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如今,电视荧屏上一直重复上演着不同版本的武侠经典《神雕侠倡》,让几个时代的人们对其故事情节耳熟能详。从最初的潘迎紫,到李若彤到刘亦菲,还是目前热映的备受争议的陈妍希,各种版本的小龙女的造型都为人们所记忆。
在黄浦江畔的上海玉雕界,同样有位“小龙女”穆宇静被玉石界的人们津津乐道。在几年前,海派玉雕大师穆宇静做了系列关于龙的题材的玉雕作品,气韵生动,颇受好评,首先赢得“小龙女”的美誉。
陈梓英与穆宇静夫妻二人,一个温文尔雅,一个聪慧娴静,二人大学相恋,因玉结缘,因玉雕相会,一路走来亦师亦友,与杨过与小龙女颇有相似之处。其夫妻二人陈梓英玉雕风格注重写实,穆宇静则注重写意,二人虚实有道,相得益彰。如今二人联袂玉雕界,双剑合璧,频出精品,赢得“神雕侠倡”的赞誉,共演玉界传奇。
陈梓英 穆宇静夫妇
“一阴一阳谓之道”。也许在我们的记忆里还记得这样的故事情节:杨过全真剑法走阳刚之路,小龙女玉女心经走阴柔之路,双剑合譬,战胜蒙古第一高手金轮法王的场景。陈梓英、穆宇静二人在玉雕艺术上取得如今的成就,与杨过和小龙女武学造诣有异曲同工之妙。
穆宇静认为,在虚实二者之间,中国艺术对虚更为重视,因为实从虚中传出,想象空灵,固有实际,空灵清澈,方有实在之美。一件玉雕作品,要通过画面的有限形式,想象到无形的空间,这是中国玉雕所追求的。玉雕作品的空灵,并不是设计简洁,而是有灵气往来的空灵,关键问题是不在于雕琢的画面多少,而在于艺术家的灵心独运。在设计与鉴赏间,增加人们玩味的空间,若隐若现,似淡若浓,令人流连忘返。
陈梓英认为,玉雕人物、动物题材作品,要注重写实。设计从整体造型、章法格局、构图比例等方面入手,使玉料与艺术造型完美和谐融为一体。作品的外观造型稳妥大气,富有节奏变化,还有比例的适度,层次空间的分布等特点。尤其是在面部和神态的刻画上,只有这样才能力求作品栩栩如生,更具有感染力。玉雕人物能否做到人物表情、动作、视线的和谐统一,一定要具有合理性,否则会让整个人物动作造型不合理,存在不协调的感觉。
无论是对虚实、阴阳变化的理解各有偏重,但二人作品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一个神的把握。在作品创作时,将作品包含的文化,情感融入其中,从而达到神形兼备。用他们的话来讲,只有这样,作品才具有灵性,才能更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