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美术馆如何用藏品讲好文化的故事[图文]

时间 : 04-29 投稿人 : 小朗 点击 :

美术馆如何用藏品讲好文化的故事 | 美术理论

近年,国家通过第三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和第一次全国美术馆藏品普查对博物馆和美术馆的家底进行了摸底,尤其是全国美术馆藏品普查有效地促进了美术馆界对于自身藏品的梳理,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厚重的工作基础。

面对丰富的馆藏,美术馆应该如何发挥它的社会功能?用藏品讲好文化的故事,用藏品重现美术的历史,让藏品进入大众的知识体系,推进社会美育,是美术馆的重要社会责任,而这需要我们从美术馆工作的特性中寻找答案。

从库房中存放的藏品到展示中的藏品、到被观众认识的藏品,美术馆通过自身的各种专业工作,使得藏品能够被大众认知,实现了藏品形象的生成。阐释是美术馆藏品形象与意义生成的主要的手段,是美术馆知识生产的表现形式,其目的是赋予藏品明确的形象和意义,使藏品知识化,具有进入美术史研究的可能性。阐释功能体现在美术馆工作的多个环节。

当藏品进入美术馆,美术馆通过登记著录工作开始赋予藏品以意义,比如美术馆藏品著录中的作品名称、作者、尺寸、年代、材质、类别,从无到有,为藏品形成了一个最简约的身份。这种对藏品方方面面进行的基本描述,就是美术馆对于藏品的最基本阐释工作。美术馆为藏品登记著录的信息项越丰富,信息项内容越准确、具体,藏品的形象就会越鲜明。全国美术馆藏品普查中需要填写的指标就有31项,其中22项涉及藏品本体。而在填写信息项的过程中,年代、作者、内容等一些关键信息,对于藏品的价值判断具有相当的意义,往往需要大量的专项研究支撑,这种研究是美术馆藏品阐释的第二个层次,对于藏品历史和背后意义的考证和思考意义重大。这种阐释不仅为藏品精准对应美术史的路径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和丰富的资料,更重要的是对藏品的美术史价值判断提供重要参考。如李霖灿在《溪山行旅图》中找到了范宽的签名,中央美术学院确认了佚名油画《半裸女像》为李叔同的珍贵作品,使得作品具有了更为重要的美术史价值。美术馆对于藏品个体身份的认证是美术馆阐释功能的基础,这种功能通过研究文章和藏品图录等形式向社会传播。

一般认为,狭义的知识是认识主体用内在认识图式和结构,同化认识客体而再现出来的被观念化、被符号化了的有序信息组合……通过信息登录和基础研究对于藏品的阐释,美术馆的这种对于藏品的阐释的精确度、有序性和完整性达到了一定程度后,就可以将信息符号化、观念化,形成概念性知识,这种知识是专业化的、复杂的并相对枯燥的,通过这些知识,建构起藏品在专业领域的意义和形象。

美术馆的职能之一是面向大众实施教育功能,这种教育功能是普及性的。为了便于观众对于藏品的认知,美术馆对于藏品进行阐释更为重要而丰富的手段是策划藏品的展示和出版。美术馆通过展览策划和延展的公共教育活动,将原本专业化的藏品知识进行一定的转化,在保证最基本的美术馆专业规范的情况下,尽量用浅显的方式传播给观众,而且其中的阐释工作更多地带有选择性,这种选择性与展览的策划思路有关。

一方面,美术馆根据知识记忆需要语境和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通过设置固定陈列和系列展览,将作品放置入一定的历史语境进行长期展示,赋予作品更为明确的美术史意义和位置。另一方面,通过一定的策划思路,制造出新的话题,将不同的藏品有机地组织起来,进行新的阐释,赋予作品更多的意义,增加作品与观众见面的机会。藏品某方面的特征,会因为展览策划的主题而被放大、强化,从而便于观众理解藏品。如果藏品能与观者的原有知识体系形成链接,藏品的意义就有可能以知识的形式进入观者的知识体系。在展览中,美术馆为了将藏品更好地介绍给观众,同样要进行不同方面的工作,其中就包括展览主题的精心构思,如作品之间关系的梳理、展览流线的设计、作品展示的方式、灯光和环境对于作品的衬托、作品讲解词的撰写、人工导览词的设计等等,这些都会对藏品形成新的阐释,赋予藏品更为丰富的意义。美术馆的出版也是一样,不同的藏品被归入同一个主题,相应的共同特征被放大,出版物当中的图片和文字都是为突出藏品形象而安排的更有针对性的阐释。

美术馆阐释功能要想产生良好的效果,需要符合知识的传播规律,具有比较苛刻的条件,主要是美术馆对于藏品的阐释是否能够有效地建立藏品的形象和意义,这种有效是指美术馆通过阐释所塑造的藏品形象,是否能够与观众的知识体系匹配,进入观众的知识体系,更新观众对于美术或作品的认识,补充他的知识体系中的缺环,丰富他的认知。而这种有效,需要藏品的形象和意义符合知识传播的规律。在马克思看来,知识有三层含义:一是外界事物在人的大脑中以意识的形式存在,二是把大脑中的意识以外在的显现的载体表达出来,三是这种知识与客观事实相符合。这就要求,一方面,藏品的形象能够被观众所接受,存入大脑,另一方面这种形象能够被观众表达出来。其三,这种形象与观众所看到的藏品能够相符合。这种知识的传播,需要藏品的形象和意义十分明确,信息项越是明确、具体、丰富,观众接受藏品的信息点就越多,就越容易产生记忆,而且,美术馆的阐释要恰如其分,要能与事实相符合,要客观、确切,过于虚无缥缈或者夸大其词的阐释都有可能被观众识别为错误信息、无效信息而过滤掉,而无法达到美术馆塑造藏品形象和意义的目的。

比如,1936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馆长巴尔为“立体主义与抽象艺术”展览制作的《1890-1935年风格衍变图》从过去一步一步地进行追踪,清晰地描述了现代艺术运动复杂的交织关系,目标直指立体主义和抽象艺术的历史来源,深刻地影响了现代艺术被看待的方式。而中国的美术馆在美术史研究上的薄弱和目的不明确,使得在阐释藏品、生成藏品的形象和意义方面还有很多不足。例如展览策划中主题的泛泛而谈,目标信息不集中,缺少历史逻辑等,在展览呈现中,提供的藏品背景信息不足,挑选作品不扣题,藏品解读中的华而不实,都大大消耗了观众对于认识藏品的耐心,并容易引起观众对于美术认知的混乱。这些对于美术馆阐释功能认识的不足,使得美术馆对藏品的阐释所应该产生影响作用的有效性大打折扣,许多有效的工作在展览的环节被消解或者埋没了,从而使得中国的美术馆中,能够影响观众的高质量的展览的数量偏少。

在经过21世纪20年的高速发展之后,中国的美术馆在量的变化之后更需要有质的提升。质的提升需要美术馆人潜心分析时代给出的课题,认清方向,找到解决的路径。阐释是美术馆工作的重要方式,也是美术馆工作与知识链接的途径,了解美术馆中阐释功能所涉及的工作以及发挥效能的方式,对于中国美术馆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关文章

  • “雕”与“塑”的生活美学[图文]
    “雕”与“塑”的生活美学[图文]

    当代中国雕塑走向何方?艺术家们在践行着不同的路数,以突破西方化雕塑传统的架构。这便意味着,作为本土化的艺术门类的中国雕塑这一门的创新,仍是植根于本土根基的,由此才能创作出“中国的”雕塑品,外来雕塑物的追随者之路也已走断了。张羽雕塑《指印——注入泥土中的肉身之迹》当代艺术家正在通过在雕塑艺术的边缘行走,实现着这种“突破雕塑边界”的新创。近日,应壹美美术馆之邀观看名为“工作方法——艺术家的时间、空间...

    671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古(钱币)拍卖价格稳步上升,持续走强[图文]
    古(钱币)拍卖价格稳步上升,持续走强[图文]

    国内知名拍卖公司把关较严,推出的古钱币拍卖品真品率较高,有许多古钱币拍品为名家旧藏、传承有序。比如,中国嘉德首次举办的大型“古钱币专场”,绝大部分古钱币拍品来自著名钱币收藏家许廷宪的旧藏,部分源于四川省古钱币收藏大家罗伯昭。罗伯昭生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传承有序的名家旧藏对收藏爱好者和收藏家而言,吸引力更大。特别以江南省造光绪元宝为例,钱币类的在线拍卖中,江南省造和广西省造光绪元宝备受...

    809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妙笔丹青:花鸟画名家韦仲传绘画艺术[图文]
    妙笔丹青:花鸟画名家韦仲传绘画艺术[图文]

    【艺术简介】韦仲传,广西鹿寨县人,1996年毕业于天津美院,2012年结业于中国国家画院高卉民花鸟画工作室。2014年结业于北京清华美术学院理论与书画创作李志向高研班-主题性创作研究会会员,曾得到杨力舟、霍春阳、张立辰、郭石夫、王培东等名家指点。现为柳州市美协会员、鹿寨美协会员、近年来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级展览并获奖。部分作品被艺术机构和国际友人收藏。其中作品《和谐家园》在荣宝斋(上海)拍...

    735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何畅--中国当代画坛主流[图文]
    何畅--中国当代画坛主流[图文]

    何畅自幼热爱艺术,幼时便显露其艺术灵性,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八岁起学习素描、水彩、书法、中国画,遍临名家画作,博采众长,苦心求索,为后来画技的神速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早在学生时期,她的多幅作品已经在省级刊物上发表,多次参加大型书画展览,并多次获全国及市区级美术大赛奖,得到多方好评。画家何畅山水作品何畅在自然主义画风艺术上具有较深的造诣,由于自小就极其热爱大自然,十几年来何畅走遍了大江南北,...

    390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传统柴烧与现代创作的碰撞[图文]
    传统柴烧与现代创作的碰撞[图文]

    展览现场11月29日,“第二届国际陶瓷柴烧艺术节”开幕式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举行,“柴烧·传承与创新”是此次活动的主题。此次艺术节在立足中国传统工艺的同时,以陶艺教育为出发点,吸收、融入世界各国的陶瓷文化,探索陶瓷柴烧的发展方向。除上海外,此次活动还将在江西吉州窑博物馆设立分会场,设有“吉州窑与柴烧”主题论坛。柴烧是一种古老的烧制方法,呈现一种质朴、浑厚、古拙的美。但传统重的是技术,而当代更加...

    1448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让更多人看到博物馆藏品才是最大的爱国主义[图文]
    让更多人看到博物馆藏品才是最大的爱国主义[图文]

    余热不断的故宫文创产品 和冠欣 摄羊城晚报记者朱绍杰3月7日,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文儒在广州美术学院以“选择·转化·创造”为题,以 故宫博物院为例,讲述他对当下博物馆与文化创意产业的理解和观点。李文儒曾任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中国文物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司长,在故 宫工作期间,他曾主持故宫文创产品开发。解决文创产业与传统文化的关系2015年3 月20日施行的...

    1603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党旗飘飘”七一专辑:刘国恩国画艺术[图文]
    “党旗飘飘”七一专辑:刘国恩国画艺术[图文]

    【艺术简历】刘国恩(九头山人),1960年生于辽宁本溪,本溪市政协委员.政协画院画家.毕业于辽宁大学艺术系,进修于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国家画院。师承刘大为、卢禹舜等著名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大品画院副院长,刘国恩美术馆馆长。现任北京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北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刘国恩山水画高研班”导师。主要作品:《白云深处有人家》获第...

    544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王炳新:推进水下考古 力促国宝回流[图文]
    王炳新:推进水下考古 力促国宝回流[图文]

    南海一号水下考古近来,随着中央提出中国外交的“一带一路”战略部署和对“海上丝绸之路”的新解读,“海域”和“水下”成了热词,引发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而打捞“沉没的文明”的“水下考古”也成为热门话题。水下文化遗产保护迎来好机遇海上丝绸之路延绵两千年,跨越三大洲,是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桥梁。这条航线最后一直延伸到东非海岸,全长14000公里,途经90多个国家和地区,称得上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远洋...

    1935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用画笔诠释生命的意义——记军旅画家赵连志[图文]
    用画笔诠释生命的意义——记军旅画家赵连志[图文]

    赵连志,字硕人。辽宁文化产业发展联盟、沈阳市盛世文化艺术中心书画艺术专家委员、盛世书画院副院长。1960年4月出生于黑龙江省克山县。1977年7月下乡,1978年底入伍。1981年3月入党。历任放映员、美术编辑等职务。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书装艺委会委员、孙恩同美术馆艺术顾问、辽宁省东方书画院副院长。1987年至1988年进修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美院)装潢设计专业和书籍装...

    713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治或不治这是个问题[图文]
    治或不治这是个问题[图文]

    《寡人有疾》《寡人有疾》这个书名最先让人想起的就是扁鹊“讳疾忌医”的典故,接着是史上著名的曹操杀华佗的故事,可见大抵是凡人,对疾病多有回避犹疑之态,为人君者亦如此。疾病从某种程度上与死亡一样,是绝对的“负能量”,是难以从中寻觅出什么希望之光的。而较之死亡,疾病又有所不同,因病尚能痊愈,或者有痊愈的可能性,这又让人多了一层不死心。本书中的三个故事都与...

    1465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虚实相生 墨韵无穷——著名画家赵春林的笔墨意趣[图文]
    虚实相生 墨韵无穷——著名画家赵春林的笔墨意趣[图文]

    【艺术简历】赵春林,教授,中国著名画家,1942年生于长春,毕业于燕山大学、中国山水国研修院,同时就学清华大学美院、天津工艺美院、天津艺术中心。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省、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化部书画艺术中心研究员、清华大学艺术研究协会理事、中国文学艺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北京中国山水画研修院终生特聘教授。一生从事教育五十多年,历任城建学校校长、建工学院教学院长等职,...

    57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金碧重彩山水画名家:满威[图文]
    金碧重彩山水画名家:满威[图文]

    艺术简历满威(云林) 满族,法号:弘兮居士,(广济寺授三皈五戒)先后求学于:清华美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创作研究生班央视书画频道何加林工作室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创作研究班期间师承于范扬、林容生、满维起、张复兴、白云乡、刘万鸣等前辈。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水墨画学会理事中国山水画协会会员供职于:中国水墨画院青年画院副院长中国教...

    1253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灵魂的瓦工:肖恩·斯库利[图文]
    灵魂的瓦工:肖恩·斯库利[图文]

    肖恩·斯库利 房间里的人 1967年6月8日,肖恩·斯库利的个展“名作‘陆地线’”在华盛顿的赫什霍恩博物馆和雕塑园开幕,展览将至10月1日。斯库利1945年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1975年移民美国,创作和生活辗转于美国纽约、西班牙巴塞罗那和德国慕尼黑。同时他在1989年和1993年两次获特纳奖提名,哲学家阿瑟·丹托(ArthurC.Danto)称其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油画大师之一”。本...

    1530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翰墨丹青——书画博士之王水清[图文]
    翰墨丹青——书画博士之王水清[图文]

    王水清:先后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系、中国戏曲学院舞台美术系。现为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多次参加国内各种大展并获奖,先后有多篇专业论文公开发表。1992——1996就读于河南大学美术系,获学士学位;1999——2002就读于中国戏曲学院舞台美术系,获硕士学位;2002年至今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2007——2009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创作高研班;...

    624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人间墨妙须传遍[图文]
    人间墨妙须传遍[图文]

    1925年9月8日,姚茫父在《仿唐砖供养人图》彩笺上的和诗。终风且霾时节,到了一趟北京。路上,眼睛不大敢睁,进了常去的一家民营学术书店,还觉酸酸的。揉揉眼,一本看不清什么书名但“弗堂砖墨第一”的那幅《仿唐砖供养人图》却突然跳入了眼帘——这不是我十多年前选作藏书票的那张姚茫父的彩笺吗?拿起一看,果真没错:这本《周作人俞平伯往来通信集》真养眼,连元人...

    1313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