学院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如今,苏州美专的旧址为颜文樑先生的纪念馆,这里见证了中国油画的发展,也见证了苏州和油画的渊源深厚。

如何用油色表现江南的文化与风骨? | 书画学堂

△杨飞云《屋前新绿》 布面油画 50cmX60cm 2019

中国油画学会主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说,江南,从古至今,一直是个不断变化、伸缩绵转的地域概念,“风景不殊,山河异变,但江南始终指向长江中下游以南的这片气候湿润、水泽绵延的地域,指向这片雨涝缠绵却富庶丰饶的大地。中国油画学会与苏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江南如画’已历三届。油画贵在油、难亦在油。烁烁油色,如何表现江南水的文化、水的风骨,并由此为路径、为方式来凝成某种中国的油画风味,是中国油画艺者的共同理想。这里有中国油画家笔下的江南风彩,也有中国油画如水如醉的诗意品质。它们汇成一份厚重的文化家书,献给‘江南如画’的诗性传统,献给生活在延绵无尽的诗化环境中的苏州人民。”

如何用油色表现江南的文化与风骨? | 书画学堂

△庞茂琨《风雨桥》 布面油画 60cmX80cm 2017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方标军在开幕式上说,“江南如画”展览依托江南深厚的人文历史和独特的自然环境,重点推出一大批精品力作和优秀人才。这些作品题材丰富,风格各异,抒发了对新时代美好生活的的感悟以及对人民辛勤劳动的赞美。

如何用油色表现江南的文化与风骨? | 书画学堂

△詹建俊《共渡》

据主办方介绍,此次展览获得颜文樑艺术奖的共有9位,作者与作品为:戴家峰《2015家园之二》,何贤超《边缘系列七》,黄小华《慢节奏的江南小镇》,李鸣鸣《梨园春秋》,马新《曲江南•雨水》,王建伟《弥幽 No.1》,王太斌《《秋天的故事》,于长民《翠微华亭》,张可扬《梦•江南》。

如何用油色表现江南的文化与风骨? | 书画学堂

△许江 《风葵-蕙风 》布面油画 260cm×180cm 2016

本届共选出颜文樑优秀奖20件,作者与作品分别为:蔡俊杰《石榴与往昔》,陈丽勇《意象江南.6》,陈元《俗物散记之六》,陈增《山居图五》,高阿兵《姑苏人家之三》,何光《三个老炮》,吉鑫源《夜》,劳宜超《小象乖乖》,李国梁《那年系列7》,李柳燕《弥新的记忆》,李仁琚《图像中国系列之五》,李新赞《修船厂•再造之一NO.6》,刘建军《渔港清晨》,刘亚安《码头记事》,檀梓栋《公共汽车之“夜归”》,杨继锋《青山人家》,余尚红《田园系列之三》,苑凯《时代印记-6》,张学《扶贫日记》,朱艺员《小区的棋牌室》。

如何用油色表现江南的文化与风骨? | 书画学堂

任教于苏州大学艺术学院的戴家峰为颜文樑艺术奖获奖者之一,他认为,作画最重要的环节,是在感性中寻找理性,使江南风景更加灵动,”江南的人文风景也给了我精神力量。展出的《2015家园之二》创作的灵感就来自我路过的风景、我生活的苏州,画面则趋于简约。”

如何用油色表现江南的文化与风骨? | 书画学堂

黄小华 (浙江丽水)《慢节奏的江南小镇》 布面油画 150cmX150cm 2018

此次展览风格多样,题材广泛,既有写实风格的,也有注重表现主义的,但相同的是,画家都通过油画这一西方艺术表现形式来表现江南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江南水乡、传统建筑,园林古巷,戏曲人物、港口船厂、乡镇工业等。

如何用油色表现江南的文化与风骨? | 书画学堂

△吴冠中国画精品 2幅【书画作品】

展览特邀知名油画家作品中,既包括詹建俊《共渡》、靳尚谊的《戴尔夫特老街》、许江的《风葵-蕙风》,也有钟涵的《峡间大河》、闻立鹏的《生命一号》、杨飞云的《屋前新绿》、张祖英的《遐龄肖像》、任传文的《浮生-夏至》等。

如何用油色表现江南的文化与风骨? | 书画学堂

△吴冠中充满诗意的油画《秋色江南》,美术馆级经典之作!【书画作品】

谈到如何用油画表现江南,詹建俊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说:“习惯上来说,江南其实更适合于中国画水墨意蕴的表现,但我觉得从油画艺术角度来说,像表现中国这样小桥流水、田园风光,特别是园林,西方是没有的,我觉得作为艺术家来说,只要对这个地区他有他的感受,有独特的审美角度,他可以用油画语言来很好地表达。我倒不认为油画会有多大的地域局限性。

相关文章

  • 书画资料 | 刘旦宅简介
    书画资料 | 刘旦宅简介

    刘旦宅(1931~2011),原名浑,又名小粟,后改名旦宅,别名海云生,浙江温州人。幼年家境贫寒,自幼喜好绘画。10岁时曾在温州举办过《十龄童刘小粟画展》,有“神童”之誉。1951年到上海,为私营大中国图画出版社画书籍插图、教学挂图等,亦作连环画。入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任职。后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师范大学美术系主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

    1098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学堂 | 程砚秋书画作品欣赏
    书画学堂 | 程砚秋书画作品欣赏

    程砚秋(1904~1958),原名承麟,满洲正黄旗人。北京人,后改为汉姓程,初名程菊侬,后改艳秋,字玉霜。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著名京剧旦角,著名京剧艺术大师,著名京剧演员,四大名旦之一,程派艺术的创始人。业余,拜名师学画,造诣颇深,其绘画作品为收藏家所珍重。△程砚秋 双燕桃花△1943年作 秋菊△春荷飞燕图△程砚秋书法△1935年作 楷书六言联△程砚秋行书七...

    216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资料 | 《花气熏人帖》黄庭坚最动人的一幅书法
    书画资料 | 《花气熏人帖》黄庭坚最动人的一幅书法

    北宋 黄庭坚 花气薰人帖 纸本墨笔尺寸30.743.2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释文:花气薰人欲破禅,心情其实过中年,春来诗思何所似,八节滩头上水船。诗文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花朵开放时的香气薰来,仿佛使平日修行禅定的功夫都被破除了,过了中年竟然还有这样为花感动的心情呢。到了春天,有了写诗的念头,却又像船只在一层一层的逆水滩头间上行一样,何其地艰难啊!《花气薰人...

    844 花气熏人帖 黄庭坚
  • 书画资料 | 汤定之花鸟画欣赏
    书画资料 | 汤定之花鸟画欣赏

    汤定之(1878~1948),江苏常州人,名涤,字定之,小字丁子,号乐孙,亦号太平湖客、双于道人、琴隐后人,室名画梅楼、茗闲堂。清代名画家汤贻汾(1778-1853)之曾孙。幼年失怙,生於清贫,随母习学,年未弱冠而书画皆通。中年长居北京,与萧逊、王云同是民国年间北京画坛的重要画家。山水学李流芳,峻爽流畅、气韵清幽;又善墨梅、竹、兰、松、柏,用笔古雅。晚寓上海...

    1210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百科 | 草圣林散之书法欣赏
    书画百科 | 草圣林散之书法欣赏

    林散之(1898-1989),字散之,号三痴,别号散耳、江上老人。“诗书画三绝”,尤其草书,饮誉世界,被称为“草圣”。他的狂草当代可数第一,堪称‘当代草圣’。第二名应是费新我,他不仅书法好,而且自从右手有残疾,改左手写字,练就一身真功夫,实在是难能可贵。 林散之的草书瘦劲圆涩,璀璨华滋,偏正相依,飘逸天成。1972年,中日书法交流选拔,林散之一举成名。“瘦劲...

    762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资料 | 俄罗斯美术是怎样影响中国的?
    书画资料 | 俄罗斯美术是怎样影响中国的?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当时中国油画的教学和创作水平已经很难满足国家建设对艺术创作的要求。建国初期,新中国全方位向苏联学习,文学艺术界也是以苏联现实主义为楷模。△马克西莫夫绘画作品《在和平的天空下》(Under the Peaceful Sky)从1953年开始,中国实施的“一五计划”,实质是向苏联全面学习。中国政府在文化方面也同样是向苏联学习。由...

    949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科普 | 启功恩师陈垣书法作品欣赏
    书画科普 | 启功恩师陈垣书法作品欣赏

    陈垣(1880~1971),字援庵,大名道宗,室名励耘书屋,广东新会人。毕业于广州光华医学堂。创办《震旦日报》,辛亥后历任北京大学国学门导师,辅仁大学校长,建国后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中科院历史研究二所所长,全国人大常委。我国著名史学家。他的许多著作成为史学领域的经典,有些被翻译为英、日文,在美国、德国、日本出版,毛泽东主席称他是国宝。△篆书七言联△行书“陆游...

    1476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学堂 | 宋代字画赏析
    书画学堂 | 宋代字画赏析

    宋的版书,是全世界最珍贵的文化,我觉得它的排版印刷方式,是世界上最美的。▲ 宋的版书-南宋张即之书金刚经在拍卖市场,宋版书是一页页卖的。十一世纪宋朝的活字排版印刷术,让当时的知识、教育普及,造就庶民文化。还影响到十五世纪德国古腾堡圣经(第一部用活字印刷术印刷的圣经)的印刷。越困顿,越美宋的书法我会选苏东坡的寒食帖。他四十三岁因乌台诗狱被抓,写了一首绝命诗,请...

    1732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资料 | 丰子恺书法作品欣赏及拍卖
    书画资料 | 丰子恺书法作品欣赏及拍卖

    丰子恺1914年入杭州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师从李叔同学习音乐和绘画。1918年秋,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出家,对他的思想影响甚大。丰子恺以画闻名于世,但他对书法的看重和自许却远在漫画之上。今日我们选择了部分丰子恺的书法作品,与大家一同赏析。△丰子恺题额《柳烟斋》丰子恺曾说:“书法是最高艺术……艺术的主要原则之一,是用感觉领受。感觉中最纯正的无过于眼与耳。诉于眼的...

    1222 丰子恺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常识 | 陆俨少拍卖最贵作品都有哪些?
    书画常识 | 陆俨少拍卖最贵作品都有哪些?

    至今为止,陆俨少拍卖超过500万的作品有218幅,其中超过1000万的有63幅。  注:含部分重复上拍作品。下面列举陆俨少拍卖最贵的前20幅作品,以飨读者。1、1977年作 罗浮新颜 7130万尺寸:141.5×368cm拍卖时间:2018-06-252、杜甫诗意册 一百开选六 6930万尺寸:43.5×27.5cm×100拍卖时间:2004-06-263、...

    1809 陆俨少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文摘 | 李苦禅字画拍卖价格,多少钱一平尺?
    书画文摘 | 李苦禅字画拍卖价格,多少钱一平尺?

    李苦禅早年在北大附设的“业余画法研究会”从徐悲鸿先生学习西画。1922年考入国立北京美术学校西画系学习油画,是年拜师齐白石,成为齐门第一名弟子。经常有藏友问:李苦禅字画拍卖价格,多少钱一平尺?等一系列相关问题。下面主要列举2018春拍李苦禅部分字画拍卖价格,以飨读者。· 李苦禅 会英图 镜片成交价格:3910万尺寸:190×397cm拍卖时间:2012-12...

    395 李苦禅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常识 | 陈半丁山水画欣赏
    书画常识 | 陈半丁山水画欣赏

    陈半丁的山水画创作由“四王”入手,直溯宋元,师法古人,临古不辍。陈半丁一生钟情石涛,并颇得苦瓜和尚之奥妙。1930年代是陈半丁山水画创作的整合期,其主要特征就是以石涛笔意为基调,同时融入了宋元诸家诸法之长,作品既有宋元的高古意趣,又有明清的笔墨韵致,形成了一种更为疏放、苍润、古雅、简约的个人风格。1950年代之后,陈半丁的山水体现了他对于虚境的追求。这些作品...

    477 陈半丁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讲解 | 林风眠笔下的绝美秋色!
    书画讲解 | 林风眠笔下的绝美秋色!

    对于格外美丽的秋天,艺术家们也有他们各自的表达方式。比如林风眠,看看下面这些画,他笔下的深秋怎么如此迷人?林风眠笔下的深秋:△ 林风眠 秋林△ 林风眠 枫林△ 林风眠 秋林暮艳 1960年作《秋林暮艳》画面有隐藏的严密层次感。深远背景是尖耸连绵的山群,往后牵引出一片蓝天暮日,往前推展出一排秋林茂叶和宁静河溪。前景的河溪以有层次的色彩来点映,表现林木山峰的倒影...

    654 林风眠笔下的绝美秋色
  • 书画知识 | 沈从文书法作品欣赏
    书画知识 | 沈从文书法作品欣赏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字崇文,湖南凤凰县人。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曾任教于青岛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等。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从事中国古代历史与文物的研究。沈从文20年代起蜚声文坛,与诗人徐志摩、散文家周作人、杂文家鲁迅齐名。代表作《边城》、《长河》、《中国古代服饰研究》。△1963年作 行书△196...

    678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资料 | 任伯年扇面作品欣赏
    书画资料 | 任伯年扇面作品欣赏

    任伯年(1840-1896),名颐,字伯年,以字行;浙江山阴人,故画面署款多写“山阴任颐”。近代著名画家,与吴昌硕、蒲华、虚谷齐名为“清末海派四杰”。绘画题材广泛,人物、肖像、山水、花卉、禽鸟无不擅长。用笔用墨,丰富多变,构图新巧,主题突出,疏中有密,虚实相间,浓淡相生,富有诗情画意,清新流畅是他的独特风格。 以上内容《任伯年扇面作品欣赏》由美术资料网整...

    963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