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来作品
造景与赏景
是一对不可分的美学活动。中国的山水画是画家根据大自然景物之间的构成原则,以中国画特有的表现形式自由组合成的。“境者,心造也”,之所以这般组合而不那般组合,则完全依据画家当时的情感所定。不过,并非所有画家都善于融情感于画中。为此,如果一幅画只是空洞的造型,不具备思想情感,当然就只能说是技术展示而非艺术表现了。从古至今。山水画家都力图把大自然中本无喜怒哀乐的景物,构织成有丰富情感的画卷。从而达到借彼物理,抒我心胸的目的。
梁启超云:“戴绿眼镜者,所见物一切皆绿;戴黄眼镜者,所见物一切皆黄”。同一景物,如都画桂林山水,由于画家不同,心境有别,往往会使之带有不同的感情色彩。同时画家的笔墨技法、学识品德、表现能力有别,也会使作品在雅俗品位上产生差异。在此基础上,观者在对作品进行欣赏时,所引发的品评及审美感受,这或许可视为其评价山水画的一个基础。故此观者若想真正领略到山水画作品的内涵及技巧,以及画家所抒发的情感,观者的学识、艺术思想水平,自然也是个不小的因素了。
刘玉来作品
疏密虚实节奏鲜明
一幅优秀的山水画应该同于一首好的乐曲,能予人一种张弛奇妙的韵律感和错落有致的均衡美。山水画的“音符”是画面上的诸景物组成。“音”的高低、节拍长短强弱,也是由景物的浓淡、面积、方位、内容等等因素构成的。
画面处处密则窒息,处处疏则空泛;深色过多易沉闷,浅淡过量易无神。画面疏密匀称的经营总是把诸处的疏密、面积与位置、深浅、内容合计的。此处密而浓所占面积虽小却可与彼处面积大而淡取得平衡;上位置大而深易头重,下位置小而浅易脚轻……从此感觉上出发,诸景物在画面上互相牵制影响,都以一种虚实、疏密对比的面目出现。故画面上的疏密配制总要在观者心中归于一种有节奏变化的均衡感受。
既然如此,那么画面上要产生的节奏感就要力避棋盘式的均衡对称布局,尽量从以上所言诸要素中寻求变化。画谚云“密不容针,疏可走马”式的构图正是通过一种走钢丝式的变化来产生奇妙的平衡神韵的。应看到,对称均衡感是人们的天然生理本能,但生动节奏变化下的这种对称均衡感的运用,确需画家多年艺术修炼后始成,当然,观者的这种欣赏力也需要多年培养了。
刘玉来作品
不着一笔尽得风流
山水画的天、水、云、路及石坡的阳面,往往以”留白”的方式来表现。有时为强调实处也把虚处以“留白”方式处理。画面上的“留白”在整幅画中虽仍是白纸,却是有固定内容的。留白本身即是不着墨色的景物。为此,对于它的安排也需同有墨色的景物一样,要巧妙合理的经营一番。
留白在一幅画上体现着景物间相辅相成、彼此依附的关系。故而画面上的留白不可过于零碎、机械,其大小、方位、走向等等都要防止破坏了画面的完整与和谐。
留白与笔墨之墨形成鲜明的黑白反差,造成靓丽动人、醒目的视觉效果。比如泉水、云烟、道路用山石树木之黑衬托出,虽不着一笔,却因黑白分明而生动有趣。而此种效果绝非轻率所能成,它是画家整体均衡、筹划再三的结果。象一块不大的天空或水面,若需求留白而误染成哪怕只是薄薄的一层淡兰,却可使画面显得窒息。足见留白绝非草率而成,也需苦心经营。
留白之处所以能达到不画而尽得画意,往往是借助周围景物的引发,从而使人对景物构成关系产生联想。总之,看似简单却并不简单的留白手法,往往会使画面显得空灵生动,产生出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来。
刘玉来作品
江山处处有灵性
一幅山水画总是由众多不同的景物组合而成,诸景物并不孤立存在,它们相互保持着一定联系。画家在把握客观景物规律的前提下,把自己的情感注入其间,情感成了它们互相间结合的纽带和使景物生发活力的因子。凡优秀的山水画作品,皆是因注入了画家的真情实感而使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种静动结合的张力。显然,这种张力是画家依照客观景物的组合规律所创作而成的主观景物。而这种艺术创作手法,正是具有独特魅力的中国山水画的表现形式。
山水画创作极其讲究景物间彼此的呼应。呼应即是画家根据画面上的内容,结合客观景物和主观情感形成逻辑上的内在联系。一丛杂树或几座山之间,你俯它仰,你前它后,你左它右,互相避让攒聚,形成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远山与近水,或相隔遥远的山、石、树木,彼此遥相对峙,含情默对,不但外表个性分明,且有着内在情感的联系。诸景物或傲岸,或平易,或明朗,或晦暗,彼此呼应,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使整幅画构成和谐形态美感。
既然画的神似皆由画家所赋予,是画家内心艺术素养的折射,故此一幅山水画是否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则与画家的内心情感的蓄积和艺术造诣深浅关系密切。因此欣赏者面对一幅山水画自然应悉心的去品味,力求通过观赏画面的同时,寻求画家创作的神韵,用自己的心灵与画家的心灵相碰撞,就一定能体味出江山处处有灵性的美感来。
北京艺术研究所刘玉来
2022年3月(摘录于《美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