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印泥、印谱、印章之不可分割的前世今生(玉石文化)

时间 : 05-07 投稿人 : meishu 点击 :

在悠久的文明古国历史上,我们曾有过一个共同的现象,就是对印章的制作和使用。随着历史发展,其他古国的印章使用已经慢慢消失了。而在我们中国,它始终紧密地与政治、宗教、文化、艺术等相结合,在每个领域发挥着它作用,长盛不衰。今天,小牧跟大家分享一下,印泥、印谱和印章不可分割的前世今生。

印泥、印谱、印章之不可分割的前世今生(玉石常识) | 玉石常识

印章

印章起源甚早,兴起在秦汉,后在元明清三代进入了鼎盛时期。在上下五千年的漫长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以印章为中心的独特民族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显著而重要的地位,是我们后来统称为“印文化”。

印泥

作为印章表达的最佳工具,历来是我们中国印文化中重要组成部分,并称它为“印泥文化”。插入印泥分类链接。印泥文化的发展历史是印文化发展的子分支,跟印章、金石篆刻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在不同的时期,印章的材质、外观、用途、形式也相同,而这种差异就决定着印泥的材质、制作工艺和表现形式。

印泥、印谱、印章之不可分割的前世今生(玉石常识) | 玉石常识

发展历史

商代青铜器时期已经有类似印模物品出现,以印铸铭文字形的痕迹,当时的印章主要用于按陶器图案或者文字,或者用作青铜器母范抑压花纹或者文字。

春秋战国时期,以青铜印章为主,并开始出现玉玺。诸侯、官员已经开始使用印玺作为凭证,官印已经逐步形成。

秦汉时期,文字一般都写在简牍上,公文写好后,封发时用绳捆缚,在绳结处放一泥团,上盖印。防止文书在传递时简札散失和外人拆开偷看,泄漏内情机密。这种钤有印章的土块称为“封泥”或“泥封”。

印泥、印谱、印章之不可分割的前世今生(玉石常识) | 玉石常识

东晋时期,纸书正式为官方采纳,在南北朝期间,随着纸的推广,在文献中开始出现了“朱印”和“骑缝印”,这便是纸张普及和钤印用红色印泥的最早可考历史凭据。

到了隋朝推行官印的主要特点是扩大了印面,大约是秦汉印的一倍左右,运用小篆为主,官印多采用阳文。而隋朝官私印具有灵巧、轻盈、和谐、优雅的特点。隋印多数有边款,可谓是边款开展的先河。人们开始认识到水印的缺点,印泥发展阶段便进入了“蜜印”阶段,而封泥也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印泥、印谱、印章之不可分割的前世今生(玉石常识) | 玉石常识

到了唐代随着书画鉴藏印的崛起,水印和蜜印风靡一时。红色以其明亮、鲜艳、效果引起注意力和兴奋感。同时,也为书画作品增添了亮丽风情。为了达到收藏印突出而流芳百世的效果,许多收藏者开始自行研制独特的印泥。有的在朱砂上做文章,有的则在蜂蜜上想办法。

所以从唐代开始,特别是印谱的诞生,对印泥日益高涨的需求,使印泥制作进入了启蒙阶段。虽然当时的印谱人仍然是注重学术功能,但印谱的诞生,对印章由实用转向艺术起着非常大重要性。

印泥、印谱、印章之不可分割的前世今生(玉石常识) | 玉石常识

到了南宋,为了增加书画的美感,书画家们一般都会在创作完作品后钤上一到二方自用印。书画款印是书画家性情的表露,从印章的内容到钤盖的方式,从钤一印到数印并用,从大小统一到大小、方圆、正异配合使用,无一不是从书画本身考虑,使款印成为书画作品中有机组成部分。

因此到了宋代,印谱的编辑已经非常普遍。印谱的普及,不仅对于学术研究裨益多多,还为文人或印章制作者提供了模仿样式,可以说印谱扮演着十分重要的桥梁角色。

到了元代可以说是篆刻创作的倡导期。集古印谱的编辑传世,“印宗秦汉”审美观的确立,篆刻工具书的普及,印学教育活动的展开都为篆刻艺术的打好了基础。

印泥、印谱、印章之不可分割的前世今生(玉石常识) | 玉石常识

直到明代中后期,随着书画家对书画款印的再度重视,让印学又有了一定的振兴。古印谱的重刊以及集古印谱的新编,为明代文人提供了可师可法的范本,为篆刻队伍的不断扩大和篆刻水平的不断提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这时,油印基本取代了蜜印,而蜜印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而油印中植物纤维的添入,成为印泥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清初印坛人才济济,随着丁敬浙派的崛起,篆刻艺术进入了其鼎盛时期。这时,喜欢篆刻艺术的学者开始寻访、搜集印人的资料,为他们撰写传记。此外,各种集古印谱、篆刻家印谱、篆刻工具书也相继面世,极大的促进篆刻艺术的蓬勃发展。随着印泥需求量提高,社会分工不断深入,印泥的生产方式也由原来的自产自销,逐步转化为集体制作,作坊生产。

印泥、印谱、印章之不可分割的前世今生(玉石常识) | 玉石常识

晚清印坛在赵之谦等人实践推广下,篆刻艺术已经出现多元发展的格局。而清末民国时期的篆刻发展状况可以归结为清代各个流派的延续。与此同时,如吴隐先辈、张鲁庵等人开始倡导对印泥进行 “复古创新”,在仿照古人精选原材料,精细加工的基础上,开始引入西方原材料、西方实验设备和西方工艺。一时新品印泥开始在喜好书画篆刻的文人大家手中出现,在各种书画篆刻社团中流行。直到今天,印泥市场群雄逐鹿,百舸争流。

印泥、印谱、印章之不可分割的前世今生(玉石常识) | 玉石常识

自起源至今的几千年传承和发展,篆刻印章以书法、章法、刀法在印面上的一步步走来的完美结合,诠释了这门篆刻艺术的风采。印泥也以最默契、恰当的表达方式呈现着方寸艺术美;最终以印迹汇录成册。那一页页链接着远古与现代的印谱,让彼时的金石艺术清晰的呈现在了千百年之后,也成为了中国篆刻艺术赖以传承的重要载体。

相关文章

  • 和田玉白玉鉴别五要素(玉石讲解)
    和田玉白玉鉴别五要素(玉石讲解)

    玉,石之美。和田白玉,玉中之美,也是新疆和田玉的代表。和田白玉之所以能称为玉中之美,其主要因素就是和田白玉具有白、润、细、韧、俏的美质。所以,在和田玉鉴别中,要鉴别白玉真假优劣的五大要素就是从这五个字去判断。接下来,美术资料网小编为大家详细阐述下和田玉白玉鉴别五要素。(点击购买新疆原产和田玉)色白是和田白玉世人公认的特征。中国有“玉石之国&rdq...

    234 和田玉白玉 和田玉鉴别 玉石科普 玉石学堂 玉石鉴别
  • 如何辨别阿富汗玉和和田玉?(玉器鉴别)
    如何辨别阿富汗玉和和田玉?(玉器鉴别)

    新疆和田玉  在玉石市场,一些“阿富汗玉”充斥市场,这种价值本不算高的石头,被人为地披上了“和田玉”的外衣,在市场上多数以三五千元一只的价格销售。市场上阿富汗玉量很大,价格便宜,要注意与正宗和田玉的鉴别。玉石市场上,阿富汗玉仿冒和田玉的不少,受骗者也不少,很多人都是花几千块钱买了阿富汗玉,还以为自己捡漏了,实际...

    1692 阿富汗 和田玉 区别 玉石知识 玉石百科 玉石鉴别
  • 如何让玉雕作品更有创意(玉石百科)
    如何让玉雕作品更有创意(玉石百科)

    中国的玉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古至今一脉相承,从未间断过。中国人爱玉、玩玉、赏玉,而玉石本身具有其独特的魅力。玉石之美,在其材质的自然之美,更在其造型之美、雕琢之美和内在蕴含之美。而要想将这些美全部体现出来,自然离不开创意之美。那么,如何将创意之美在玉雕中体现出来呢?这就需要玉雕师注意以下几点。1、因材施艺首先便是观察玉石的外形 任何一块原石第一巧妙在于...

    835 玉石知识 玉石百科 玉石文化
  • 几种常见蔬菜在玉雕中的寓意(玉器资料)
    几种常见蔬菜在玉雕中的寓意(玉器资料)

    中国玉雕的题材十分广泛,英雄人物、佛祖观音、飞禽走兽、瓜果蔬菜,可谓无所不包、无所不容。这里给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蔬菜在新疆和田玉雕中的寓意。黄瓜,无疑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果蔬之一,而顶瓜带刺,正是新鲜黄瓜的象征,且看玉雕中的黄瓜是如何做到顶花带刺的:大者曰瓜,小者曰瓞。瓜瓞绵延象征着子孙万代、福禄久长,又常用来祈愿新婚夫妇恩爱绵长,子孙繁衍。作品雕工精...

    1456 玉雕 玉器资料 玉器讲解 风水玉器
  • 收藏和田玉要知道4个误区(玉石文摘)
    收藏和田玉要知道4个误区(玉石文摘)

    和田玉是玉石市场中的佼佼者,一些优质的玉料稀有珍贵,市场价格很高。收藏和田玉要对玉质、颜色、种类、行情等有准确的把握。误区一、和田玉越白越好:在一些消费者的认知里,对于白玉来说白度很重要。但不能只要是白色的都是好玉,俄罗斯白玉的颜色很白,但是白而不润。因此不能只重色而不重润。羊脂玉是和田玉中的极品玉石,羊脂玉并不是纯白,吸引人们的是它的润度。没有润只有色,犹...

    1291 和田玉 误区 玉石知识 玉石百科 玉石风水
  • 皮色之外,籽料皮壳上的秘密!(玉石百科)
    皮色之外,籽料皮壳上的秘密!(玉石百科)

    关于如何分辨籽料,我们知道毛孔和皮色是两个很重要的方面。然而除了这两者,其实籽料的表面有很多各种各样的特征,而且这些特征很多时候是我们不会注意到的,本文我们就来说一下籽料皮壳上的秘密。毛孔 毛孔之前我们说过很多,毛孔是籽料的一个重要特征,关于毛孔的形成也有很多种说法,比如碰撞,导致表面细小的碎屑脱落。还有一种是,玉石上的细微白云石颗粒在水中被冲刷掉等原因。关...

    1197 玉石科普 玉石学堂 玉石文化
  • 绿幽灵的鉴赏与使用(玉石知识)
    绿幽灵的鉴赏与使用(玉石知识)

    什么样的绿幽灵才称为上品呢?鉴别绿幽灵主要从其的色泽、包含物、颗粒大小来判断,现在市面上极品绿幽灵很少,就算有价格也是不菲。一般市面上假的绿幽灵非常少,因为绿幽灵内含物很难伪造,伪造的成本比较高,所以市面上的绿幽灵大都是真的,只是次品当道,很难购买到极品。 一、鉴赏  1、看颜色及内含物形状。上品绿幽灵以翠绿为佳,墨绿次之,以形成金字塔、千层山和聚宝盆为佳,...

    548 玉石科普 玉石学堂 玉石文化
  • 投资新疆和田玉虽然热还需“冷眼冷观”(玉器市场)
    投资新疆和田玉虽然热还需“冷眼冷观”(玉器市场)

    目前新疆乌鲁木齐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新疆和田玉集散地,而上海、广东、北京、武汉等城市成为集中消费市场。虽然投资投资新疆和田玉虽然热还需“冷眼冷观”。十二生肖玉挂坠-猪不过,在“热”的背后裹挟着一些假象、乱象,消费和投资要“冷眼冷观”,谨慎为重。易爽庭说,去年以来,市场上假和田玉大量增加。一些...

    1707 和田玉 新疆和田玉 玉石常识 玉石文摘 玉石市场
  • 玩玉,本是风雅(玉石文摘)
    玩玉,本是风雅(玉石文摘)

    王小波说, “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毫无疑问,对于爱玉之人来说,玩玉就是他们选择的诗意世界。玩玉,本是风雅。雅,是中国人独有的美学;风雅,也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品格。古人言:“室无玉不雅,居无玉不安。”何为雅?和田玉则为雅。玉,经千万年的琢磨,终成绝代风华。其温润细腻的质感,淡雅柔和的风韵,与国人推崇的“君子”之气质极为相符...

    1147 玉石资料 玉石讲解 玉石文化
  • 玉扳指的历史演变(玉石文化)
    玉扳指的历史演变(玉石文化)

    玉扳指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历代君王对玉扳指有着独特的情怀。千百年来,玉扳指从弓射实用器发展成为赏玩的对象,蕴含着独特的魅力。随着时代的变迁,玉扳指的形制在各个朝代都有所不同。随着战争规模和作战方式的变化,射箭狩猎活动的减少,以及玉礼制观念的逐渐渗透,后来的玉扳指变得更加装饰化,实用性越来越削弱,而装饰性却越来越凸显出来。战汉时代,玉扳指出现了片状形制,很多还...

    414 扳指 历史文化 玉石常识 玉石文摘 玉石文化
  • 玉上吟毛诗,藏在翡翠里的爱国心 。(购玉指南)
    玉上吟毛诗,藏在翡翠里的爱国心 。(购玉指南)

    2019,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个较为特殊的年份。因为今年,正是中国成立70周年的华诞,无数海内外同胞,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国庆,这个富有纪念意义的日子,而欢欣着,准备着,忙碌着,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着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今天为大家带来这组《毛泽东诗词》翡翠作品,不仅玉雕大师张炳光先生的新作,更是定制者特意为“建国七十周年的献礼”而作。用五块同料翡翠原,正面选取伟人的五...

    1844 玉石科普 玉石学堂 玉石文化
  • 古代殷墟玉器的文化历史(玉石文摘)
    古代殷墟玉器的文化历史(玉石文摘)

    殷墟玉器是古代玉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上承夏及商代早期玉器的优良传统,下启西周玉器的先河,创作了很多精美的作品,令人耳目一新。殷墟是商代后期盘庚至帝辛八代十二王的王都遗址,位于今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部。据不完全统计,截日至2000年,经考古发掘出土的玉器约有2300件上下。殷墟玉器的色泽瑰丽多彩,晶莹光润。以妇好墓的玉器为例,以深浅不同的绿色最多,黄褐、棕褐...

    1850 殷墟 文化历史 玉器 玉石常识 玉石文摘 玉石文化
  • 详述青海玉的特征(玉石文摘)
    详述青海玉的特征(玉石文摘)

    青海玉起初有人用来冒充和田玉,因其价格低廉,品种丰富,以及其中某些品种与和田玉极其相似,让很多把青海玉当和田玉的购买者损失惨重。青海软玉按其颜色特征分为白玉、青白玉、青玉等品种。青海软玉中的翠绿色、烟灰、灰紫色品种在传统和田玉品种中都是罕见或未见的。青海玉中的白玉是产量最多的品种,一般呈灰色、蜡白色,半透明状,透明度明显超过和田白玉,俗称冰白玉,其主要特征为...

    414 青海 玉石资料 玉石讲解 风水玉石
  • 玩玉该有的心态(玉石知识)
    玩玉该有的心态(玉石知识)

    玩玉不能仅向钱看,还要学会包容。我们买东西都希望买到和自己期望值一模一样的物品。这种想法无可厚非。但是新人买玉,期望值不能过高,希望面面俱到(没有绺裂,没有僵没有棉,无结构,皮色完美,白度完美……)事情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和田玉把件 建议新人玩玉不要过分强调完美无瑕疵。就是再诚信的商家品质再好的玉...

    1123 和田玉 玉石知识 玉石百科 玉石文化
  • 古代碧玉玉器的分类(玉石资料)
    古代碧玉玉器的分类(玉石资料)

    在碧玉玉器漫长的发展历史上,清朝碧玉用途最为广泛,碧玉制品种类和数量也最多,最具代表性,清朝的碧玉制品种类主要分为六类。1、礼制玉器。制作礼制玉器是碧玉使用的最高等级,礼制玉器包括玉玺、璧、圭、炉、钟、磬、熏、瓶、鼎、玉册等,主要用于彰显皇权的高贵威严和国家、宫廷重大祭祀、庆典等重大礼仪活动使用。2、仿古玉器。仿古代的玉器、青铜器和陶瓷器等形制、纹饰制作的碧...

    438 碧玉 玉器 分类 玉石常识 玉石文摘 玉石文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