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书画常识 | 齐白石的人间清欢

时间 : 07-22 投稿人 : 冰冰棒 点击 :

林语堂说“社会哲学的最高目标,也无非是希望每个人都可以过着幸福的生活”, 这一点上,齐白石似乎变成了一位哲学家, 他用作品从不同的角度诠释着自己对于幸福的独特理解。

齐白石的人间清欢 | 书画常识

齐白石的一件作品《清平福来》中一位精神矍铄的老者手托一只青黛素色瓶子,他抬眼而望,一只蝙蝠从天而降。齐白石当然是借用了中国民间对于蝙蝠为“福”、瓶为“平”的寓意,然而这种仰望的神态,却并不只是画中人,而是世间所有人的期待。“幸福”这永远是艺术、哲学和人生最重要的命题之一。

齐白石的人间清欢 | 书画常识

一、人间有味

“饮食是人生中难得的乐事之一”。如果说什么事情能让人一下子感到快乐, 真的没有比吃一顿美味佳肴、品一杯陈年佳酿来得更加直接、更加感性了。

齐白石的人间清欢 | 书画常识

或许因为是湖南人的缘故,齐白石喜欢吃螃蟹,他画过许多盘中蟹题材的作品。而有蟹似乎就不能缺了酒,一手执酒杯,一手执蟹螯,便是文人认为的风雅事。齐白石也不例外,他以简率的笔墨画了螃蟹和酒壶以后,题写道:“老夫今日喜开颜,赊得霜螯大满盘。强做长安吟咏客,闭门持盏把诗删。”并有小字:“余居燕年久,商家渐渐相识,能赊货物。齐璜白石山翁并题记。”湖南是水乡,水产丰富,吃螃蟹也是当地的习俗,因此在持螯吟诗的快乐中是否也夹杂着对于家乡风味的回忆,这就留待观画者体味了。有酒盈樽、一盘螃蟹已经能让齐白石暂得于己、快然自足,其中对于生活的小满足与寻常人并无二致。

齐白石的人间清欢 | 书画常识

齐白石的人间清欢 | 书画常识

“英国人用他们健康的皮肤去思想,正如中国人用他们伟大的肚肠去思想一样”。因此才会有“满腹经纶”“愁肠百结”“肝肠寸断”这样的词语。齐白石的思乡之情也融于他对故乡食物的怀念之中,例如,他对于家山的冬笋念念不忘,认为:“惟松山菌其风味甲天下,虽北地蘑菇不若也。” 在那个交通不便的年代,对于家乡的风味只能遥想,但是齐白石却对此津津乐道,有许多作品都是在味觉中细细回味家乡风味。

齐白石的人间清欢 | 书画常识

齐白石的人间清欢 | 书画常识

齐白石的人间清欢 | 书画常识

一种口味、一种食物、一道菜肴,总是起于味觉,却不止于口腹。一种食物往往与一个态度、一段回忆、一种情感相联系,这让饮食在中华文明中总是与文化相关。

齐白石的人间清欢 | 书画常识

有趣得很,食物不仅分天南地北,而且也分三六九等。白菜这样的平民食材是齐白石蔬果题材作品中最常见的一类,因为白菜的叶子是青的而菜帮子是白色的,所以白菜“清清白白”,可以说是蔬果中的君子了。齐白石有一张作品《清白传家》就是用了白菜的这份寓意。白菜是便宜、易得的食物,它常常出现在寻常百姓的餐桌上。齐白石对于具有贵族血统的满汉全席并不以为然,反而对于白菜这样的餐食十分留恋。《白菜冬笋》是齐白石蔬果作品中的一件佳作, 其中白菜叶子笔墨舒展,而冬笋紧实敦厚,二者在长轴中形成一种对比,寥寥数笔就能得如此节奏,确实是妙思。在这件作品的题跋中,齐白石认为曾文正公所说的鸡汤、鸭汤煮萝卜白菜要远胜于满汉全席还是太有富贵气,曾文正公毕竟是显贵和大人物,齐白石觉得冬笋炒白菜才是真的胜于满汉全席。至今,如果在早春的时候去南方,还能尝到白菜冬笋,若是白菜好,味道确实清淡回甘,确有初春之感。

齐白石的人间清欢 | 书画常识

饮食文化的积淀是丰富而深厚的,它既是世俗的,也是超脱的,它有时近人情,有时又远繁华,既有豪华宴饮,也有月下独酌。或许正是饮食在中华文化中的特殊位置,正是齐白石戏剧性的生活经历,才让他笔下的那些美食、那些蔬果、那些茶酒使观者回味无穷吧?

齐白石的人间清欢 | 书画常识

二、富贵吉禄

富贵人生虽然是很多人的梦想,但是真的将这种俗愿表达于纸上的艺术家屈指可数。齐白石却对这一主题表现出惊人的坦率,不管是出于卖画的职业需求还是出于艺术家自身的体会,齐白石将这一普遍的人性的期望表达得热烈而沉稳, 正如他写篆书“丰福吉禄、山寿天年”那样,笔画间是苍劲与肯定。然而所不同的是,从齐白石的作品中观者或多或少可以体会到“人生苦短,为欢几何”的悲天悯人。

齐白石的人间清欢 | 书画常识

这一题材中比较典型的是《发财图》。从《发财图》中可以看到齐白石对“财富”坦诚而深刻的理解,财富不仅是齐白石眼前这位求画者的期望,也是后来所有观画人的期望。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齐白石眼中的算盘就是“欲人钱财而不施人危险”的“仁具”,这正好比生意人在提供商品或服务后收取费用一样。齐白石也觉得求画人的这个立意是 “善哉”,但是在层次错落、墨黑如石的算盘珠中,也可以看到算盘背后是人们机关算尽、斤斤计较的苦心经营。

齐白石的人间清欢 | 书画常识

再如《升冠图》,画中男子并不年轻,因为齐白石用几笔特意将他眼角的皱纹勾勒出来,男子将乌纱帽就要搁置在自己的头上。齐白石在款题中写道:“万事青天都看见,早应看着戴乌纱。”这是一种旁观者的眼光,他的笔下既是对画中人得偿所愿的体谅,同时也是对于为了争得一顶乌纱而岁月空付、心为形役的冷眼旁观。

齐白石的人间清欢 | 书画常识

齐白石有一方印章是“老年肯如人意”,在这份理解和通融背后是一位老人对世事的通达,芸芸众生“草间偷活” 会是怎样的辛苦、心酸,身为其中一分子的齐白石不会不知。当有这般阅历、有这般胸怀的齐白石写下“福寿康宁”四个字的时候是将俗愿化为情理,将企盼化为祝福。

齐白石的人间清欢 | 书画常识

三、太平安康

生于乱世的齐白石对于安宁和安康极为看重。他曾经有一张紫藤作品,其中款题颇有意味:“多难多忧尚惜生,草间一粥苦经营。诸君得画求低价,且待萍翁享太平。”齐白石是一位职业画家,鬻画于市是他赖以生存的途径,一家上下全都仰仗他的一支画笔,因此齐白石的“不教一日闲过也” 不仅仅是对于艺术的自觉追求,也有几分生活所迫的因素。鬻画生涯在和平时期尚且不易,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更是难上加难。

齐白石的人间清欢 | 书画常识

△齐白石《篆书四言联》,精品且寓意极佳!【书画作品】

齐白石曾经在《白石诗草八卷·自序》中对于自己在家乡躲避匪乱的经历有过细致的描述:“民国丁巳,湘中军乱。草木疑兵,复游京华,以避其乱。是冬兵退,乃复归来。明年戊午,民乱较兵尤胜,四围烟氛,无路逃窜。幸有戚人居邑之紫荆山下,其地稍偏,招予分居。然风声鹤唳,魂梦时惊。遂吞声草莽之中,夜宿于露草之上,朝餐于苍松之间。时值严夏,浃背汗流,绿蚁苍蝇共食,野狐穴鼠为邻。殆及一年,骨如柴瘦,所稍胜于枯柴者,尚多两目而能四顾。目睛莹莹然而能动也。越已未,乱风稍息,及窜京华。临行时, 家人外,为予垂泪者,尚有春雨梨花。”一时间,风雅客成了落难人,齐白石只能离开家乡,避乱于北京。

即使是在北京的时候,齐白石也遭遇过不少的动乱,这些或多或少地记载在他的诗文之中,如《十一月望后避乱于东交民巷·二首》:“湘乱求安作北游,稳携笔砚过芦沟。也尝草莽吞声味,不独家山有此愁。”“不教一物累阿吾, 嗜好终难尽扫除。一担移家人见笑,藤箱角破露残书。”

齐白石的人间清欢 | 书画常识

然而终究在北京的世道要比湖南太平许多,虽然有着近十年的避世时期,但是大抵没有太大的危机。年事已高的齐白石所期盼的是能安享晚年,在老年时依然身强体壮,大约正式出于这样的愿望,齐白石围绕“老当力壮”题材一画再画。北京画院所藏的这一题材的作品就有两张,画稿更多, 这张作品虽然不是齐白石的自画像,但是却像齐白石的风貌。

在北京,小的骚扰时常发生,例如齐白石在《白石老人自述》中说:“民国三十二年,我八十三岁。自从卢沟桥事变至今,已过了六个年头,天天提心吊胆,在忧闷中过着苦难日子。虽然没有大祸临身,但小小的骚扰,三天两头总是不免。最难应付的,就是假借买画的名义,常来捣乱,我这个八十开外的老翁,哪有许多精力,同他们去做无谓周旋。万不得已,从癸未年起,我在大门上,贴了四个大字‘停止卖画’。”想来一个在北京卖画为生的职业画家,却因为时局不稳不得不停止卖画生涯,为保太平不得不勉强度日,实在是为难。这也难怪齐白石晚年画和平鸽时反反复复地造稿、试笔,在给关蔚山的篆书五言联中写道“处世要和平”,这些估计真的是出于齐白石对乱世的于心耿耿,和对治世的心怀企盼吧!

齐白石的人间清欢 | 书画常识

四、知己朋友

金圣叹在一座庙里面计算出他自己有33 个快乐的时刻, 而其中排名第二的就是:“十年别友,抵暮忽至。开门一揖毕, 不及问其船来陆来,并不及命其坐床坐榻,便自疾趋入内, 卑辞叩内子:‘君岂有斗酒如东坡妇乎?’内子欣然拔金簪相付。计之可作三日供也。不亦快哉!”齐白石也认为人生有知己是一大幸福。他曾经作小画:两雏鸡在拉扯一只虫子, 名曰“他日相呼”,儿时的玩伴长大后成为朋友,也是一件非常让人欣慰的事情。

齐白石的人间清欢 | 书画常识

齐白石对于故交念念不忘,在湖南时候的老朋友经常出现在他晚年的画作中。在日本京都国立艺术博物馆中藏有齐白石的《相伴看山图》,不同于一般山水画中的点景人物, 这件作品中的二人面对面,还有一人举手指远,似有所谈。既有山水,又有朋友,实在是一件非常令人欣慰的事情。从笔墨看来,这件《相伴看山图》是齐白石比较晚期的作品, 这件作品与齐白石早期的《龙山七子图》形成了呼应,无论是《相伴看山》还是《龙山七子图》,讲述的都是山高水长的朋友情义。

齐白石的人间清欢 | 书画常识

说到齐白石的朋友情义,不得不提他与徐悲鸿、陈师曾的交游。这两段艺坛佳话已经被说得烂熟,甚至有些演绎了。此处不再赘述,仅仅从几件作品、诗文中再看一下齐白石与陈师曾的友谊。陈师曾在齐白石的《墨梅》中的题跋总是被引为二人情谊的见证:“诗塘陈师曾跋:齐翁嗜画与诗同, 信笔谁知造化工,别有酸寒殊可味,不因蟠屈始为工。心逃尘境如方外,袍裹清香在客中,酒后尝为尽情语,何须趋步尹和翁。衡恪率题。”

这段题跋可以说是直言相劝,虽然陈师曾是当时北京画坛的领军人物之一,但是这位年轻有为的艺术家可以对齐白石直抒己见,而齐白石也引以为知己,并不觉其冒犯。

见证齐、陈二人友谊的除了梅花,还有许多诗文,齐白石给陈师曾的诗文中就见二人真情,如《对菊忆陈师曾》:“往日追思同饮者,十年名誉扬天下。与君颜色未曾凋,黄菊西风又开也。”

这首诗的序言更见齐白石对故人的怀念:“京华风俗, 招画人一饮,求合作画一幅。先动笔者为主,登报纸名必居首。师曾每夺笔一挥。此时画侣凋残,因追叹也。”多年之后齐白石依然记得陈师曾的率性气度,而且称这位小他许多岁的年轻画家为“画侣”,推心置腹可见一斑。

齐白石有一方印章“门人知己即恩人”,齐白石还有一张画《寒夜客来茶当酒》,漫漫寒夜,如果真有知己友人相访,相谈甚欢之下,是茶是酒确实也都无妨了。

五、艺术境界、物我两忘

周有光在《静思录》中《窗外的大树风光》里写道:“我真幸福,天天神游于窗外的大树宇宙、鸟群世界。其乐无穷!”这种物我两忘的艺术境界可能是艺术家们感受到的至福境界了。

齐白石的人间清欢 | 书画常识

平淡天真是齐白石艺术的特点之一,他的一些作品往往通过寥寥数笔将自己的心境和对外物的观照写于纸上,齐白石的作品就经常在入世的景象中表达一种出世的心怀。例如北京画院所藏的《白石老人花卉册页》就是这样一件作品。虽然说是“花卉册页”,其实这8 开册页中并没有花卉,反而多的是一些文玩杂件和蔬果,例如油灯、砚台、白菜、南瓜, 等等,这些寻常之物在齐白石笔下变得饶有生趣。虽然下笔不多,但是他用几处酣然墨色便将生活之中的平安喜乐安放于纸上。

齐白石的人间清欢 | 书画常识

再如齐白石的一张《牡丹》, 这件作品是齐白石试笔之作,然而妙手偶得之下竟然可以达到画人合一的境界。世间的事情大抵如此,有心栽花不如无心插柳。此作不仅用笔精妙,而且其中的天真、洒脱跃然纸上。齐白石有一方印章“鬼神使之”大概说的就是这样的艺术境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经写下:“诗人必有轻视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风月。又必有重视外物之意,故能与花鸟共忧乐。”将花鸟的精神与艺术家自身相互融合,这才是20 世纪花鸟画的大贡献,《牡丹》一图正是“与花鸟共忧乐”之后的物我两忘。

对于艺术家和外界的关系,王国维的评论最佳:“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这句话用于理解齐白石的《风月夜行图》实在是十分合适,这件作品似乎就是作者旷远的内心世界的墨梅写照,在月下独行的人遗世独立,仿佛已经忘记了尘世的烦扰。

凡间的人,大概只能享凡间的福。然而,凡间的福是什么呢?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回答,对于齐白石来说这件事情单纯而朴实。

1929 年,齐白石落笔画了《白菜胡萝卜》,在题跋中他似乎并不经意地写道:“欲了前生未了因,拈毫题句太伤神。园蔬也有尘凡福,曾见窗前看画人。”

凡间的福气大概是有前因、有结果,是在经历了时间的流逝之后,看画人依旧。“知足者常乐”,人间清欢福祉,大约就是这样吧?

相关文章

  • 书画文摘 | 林锴书画作品欣赏
    书画文摘 | 林锴书画作品欣赏

    林锴(1924~2006)福建福州人。1950年毕业于国立艺专,得国画大师黄宾虹、潘天寿诸前辈亲授。人民美术出版社专职画家,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著名书画家、篆刻家、诗人,国家一级美术师。出版发行有《林锴画选》、《林锴书画》、《林锴书画集》(台湾版)、《墨花集》、《苔文集》(诗集)等。林锴书法作品欣赏林锴花鸟作品欣赏林锴人物作品欣赏以上内容...

    225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学堂 | 何香凝的字画值多少钱?
    书画学堂 | 何香凝的字画值多少钱?

    何香凝的画作立意深邃,常借对松、梅、狮、虎和山川的描绘,抒情明志,是她70年革命生涯和高尚人格的生动写照。研究中国绘画史,应该把何香凝列为“岭南画派”。“岭南画派”第一代都是革命家,何香凝尤是大革命家。可是很多画史著作都不提何香凝,再者,她没有入室弟子。但不管怎样,学者忽视何香凝,说明眼界狭隘。何香凝的画和“岭南派”的“二高一陈”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仅仅就学艺...

    975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文摘 | 刘海粟作品2017年多少钱一平尺?
    书画文摘 | 刘海粟作品2017年多少钱一平尺?

    先来看看刘海粟2017年拍卖最高成交价前10幅作品,计算一下刘海粟作品2017年多少钱一平尺?1、1983年作 水牛 镜片 设色纸本拍卖价格:943.00万尺寸:96×179cm拍卖时间:2017-06-14拍卖公司:广东崇正拍卖有限公司此刘海粟画作15尺,每平方尺拍卖价格62万。2、1931年作 裸女 布面油画拍卖价格:517.50万尺寸:80×50cm拍...

    621 刘海粟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百科 | 安思远如何进入中国最难的碑帖收藏?
    书画百科 | 安思远如何进入中国最难的碑帖收藏?

    作为西方最重要的收藏家,安思远如何进入中国最难的碑帖收藏?安思远对中国碑帖的收藏得益于鉴定家、收藏家、文物古董经纪人吴尔鹿。在吴尔鹿留学美国期间攻读艺术史期间,曾协助整理安思远收藏的古物,成为他的收藏顾问。在吴尔鹿看来,安思远能收藏如此重要的善本碑帖,最重要原因是“大转折时期的大机遇”,20世纪80年代的艺术市场为安思远提供了这种机遇。安思远(Robert...

    279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常识 | 元代张雨楷书《蕤宾铁琴诗》欣赏
    书画常识 | 元代张雨楷书《蕤宾铁琴诗》欣赏

    张雨(1283-1351),字伯雨,号句曲外史,浙江杭州人。师法赵孟,清逸有晋唐风度。此卷为张雨等人为杭州玛瑙寺住持僧芳洲藏琴所书诗作。至元五年(1339),作者时年五十七岁。张雨年二十即弃家为道士,居茅山,道名嗣真,道号贞真子,师事茅山宗师许道杞弟子周大静,后又师事玄教高道王寿衍,居杭州开元宫。他能诗文,擅书画,与当时文士如杨维桢、仇远、倪瓒等人,以及方外...

    948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百科 | 钱镜塘山水画作品欣赏
    书画百科 | 钱镜塘山水画作品欣赏

    钱镜塘(1907~1983),原名德鑫,字镜塘,晚号菊隐老人,室名数青草堂、六莹堂,浙江海宁人。吴越王钱镠之嫡裔。祖父辈均善丹青,富收藏。幼受庭训,丹青以外,经他手收藏过的历代书画、金石计有五万余件,其中,徐熙《雪竹图》、董源《山水图》、范宽《晚景图》、任伯年《群仙祝寿图》等堪称艺苑珍品。与吴湖帆并誉为“鉴定双璧”。西泠印社社员。1956年起先后向上海、浙江...

    610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常识 | 沈周《有竹庄诗意图》欣赏
    书画常识 | 沈周《有竹庄诗意图》欣赏

    沈周(1427-1509),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长洲(今江苏苏州)人。诗、书、画皆精,山水、花鸟为绝,明末李日华誉其「绘事超奇,书法雄丽,吟情洒落」,乃 「吴门画派」开创者。其祖父孟渊、父恒吉皆以诗文、书画名于时,家中搜藏特丰,石田少袭家法,又得摹家中所藏董巨马夏及宋元诸家,对所习技法掌握自如,变化而出己意,影响所及,如山高水长。与文征明、唐寅、仇英并称...

    811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文摘 | 程十发所藏的《五谷丰登图》赏析
    书画文摘 | 程十发所藏的《五谷丰登图》赏析

    1961年,海派大师程十发应上海科教制片厂之邀,为电影《任伯年的绘画》担任顾问。影片展示了多幅具有阶段意义、思想高度和代表价值的任氏精品,其中一幅《五谷丰登图》(如下图)即是程十发步鲸楼所藏。“五谷丰登”是中国民间绘画中传统的吉祥题材。常见的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其一,直接绘黍、稷、稻、麦、豆或果蔬,时而点缀以花鸟;其二,绘两童子,一手持净瓶,内盛谷穗,一挑灯...

    917 程十发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学堂 | 潘天寿指墨画艺术及欣赏
    书画学堂 | 潘天寿指墨画艺术及欣赏

    潘天寿不仅是一位中国画用笔大师,还在指墨画上有着非常高深的造诣,他的指墨画成就在清代高其佩之后,一人而已。潘天寿的指墨画在潘天寿的艺术中占有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潘天寿不能不了解他的指墨画。△潘天寿指墨画欣赏“指头画”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唐代,相传唐代画家张璪作松石,“惟用秃笔,或以手摸绢素。”这是关于指画最早的记载。明代“指头画”开始重新萌发,据画史资料载,清...

    580 潘天寿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百科 | 米芾《研山铭》欣赏
    书画百科 | 米芾《研山铭》欣赏

    说到《研山铭》不能不提及“灵璧研山”,千百年来,一块名为“研山”的奇石,令历代赏石爱石者为之痴迷。在中国赏石文化中,这块“灵璧研山”的收藏者有三位且都有极高的知名度,他们是李煜、米芾和赵佶。我们的故事要从南唐后主李煜说起。据《铁围山丛谈》记:南唐后主李煜有奇石“灵璧研山”(指中有墨池的灵璧石)经长愈尺,前耸三十六峰皆大如手指,高者名华峰。参差错落者为方坛,依...

    722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文摘 | 齐白石画十二生肖,萌萌哒 !
    书画文摘 | 齐白石画十二生肖,萌萌哒 !

    齐白石这12幅作品以水墨为主,略施色彩,其中多数配以相应的景物,如蛇配草、牛配柳条、鼠配花生、兔配桂花、羊配柏枝、猴配寿桃、狗配大门、猪配栅栏;少数如虎、马、龙、鸡则独塑造其艺术形象,雄健有力,主题鲜明。背而蹲立的虎以神气胜,柳下的卧牛以意境胜,羊和兔是温和的,鼠和猴在“偷”食……这些,既显示了动物的本性,也表达了画家对它们的想象和情感,不单独把它们作为一种...

    371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百科 | 戴泽简介及油画作品欣赏
    书画百科 | 戴泽简介及油画作品欣赏

    戴泽(b.1922)四川云阳人。1942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师从徐悲鸿、吕斯百、傅抱石、黄显之、秦宣夫、谢稚柳、陈之佛等名家。1946-1949年,应徐悲鸿之邀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助教、讲师,1950年任中央美术学院讲师,作品《和平签名》和《马车》被选录参加中国艺术博览会,并远赴前苏联、东德、波兰展出。△2004年作 鼓浪屿建筑△1997年作 风景△...

    681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百科 | 溥仪盗运出宫的李公麟《五马图》将现日本
    书画百科 | 溥仪盗运出宫的李公麟《五马图》将现日本

    在东京国立博物馆最近公布的“颜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笔”特展(2019年1月16日-24日)的展品清单中,消失了近百年的北宋李公麟所画《五马图》自清代末代皇帝溥仪以赏溥杰名义盗运出宫后,至今已近百年;流入日本后曾被藏家宣称毁于二战战火。如今突然露面,成为东京国立博物馆展品,令人又惊又喜。从目前有关媒体发布的东京国立博物馆《五马图》局部看,其中并非全然白描,而是...

    817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文摘 | 陈天然书法欣赏
    书画文摘 | 陈天然书法欣赏

    陈天然(1926~2018),河南巩县人。著名书画家、版画家、诗人。历任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美协副主席、名誉主席、河南省书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版画家协会、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以上内容《陈天然书法欣赏》由美术资料网整理发布。...

    694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讲解 | 2018年中国油画拍卖趋势
    书画讲解 | 2018年中国油画拍卖趋势

    2018春拍中国艺术品整体行情虽明显回落,但中国油画艺术品板块在春拍市场仍较为强势,尤其是先期开拍的香港市场表现极其出色。展望2018下半年中国油画拍场未来走势,藏者需注意以下几点:1.“赵无极热”将持续。近年来,赵无极作品在香港市场屡屡拍出高价,今年春拍,“赵无极热”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香港苏富比春拍现当代艺术部分最高成交价来自赵无极,保利香港春拍赵无极“...

    319 赵无极 陈逸飞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