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浅析浮世绘与中国明清版画的不解之缘[图文]

时间 : 04-23 投稿人 : 王子 点击 :

近期,北京、上海与东京三地,都在举办浮世绘大展,它们分别是中国美术馆“异域同绘——中国美术馆藏日本浮世绘和清代木版年画精品展”、上海的“梦回江户——浮世绘艺术大展”与东京的“日本三大浮世绘收藏展”。

浮世绘在日本艺术史上跨越了260余年,用今天的眼光看这颗东方的艺术明珠,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视角。

不可忽视的是,唯美的浮世绘与中国明清版画有着不解之缘。

浅析浮世绘与中国明清版画的不解之缘 | 美术常识

来自姑苏版的视觉训练

浮世绘是日本江户时代流行于民间的绘画,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日本文化的象征。江户时代正值我国明清时期。浮世绘的发展与演变,深受中国明清版画的影响。

清朝中期,姑苏城中有50余家画铺,年产版画百万幅以上,远销中国各地以及日本和东南亚各国。姑苏城盛产的反映姑苏繁华街市、人物仕女的风俗画和人物画被称为“姑苏版”。与中国其他地区的民间版画相比,“姑苏版”有一个很大的特色,就是它深受西洋画的影响,带有明显的西方铜版画的阴影和透视手法。铜版画的特点在于用锐利细密的线条表现画面的明暗变化,中国民间画工将这一特色移植到木版画上,以明暗法表现物象,并手工着色上彩,一些画上还特意题款“仿泰西笔意”,意为模仿西洋绘画技巧。

日本江户时代,幕府政权闭关锁国,只设长崎为口岸,对荷兰与中国维持贸易往来。17世纪下半期到18世纪上半期,长崎居住着一批旅日的苏州人,他们保留着家乡过年的习俗和对本土艺术的眷恋。于是,姑苏版画通过居住在长崎的苏州人传入了日本。与此同时,随着贸易的往来,更多来自中国的木刻版画流入日本,深受当地民众的欢迎。姑苏版画中的阴影和透视手法,在无意间对日本的浮世绘画师进行了一番“视觉训练”,将西方绘画的透视法与技巧进行了二次传播,并与日本艺术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透视法。

中国古代的山水画讲究散点透视,而日本绘画的视角则以平面为主。为了表现空间感,不少浮世绘画家采用了一种俯瞰透视,如同鸟儿一般通过俯瞰的方式展现地面的景物。

知名浮世绘画家歌川广重在其最重要的系列作品《名所江户百景》中就采用了竖幅构图。日本美术史专家、上海美术学院潘力教授告诉记者,与以往在风景画中常用的横幅构图不同,画家若要将透视原理运用于竖幅构图,那天空就将会占去画面的一半,这会给风景的表现带来不少困难。歌川广重采用了俯瞰式手法来调度空间位置,有意压低地平线,大面积的空白与景物产生对比,使构图非常有趣味。他还将前景物像极度拉近,主体被画面边缘切断,使画面更具空间纵深感。

浅析浮世绘与中国明清版画的不解之缘 | 美术常识

无意间接受了仇英的风格

明代万历年间至清初可谓是中国木刻版画的全盛时代。木刻版画技术的发展首先离不开社会需求,明代中叶后,人们对图书的需求量大大增加,戏曲小说大量出现插图,《西厢记》《水浒传》《西游记》等深受读者欢迎。《十竹斋书画谱》和《十竹斋笺谱》成为当时的经典,其技法也成为日本浮世绘发展过程中的直接参照。

明代版画发达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许多大画家纷纷为雕版作画,这在以往是极少见的。尽管宋代画家的绘画水平很高,两宋画院名家甚多,但很少有人涉足版画。到了明代,大画家唐寅、仇英以及明末的陈洪绶等都为雕版印刷绘制插图。此外,还有许多名家为各种版本绘制了高水平的画作,这在当时几乎成为一种社会风尚。

明代版画的成熟在时间上比日本浮世绘的兴起早了一个多世纪,当这些线条圆润、刀法精湛的版画随着通商货物出现在长崎港,令日本画师们大开眼界。这些画师中就有铃木春信。作为浮世绘历史上举足轻重的画师,与那些以花魁为主角的美人画不同,他笔下的美人洋溢着别具一格的风韵,她们个个体态轻盈、手足纤巧,传递一种浪漫与感伤的气氛。这种风格被称为“春信样式”,代表了当时的流行画风,也影响了一代画师的绘画风格。

有学者指出,铃木春信的人物造型、用线笔意以及略显伤感的样式,很可能受到我国明代画家仇英的影响。潘力教授认为,铃木春信作为江户时代的市井画工,究竟能有多少机会接触到仇英的画作,尚未可知。可能性较大的是,由于仇英本人制作过版画插图,使得明清版画普遍受到仇英风格的影响。而明清版画又随着中日间的通商贸易往来大量流入日本,因此铃木春信有可能是在模仿明清版画的过程中无意间接受了仇英的风格。

浅析浮世绘与中国明清版画的不解之缘 | 美术常识

画面背后的生命态度

中国的姑苏版画深植于市民文化繁盛的城市——苏州。明清时代的苏州富庶繁华,版画的题材既涉及城市风景,也有许多普通的人物仕女。

江户时代也是日本历史上平民生活水平、经济水平较高的时期。江户画师们不仅从姑苏版画中间接地接触到了西方绘画的明暗法和透视法,同时也感受浓浓的市民气息,并将自己的绘画题材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笔下的美人绘、役者绘、风景画将普通市民的风俗、喜好、趣味和思想一一展现,构成了一部江户时期的平民自传。正如浮世绘大家葛饰北斋所说的,万物皆可以入画。

不过,日本浮世绘与中国明清版画在社会功能、艺术传统方面还是有很大的差异,两者所体现的审美趣味也有所不同。中国木刻版画多选取人们喜闻乐见的题材,反映一种乐天知命、豁达开朗的民族性格;而日本浮世绘则略带感伤,展现了日本民族细腻、敏感的性格和对生命的态度。日语中的“浮世”与“忧世”同音,对于提倡现世精神的江户市民来说,“浮世”一词非常贴近当时最流行的人生观。日本作家浅井了意曾说:即使面临贫困,也不用在乎,不用沮丧,只要随波漂浮,这就是“浮世”。浮世绘中所表现的那些底层百姓尽力生活、珍惜享受此生有限生命的态度,也正是浮世绘至今依然动人的原因之一。

此外,两国的画师在当时的地位与命运也截然不同。浮世绘虽然唯美,但在历史上,浮世绘的出版曾受到幕府的限制,许多题材受到禁止,包括一代浮世绘大师喜多川歌麿在内的不少大家都曾受到当局的拘押和刑罚,导致浮世绘画师不敢在画面签下自己的真实姓名。在那个时代,这份工作并不光彩。画师们的生活大都过得很艰辛,哪怕是后来成为浮世绘艺术象征的《神奈川冲浪里》的作者葛饰北斋,最终也是在穷困潦倒中结束了一生。然而,历经浮世艰辛的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多年后那些几乎沦为废纸、瓷器包装纸的绘画,漂洋过海到了欧洲,成了欧洲新艺术的引爆器。

延伸阅读

浮世绘的全球“粉丝团”

鲁迅 他青年时代留学日本,接触了西洋绘画并迷上了日本浮世绘。鲁迅曾在一篇杂文中间接地提到过浮世绘。他一生收集了许多浮世绘图书与不少日本浮世绘大师的代表作品。他曾说:“关于日本的浮世绘,我年轻时喜欢的是北斋,现在则喜欢广重,其次则为歌麿的人物……依我看,适合中国人一般眼光的,恐怕还是北斋。”

凡·高1860年至1910年前后大约50年间,以浮世绘为主的日本美术对欧洲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1867年,江户幕府参加巴黎世博会,包括浮世绘、和服、陶瓷器在内的诸多展品销售一空。特别是浮世绘作品,应主办方要求又追加百余幅出售。这次世博会成为浮世绘风靡欧洲的发端。凡·高是一位疯狂的浮世绘爱好者,他早年在荷兰期间的绘画色彩比较暗。接触浮世绘后,他的画风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画面开始变得阳光、鲜艳起来。

莫奈 晚年的莫奈把从日本来的皱巴巴的陶瓷器包装纸一张一张展平,然后镶在镜框里,挂在墙上,这两百多幅浮世绘作品是他一生所爱。他还建造了一座日式园林,里面有一座日本风格的桥横跨池塘,他的余生都在这座园林里描绘他最爱的睡莲。

除了凡·高、莫奈之外,德加、马奈等一批印象派画家都深受浮世绘的影响。他们描绘现实生活,在绘画技巧上不再像古典派那样把阴影抹得光滑过度以至看不出线条,反而强调平面涂色,不加阴影,保留线条,用色大胆艳丽。这些都与浮世绘的特点相吻合。

相关文章

  • 艺术品金融:离下一个风口还有多远[图文]
    艺术品金融:离下一个风口还有多远[图文]

    我国第一部文化金融蓝皮书《中国文化金融发展报告(2017)》已于今年春季正式发布,报告由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集中了课题组对文化金融研究和实践的基本观点,重点对2016年中国文化金融发展现状进行了综合提炼和总结,使文化金融的发展引起了更多的关注。在金秋时节,由亚洲艺术品金融商学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品金融研究所和中国文化金融50人论坛作为学术支持的国际艺术品资产评估论坛暨学术研讨会顺利举行,中外...

    936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清乾隆 蓝料与粉红料长颈瓶鉴赏[图文]
    清乾隆 蓝料与粉红料长颈瓶鉴赏[图文]

    清乾隆蓝料与粉红料长颈瓶鉴赏尺寸:高21厘米高15厘米估价:RMB2,600,000-3,600,000说明:料器,即玻璃器。此组料瓶即为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器形周正,长直径,球腹,下承矮圈足。一对为天蓝色,另一只为粉红色。皆为不透明的涅玻璃。质地纯净细润,颜色娇艳纯正,通体光素无纹,天蓝色长颈瓶底部碾砣刻双框“乾隆年制”四字楷书款。清乾隆蓝料与粉红料长颈瓶鉴赏...

    628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艺术先锋人物——画家张燕
    艺术先锋人物——画家张燕

    张燕(艺名:弄墨人)北京人,国家一级美术师。1952年9月1日(阴历七月十三日大势至菩萨生日)是中国极具拥有自身艺术语言的个性派画家。主画:佛像,人物肖像;兼抽象、山水、动物、人物艺术画。虽为老北京人,性格却兼具了江南女子大家闺秀的文静韵致及北方巾帼的率真爽朗。现为:北京阳光鑫源国际书画院副院长北京华夏兰亭书画院院士中国国际艺商联盟画家张雄艺术网画家作品风格介绍:张燕(艺名:弄...

    1732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苏东坡是如何晋升为“全民偶像”的[图文]
    苏东坡是如何晋升为“全民偶像”的[图文]

    九月伊始,美术圈最吸引眼球的新闻莫过于苏轼主题书画特展于故宫博物院上演。文华殿前观者如潮,加上大数据铺天盖地全方位呈现,俨然掀起了一股全民东坡风。虽然身处古典文学和艺术的“云端”,以政治家、文学家、诗人、书法家示人的苏东坡,成为全民的偶像。苏轼《治平帖》卷首苏轼像智慧的实干家展览之所以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热捧,源于苏东坡鲜活的立体形象。他首先是一个智慧的实干家,在因地制宜为民造福的过程中体现出了...

    1571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中国陨石收藏乱象:真假迷人眼 虚实无规则[图文]
    中国陨石收藏乱象:真假迷人眼 虚实无规则[图文]

    陨石标本 作为“天外来客”,陨石附着神秘与想象,引来无数人竞相追逐,有“陨石爱好者”、商贩、拍卖公司,也有像赵志强这样的“陨石猎人”和藏家。从寻陨、鉴定到拍卖、收藏,由于规则不明,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形成了一个鱼龙混杂又盘根错节的江湖。猎陨2007年,能源商人赵志强在英国开会,在伦敦的市场上看到了几块“从天上掉下来的石头”,他毫不犹豫掏出2000元人民币买下4块。回国后,赵志强带着淘来的陨石...

    1275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书法学习:分解动作玩技术筑基体悟两不误[图文]
    书法学习:分解动作玩技术筑基体悟两不误[图文]

    东晋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局部) 邱振中书 李白《蜀道难》 唐 张旭《古诗四帖》书法学习的传统方法往往诉诸感觉,飘忽难测。  央美教授邱振中认为当下应像学科学一样学书法—— 看到好看的字体觉得心仪,但说不出好的原因;临摹了很久的字帖,却始终感觉临得很牵强……很多书法爱好者修习多年,或许都有类似的“隐痛”。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书法与绘画比较研究中心主任...

    240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你了解波普艺术市场吗?[图文]
    你了解波普艺术市场吗?[图文]

    Lucy Sparrow.No Scrubs,2017Galerie de Bellefeuille波普艺术最早滥觞于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并在20世纪6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从此风靡整个艺术界。波普艺术是对那个时代大众文化、大众媒体和日益增长的消费主义的反思、批判与颂扬。它选择了与战后四五十年代占主导地位的抽象表现主义运动(Abstract Expressionist)不同的道路,与后者侧...

    593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浅识绘画无意识状态下形成的义理[图文]
    浅识绘画无意识状态下形成的义理[图文]

    南海岩,1962年生于山东省平原县,1982年毕业于德州师专艺术系,同年分配于平原师范学校任美术教师。1994年入北京画院深造于王明明工作室,并受益于卢沉、周思聪和姚有多等教授。现为北京画院专业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美协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Nan Haiyan,he was born in Pingyuan County, ShandongProvince in 19...

    1232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陈履生:读书匮乏是美术界的癌症与顽疾[图文]
    陈履生:读书匮乏是美术界的癌症与顽疾[图文]

    李可染和关山月、黎雄才、杨善深南北地域之间差异越来越小,但艺术间的交流碰撞还是很必要。12月6日,广东省中国画学会在广州成立,一场名为“南来北往”的学术研讨会也同期召开。“我们还是提倡要读书,尽管读书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读书解决不了江湖化问题,但不读书真的不行”……12月6日,一场名为“南来北往”的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召开,谁知开会伊始,专家们便将话语聚焦在了“主流画坛江湖”与“国画家要读...

    1345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古典大师”回归?“入侵”当代艺术市场?[图文]
    “古典大师”回归?“入侵”当代艺术市场?[图文]

    Saint Margaret andSaintElizabethpresentingadonor,possiblyfromthe churchofSaintPeter,Cologne,c. 1525–30.Courtesy ofLuhringAugustineandSam Fogg.你若沿着纽约切尔西的西24街前行,不仅可以一睹 T.J. 威尔考克斯(T.J. Wilcox)的录像...

    162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2022年中国最具影响力人物专题报道:朱法鹏[图文]
    2022年中国最具影响力人物专题报道:朱法鹏[图文]

    朱法鹏,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2010-2011年雅昌当代国画价格指数名家百强,2016胡润艺术榜排名46位,2019年胡润榜排名68位。作品分别被国内外多家博物馆、美术馆和拍卖行收藏拍卖,其中作品在保利、荣宝、瀚海春秋大拍中多次拍出佳绩。出版有《当代名家技法图例经典/朱法鹏写意花鸟》、《当代中国画家研究丛书/朱法鹏》、《朱法鹏画集》、《中国当代名家画集/朱法鹏》、《写意花鸟作品精...

    162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古代印玺的年代判断[图文]
    古代印玺的年代判断[图文]

    不知从何时起,印章悄悄地退出了我们的生活,失去了往日的辉煌。但在某些方面——尤其是古代、近现代书画艺术品鉴赏、辨伪方面,印章仍然发挥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而古人所用的印玺,既是珍贵的历史文物,更是集章料、篆刻艺术和其自身特有的文化内涵于一身的珍宝。近年来,“乾隆玉玺”屡创天价的拍卖,引发了印玺收藏热潮。对于新入门的收藏者来说,如何判断古代印玺是必须掌握的一门基本功。笔者认为,判断印玺的年代,大...

    1734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当代艺术与伪当代艺术的博弈[图文]
    当代艺术与伪当代艺术的博弈[图文]

    “存在就是被感知”,人是感官动物中的灵长,直觉是智慧的主要来源,概念、逻辑的源头是直觉,最终又需要直觉来证实或证伪。日本人中江兆民把 Aesthetic 翻译成“美学”后被现代汉语沿用至今,但“感觉学”更符合 Aesthetic 的本意。以杜尚为最著名代表的达达主义出场以来,在艺术世界里,“艺术”的概念已经无限开放。但如果和其它领域相比对时,目前的“艺术”还是以美学趣味/感性魅力为先导的。英国艺术...

    87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徐冰:艺术家是干什么的[图文]
    徐冰:艺术家是干什么的[图文]

    目前东西方艺术教育都存在各自的问题,看上去问题的表现形式很不同,可究其原因是相同的:都是由学院体系认识的程式化导致的。由于教学必须是具体的、可量化的东西,“技法”“形式”容易说清楚,但艺术的核心部分却难以量化,所以,学院最容易陷入孤立地研究艺术形式和手法的教条中,把艺术研究局限在量化的形式、材料中,导致了从根本上抓不到艺术的核心问题。我在欧美艺术学院多次演讲,经常与研究生进行讨论。现在世界各地...

    1796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李人毅《中国当代画家研究 • 花鸟卷》之张铁威:忘我无忧的艺术佳境[图文]
    李人毅《中国当代画家研究 • 花鸟卷》之张铁威:忘我无忧的艺术佳境[图文]

    张铁威,1967年出生于广东增城,广东大埔人。中央美术学院中国重彩画高研班结业。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重彩画研究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广州市美术家协会花鸟画艺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作品《清江晓发》入选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第16届亚运会“激情盛会·翰墨流芳—全国中国画展”并被收藏。多幅作品曾获广东岭南美术大展优秀奖,广东省美术书法作品联展优秀奖,广州市美术大...

    1642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