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成春老师
徐成春雕塑《走进鄂家》
徐成春版画与森林同在
文/晁楣
版画家徐成春同志是黑龙江版画创作群体队伍中的重要骨干之一,也是大兴安岭版画创作群体的创始人之一和领导成员,他的版画作品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有独具个性的版画语言,更为可贵的是三十余年来,他根植于林区基层,潜心艺术实践,创作了大批版画佳作,成绩卓著,并在组织本地区群体创作、培训版画爱好者和重大展览活动,以版画作品宣传大兴安岭形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和影响力。我对他今天所取得的成绩感到高兴、表示祝贺并致敬意!
徐成春同志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学习版画,其间还曾涉猎国画、连环画和漫画创作,1985年至1986年入鲁迅美院版画系学习后开始专注版画创作,且作品逐渐走向成熟并形成个人风格。他的创作题材以森林风光和人物并重,融装饰美与写实美于一体,营造出真实与幻境兼具的艺术氛围,令人耳目一新。如他的版画作品《遗失的层林》《记忆的河流》《归来的家园》等系列作品参加了国内美术大展;《迁徙》《漂逝的岁月》《远山故事》等系列作品入选国际版画作品展获奖并获好评,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徐成春的版画艺术在表现真实感、存在感的同时,因为虚拟之境的巧妙介入及梦幻色彩的个性化运用,触动了现代观者的心灵,从而引发了新的思考。
徐成春现任大兴安岭地区文联副主席,大兴安岭地区美协主席,北极森林版画协会会长职务,是大兴安岭版画的领军人物。目前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是我省版画专业队伍成员深入生活重要基地之一,对黑龙江省版画创作事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由此可以预见,在本地区生活工作和创作的徐成春同志,凭借他对大兴安岭地区在精神文化与现实生活深度融合道路上的探索,凭借他对版画艺术的孜孜以求以及勤奋好学,一定会走的更远!创作成就更高!
晁楣2013.6.2 于哈尔滨
(晁楣1931年生于山东菏泽。著名版画家。北大荒版画开创者、组织者代表人物。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版画家协会副主席,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黑龙江省美术馆名誉馆长,黑龙江省版画院名誉院长、黑龙江省版画会会长,黑龙江省文史馆馆员。多次担当全国美展总评委会委员和全国版画展评委会主任。建有“晁楣版画艺术陈列馆”“晁楣艺术馆”。)
《纪元》
平实为人,勤奋作画
感言徐成春为人为艺的境界
文/宋源文
1983年9月末,我在黑龙江省漠河县城西林吉结识了徐成春,那时他在电影院作美工,爱好版画。一见如故,他放下手头工作,带我们去附近的林场熟悉情况,又陪我们去漠河镇,一路上给我们介绍了许多当地的风俗风情,直到把我们送上开往黑河的最后一班船。
《春光》
1987年大兴安岭发生大火,我听说他为了拍摄扑灭火灾的照片,本在医院养伤的他却跑了出来,顾不了面临大火的家,到处转战火场,结果连徐成春的大量美术作品及美术资料也都被烧光了。徐成春是在林区长大的孩子,能吃苦耐劳,他的质朴、热诚,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雪山掠过》
1992年他曾走出大兴安岭,走南闯北漂荡了八年,期间干过广告设计,也苦苦挣扎搞过版画,终因找不到感觉,最终还是回到大兴安岭,重操旧业。他那跌宕起伏的经历,引领我赏析他那多产多变的作品。
《迁徙之三》
徐成春的作品大体上分为两个阶段:1979年至1992年,他的作品主要取材于大兴安岭林区的生活风光。如《冬漫漫》、《胭脂沟之春》、《源头的号子》、《大锯房》、《北极村》、《桦林小溪》等。
《逝去的风景》
都是家乡美之作,渗透了作者的真情实感。今天看来,依然感到如同来自大兴安岭那明媚的阳光和扑面而来的清新的空气。从1997年到2009年,他的创作取向分流了。
《夜?昼?之二》
《这山·那山》、《远山故事》组画,《飘逝的萨满》等作品,是他与鄂伦春人曾有一年多相处的生活库存的再现,尤其是《这山·那山》,将人们引向游牧民族从远古走来的岁月流痕,只因为作者也有走过山山岭岭的多种体验,才有这种直奔史诗文化蕴涵的切入。《记忆的河流》、《归来的家园》组画,是对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呼唤绿色世界的呐喊,那已变成干涸的碎石,远处的浓烟火海将要吞噬一切,失去家园的驯鹿,腾空飞驰,迷惘、祈盼、何往?
《飘逝的萨满》
《飘逝的岁月》
《迁徙之一》
【艺术简介】
徐成春,1960年生于沈阳,1985-1986年就读于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北极森林版画协会主席。
自1979年开始美术创作,其中部分作品在《美术》、《连环画》、《版画世界》、《美术大观》、《华人美术报》、《诗刊》等报刊发表。
作品《远山故事之三》获第十五届韩国空间国际绘画展“发现价值”奖;《飘逝的萨满》获第七届日本高知国际版画三年展优秀奖;《飘逝的岁月》入选波兰国际版画巡回展。《遗失的层林》、《船之吟潮之咏》、《记忆的河流》入选第九届全国美术大展和第十二届、十五届、十六届全国版画展。
《夜昼》、《源头的号子》、《冰封无季》等作品分别被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黑龙江省美术馆、深圳美术馆、四川神洲版画博物馆及日本、澳大利亚、美国、韩国等国家收藏。
《飘逝的记憶》
《广袤的原野》、《远去的群山》、《冬至北徼》、《冰封无季》、《冬冷无语》,营造出寂寥、苦寒之情境。既是对高寒地带自然生活的概括和浓缩,也是作者经历了生活的磨砺,感悟至深的反照。
《新居》
《旷野的层林》、《远山掠过》、《驼鹿谷》、《梦回额尔古纳河》、《春归南瓮河》、《暮归》等作品,明显有一种回归、寻根的意向,他要追索生活赐于他最初的印痕,扑捉人生的灿烂记忆。《春光》中几个孩子跳绳的瞬间,动作协调,腾空跃起,目视远方。这幅画的构图非同一般,把画中的主人安排在一个虚幻的空间,从视觉上告知人们,他们不仅超越了脚下的土地,同时也置身于无限的时空之中。令人感到那里的孩子也有五彩斑斓的童年生活。有朝气,有梦想,同样享受了人生启蒙阶段的一缕春光。
《再生》
徐成春的前期作品,缘自对现实生活的审美关照和体悟,倾向“自然”而非“人工”,是“原野”、“原材料”、“原创”、“原动力”,带给人们心灵的冲击。不论是生活还是情感,只要是初衷,是真,是善,是美,都像金子一样永远会发光。他的近期作品,是在审美体验基础上的升华,画境中洋溢着感性体察与理性的思考,人生体验与现实的关注,看得出他在进行对生活体验的梳理,人生境界的聚焦,艺术追求的定向的流程中,求新求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