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丰筋多力 行稳致远 ——从孔达达书法中品读人生处事[图文]

时间 : 05-20 投稿人 : 菠萝 点击 :

仓颉作书,“天雨粟,鬼夜哭。”文字是道破天机的途径。人心本难测,唯有书坦诚。唐代张怀瓘《文字论》有言:“文则数言乃成其意,书则一字已见其心。”书为心迹,字为心印。在法度与规则之下,汉字不但是书家心境的直观反映,它还具有“成教化,助人伦”的美育作用。尤其以法度与规则为依归的楷书,也谓正书,是与中国传统文化深度融合的艺术门类。著名文化学者孔达达的楷体榜书笔酣墨饱、丰筋多力,字势结构稳如泰山,由于榜书的尺寸巨大,视觉上具有极强震慑力,在传递法度与规矩上,尤显成效。

丰筋多力 行稳致远  ——从孔达达书法中品读人生处事 | 艺术知识

孔达达大部分书法作品与一般书法作品有较大的区别,单幅书写的内容不多,多为两三个字,有时候甚至一个字就一幅作品。因为它每一个字的体量硕大,笔画本身成了表达的内容。他十分注重结字本身的美学价值,在他的大部分作品中,行气、章法被退居其次,笔划间架的相互搭建,仿佛具有独特造型形象的宏伟建筑,在平面的世界中,形成了“景观式的书法”,巨大尺幅的一个字,每一笔均蕴含独立的审美,观看的仰视角度,尤为凸显书法的庄严肃穆,具有视觉艺术的震慑魅力,犹如高峰坠石、千里阵云。

丰筋多力 行稳致远  ——从孔达达书法中品读人生处事 | 艺术知识

清代翁方纲在《复初斋文集》中赞扬《九成宫》,“千门万户,规矩方圆之至者矣。”书法发展及至楷书,通过书法诠释的法度与规矩基本完成,唐楷经过一千多年的影响,不但树立了书写的典范,还有做人的典范。

唐太宗在《论笔诀》中有言:欲书之时,心正气和。清代周星莲更直接说,“静坐作楷书数十字或数百字,便觉烦躁俱平。”

丰筋多力 行稳致远  ——从孔达达书法中品读人生处事 | 艺术知识

作为正书的典范,楷体追求横平竖直,规矩有度,在孔达达书法“蚕头燕尾”的行笔中,起落拿捏严谨,用笔内敛,圆润不失方正,内方外圆,折射出其淡泊名利,收放自如的人生态度。圆,是道家通变与趋时的学问,方则是儒家人格修养的处事态度和准则,圆方互容,儒道互补,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题精神。该通达时通达,该圆转时圆转,这是楷书结字透露出的为人道理。下笔藏锋不显露,继而迂回形成环抱之势,透露出做人首先要懂谦卑、不露锋芒、不显山露水的道理,在笔端摆正位置后再中锋行笔,没有年轻气盛的轻飘,也没有故作深沉的老态,而是饱沾浓墨,以行稳致远。

丰筋多力 行稳致远  ——从孔达达书法中品读人生处事 | 艺术知识

字如其人,孔达达为人坦诚,行事沉稳,内敛不张扬,如同他的书法四面内收,犹如蓄力之势,厚积薄发,但尤其让人意外的是,孔达达书写中,每每到最后竖笔,在经历前面落笔藏锋,行笔紧致,克制情绪变化的跳脱欲望,最后竖笔理应可以一泻千里,直抒胸臆,但他用了“煞笔”,把一些属于表面浮沉的个性完全隐藏于结字与笔划之中,字面传达出来的平静与深邃,让人敬佩万分,这到底是怎样的人生历练与书法功力才得以如此“复归平正”。

丰筋多力 行稳致远  ——从孔达达书法中品读人生处事 | 艺术知识

书法艺术的精彩如同人生的精彩,不在于龙飞凤舞的光辉灿烂,而在于见好就收的“自在”。

丰筋多力 行稳致远  ——从孔达达书法中品读人生处事 | 艺术知识

犹如《金刚经》所言,“幻化空身即法身,个中无染亦无尘。”楷书所言有法,实则无法,楷书之法度不在书体本身,而在于人生行事,更是自然之道。法在心中不在笔端,法是造化,假借手中之笔行舒达心性之事。法是内心体悟自然的追求而非身外的戒律。在书写过程,刻意追求风格,追求个性,或凸显视觉影响,不过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是“自性”的过程。

当然,孔达达也有鸿篇巨制,如《陋室铭》,章法布局有序,行气如畅,内敛的笔法使得整体透露出一股憨拙气息。突然,醍醐灌顶,孙过庭所言的“务追险绝”并非单指要奇、要怪、要变离于正统,原来在内收蓄势中,凸显大隐隐于市的大智若愚般的憨拙亦为险绝。在不同字形中,有惊有险,有平实,有调皮,使得整幅作品生动更具生气,乃至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之句,更有了无限生机,此谓“自觉”。

丰筋多力 行稳致远  ——从孔达达书法中品读人生处事 | 艺术知识

自觉寻找自性,继而觅得自在的体悟,这是禅宗的追求,也是禅艺一道的殊途同归之妙,孔达达在书法探索中,糅合前三者,体悟更深。而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文人更爱品书寻法,无怪乎古人更爱称“法书”,这里除了对古人有法度的书法作品推崇和尊重之外,实则还隐藏另一层意思,这也是更深的哲理,我们都应该向“书”(写)学习,构成书法的材质都因水而生,一曰宣纸,在一百多道工序中,最后从混有料浆的水中抄出一层层宣纸;二曰墨汁,墨的浓淡取决于水的多寡,因此,以水为重要介质的书法中,水利万物而不争,在水的带动下,墨与纸有了首次的相遇,它们在水的牵引中,走出了真正的自然之道,如此看来,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实则也是学会克制个性而遵循水与墨的自然法则,继而书写出反映心迹的文字艺术。

(文/梁志钦 新快报特刊编辑部副主任、华南师范大学兼职研究员、广州市美协理事。)

相关文章

  • 是什么决定了艺术品的市场价格?[图文]
    是什么决定了艺术品的市场价格?[图文]

    杰夫·昆斯,《冬季事件(社会新闻)》,陶瓷雕塑,1988纽约时间5月15日,在佳士得“战后及当代艺术”晚间拍卖专场中,杰夫·昆斯的雕塑作品《兔子》以4000万美元起拍,最终以8000万美元落槌,加佣金后以9107.5万美元成交,折合人民币6.26亿元,刷新了去年11月同样在佳士得拍卖中以9031.25万美金成交的霍克尼1972年的绘画作品《一位艺术家的肖像(泳池和两个人)》所创下的在世艺术家作...

    1994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与古为新——田智宇作品之心相[图文]
    与古为新——田智宇作品之心相[图文]

    田智宇作品观田智宇画,可作书观,其作画,识画中之物象如字,随以书法为之;观田志宇书,可作画观,其作书,识书中之字如画象,随以画法为之。其画作、书作,笔墨浑然一体,给人以深刻印象。关于中国画的笔墨,在上个世纪末有一场大论辩,焦点是笔墨是否等于零。讨论持续很久,观点也颇多,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当时的论辩忽略了一个问题,即中国画笔墨核心观产生的原因。田智宇作品笔墨核心观原于书法,是融书入画...

    1200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李艾平国画牡丹欣赏[图文]
    李艾平国画牡丹欣赏[图文]

    【艺术简历】李艾平(真名李爱平),号拐李,1961年12月生,安徽省广德县人。曾深造于南京艺术学院和北京荣宝斋画院程大利山水画工作室名家班。现为黄宾虹山水画研究院副院长,皖南分院院长。台北故宫书画院客座教授。安徽省残联美协副秘书长,安徽省美协会员,广德县美协副主席。曾被中国文联命名为“海峡两岸德艺双馨艺术家”;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自学成才积极分子”;荣获国家民政部丶国家广电总局丶中国文联...

    1218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感受深厚底蕴——人民艺术家吕少华国画欣赏[图文]
    感受深厚底蕴——人民艺术家吕少华国画欣赏[图文]

    人物简介:吕少华,旅法画家,一九四五年生,江苏南京下关人。国家一级美术师,获国务院特殊津贴。青年时师从傅抱石先生,一九六五年就读于浙江美院,一九七七年在法国巴黎美术学院任教并攻读油画,获巴黎美术学院油画博士学位,同时荣获法国巴黎市荣誉市民,瑞典皇家北极星勋章获得者。现任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院常务理事、文化部黄河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北京国际科技艺术交流协会副会长、英国皇家牛津学院美术系研究生导...

    1832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北齐徐显秀墓壁画:将军墓中的异域画风[图文]
    北齐徐显秀墓壁画:将军墓中的异域画风[图文]

    中国美术史之壁画篇北齐在美术史上是一个重要的时期,它一方面开领时代之先,承汉启唐,另一方面其中也表现出新风格所蕴含的域外因素,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2000年在太原东郊王家峰新发现的北齐武安王徐显秀墓壁画,就因这一特点表现突出而震惊美术界,其保存之完好、绘制之精美、风格之独特,远超出人们以前对于北齐绘画的认识和想象。2003年,它即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徐显秀是北齐武安王,是一位屡立战...

    248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刀笔生灵意  手中传神彩  —— 记书法雕刻家郑升帅[图文]
    刀笔生灵意 手中传神彩 —— 记书法雕刻家郑升帅[图文]

    郑升帅,正高级工艺美术师、上海市工艺美术大师、2022年上海工匠、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派玉雕(琥珀雕刻)代表性传承人、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客座教授、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客座教授。郑升帅,正高级工艺美术师、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派玉雕(琥珀雕刻)代表性传承人。他把多种技法融会贯通,在传统的雕刻技法上大胆尝试,走出了一条独具个人特色的艺术之路。郑升帅除了在雕刻领域有着傲人的成就外,其书法作品也颇得书画...

    776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以艺抗疫”——中国美协理事阮江华书画作品特辑[图文]
    “以艺抗疫”——中国美协理事阮江华书画作品特辑[图文]

    艺术简介阮江华,1963年出生,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海南省文联副主席,省美协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省政协书画院副院长;海南大学艺术学院、青岛科技大学、琼台师范学院客座教授,获第二届海南省“德艺双馨”艺术家,海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主要作品先后入选全国第二届工笔国画大展,第五、六、七届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画精品展,中国文联、中国美协“江山如此多娇”大型画卷,十三届全国美展等,第...

    1710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2020年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李蝉羽[图文]
    2020年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李蝉羽[图文]

    忘情山水间 意出笔墨外——评李蝉羽的绘画艺术古人云“笔生气,墨生韵”。黄宾虹先生在论及中国画的笔墨关系时也指出,“有笔兼有墨,最为美备”、“论用笔法,必兼用墨。墨法之妙,全从笔出”。这既是对笔墨技法的辩证分析,又是对中国画艺术水平高低的评判标准。李蝉羽的山水画,就特别注意笔墨技法的锤炼,徐疾顿挫、浓淡干湿、虚实疏密颇为讲究,这种富于变化的笔墨,使作品气韵灵动,宛若天成。近看,皴擦点染、错落有...

    1462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唐代仕女画传世之作:周昉的《挥扇仕女图》[图文]
    唐代仕女画传世之作:周昉的《挥扇仕女图》[图文]

    挥扇仕女图周昉是继张萱之后又一个以画仕女著称的画家。人称其“画仕女,为古今冠绝”。他最著名的作品包括《簪花仕女图》和《挥扇仕女图》等,都是仕女题材的传世之作。周昉因为出生在显贵的官宦之家,所以对贵族生活非常了解。他的画也取材于他周围的生活,常画贵族妇女的日常生活。这些作品因为贴近当时贵族的生活,所以深得王公贵族的推崇,称绝一时。他画的仕女色彩柔美典雅,体貌丰满,身着娴...

    749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天地玄黄,金墨无界——尤淑悌在古今中西之间构建永恒[图文]
    天地玄黄,金墨无界——尤淑悌在古今中西之间构建永恒[图文]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与奥林匹克一路去同行,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2014年南京青奥会,再到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与2023年的中国奥艺会,中国与奥林匹克的四次“约定”,充分彰显了奥运会坚定的参与者、奥运会精神积极的践行者的大国担当。百年余来,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历经风雨,砥砺前行。在全球疫情共克时艰的当下,艺术文化越发成为跨越国界的重要纽带。在北京冬奥会即将来临之际,期待着更多艺术家携起...

    580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汉《三老碑》的递传和归宿[图文]
    汉《三老碑》的递传和归宿[图文]

    汉 三老讳字忌日记 拓片 西泠印社藏石刻家谱出土余姚汉《三老碑》,全称《三老讳字忌日记》,刻立于东汉建武二十八年(52),是现存最早的东汉石刻之一,也是江南仅见、浙江最古老的碑石,今保存在杭州孤山之巅西泠印社“汉三老石室”,为国家一级文物。清咸丰二年(1852),《三老碑》在浙江余姚东北10里的客星山出土,碑额断缺,后人根据碑刻内容而予以命名。通高90.5厘米,宽45厘米,右侧以格栏样式自...

    34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文创产品如何把握文旅融合新机遇[图文]
    文创产品如何把握文旅融合新机遇[图文]

    华夏言兵马俑系列文创产品华夏言文创产品“十一”期间,北京华夏言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夏言”)的董事长王琦天忙碌地奔波在国内的多个景点,从陕西到北京、从北京到四川,业务忙得让他已经顾不上陪家人度过假期。“各地的项目今年都在升级,文旅市场太大了。”王琦天对文旅融合的前景非常看好。中国旅游市场持续升温。文化旅游作为一种富含人文内涵、注重感知体验的综合性旅游活动,成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趋...

    1442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跨越千年的赏石风尚是如何形成[图文]
    跨越千年的赏石风尚是如何形成[图文]

    以5.129亿元“天价”刷新中国古代艺术品拍卖纪录的明代画家吴彬名作《十面灵璧图卷》,正在火热“出圈”。此幅图卷长达27米,核心部分竟然只画了一块石头——吴彬分别从十个侧面对一块著名的奇石做了“全息记录”,奇石的拥有者也即画作的授意者米万钟,进而又邀请一众文人好友为图卷题跋。其耐人咀嚼之处,不仅仅在于画作本身,更在于其包蕴的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承载的别有意趣的时代审美风尚。今天,让我们循着《十面灵...

    699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清代金石大家黄易“把卷扪碑”外的诗酒风流逸事索解[图文]
    清代金石大家黄易“把卷扪碑”外的诗酒风流逸事索解[图文]

    “内涵暨外延:故宫黄易尺牍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日前在济南召开。本文结合上海博物馆藏《明湖秋水(烟柳柴门)图卷》并题画诗,卷后胪列黄应唐所请书录近作诗廿二首,颇有趣味,因为其中内容疑似涉及岁末残冬,黄易跟同僚在吴门流连迥异于“把卷扪碑”严谨金石学研究的诗酒风流情形。黄易《明湖秋水(烟柳柴门)图卷》并题画诗上海博物馆藏沪上收藏家孙煜峰捐赠“西泠八家”之一黄易纸本设色诗画图卷,包首有沪上书法篆刻家王褆...

    714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水彩画将成艺术市场下一个“风口”[图文]
    水彩画将成艺术市场下一个“风口”[图文]

    摘要:古元水彩画“站在台风口,猪都能飞上天”,这是2015年上半年投资圈和互联网圈子最流行的“风口论”。时间刚过几个月,到了下半年,这句话就被批判为“猪”论。互联网的两个大佬,腾讯的马化腾要去卖降落伞,防止站上风口的人落不了地,百…推荐关键字水彩画古元水彩画“站在台风口,猪都能飞上天”,这是2015年上半年投资圈和互联网圈子最流行的“风口论”。时间刚过几个月,到了下半年,这句话就被批判为“猪”...

    885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