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山红遍》是著名画家李可染绘于20世纪60年代的七幅作品,都冠以《万山红遍》的题目。《万山红遍》长期以来被作为“文革”前期“红色山水”的经典之作,其政治意味不言而喻。但除去政治性,这幅画的艺术造诣也得到了很多专业人士的认可。今天我们就从“一幅画”的角度出发,再来看《万山红遍》。
▲七幅《万山红遍》,请将手机横过来看
《万山红遍》共有七幅。第一幅作于1962年,第二幅作于1963年,这两幅都是李可染在广东从化创作的。随后的五幅都是1964年以后在北京创作的。他先创作了四幅,两幅小的、两幅大的。后来的第五幅是一幅大作品,是应荣宝斋的邀请,为庆祝建国周年国庆而创作。
看画之前我们先要“科普”一下所谓的“红色山水”。传统的山水画以水墨为上,即使用色彩也是用淡淡的赭、青、绿进行局部的点然,会意即可。除去宫廷绘画中“青绿山水”的传统,很少有人用浓重的彩色描绘山水。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现了一种新风格的山水画,其特征是“以毛泽东诗意和革命圣地为轴心题材,以明亮与豪迈的情绪为审美基调”,简直不能再“红光亮”了。这一时期除李可染的一系列《万山红遍》之外,还有傅抱石、钱松喦、陆俨少、关山月等很多画家进行过类似题材的创作。《万山红遍》无疑是兼顾了政治与艺术的上乘之作。
先说说《万山红遍》的“红”。很多人说,当年李可染画这几幅画是用上了故宫流出的半斤乾隆朱砂,似乎给这幅画添上了一笔传奇色彩。可是七幅大尺幅的山水,还要层层积染,半斤朱砂好像也不太够用啊!不管朱砂来自哪里,这些画中满幅的红色的使用确实有着开拓创新的重大意义,而且李可染先生的用色非同一般。
▲黄宾虹绝笔《黄山汤口》,从中可看出黄宾虹墨法
李可染在画面上运用了大面积的朱红色,并借鉴了黄宾虹的“积墨”法,将朱砂像墨汁一样由浅入深的层层积染,一种朱砂变化出多种深浅不一的红色,是画面于统一中又见丰富和变化。除了墨色和红色,他没有使用另外的颜色,这就使得画面尽管用色浓重,风格依然是纯粹的,不落俗套。在浓重的红色和墨色中留出些许白色作为山间的瀑布溪流和房屋的白墙,一红一白一黑,对比十分鲜明,令白更加剔透,红更加灿烂。
▲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巨碑式”山水画的典范
再来看它的构图。构图对于一幅画来说就像骨骼之于人体,怎么样能够在有限的、平面的画纸上表现出层次丰富的内容是十分考验画家功力的。李可染的《万山红遍》中使用了“巨碑式”的构图,每幅画中,都有一座高耸巍峨的主峰,形成了画面的主体。这种构图在五代北宋的山水中就已经有了较为熟练的运用,给人以雄伟肃穆的观感。李可染的这几幅作品更是将这种构图发挥到了极致,连边角的留白也压缩到最小。
▲1964年作《万山红遍》,上拍2012年北京保利春拍
画面做了一种平面化的处理,将现实中由近及远的山峰由下而上的排列在画面中,乍看像是一座高峰,细看就会发现是多座峰峦前后相排列,背景中墨色和朱砂晕染的小山暗示了向远处延伸的空间,就为看似平面的画面添加了一重纵深感,兼具了传统山水画中讲究的“高远”和“深远”。
在那个风云变幻时代,“红色”的政治性绘画对画家来说是无可选择的选择,既然可画的题材有限,就要在这有限的题材中释放自己无限的艺术激情。李可染其实和当时的很多艺术家比起来是十分“本分”的,连激烈的言论都不曾有过,在这些画作中,我们首先看到的,还是他对于艺术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