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如何在英语国家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图文]

时间 : 04-26 投稿人 : 源源 点击 :

在“文化强国”战略的号召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被进一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交流传播成为展示中国传统文化魅力、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的主要途径。饮食文化、戏曲文化、语言文化、礼仪文化、儒家经典文化、节日民俗文化等,这些集中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高度的文化精髓不仅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提供了优秀素材,在跨文化国际交流愈发频繁的今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逐渐成为西方英语国家了解东方国度的一张文化名片,引领我国跨文化交流事业不断取得新进展。文化影响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一种侧面体现,也是各国协调合作、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基础,在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的当下,本土文化的传播交流受到各国重视。但中国和西方国家毕竟长期处于不同的文化和地理环境之中,形成了各自特征明显不同的语言文化,如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英语语言文化环境中产生自适应性,如何构建更加合理有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路径,是摆在广大汉文化学者和文化推广工作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如何在英语国家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 艺术杂谈

传统饮食文化

在英语国家的传播

地理环境、生活方式、文化认知方面的差异,导致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与西方国家的饮食文化差异迥然。从食物类型、食物烹饪加工到饮食器具的使用、宴请坐席,中国和西方英语国家之间表现出明显差异。在第一次海外移民潮到来之前,除了封建社会末期部分来华传教士的学习记录和清末掀起的留洋潮,中西方饮食文化基本处于隔绝状态,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在西方国家产生的影响极其有限。海外移民作为国家之间人员流动的主要形式之一,相比短期留学、传教、旅游等形式引起的人口流动具有更强的稳定性。19世纪中后期,西方列强用武力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与西方英语国家的商贸、政治、文化往来逐渐增多,那些与西方国家进行经济贸易、政治文化外交的人员,在异国由零落到会集,逐渐形成了“唐人街”这种海外华人聚居场所。他们作为首批定居海外的中国移民,也将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带到了当地,大量开设的中餐馆解决了海外游子的饮食生活难题,也逐渐成为西方国家透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一扇窗口。新中国成立后,一部分精英知识分子或经济宽裕的富商移民到英、美等西方国家的各城市,他们对饮食生活品质的讲究,逐渐打破了以“唐人街”为核心的华人聚居生活方式,他们和当地人同住一个社区,也加深了与当地人的文化交流,无形中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以更加彻底、全面、直接的形式向外传播。两种不同的饮食文化相互碰撞,让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以更加丰富、系统的形式展现出自身魅力,并对英语国家人民的生活饮食产生了一定影响,让他们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更包容的态度。

传统戏曲文化

在英语国家的传播

与饮食文化这种相对俚俗的生活文化不同,具有鲜明艺术特色的戏曲文化代表了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高峰。即使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具有高度艺术修养的英语艺术人才也能够领略包括京剧在内的戏曲文化的强大魅力。戏曲文化在英语国家的传播方式较为多样,影响较为广泛,西方国家的戏剧创作、影视创作、学术研究都表现出中国优秀传统戏曲文化对它们艺术文化审美的影响。20世纪戏剧家布莱希特就曾以李潜夫的元杂剧《包待制智勘灰阑记》为原型改编出轰动一时的《高加索灰阑记》,深刻印证了中国传统戏曲在西方国家的影响力。在当下西方英语国家的影视制作中,以美国的好莱坞影视为例,从镜头语言到台词、服化道,也有大量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元素蕴含其中,这种文化交融的影视创作手法使影视剧更具审美张力,正是凭借这种对多元文化的包容态度和熟练的融合手法,才使得好莱坞影视作品俘获了众多海外观众的心。

新时期,中国传统戏曲文化要进一步提升在英语国家的影响力,首先要解决的是语言问题,戏曲文化推广者要重视戏曲文化经典的译介工作,要在保持戏曲经典艺术特征的基础上,将其按照英语的语言结构和文化思维进行翻译,使以英语为母语者能够充分领略中国戏曲艺术的深厚内涵和文化魅力,为其在不同艺术作品创作中推广传播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奠定基础。其次,互联网时代,传统戏曲文化的推广传播不能仅依靠传统的线下推广方式,要在深入研究戏曲文化艺术特征和互联网媒体传播机制的基础上,充分激发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信息传播潜力,探索建设创新、高效、多元、层次清晰的推广传播体系,形成传统戏曲文化传播的新模式、新路径、新理念。最后,要构建成体系的传统戏曲文化传播架构。在传播人才方面,不仅要激励国内戏曲文化工作者,也要积极联动海外华人,形成协同的传播格局;不仅要培养汉语系戏曲文化传播者,也要重视英语系的中国传统戏曲文化传播者的培养。在传播内容面,要以经典戏曲剧目为核心,同时要创造新的、展现中国时代社会风貌的剧作,形成丰富多元的内容体系。在传播受众方面,要兼顾普罗大众和专业艺术文化从业者的审美需求,整理创作出面向不同英语国家受众的戏曲剧目,进一步拓展戏曲文化的受众面,提升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国际文化地位。

节日民俗文化

在英语国家的传播

春节看舞狮花灯、元宵节吃汤圆、清明节缅怀先祖、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节赏月吃饼、重阳节登高怀友、除夕吃团圆饭过大年,这些节日活动是中国传统节日民俗文化最生动具体的体现,集中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人民对时令变化的认识和情感。在国际交流和人口流动愈发频繁的今天,中国传统节日民俗文化以韵味悠长、独树一帜的面貌站上了国际文化舞台,成为对外展现中国文化风貌、民族性格、情感特征的一面镜子。如今,留学、移民、旅游、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等各种形式的人口流动推动着中国传统节日民俗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英语国家对中国传统节日民俗文化的了解愈发全面、深刻,对其接受度也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英、美等国的许多城市坐标建筑曾在中国重要传统节日期间亮灯,以示庆贺,也会组织举办做汤圆、包饺子、舞狮舞龙等各种中国传统节日活动,表现出西方英语国家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青睐。

节日民俗文化的交流不仅在民间层面进行,也逐渐成为中外政治文化外交的媒介,两国领导在节日期间致电庆贺已经成为常态。中国传统节日民俗文化要在西方英语国家更加深入地传播推广,需要广大华人群体共同支持和推动。以在华留学生为例,国内各大高校可以在中国传统节日期间组织有兴趣的留学生参与活动,共同庆祝,引导留学生感受最真切的中国传统节日气氛;还可以开设专门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在节日期间开展相应的实践学习,形成有组织、有系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节日民俗文化课程体系。

总体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英语国家之间的交融趋势愈发明显,在语言教育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跨文化传播交流出现了良好契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跨越语言障碍,走向世界,既是中国文化建设系统工程中的重要一步,也是繁荣世界文化,增进国家之间交流合作,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共识的基础。对于英语国家来说,也是了解中国文化发展动态、丰富文化视野、提升本国人民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

相关文章

  • 孔达达:金融界和艺术界是两个领域 语言转变很难[图文]
    孔达达:金融界和艺术界是两个领域 语言转变很难[图文]

    关于艺术+金融,其实谈了很多年,而早期的艺术金融,如文交所、艺术基金和信托最终的结果并不理想。到了2018年,艺术金融看似又火起来了,但其实是相对平淡的一年,咨询的人多,真正干起来的没有。正如艺术金融在2018年最火热的事件——区块链的介入。其实,国际上也有一些区块链技术在艺术领域的尝试,但似乎更多只是一个概念性,并非真正的区块链应用技术。在中国有些画廊和金融机构等将区块链当作重点探索和关注的...

    949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陈传席:可笑!作品没有思想,只有技术,叫什么大师?[图文]
    陈传席:可笑!作品没有思想,只有技术,叫什么大师?[图文]

    牡丹 作者齐白石什么是大师?大师的作品必须是:包前孕后的,而且必须能树立一代楷模,开启一代新风。关键是“包前孕后”,后两条其实已包括在这一条中。能“包前孕后”的作品当然必须是高质量的作品,高质量的作品应有哪些标准呢?功力、样式、思想。一幅作品中,功力高、样式新、思想深,便是高质量的作品,三者缺一不可,但三者皆精,却非易事,正如谢赫说的:“虽画有六法,罕能尽该,而自古及今,各善一节。”姚最说的...

    1291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顾风:艺术的突破要靠文化的引领[图文]
    顾风:艺术的突破要靠文化的引领[图文]

    甘泉山汉墓中殿刻石文字 顾风本报记者 李亦奕日前,“广陵潮——顾风主题书法展”在江苏省美术馆开展,扬州文化学者、文物考古专家顾风用书法形式复活扬州这座古城两千多年的历史,用历史的图式对接书法的现代语式,展览学术性和艺术性并重,以耐人寻味的“主题书法展”呈现在世人面前,值得书法界思考借鉴。用书法诉说一座城细读展览,记者发现展出作品几乎囊括所有书 体,经文以及题跋解读特色鲜明,充满书写趣味,只...

    1079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字外功夫 字内乾坤 ——漫谈王立生先生的书法艺术[图文]
    字外功夫 字内乾坤 ——漫谈王立生先生的书法艺术[图文]

    汉字,这种产生于远古而沿用至今的文字,一直是中华儿女的骄傲。可以说,它是中华民族记忆的密码,是华夏文明的基因,因为从它诞生那一天起,就不仅仅是一种符号,其本身就是中华文明的生动阐释。汉字是先民“仰观俯察”的产物,是天人合一的自然精华。书法是汉字书写的艺术,把汉字写得符合法度、漂亮美观而又富有神韵,这几乎是所有写字人的一种情结。甚至可以说,一手好字,就是一个人的精神面相。王立生先生就是一位对书法艺术...

    791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魅惑与沉思:阿尔丰斯·穆夏的双面人生[图文]
    魅惑与沉思:阿尔丰斯·穆夏的双面人生[图文]

    捷克艺术家阿尔丰斯·穆夏(AlphonseMucha),以优美而富有装饰性的绘画风格广为人知,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商业海报与宣传画,尤其是流畅植物纹样装扮下的女性形象最具标志性。另一方面,穆夏更是一位怀有深沉民族情感、积极融入社会的艺术家,来自时代氛围和民族心理的双向因子在他身上始终共同作用,令他创作出了反映斯拉夫民族自我认同的历史性题材绘画。正在东京国立新美术馆举办的“穆夏画展”全方位呈现了画...

    1769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陈丹青:原色的郎郎[图文]
    陈丹青:原色的郎郎[图文]

    张郎郎 《心中的莲花》 300×205cm 丙烯 2017原色的郎郎陈丹青我所记得的郎郎的模样,是在四十年前,鼻梁挺,头骨正,十足帅哥,开口便是共和国腔调的京片子。那时郎朗三十五岁年纪吧,正在老美院U字楼教室举办婚礼,那天下雨,我路过,头一回听到西洋的摇滚乐。张郎郎 《海默印象》75×100 cm 综合材料 2014胡兰成写过一个意思,我很记得,大意是:人即便有过生死阅历,要能脸上不留故事...

    529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艺术品的定价[图文]
    艺术品的定价[图文]

    Image still from Artsys"TheArt Market, Explained".© Artsy 2016.假设你已经准备好购买你的第一件艺术品:在参观了数场艺术博览会、每周六都在切尔西和下东区的街道上徘徊并连续坚持了六个礼拜后,你记下了喜欢的艺术家和作品的名字。可以说,你已经准备好与相中的那件艺术品共同生活。但仍有一事你尚不清楚:艺术品的价格究竟从何而来?艺术品的价格...

    600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克里姆特与席勒 百年之后的“特立独行”[图文]
    克里姆特与席勒 百年之后的“特立独行”[图文]

    捷克的克鲁姆洛夫(1914)的老房子,席勒作为古斯塔夫·克林姆特(Gustav Klimt,1862–1918)和埃贡·席勒(Egon Schiele,1890–1918)去世百年纪念活动。波士顿美术馆从维也纳阿尔贝蒂娜博物馆借到了两位艺术家的作品来举办一场特殊的展览。2018年2月25日至5月28日,“克里姆特与席勒画展”在路易斯和迈克尔·k·Torf画廊展出。Torf画廊展示了两位奥地利著...

    1293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艺术品电商好不好 这里这里众说纷纭[图文]
    艺术品电商好不好 这里这里众说纷纭[图文]

    艺术品市场近期受多重因素影响,下行态势正不断加剧。对此,画廊、拍卖、艺博会等传统业态纷纷通过与第三方拍卖平台合作或自建网络拍卖平台等方式,开始将部分线下业务转向线上,催生出了新一轮艺术品线上交易的热潮。尤其是刚刚落幕的2020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受疫情影响,这个被视作全球艺术品交易市场最重要风向标之一的艺术展,在今年取消了线下展览,并推出了首届网上展厅。25万人次访问、2000多件作品、2.5亿美...

    1599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华嵒翎毛作品赏析:百鸟争鸣机趣天然[图文]
    华嵒翎毛作品赏析:百鸟争鸣机趣天然[图文]

    华嵒《古木寒禽图》华嵒《锦鸡华嵒《锦鸡竹菊园》竹菊园》浙江骆风华嵒(1682-1756年),字秋岳,号新罗山人,福建上杭县人。华嵒少年为生活所迫,离开家乡到杭州卖画为生;中年后,他流寓杭州、扬州间。其小写意花鸟画笔意纵逸,可并驾于恽南田。华嵒技法全面,还擅长人物、山水。其一生生活困顿,而声名潇然,有遗作《离垢集》。华嵒的花鸟画主要是受恽南田的影响,但他同时也广收博学,既融合了南田的没骨写生...

    695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赠给未来的人生哲学》- 王蒙与池田大作中日文化思想对谈录[图文]
    《赠给未来的人生哲学》- 王蒙与池田大作中日文化思想对谈录[图文]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回首历史我们感慨万千,立足当下我们匆匆向前。再匆忙的岁月我们也要回头看看前辈们告诫的人生哲学,这样才可以坦然自信的面对未来。一本由两位年近百岁的中日文化界的有名作家鸿雁传书的书信对谈,对当下青年人身处的互联网环境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以“赠给未来的人生哲学——凝视文学与人”为主题,围绕文学、历史、哲学、教育等多个话题展开探讨。在思想不停的碰撞过程中,两位文学大...

    778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艺术品为什么会发霉?[图文]
    艺术品为什么会发霉?[图文]

    在过去,我们时常会看到有些书画作品因装裱不佳,使用不当的悬挂、收卷方式,在书画存放、运输中忽视对光照、温湿度等环境因素的控制,导致书画作品出现脱裱、褶皱、变形、变色、虫蛀和霉变等问题。近年来,随着文博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宝档案》等电视节目的热播,文物保护的重要性越发受到人们的重视。文物是历史的见证,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合理的科学防护可以最大限度地延长文物、尤其是书画作品的寿...

    893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百位艺术名家献礼建党100周年——最具收藏潜力著名画家黄华[图文]
    百位艺术名家献礼建党100周年——最具收藏潜力著名画家黄华[图文]

    黄华,字晓清,号清风堂。祖籍山东济宁,现居北京。一九九三年入中央美院,从师著名雕塑家隋建国教授学习雕塑,后师从著名书画家高天祥、贾又福等教授研习书画。现为北京人民画院副院长、一级美术师、北京大泽堂书画院执行院长、陈少梅艺术研究会天津分会副会长。作品分别在《人民日报》海外版、《时代中国》《人民收藏》《青年文摘》等数十家新闻媒体,杂志相继报导其艺术成就。作品入编多部画集、辞书,被国内外多家艺术机构...

    960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慧眼识珠—张国樟美育专栏[图文]
    慧眼识珠—张国樟美育专栏[图文]

    珠宝商因为精品珠宝看的多了才练就一双慧眼,有了慧眼才能辨别出好的珠宝。酿酒师只有真正懂得品味好酒才会酿出好酒。我们只有真正美的东西看的多了才有好的审美眼力。道理也一样,不管是中国画美学欣赏者还是创作者,都要多看历史上和现、当代的精品好画,才能培养一双认识中国画之美的慧眼。好东西品的多了,见到差一点的自然不舒服,好的画看的多了,见到一般的作品就提不起神,审美能力自然上去了。(请横屏浏览)自古以来很...

    1461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李人毅《中国当代画家研究 • 花鸟卷》之邹惠泉:展现花鸟画的大气象[图文]
    李人毅《中国当代画家研究 • 花鸟卷》之邹惠泉:展现花鸟画的大气象[图文]

    邹惠泉,字白云,浙江嘉兴桐乡市人。上世纪70年代拜苏州吴门画院老画家岳石尘为师,学习小写意花鸟画。40余年笔耕不辍。曾创作百花百鸟集。2004年第三届中国书画艺术“华表奖”获精品奖,并被授予“当代杰出画家”称号。2010年在第十二届当代书画家作品邀请赛中获金奖。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画研究院院士、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北京墨都画院理事,杭州宋城画院画师。邹惠泉:展现花鸟画的大气象文/李人毅...

    1856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