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维翰和孙敏 摄影 邵如芸
对话嘉宾:上海海派玉雕文化协会会长孙敏
当代玉雕的艺术表现、文化表现、市场表现,已然成为重要景观,甚至已经跳出了传统的工艺美术领域,一方面,玉雕作品在博物馆、美术馆登堂入室,各地以“玉文化”冠名的节庆活动、玉器的评选赛事林林总总,此起彼伏,另一方面,玉器与当代艺术、与时尚潮流、与财富神话有了亲密接触。
逸舟:我觉得,海派玉雕文化协会,凭着“文化”这两个字,就应当与行业协会、专业协会有些差异化的定位,举文化的旗,打文化的牌,做文化的文章,是天经地义的事。说到玉雕,说到玉雕的现场、现实和现象,可以有两种语言说话,一种当然是作品本身说话,而另一种则是评论的介入、选择和主张,所以我对本届神工奖期间将要举办的上海论坛,与大展、评奖一样,抱有很高的期待。
孙敏:你讲得非常有道理,协会成立短短几年,我们走出了扎实的关键的几步,比如神工奖,秉持了“创新意、推新人、出新品”的一贯主张,比如积极申报“海派玉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获成功,比如我们和上海工艺美院等院校合作共建玉雕专业,培养玉雕新人,都体现了一种文化自觉和文化主张。今年的神工奖期间,我们之所以要推出“中国玉雕上海论坛”,并荐选首批玉雕评论家和玉雕艺术特约评论员。目的也在于此,这是我们希望拥有的一种文化的影响力。
逸舟:当下的玉雕现场和玉雕现实呈现出无比鲜活无比丰盈的姿态和样貌。以海派玉雕为例,已经拥有了像刘忠荣、吴德昇、倪伟滨、翟倚卫、易少勇这样的代表性人物,更有崔磊、于雪涛、黄罕勇等一批活跃于玉坛的新锐,携鼎力之作集体亮相,他们的艺术诉求与表达建构了当代玉雕的纷繁风景。这些蔚然的正在发展着的玉雕艺术创作,反映了绵延8000年的中华玉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新的演进、新的特质。
孙敏:是的,新世纪以来,包括海派玉雕在内的中国玉雕人才辈出,精品迭出。玉雕艺术创作的取材、赋意、技法、艺术在传承中创新,呈现出鬼斧神工、巧夺天工、百花争艳的喜人局面。从大处观察和梳理,一方面,玉雕作品在博物馆、美术馆登堂入室,在全国,以“玉文化”冠名的节庆活动、各种玉器评选赛事此起彼伏,另一方面,玉雕与当代艺术、与时尚潮流、与财富神话有了亲密接触。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一些问题和现象的存在,流俗,炒作,粗制滥造,热钱涌动下的为利左右,良莠莫辨,透支市场热情等等,还有这样那样的困惑、矛盾和纠结。这与当下玉雕的理论建设和艺术批评整体上的薄弱有关,影响了玉雕创作的进一步繁荣。
逸舟:我深有同感。风格流派的张扬、创新创意的追求,知识产权意识的觉醒,品牌运作的姿态,文化内涵、艺术品位和审美境界的提升,使得中国玉雕的意蕴和形式在新的时代更趋丰富多元。正因为这样的情势,理论的介入、批评的介入绝对是不可或缺的。玉雕的魂、玉雕的根、玉雕的美、玉雕的基质本真性、玉雕的生态……所有所有的价值发现、价值评估、价值创造、价值实现除了需要杰出的大师艰辛探索,需要价值链的精心打造之外,集合业内的、跨界的高端的批评阵容,也是当务之急。
孙敏:在这样的时候搭建一个有力的沟通交流平台,可谓正当时。我们为这次论坛设置的主题就是:当代玉雕的价值审视,这是一个完全开放的题目。价值在很多领域有特定的形态,如社会价值,个人价值,经济学价值等等。什么是当代玉雕的价值?就玉雕而言,有材料的价值,工艺的价值,创意的价值,艺术的价值、文化的价值、收藏的价值等等、等等。价值既有其客观的存在形式,又有其主观的反映形式。一方面,客观价值决定和制约着主观价值,主观价值是对客观价值的反映,是以客观价值为基础,并围绕客观价值上下波动;另一方面,主观价值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并对客观价值具有一定程度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表现在对客观价值的诱导、强化或限制。
围绕着当代玉雕的价值构成和取向,从玉料、工艺、艺术、创新、文化、收藏、批评等不同视角为切入点,我们希望通过交流和碰撞,找到共识,或者获得启迪。
逸舟:注意到玉雕行业地域环境的不同,发展定位的差异和大师风格的多样性,源于对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的深度认同和责任担当,我们更加觉得展开业界和跨界对话、交流、联系与合作,在推动中国玉雕的艺术繁荣发展方面熔铸共识,有多么的重要!我个人特别祈愿和呼唤一个良好的玉雕艺术创作的生态环境,特别乐见业内外组织、个人在寻求玉雕艺术发展进步过程中的和谐共生。因着这样一个理由,批评一定要“在场”,一定要“跟进”,玉雕评论和玉雕创作之间一定要建立起有血有肉的联系。
孙敏:我们这个论坛做好了,完全可以起到引领作用。我们会谈到价值和价格的问题,我们会讨论什么是艺术品,什么是商品?艺术品可以作为商品,这取决于商品的属性。但艺术品和一般的商品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它的区别在哪里?我们还会讨论大师的价值贡献,创新的价值意义。举办这次论坛,就是请大家畅所欲言。在价值审视的母题下,培育共识。为推动当代玉雕的创新发展提供正能量,我想应当是本届论坛的初衷和目的。这既是一件顺理成章的重要的事,也是一件理所当然的必要的事,所以,我们的倡议得到了业内外的广泛响应。
这次研讨我们邀约了各方面的人士来参与,不但有重量级的大师新锐、文化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业界领袖,也包括藏家、爱好者、艺术品交易所参与研讨和交流,此外还有我们的前辈师傅、院校师生、媒体记者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忠荣、宋世义将在论坛作主旨发言,一批当今玉坛颇具实力和影响力的大师新锐翟倚卫、崔磊、袁耀、邹作志、王金忠,邱启敬等也将在论坛联袂亮相。我们还请到了工艺美术界的老领导、资深专家,如唐克美、白描、王金厚、李维瀚等,他们对当代玉雕艺术的发展具有敏锐的感知和体认,对当代玉文化有着自己的理解与守望,他们本身就是当代玉雕的价值人物。
逸舟:价值是一种外显的或内隐的,有关什么是“值得的”的看法,其中当然包含着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应该有的”诸如此类的主张和见解,对当代玉雕的价值审视,便是基于对玉雕现场或现实进行深入的和基础性的分析探讨。
孙敏:我们希望打造一个立体的宽松的话语互动平台,以不同视角观察,从不同层面切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改变以往严肃有余的报告架势,而是聚焦热点,展陈观点,分享大师的心路历程和个性智慧。表达各自对当代玉雕的审视,用素朴的接地气的话语,呈现思考的张力,
逸舟:我相信这样的讨论一定有助于消弭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影响人们对现实的裁选和诠释,虽然论坛只是起到破题或开题的作用,它的“影响”也远不会立马产生决定意义,因为还有其他种种重要因素参与决定行为的发生,但毕竟,它可以唤醒人们内心的价值追求和意义的追问,在面对多种需要同时都要满足的时候,可以做出优先顺序的选择。
孙敏:是的。今天的玉雕,既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又是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门类。如何保持一种可贵的文化自觉,如何坚守一种正确的文化立场,勇于冲撞和破解种种有意或无意、自愿或被迫的阻障和藩篱,对我们来说,是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
上海论坛,就是想激荡和吸纳各种观点,探讨问题,培育共识,为中华玉文化的赓续与弘扬、为玉雕艺术的传承创新和繁荣发展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