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玉雕何以当代?且看《玉媒介在当代艺术作品中的观念传达》(玉石百科)

时间 : 05-15 投稿人 : 文/翁振伟 点击 :

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 并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任教于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珠宝分院

玉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独特的文化意义,它具有着一个相对独立的审美体系。在过往很长的时间里,玉雕普遍作为一种以阐发彰显材料特点为主旨的手工艺品存在。[i]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也确实透露着前辈的玉雕创作践行者的智慧,但其中的绝大多数作品的创作更多地围绕材质自然属性方面审美展开。对玉石材质的美感和制作技术的追求先行于艺术家的艺术主张或思想观念,并以材料的表面属性来决定作品类别和内容的选取。因材施艺可以说是建立在对材料物质属性的利用的基础上,材料的属性与作品所传达的观念之间,少有明确的关联性。也就是说,如若暂且搁置材料表面质感给人带来差别性,对于一个主题的表达,用什么材料都可以,就如一个功能未被细分的杯子,装酒装茶装水皆无差异。

玉石雕刻的材质和工艺具有着独立的审美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但玉石作为形象物质化的载体,在当代的艺术创作中具有什么意义,又是如何成为观念传递的媒介呢? 而它又是一种什么形态存在于当代的艺术作品呢?

我们回溯到早期的玉器,由于生产力相对底下,对玉器的拥有,从某种层面来说,也是占用劳动力的权力表征。先民为祈求神佑,祭祀祖先及天地四方,趋吉避凶等。《周礼•春官•大宗伯》曰:“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巫师和祭司以玉事神通神,玉充当人神沟通的媒介和工具。两汉存在追求长生不老事死如生的社会思潮,故以玉衣、玉握、玉琀、九窍塞等器物施覆敛葬以求不朽甚至重生。玉被作为一种具有可使尸身不腐的超越自然的属性的材质使用。这些的玉器存在的主要形态,并不是放置于观赏的架上供观者把玩欣赏的静观“被看物”。它们的创造者把他们置放的场所不是一个特定的提示被看的展览场所,而是放置于一定的情境中,与特定的祈祷、仪式所在地有机融合,共同成为人们具体的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管是“礼天地四方”,还是使“死人为之不朽”,玉石材料、器形与宗教仪式共同建构成一个整体。制作玉器的目的性和功能性虽然未必为了艺术的形态而存在。但作为媒介的玉石材料,在材料的选择上是不可替代的,与当时的某种社会观念以及发生的一系列人的行为也是密不可分的。也就是说,这一种不可替代性以及与人和情景之间的关系,就是玉所散发出来最具独特性的方面。

从宗教到政治、生产方式到生活方式,时代语境不断变迁,人们对材料的审美和精神诉求也随之变化。玉在当下的存在形态中,已不再具有礼天地祭鬼神的效力,也不再具有彰显权力的象征性。神秘色彩已然无存,存在的形态更多地成为了单纯的装饰物件或寄托美好寓意的手工艺品。玉石的“材美”基本上都体现在材质视觉表面的物质属性,“工有巧”的“巧”居多依旧停滞在这些属性的利用的层面上。虽有部分艺术家在玉石创作中也会强调精神性,但玉石在作品中所承担的角色仅仅相当于一张白纸。作品所要传达的思想和观念,几乎完全依赖于画面上的图像,与玉石材质所能够承载或传递的人文信息,其关联性是很有限的。

作为视觉形象的物质载体,就材料本身的物质属性而言,用它来做什么都是可以的。但玉石在漫长的历史中承担着特殊的角色而具有着丰富的内涵。我们在对其感知过程中,玉石背后自热而然地附带着大量的人文价值和人文信息,在特定语境中引发我们对其符号、图像隐喻的联想。在当代的玉雕创作中,以玉石来表现的某一件事物, 在一定的解释活动中,图像符号与事物逐渐形成可以被读者所理解的一种关系。材料也因附着了相关联的符号而产生了新的意义。也就是说,根据作品要表达的寓意,将材料和图像或符号作为一个全面的整体来进行思考。“材料承载观念,观念选择材料”[ii],在图像符号构建的这个过程,玉石材料的意义和作用更多地与符号学发生联系,在作品中具有着叙事文本的意义而成为传递观念的媒介。

史金淞的作品《144.58牛顿/米》,将玉制的头部安装在机械底座,“在底座的动力原理下,它以每分钟16次的频率不断地撞击面前的那堵墙”。作品所能散发出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般精神气度,是其他材质所不具备的。在这一作品中,玉石自身的物质属性上的优劣是相对次要的,它的意义更接近于符号和象征,使我们自然地将它与传统文化中所能传递的人文信息联系到了一起,并赋予超越本身物质性的意义。中国文人向来都有“比德于玉”的移情,玉石媒介的使用,传递的可能更倾向于道德的尺度,一种内在的抗争。玉石媒介在作品中带有某种强烈意味和倾向性。

玉雕何以当代?且看《玉媒介在当代艺术作品中的观念传达》(玉石学堂) | 玉石学堂

>>《144.58牛顿/米》/ 史金淞

建立在历史与文化传统之上的理性思考,玉媒介指向人类历史的文化记忆,从而使玉雕艺术的主题具有更大的阐释空间。基于传统内蕴,玉石媒介传递着对道德和人性的复杂矛盾。作为当代玉雕创作的媒介,玉石从吉祥寓意的载体、架上的观赏物或手中的把玩物解脱出来,通过材料的置换和符号的挪用等手段,在具体的作品中演绎出新的意义。

钱亮的《玉石·遇时》作品中对篮球原有的橡胶材质置换成了玉石。玉石这种材质在我们的脑海中会和“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形象形成对接,而篮球则是西方所流行的一种文化。观众在进入展场后,在经意不经意中对碎了一地的玉石篮球的发现,而引发我们对当下意识形态的反思。对于观众来说,在很多的情况下未必需要或未必能够知晓更具体的有关玉的历史和人文方面的信息,但它在大众的意识中普遍与“中国人文传统”这一个相对模糊的意象联系在一起。在这一作品中,玉石媒介不再是我们印象中的“贵玉”、“礼玉”和“德玉”,在有意无意之间玉石转变成相当一个具有象征性的符号角色,影射着价值定位未被充分认识或不被正确认识的文化传统,暗示着在外来流行文化泛滥的意识形态下,中国的人文传统所呈现出来明显的脆弱性。

玉雕何以当代?且看《玉媒介在当代艺术作品中的观念传达》(玉石学堂) | 玉石学堂

>>《玉石·遇时》/ 钱亮

在这件作品中有一个很值得注意的问题,那就是过程性因素以及作品与人之间存在的互动关系。在当代的语境下,“单纯的诉诸于视觉的符号或形象不能满足人们同时性多方面的官能体验,单纯视觉形象的设计无法适应当下人们多维的体验空间和交叉的体验感受”[iii],部分艺术家尝试着以新的展示方式、使用方式或感知方式给我们带来更多不同的体验和思考。“玉”的概念和价值,具有着广阔外延的可能性。

卓凡的《我要拈花》、邱启敬的《大迁徙》、娄金和于丰也的《大米基金》、李腾的《寻-石》等为数不多的当代玉雕作品从制作到展示,都会牵扯到行为的因素。行为的因素和装置的因素在这些作品中具有某种所指和能指。个人认为,这些人为活动及其发生的环境因素与玉石在作品中的物质存在占到了同等的重要的位置,而这些因素却往往容易被忽视。

玉雕何以当代?且看《玉媒介在当代艺术作品中的观念传达》(玉石学堂) | 玉石学堂

>>《我要拈花》/ 卓凡

玉雕何以当代?且看《玉媒介在当代艺术作品中的观念传达》(玉石学堂) | 玉石学堂

>>《大迁徙》/ 邱启敬

玉雕何以当代?且看《玉媒介在当代艺术作品中的观念传达》(玉石学堂) | 玉石学堂

>>《大米基金》/ 娄金、于丰也

玉雕何以当代?且看《玉媒介在当代艺术作品中的观念传达》(玉石学堂) | 玉石学堂

玉雕何以当代?且看《玉媒介在当代艺术作品中的观念传达》(玉石学堂) | 玉石学堂

玉雕何以当代?且看《玉媒介在当代艺术作品中的观念传达》(玉石学堂) | 玉石学堂

玉雕何以当代?且看《玉媒介在当代艺术作品中的观念传达》(玉石学堂) | 玉石学堂

>>《寻·石》/ 李腾

当器物被放置到一个特定情景中,人以某种活动方式与它发生关联的过程,其中的仪式感和体验感是单纯依靠形体或表面质感所难以达到的。从人们早期为了某种礼仪或者宗教目的而使用的这些玉器到后来成为把玩,从设计到最终的使用,都是与人的行为活动、和存在的情景紧密地联想在一起。从它的诞生的那一刻,就注定了它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物。只是在随着人们意识观念、劳动力等因素的变化,慢慢地从天上走向了人间。在世俗化的过程中,和人之间的关系相较而言也变得较为单一,而更多的部分则慢慢地沉淀为文化记忆。这些文化记忆在当代的艺术创作中如若不加以挖掘和利用,也许遗忘了也就遗忘了,可能剩下的只是一个被考古或被当代人抄袭的对象。反之,无疑给了我们拓展的无限可能性,这不正是我们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探索玉的语言边界所期望的结果吗?只是作为媒介,早期所事的是天地鬼神和祖先,而在这些当代的玉雕作品中,所事的更多的是人罢了。个人认为,“玉”不仅仅只是静态的物质外壳,更是一个与人文环境、与人的行为观念相复合的动态关系。它以其特殊的身份和意义与参与者的行为过程及发生情景,共同构成了它的整体概念。

当代玉雕创作并非否定视觉上美的形式给感官带来的愉悦感。但对于其中的部分艺术家来说,赏心悦目已然不是或不全是创作的最终目的,并不停留于表层的满足,而更多地侧重于对理性和人性深层的满足和追求。凭借玉石媒介可传递的人文信息,以各种表达手段和策略来直面我们的社会理想、生存处境和社会现实,揭示种种现实际遇引起的时代问题,对人性窥测和质疑,以此传递人文关怀和精神诉求。从这一角度讲,“玉”本身就是“观念”的,它更倾向于是作者对人和社会等问题的 “观念表达方式”,以观念价值体现着玉之为“玉”的时代意义。

注释:

[i] 宋伟光著《对中国当代工艺美术文化发展的几点思考》

[ii] 孙振华著《中国当代雕塑》

[iii] 姜坤鹏著《游艺悟道》

相关文章

  • 玉器收藏如何辨别真伪?(玉石鉴定)
    玉器收藏如何辨别真伪?(玉石鉴定)

    玉器  玉器深埋在地下上亿万年,“吸天地之灵气,集日月之精华”,经过大师的雕琢往往更具价值,玉器虽美,但因真伪难辩,很多爱玉之人在购买时往往心生顾虑。如何辨别玉器的真假?看玉材:造假玉器常用岫岩玉、南阳玉做玉材来冒充古玉,往往和仿古玉用料不同。如民初时多见有岫岩玉料仿造的汉玉翁仲,同汉代玉翁仲所用的新疆和田玉料不同,从玉料上就可分辨。...

    938 玉器 收藏 真伪 玉石知识 玉石百科 玉石鉴别
  • 渭河奇石琢成器玉雕师傅盼传人(玉石行情)
    渭河奇石琢成器玉雕师傅盼传人(玉石行情)

    本网讯 渭河石是近年来开始在奇石界热起来的宝鸡品种,尤其是去年以来,关于在渭河滩捡到堪比玉石的奇石的报道越来越多,收藏界的目光开始投向名不见经传的渭河石。那么,渭河石到底有没有价值呢?有句老话叫“玉不琢不成器”,最近,一位玉雕师傅雕出了 100多块渭河石雕,其精美程度足以印证渭河石的成色。 玉雕师傅是河南南阳的邱孝发,去年年初在河南结识了宝鸡马勺脸谱的传承人...

    1644 玉石常识 玉石文摘 玉石文化
  • 这些玉饰,男人戴和女人戴寓意差别竟如此大(流行佩饰)
    这些玉饰,男人戴和女人戴寓意差别竟如此大(流行佩饰)

    估计很多人不知道,如今我们经常能见的一些首饰,在古代男子戴与女子戴,其实寓意大不同,有些甚至截然相反,“男女有别”原来不止发肤与体魄之别,更有饰品之差!男女戴玉佩,比德与警示 从前常听说,“陌上公子人如玉”、夸男子温良,必提“温润如玉”;孔老夫子在《礼仪·聘义》中也说,“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总之,古人的眼中君子是人中典范,而玉是高洁的德行。男子戴...

    1351 玉石科普 玉石学堂 玉石文化
  • 如何认识柿子红南红玛瑙?(南红讲解)
    如何认识柿子红南红玛瑙?(南红讲解)

    南红玛瑙  南红玛瑙的颜色红颜娇美,很受人喜爱,根据市场价格依次由分为锦红、柿子红、玫瑰红、樱桃红、冰冻、红白、蚕丝、冰种。柿子红南红玛瑙颜色独特,该如何识别?南红玛瑙柿子红想必是南红爱好者最为熟悉,也最常听人念叨的南红品种了。它拥有红艳又浓郁的色泽,透露出一股浑厚稳重的质感,精光内敛,韵味儿十足,纯正鲜亮无杂色的高档南红玛瑙柿子红自然是价值不菲,具有很高的...

    1057 柿子红 南红玛瑙 南红科普 玛瑙学堂 南红常识
  • 中国山子雕第一人顾永骏(玉石文摘)
    中国山子雕第一人顾永骏(玉石文摘)

    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永骏设计创作的大型碧玉山籽雕《聚珍图》已被中国工艺美术馆作为国家珍品收藏并展出,是继我国清代乾隆年间制成的大型玉器作品《大禹治水图》后二百年来仅有的玉器珍品,它是中国玉石雕刻技艺的一个新的里程碑。《聚珍图》名扬四海的扬州山子雕在乾隆逝世后而失传,中国玉雕大师顾永骏成了当代恢复山子雕的一大功臣,并由此被誉为“中国山子雕第一人&r...

    1804 玉雕大师 顾永骏 玉石常识 玉石文摘 玉雕名家
  • 南红玛瑙出现裂纹的原因(玛瑙资讯)
    南红玛瑙出现裂纹的原因(玛瑙资讯)

    南红玛瑙  裂纹是南红在形成过程中地壳运动时产生的,地下的强大压力都会造成它的裂纹,或是产生一些其他的杂质等瑕疵,所以说南红的裂纹是无法避免的。另外,南红开采后的后期加工产生的裂纹。具体来说,南红玛瑙出现裂纹的原因:原因一:是由于之前本身就存在裂纹。也许你会问刚买的时候为什么没有看到,这是因为制作完成后浸泡油来掩盖了,当你佩戴的时间长了,浸泡油蒸发时,这些裂...

    703 裂纹 玛瑙 南红知识 玛瑙资讯 南红资料
  • 和田白玉和羊脂白玉的区别(玉石讲解)
    和田白玉和羊脂白玉的区别(玉石讲解)

    和田白玉是玉石界最受人们追宠的优质玉种,羊脂玉又作为白玉中的极品,它是白玉的最高品级的表现,可想而知,此类玉石更是赚足了人气。和田玉料羊脂白玉价格不菲,与普通白玉的价格相比是天壤之别。羊脂玉与和田白玉同属于白色系的玉石,但是两者因透闪石含量不同,而导致它们在颜色、质地、油度等方面,存在些许差异。和田玉料区分羊脂白玉与和田白玉主要看以下几点:羊脂玉的透闪石含量...

    389 白玉 羊脂白玉 区别 玉石常识 玉石文摘 玉石鉴定
  • 文玩圈的真相,看完你可能要崩溃(流行佩饰)
    文玩圈的真相,看完你可能要崩溃(流行佩饰)

    1、想要捡漏啊,你得做好吃药的准备 为什么有的怪象被人们一再提起?原因还不是总有人在这样做嘛。就比如这个捡漏;以一个特别低的价格买到串,石头或者木头,等着有人“慧眼识珠”,再花天价给你买走喽,然后狠赚一笔?小编自己想着都特别爽,但是哪有这么多的好事啊。你看到的捡漏传奇只是非常罕见的特例,或者是商家恶意炒作的噱头。 说句不好听的,这事你要是太执着,要么就是财迷...

    1920 玉石资料 玉石讲解 玉石文化
  • 新疆和田白玉的价格(玉石百科)
    新疆和田白玉的价格(玉石百科)

    白玉是和田玉的主要品种之一,含透闪是95%以上,是和田玉中比较名贵的品种。玉质温润细腻,纯净洁白,产于新疆和田地区,于田等地。历代是重要的玉材原料,经过玉雕大师的精雕细琢,往往是玉器市场珍贵的艺术藏品。和田玉的品质、颜色及产地,决定了和田玉白玉的价格,最好的新疆和田玉羊脂白玉,价格高达几万一克,便宜的青海料、次山料价格逊色。现在白玉籽料的价格一般从最低每公斤...

    1733 白玉 新疆 和田 玉石知识 玉石百科 玉石风水
  • 收藏和田玉貔貅招财纳福!(玉石常识)
    收藏和田玉貔貅招财纳福!(玉石常识)

    和田玉貔貅它能吞食八方之财,吸引了众人的眼球,有着扭转乾坤、财源滚滚之意,可谓是如意招财的人间美物。收藏和田玉貔貅招财纳福!貔貅是一种凶猛的瑞兽,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龙头、马身、麟脚,形状似狮子,毛色灰白,会飞,龙生九子之一,纳食四方之财,因此具有招财、聚财、辟邪的作用。貔貅与麒麟有所不同,貔貅是凶狠的瑞兽,且护主心特强。有镇宅辟邪的作用。所以在...

    506 和田玉 貔貅 玉石知识 玉石百科 玉石风水
  • 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带翡翠手链,原来好处这么多!(玉石选购保养)
    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带翡翠手链,原来好处这么多!(玉石选购保养)

    翡翠的颜色非常丰富,可分七色:黄、白、绿、红、紫、黑、蓝,并且可以同时在一块翡翠上出现。而拥有三种不同颜色的翡翠则被行内称为:“三彩翡翠”。一般人们将翡翠的红翡、绿、紫、黄翡、白五色的寓为福、禄、寿、喜、财。而拥有其中三种颜色的就被称为三彩翡翠。有紫色、绿色两种颜色,称为“春带彩”;有绿、黄、紫、白四色,称为“福禄寿喜”。翡翠长期佩带在身上,翡翠与人体接触摩...

    392 玉石知识 玉石百科 玉石文化
  • 南越王陪葬玉器为何残、断、碎?(玉石讲解)
    南越王陪葬玉器为何残、断、碎?(玉石讲解)

    西汉南越王墓是岭南地区迄今发现规模最大、随葬品最丰富、保存完好的一座汉代彩绘壁画石室墓,出土文物多达1000多件(套),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科学和艺术价值,是广州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被评为中国重大考古发现之一。该墓随葬有大量珍宝、生活用器和15个殉人,充分反映了当时“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念,很多器物是墓主生前的实用器和珍爱之物。甚...

    441 玉器 玉石资料 玉石讲解 玉石文化
  • 购买和田玉籽料要注意的四点(玉石科普)
    购买和田玉籽料要注意的四点(玉石科普)

    购买和田玉籽料要注意的四点,首先一点就是和田玉籽料的真假。这是个永远讨论不完的话题,刚开始接触,分不清真籽、仿籽、滚料、修磨、二上色等等,打眼吃药者不计其数。这里给大家个建议,刚开始首先去仔细学习籽料的毛孔,那种疏密自然、大小不一、有层次感的真毛孔感觉是一般仿籽所不具备的,真籽任何一个角落都必须是满毛孔的,如果有市场,多去转转看,好好体会。直到自己分得清什么...

    426 和田玉籽料 玉石常识 玉石文摘 玉石市场
  • 猪联璧合!你看连玉雕猪都谈恋爱了!(玉石典故寓意)
    猪联璧合!你看连玉雕猪都谈恋爱了!(玉石典故寓意)

    沁白玉雕艺术工作室作品《恋爱的猪》作为与人类最早结下友谊的动物之一,猪在古代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从金文到楷书的“家”字中,宝盖头的下面均为“豕”,就可见在古代是“无猪不成家”的,千百年来人们不仅把猪的实用价值开发得淋漓尽致,而且还赋予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构成了蔚为壮观的猪文化。做为六畜之首,中国新春橫批,最喜欢用的词就是“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猪在传统文化历史...

    1856 玉石科普 玉石学堂 玉石文化
  • 玉雕师:疫情之下,你还雕玉吗?(玉石行情)
    玉雕师:疫情之下,你还雕玉吗?(玉石行情)

    你是不是也一样?曾想,当个“宅”人,不用上班,睡到日晒三竿,吃零食、刷剧、打游戏是我最大的“梦想”。但事实是——只能呆在家中,不能出门、不能参加聚会的我憋坏了!2月,过了一个特殊又漫长假期,突然而来的疫情,多出来的“无处安放的时间”让我们的朋友圈生活变得“精彩”,不少人化身“厨神”,在朋友圈大秀厨艺,其中也包括玉雕师……不会做饭的玉雕师不是好玉雕师。把做饭当...

    881 玉石科普 玉石学堂 玉石文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