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扳指
扳指,作为古代男子流行的配饰之一,到清朝更是达到顶峰。北京民间有句老话:“贝勒手上有三宝,核桃、扳指、笼中鸟”。就连乾隆皇帝也是它的忠实粉丝,一生为其作诗50余首……扳指又称“韘”(谍,音同射),一开始是很实用性的物品。本为拉弓射箭时,套在拇指上保护手指的一种工具。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商周时期就已出现。最早的扳指由兽皮、兽骨等材料制成,后一些贵族们也会选用犀角、象牙、玉、瓷、翡翠等名贵原料制作扳指。
扳指几乎各个朝代的出土文物中均有少量发现,并在材质款式有所差别。
但是到了清朝,扳指一时大为流行!原来啊,满洲兵将善骑射,“八旗”将兵赫赫有名,入关之前征战多年,扳指几乎从未离手。后来入了关,打仗就少了,但大家却已经习惯了佩戴扳指,扳指逐渐成了装饰品,同时又有不忘武功的含义。
后来康乾盛世来临,风气日渐奢靡。上到皇帝下到大臣,都爱戴个扳指,象征着身份地位和权势。于是,扳指制作愈发精益求精,质料也越发讲究……据介绍,故宫现存包括玉质、木质、金质等各个种类的扳指多达几百个,单是玉扳指就有上百件。
玉扳指的材料,主要是白玉和翡翠。
一般情况是选用没有柳纹没有杂质的材料做扳指,而目前的扳指大部分都是用新疆和田玉制作的。晚清时期多用翡翠。现在的玉扳指很多还是使用和田玉。目前清朝的扳指最为受追捧,论价值前清和后清的玉件也有分别,前清价值更高一些,并以乾隆时期的玉扳指为最具价值。
其实对于玉扳指的鉴赏是有一个口诀的,那就是远看造型近看玉,拿在手里看刀工。对于一件玉器来说,材料是玉器收藏的一个首要前提,所以不能够被忽视,但是“玉不琢不成器”,所以工艺也是很重要的。
工艺上面来看玉扳指就是要看玉扳指的花纹,因为扳指是由拓工制作的,所以每个工匠都有自己的施艺过程,而新玉的花纹都是模仿古玉纹饰的,工匠们还会夹杂着自己的一些想法,所以在纹饰上的表现又是不同的,清代的玉扳指上会有图案,比如说龙马纹、花草纹、山水等等。
到了现代,扳指完全成了装饰品,而且随着新工艺、新创意的影响,现代扳指形状款式多变,便于佩戴把玩,即可沉稳庄重、儒雅大方,又能温婉绰约、轻灵秀气,男女老少皆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