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故宫藏画里的“持螯赏菊”:写得东篱秋一株[图文]

时间 : 05-07 投稿人 : 熠熠 点击 :

农历九月十三,寒露。寒生露凝,故称“寒露”,在这一时节,人们可以明显感觉到温差的变化。

寒露时节,江南地区有边食蟹边赏菊的习俗,所谓“持螯赏菊”,历代文人都留下诸多诗词、名言。明清之季,持螯赏菊已成为普遍风气,如清代辛汉清有“更喜今年新种菊,商量秋日去持螯”之句。

在历代书画名迹中,对于螃蟹的写真,有张牙舞爪踞残荷之景,也有双螯持穗传神之作。而对于菊花的描绘,就更不胜枚举了,既可见工致细腻的写生精品,亦不乏书画并重的写意佳作,前者如宋人《胆瓶秋卉图》页,秋菊艳丽而不失秀雅;后者有明人沈周《墨菊》轴,秋菊一枝,七言绝句一首,字与画几各占纸之一半。此外,元人的《老圃秋容》轴,虽没有作者署名,但画中形象准确,且下笔快捷,称得上是写意花鸟画的佳作。

秋风起,蟹脚肥。菊花开,闻蟹来。值此深秋节令,《澎湃新闻·古代艺术》特梳理故宫博物院与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画的蟹菊名作,以飨读者。

故宫藏画里的“持螯赏菊”:写得东篱秋一株 | 美术理论

元人 老圃秋容 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从来螯蛫善横行,稻熟秋风意气生

螃蟹可以说是湖里的横行霸道,是碗里的白肉红膏,是秋天里的念念不忘,是文豪的舌尖诗章。历朝历代喜食螃蟹的名人数不胜数。李白有诗“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苏轼也曾用诗换螃蟹,写下“一诗换得两尖团”的名句。甚至吃过山珍海味的宋孝宗因太爱吃螃蟹,食蟹无度,得了痢疾。

到了明清时期,人们对蟹的喜爱有增无减。李渔在《闲情偶记》中表达过自己对蟹的钟爱:“独于蟹鳌一物,心能嗜之,口能甘之,无论终身一日皆不能忘之”,甚至李渔的家人笑话他“以蟹为命,即自呼其钱为买命钱。”买螃蟹的钱,就是李渔的续命钱。

清末民初的大画家李瑞清,自号清道人、梅花庵道人,但他有个名号实在过于响亮:“李百蟹”。据说他一顿饭能吃一百只螃蟹,食蟹量实在惊人。

故宫藏画里的“持螯赏菊”:写得东篱秋一株 | 美术理论

宋 晚荷郭索图页 故宫博物院藏

历代书画名作中,对于螃蟹的写真,有张牙舞爪踞残荷之景,也有双螯持穗传神之作。如宋《晚荷郭索图》页,一只硕大的河蟹张牙舞爪踞于残荷之上,肥重的身躯竟将荷梗压断。衬以苍老的莲蓬、枯黄的荷叶、稀疏的芦荻,更增添了萧瑟冷寂的气氛;明沈周《画郭索图》轴,写蟹一只,双螯持穗,甚为得神;明徐渭《黄甲图》轴,绘肥阔的荷叶已开始凋零,一只螃蟹缓缓爬行,留出大片空白表现秋水。构图简洁洗练,布局清新奇巧。

宋代沈偕《遗贾耘老蟹》记有:

黄粳稻熟坠西风,肥入江南十月雄。

横跪蹒跚钳齿白,圆脐吸胁斗膏红。

齑须园老香研柚,羹藉庖丁细擘葱。

分寄横塘溪上客,持螯莫放酒杯空。

宋 荷蟹图 页

故宫藏画里的“持螯赏菊”:写得东篱秋一株 | 美术理论

宋 荷蟹图页 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无款。钤印一方,印文模糊不辨。

图中残败的荷叶枯黄斑驳,半浸于水中,一只雌蟹挥螯伏于叶上。潺潺流水中生长、飘浮着红蓼、蒲草、浮萍、水藻等,其叶片边沿均已泛黄,显示出时已临秋,荷叶的颓势与雌蟹的鲜活形成强烈的对比。画面刻意求真,荷叶用双钩夹叶法描绘,叶之叶筋、斑纹及莛上的小刺都刻意求工,雌蟹用笔缜密严谨。此图画面意境生动,题材别出新意,为宋人写实画作的典范。

宋 晚荷郭索图页

故宫藏画里的“持螯赏菊”:写得东篱秋一株 | 美术理论

宋 晚荷郭索图页 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无款。钤鉴藏印“金陵□□□□”。

图中一只硕大的河蟹张牙舞爪踞于残荷之上,肥重的身躯竟将荷梗压断。衬以苍老的莲蓬、枯黄的荷叶、稀疏的芦荻,更增添了萧瑟冷寂的气氛。荷叶和莲蓬用粗笔勾描,蟹用细笔写之,笔法粗犷写实,设色浓重。旧签题 “黄居寀”作,究其画风,与黄居寀相距甚远,故改为无名氏画。

对开有清乾隆题诗一首:“从来螯蛫善横行,稻熟秋风意气生。甲介向称无所畏,如何每入膳人烹。”钤“古希天子”“八征耄念之宝”“太上皇帝之宝”等玺印多方。

曾经清内府收藏,《石渠宝笈续编》著录。

明 沈周 画郭索图 轴

故宫藏画里的“持螯赏菊”:写得东篱秋一株 | 美术理论

明 沈周 画郭索图 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沈周行楷书自题:漷漷索索,还用草缚,不敢横行,沙水夜落。沈周。

本幅写蟹一只,双螯持穗,甚为得神,惟螯与足时有复笔,不似写生册精劲。款书风格,在八十岁左右,亦不能确定成于何时。

明 沈周 写生册 蟹与虾

故宫藏画里的“持螯赏菊”:写得东篱秋一株 | 美术理论

明 沈周 写生册 蟹与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有清高宗行书御题:赋形造物信多奇,介类属干又象离。敌虎从来夸郭索,夹蛇终得济波斯。无肠应识于中直,有骨惟看向表披。逮诩金膏玉脂日,可懐江净月明时。画图以外能说偈,樽俎之间别繋思。不戒十门分进馔,徒称置筯亦何为。

明 徐渭 黄甲图 轴

故宫藏画里的“持螯赏菊”:写得东篱秋一株 | 美术理论

明 徐渭 黄甲图 轴 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署款“天池”。钤“徐渭私印”等二印。图绘肥阔的荷叶已开始凋零,一只螃蟹缓缓爬行,留出大片空白表现秋水。构图简洁洗练,布局清新奇巧。

清 吴昌硕 墨菊 轴

故宫藏画里的“持螯赏菊”:写得东篱秋一株 | 美术理论

清 吴昌硕 墨菊 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吴昌硕(1844—1927年),浙江安吉人。原名俊,字昌硕,又字仓石,别号缶卢、苦铁、又署破荷、老缶、大聋,七十岁后以字行。书法以石鼓文见长,用笔结体,一变前人成法;篆刻以浙、皖诸家入手,上溯秦汉印玺,钝刀硬入,朴茂苍劲;又以金石书法入画,气魄雄浑,色彩浓郁,为海上画派巨擘。

此画成于己丑,为吴氏四十六岁之作。墨画菊花簇叶挺出于支架上。用笔精神饱满,墨色润泽畅朗,富金石气外,另具清逸之韵致。

(本文整理自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相关资料。)

故宫藏画里的“持螯赏菊”:写得东篱秋一株 | 美术理论

明 徐渭 黄甲图 轴(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图中的水墨加入了适量的胶,以避免水墨渗散,恰是此图的特色所在。图中以淋漓的墨色画荷叶,画蟹则寥寥数笔,看似草草为之,实则浓、淡、枯、湿、勾、抹、点多种笔法参用,形状虽夸张,却饶有笔情墨趣。画上自题诗曰:“兀然有物气豪粗,莫问年来珠有无。养就孤标人不识,时来黄甲独传胪。”诗意幽默。

清 张槃 双蟹图扇 页

故宫藏画里的“持螯赏菊”:写得东篱秋一株 | 美术理论

清 张槃 双蟹图扇 页 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自识:“耳是高阳旧饮徒,酒边胸次有江湖。不知嚼雪咀霜后,还采寒花洗手无。己丑夏六月廿三日竹窗雨滴写,以此应莜梧老弟大雅之属。七十八老人槃作于历下。”钤“张叟”白文印。“己丑”为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作者时年78岁。

此扇绘两只螃蟹在草地上攀爬,形象生动,富有生活气息。螃蟹采用没骨法绘制,设色素雅,用笔简放。题款疏密有致,内容与绘画主题相互呼应,显现出文人雅士的闲情逸致,是张槃晚年一幅极有情趣的小品。

清 任颐 菠萝菊蟹 页

故宫藏画里的“持螯赏菊”:写得东篱秋一株 | 美术理论

清 任颐 菠萝菊蟹 页 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款署:“壬午冬月写于瑞莲精舍,虚谷。”钤 “虚谷书画”、“三十七峰草堂” 朱文印二方。“壬午”是清光绪八年(1882年),虚谷时年60岁。

任颐(1840—1896年),初名润,字小楼、伯年,浙江绍兴人,寓居上海,以卖画为生。擅长人物、肖像、花鸟、山水画。其绘画除继承民间及传统文人画,融汇陈洪绶、陈淳、徐渭诸家之长外,还吸收了西画速写、设色诸法,形成丰姿多彩,新颖生动的独特画风,具有雅俗共赏的艺术趣味和鲜明的时代气息。与任熊、任熏、任预并称为“海上四任”。

相关文章

  • “墨点无多泪点多”的八大山人[图文]
    “墨点无多泪点多”的八大山人[图文]

    横竖涂抹千千幅 墨点无多泪点多都说朱耷人生坎坷,但正是他独有的身世背景造就了他的艺术品格。朱耷就是八大山人,大名鼎鼎的“清初四僧”之一,他到底经历了什么?为何会留下“墨点无多泪点多”这样悲壮的诗句?朱耷,即八大山人,明末清初画家,江西南昌人。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九世孙。他是中国画一代宗师,本是皇家世孙。明亡后却削发为僧,成了亡命之徒,后来改信道教的他长期隐居于南昌青云谱道院。朱耷擅...

    500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笔墨性情·大家风范 —— 苑文光作品欣赏[图文]
    笔墨性情·大家风范 —— 苑文光作品欣赏[图文]

    【艺术简历】苑文光,男,1948年2月出生于天津, 原籍山东掖县。当代著名书法家。1969年以前在天津求学,1969年下乡内蒙古土右旗插队,1971年选调包头五七师范,大专学历。1974年调入包头市第九中学,中教高级教师,主教历史科,兼任书法教师。自学成才,各体书法均有涉猎,主攻草书,在历次大赛中屡获金奖现为中国书法史学会理事、中国艺术促进会顾问、中国国学研究会研究员、东方翰林书画院...

    933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古画里的龙
    古画里的龙

    编者按今年是龙年,龙在人们心目中是祥瑞、权势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图腾之一。中国人眼中的龙,充满了神秘的色彩,象征着阴阳交合,是可以驱邪避害、行云布雨、主宰天命的“神奇动物”。然而,龙似乎更是承载着我国农耕文明对所有美好的祈盼。今天,借由古画中龙的形象演变之路,人们依然可以窥见其民俗寓意的丰富性。《说文解字》中记:“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341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王南屏:21岁名动天下 以一己收藏定义文人画传统[图文]
    王南屏:21岁名动天下 以一己收藏定义文人画传统[图文]

    王南屏与王有林(1984年上海)王南屏,斋号玉屏,与其父王有林俱为中国书画收藏大家。书香门第与收藏世家王南屏, 1924年出生于江苏省武进县(今江苏常州市),出身于书香门弟。祖父是前清秀才,生有两子,长子王有林,即王南屏之父,次子约在20岁时去世。其祖父在上京考试途中不幸中风病逝,因此,王有林便担起了养家的重任。王有林(1900~1989),年轻时做过私塾老师, 对中国书画有浓厚的兴趣。因...

    146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艺术社区”生活圈 从美术馆进驻商场开始[图文]
    “艺术社区”生活圈 从美术馆进驻商场开始[图文]

    当艺术家的作品离开固定的美术馆空间来到商场,其作品所处的现场完全是剧场化的,反而使得艺术家的灵感和多维度思考在实践场所得到展现。这样一种价值是双方面的。这时艺术作品承担起在商业社区现场进行公共教育的功能,也可以让这个商铺兼具美术馆功能。从一定要有殿堂气派的建筑,到进入“后SHOPPING MALL”时代的商圈,近年来,美术馆呈现出一种新趋势。从经济社会学上来说,后现代消费社会的形成,让美术馆无...

    349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翰墨丹青——书画博士之郭兴华[图文]
    翰墨丹青——书画博士之郭兴华[图文]

    郭兴华:生于河北盐山,现为总政宣传部《解放军美术书法》杂志执行主编,解放军美术书法研究院学术研究部主任,总参美术创作院秘书长,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艺术创作院特聘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99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2004年获得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学位,师从刘进安先生,2008年获得美术学博士学位,师从李福顺先生,2012年入首都师范大学书法院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

    1688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艺术品是怎样成为洗钱利器的[图文]
    艺术品是怎样成为洗钱利器的[图文]

    《周庄》吴冠中作品曾巩的《局事帖》最近在香港拍出了2.07亿元的天价,前段时间吴冠中的作品《周庄》也在香港保利拍出了2.36亿港币,刷新了中国油画拍卖的新纪录。在频频爆出惊人价格的背后,庞大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到底有什么猫腻,下面这篇专家文章有些解读挺有意思,不妨一读。徐悲鸿7280万《蒋碧薇》油画其实是美院学生习作, 2.2亿元天价“汉代玉凳”是赝品,假的宋徽宗千字文1亿成交,很明显是假的齐白...

    1374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浅谈“康乾盛世”的精妙殿本[图文]
    浅谈“康乾盛世”的精妙殿本[图文]

    “康乾盛世”之下,经济相对发达,圣祖、高宗又重视文教,故可以不惜财力来刻书,殿本校对严格,纸精墨妙,装帧考究,具有鲜明的宫廷特色,成为中国印刷史上的浓重一笔。中国古代刻书可分为官刻、坊刻和私刻三大系统。五代后唐长兴三年(932),明宗敕令国子监雕印“九经三传”,史称“五代监本”,被视为官刻之始。此后,官刻在历代刻书中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官刻,尤其是中央政府主持的刻书,往往会令官员精加校勘,慎选手...

    913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洪建华谈徽派竹刻:纯手工制作较少[图文]
    洪建华谈徽派竹刻:纯手工制作较少[图文]

    纯手工制作较少 借助机器雕刻较多 全新创作的较少 模仿古人作品较多作为徽派竹刻传承发展的重要工艺师,洪建华做了许多工作,其中之一便是在2014年成功将徽州竹雕(与竹刻同义)申报为国家非遗保护项目。洪建华从事竹艺雕刻二十多年了,而与竹刻结缘则是在三友书店看到王世襄编著的《竹刻》,买下后爱不释手,每天都照书上讲的去持刀操作,越刻越上劲。“一天不摸竹子手痒,真可谓竹不离手,刀不离身。”2006年,故...

    740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他在糟蹋中国书法 令人咬牙切齿:你怎么看[图文]
    他在糟蹋中国书法 令人咬牙切齿:你怎么看[图文]

    井上有一初期代表作“愚徹”现前一个时代的大师日本有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书坛巨匠,在他安贫乐道的“耕种”自家的一片“自留地”时:不收学生、不卖作品、不参加展览。他不想以书法为谋生手段,“愚彻”的守贫挥毫三十载,心静澄明的守护着一片净土。当他用自己制作的墨在纸上写下“愚彻”两个字的时候,就知道应该贫寒的去书写自己的人生。在他去世后,他的作品却引起世界美术界的极大关注,他就是日本书坛巨匠井上有一,...

    190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赵孟頫逝世700周年|一位绝世全才的喑哑与呼啸[图文]
    赵孟頫逝世700周年|一位绝世全才的喑哑与呼啸[图文]

    1322年7月30日,宋太祖十一世孙赵孟頫病逝于吴兴(今浙江湖州)。据说,逝世之日,他仍观书作字,谈笑如常,至黄昏,悄然而逝。在他身后,留下了回荡中国艺术史长达700年的訇訇余响。然而,正所谓“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由于赵孟頫不为士大夫所容的贰臣之举,无论是其身前还是后世,围绕着他的巨大争议一直不绝于耳,以至于这位擅画工书、懂经济、通佛志、嗜篆刻、明音律、冠文章、善鉴定的绝世全才,在无数光环和掌声...

    1833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名人跨界书画 添彩还是搅局[图文]
    名人跨界书画 添彩还是搅局[图文]

    当今的社会土壤,传媒高度发达,文化娱乐化,影视演艺和网络的影响力无与伦比。多上电视便出名,多出场便走红,更有人出位搏出名。现今的所谓“名人”确实已非彼名人,更多只是“明星”而已。王中军《我不是潘金莲之一》(图片来自于网络)近期,《跨界喜剧王》《跨界歌王》《欢乐喜剧人》等电视节目聚焦商界、文化界、体育界、音乐界、演艺界名人,跨界展现属于不同领域的幽默风格表演,吸引眼球,持续霸屏。而在书画界,跨界...

    1335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意境 山水画创作之灵魂[图文]
    意境 山水画创作之灵魂[图文]

    原野 68X68cm江苏省美术馆/晏明[内容提要]意境是特定的艺术形象和它所表现的艺术情趣、艺术气氛以及它所能触发的丰富的艺术联想的总和。意境是经过画家主观意识而创造出来的艺术境界,是画家以心灵映射万象,它不同于生活中的境界的原理,它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修,是“情”与“景”的结晶。“意境”就是在这两方面的有机统一中反映出来的客观景物的本质的真实。关键词:意境 情感...

    369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刚性中求劲道[图文]
    刚性中求劲道[图文]

    三阳开泰第一次品读段凯夫的画,感觉很粗粝,仿佛站在一棵苍劲的、树皮皲裂的大树下;抑或是走进无垠的旷野,任朔风吹痛脸颊……段凯夫的画能将人的感觉“磕痛”,这就是粗粝,像风中裹着沙粒,像河床上那一道道深深浅浅的痕迹……倘若我的感觉只是被“磕痛”,那就会流于偏颇、流于肤浅,然而,随着品读的深入,我...

    1432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一部意外走红的网络神剧[图文]
    一部意外走红的网络神剧[图文]

    《爱情公寓》当《东北一家人》的画面已经蒙上了时间赋予的粗糙感,宁财神也迟迟没有推出《武林外传2》,情景喜剧《爱情公寓》系列的出现,给那些饱受家长里短婆媳剧、你死我活宫斗剧、幼稚园式偶像剧摧残的年轻观众带来了畅快笑声。这是一部披着美剧外衣、充斥着网络段子的三无产品—无爆点,无大牌,无炒作。美剧铁粉呕心沥血举证,有图有真相地指斥《爱情公寓》抄袭《老友记》、《生活大爆炸》、《老爸老妈的罗...

    154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