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玉挂坠-龙
(1)八十年代末国有玉器厂的转向。五十年代,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国有玉雕厂先后建立,玉雕业形成了以国有玉雕厂为主导的局面,原料由轻工业部统一分配,产品统一出口海外创汇。从艺术的发展上来说,当代玉雕的创作延续了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国有大型玉雕厂的艺术脉络。八十年代末期,靠出口创汇支撑着的玉雕市场日益萎缩,国有玉雕厂纷纷转制或倒闭,玉雕厂中的技术工人流入社会,开始独立的创作。这一转变为当代玉雕市场的兴起准备了从业人员的基础。
(2)在港台影响下深圳等沿海城市出现玉雕市场。1985年之后,国有玉雕厂经营艰难,而玉石原料禁运的限令逐渐宽松,一些港台商人如林子权等,在深圳等沿海城市收购玉器,国内玉雕市场出现了萌芽。九十年代,在港台商人的影响下,国内出现了第一批玉雕玩家。
(3)北京玉雕市场的兴起及其特点。北京玉雕市场开始于赵津生在北京古玩城设置玉器柜台,刘书占、吴洪武等设立了北京最早的两三家玉器商铺。北京乃至北方的玉雕市场由此兴起。北京玉雕的从业人员,大都与北京玉器厂有一定的关联。造办处的琢玉工艺,经过三十年代、五十年代、七十年代等几批艺人的传承,形成了北京玉雕重气象、重文化的京派风范。
(4)上海玉雕市场的兴起及其特点。倪伟滨、夏惠杰是上海玉雕中最早的一批商人,他们对市场的未来趋势有着敏锐的判断,他们的观点影响了当时上海的大多数玉雕艺人。上海玉雕小巧精致,温婉细腻,富于情调,以把件、玉牌为主,各位大师的题材和风格呈现出明显差异。上海玉雕继承了上海玉雕厂的技术和理念,并且直接面对市场进行创作。上海玉雕一开始就与市场保持了密切联系,讲求小巧精致,在海派文化的基础上引入了现代的审美理念,由此发展出了“当代海派玉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