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期,《人民美术网》曾介绍了何东先生的速写的故事之一和之二,现在介绍的是之三。在中国当代画家中,正值少年时代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专题写生创作,并成为一个文化成果进行展示与传播,形成一个有规模、有艺术质量的、纪录当时社会状况的丹青叙事,这在中国画坛应是首例。也构成了当代美术的范例,理应走进美术史册。这也是我们加强对何东艺术人生研讨的意义所在。何东关于速写故事系列的发表,应是当下画坛的的重要话题,更为我们解释他作品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品格有一个鲜明的参照。
何东少年时速写照片,拍摄于1975年。当年河东区要把何东创作的全景风俗画《新村新貌》当做重点作品报送全市少儿美展。活动组织者重视创作源于生活,为找寻创作灵感来源,安排河东区少年宫摄影老师在何东经常画速写的中山门新村公园进行现场拍摄。摄影韩老师很有经验,抓住几位路过的小学生当观众,选择好角度后,用海欧牌120相机快速拍摄完成。后来这张照片放大与作品同时展出,韩老师还送何东一张照片留念。
再次感谢师友们的关注支持!
摘录(2)师友的留言:
李人毅(北京):何老师的速写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从《学习小组》的学习场面,到《仲爷爷》的肖像写生,还有《我家的防空洞》纪录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态,成为具有史料价值的丹青叙事; 而《早点部》、《少年之家》、《体育锻练》等作品,是生活走进一个少年心灵的反光,走昨天留给今天和未来岁月的回眸,是一个画家为家园立档存证的艺术实践。即有着宝贵的史料价值,又是一幅幅立意独特,构图讲究的画作。看似随性的一挥而就,却是情感真挚、忘我投入的创作过程。
李鸣泉(北京):“速写故事”太好了!文图并茂,非常感人!
怡兰(北京):作品真多啊!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很有意义!
杨徳树(天美老教授):温故而知新,引人入胜。
常工(老同学):嗯,文中的提到少年宫我在那里学过美术,第一任老师王传文先生现在旅居美国,十分健康,记得他画树梢的颜色有时是紫色的,这是对我来说是很大的启发……
柴寿武(天津):平面的速写辉映出立体的民生和时代的履痕一一凭粮票买油条,是计划经济的标簽;家家都挖“防空洞”,是“备战备荒为人民”;学生们的“学习小组”,又真实地记录了那时的孩子们,没有现在重达十几斤的“双肩背”的轻松而又充满乐趣的童真学习生活一一那时的教学模式同样培养了象何东社长这样的艺术精英!一一现在的“圈养”和“填鸭”式教学,到了该认真反思和调整的时候了。
李志国(天津):忆起一宫学习班我带女儿去上课,非常感谢!
张恩祥(天津):超越像机的记录,愈久愈超值。
张玉忠(天津):小学的学习小组,坐无轨电车去二宫少年之家,何社的速写让我们有了最美好的回忆。
焦小红(天津):亲切!那时的画班,儿时的玩伴。学习小组,防空洞,早点铺,百货商场收钱的夹子板,在铁丝上划来划去,一幕幕场景,真是美好的回忆……
呂大江(天津):时隔四十余载、看到何社那时的速写场景及人物、真是难能可贵!它除了表现当时客观人物、景物的生动描写、更多的是记录了儿时的记忆和感动!那份纯朴和善良!大赞!
肖云强(画友):中山门三中的美术王老师素描和油画功底很深。我记得第一次培训班结业以后咱俩还去三中看过他。
徳宝(老邻居):今晚又把大家带回了,四十多年前的生活情景,每个人都会联想到咱院里,当时更多的趣事趣闻,,,谢谢你!
速写中的回民食堂前的马车每天都会停在那里,把豆腐渣拉走,我记忆马车应该是增兴窖的,豆腐渣拉回去喂猪。豆腐渣也加工成素帽,当时非常畅销,现在很难买到了。
赶马车的把式,脸上好象有个疤痕吧,后来就改用毛驴拉三轮车了。
再拜读一遍,今晚又是一次美好的回忆。高兴。
朱三姐(老邻居):我认真看了画,脑子里都是那年代的影子比电视要真实,想起了在院里的生活,美好,快乐!
朱四姐(老邻居):画的团结道小学大操埸,看到后我太有感情了,我是学校体操队員,那时,放署假,操场上摆着一溜垫子,体操队员一个假期在垫子练体操,那叫一个平淌,好过瘾哪!触景生情,这幅画又把我带回我幸福的童年!
朱五姐(老邻居):感处很深六段的豆腐房,房空洞,还有仲爷爷,又 唤起了儿时的回忆。
李会长(美国洛杉矶):付出汗水,收獲輝煌。
张会长(加拿大温哥华):您的《速寫故事》喚起我兒時在 新竹 躲"防空壕"烤地瓜(番薯),玩瓶蓋、玻璃彈珠、劈甘蔗...情景。二戰結束後上小學,教室、師資不足(教中文),也是上半天課,還借用歇業工廠當教室,頑皮同學下課嬉戲,經常撞得滿頭包。小孩都光著腳丫上學,各個天真無邪,苦在生活樂在心頭!
刘树徳(巴西圣保罗):成功的踏實歷程。祝賀!
速写故事(3)
15.增兴窑 上世纪70年代,我住在中山门工人新村。新村地处城郊结合部,向东穿过京沈铁路桥有一个名为増兴窑的小村庄,传说早年间增兴商号在此地建一砖窑厂,后来慢慢形成小村落。印象中从铁路桥望去,清澈的月牙河水在村口流淌,村里树荫下的瓦房和土屋若隐若现。小孩或在村边玩耍,或在河里嬉水;大人们在绿油油的田间干着农活。文革时候,父亲有段时间停职在家写检查,闲下来便带我去月牙河捕鱼,顺便画画乡村景色。(1974年用自制竹笔速写)
16.下象棋天津爱下象棋的人很多。上班的人,中午休息,杀一盘;下班后,再杀一盘。公休日,在马路边上,经常有三三两两、一组组的人在下象棋。下棋的几乎都是男人,不分老幼,下起棋来都很投入。不管是三伏盛夏,还是三九严冬,棋迷们都照玩不误。还有不少看热闹的,忘了买菜做饭,驻足观战,还有人因为支招儿翻了脸,吵了起来。天津的相声段子里没少拿他们逗乐。(1974年速写)
17.练武术 老天津人有尚武的传统,小时候邻居中,就有不少叔叔大爷是练家子。天没亮,院子后边就打拳劈腿地练上了。有时看见隔壁大哥的手不停地往装在盆里的沙子里插,“唰唰”带响,他这是在练铁砂掌。听说他的铁砂掌好生了得。到了公休日,公园和河边练武的人就更多了,刀枪剑戟,样样俱全;南拳北腿,各显神通。男女老少的练家子个个身手矫健,一派武林大会的景象。(1974年速写)
18.送煤球儿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前,天津的居民生火做饭、冬季取暖,用的都是煤球儿。煤球儿是煤厂用滚筒机做出来的,有鸡蛋般大小。煤厂有专门的送煤的师傅,拉着装满一筐筐煤球儿的板车,走街串巷送煤。那时很多人家都在厨房边用砖围了个煤池放煤球儿。送煤的师傅把一筐筐煤球儿倒进煤池里。送完一车煤球儿,往往满头大汗,用手一抹,脸都是黑的。居民买煤球儿也有定量,要用煤本买。后来技术革新,改为蜂窝煤,煤球儿就很少见了。(1974年速写)
19.津塘公路 早些年,天津巿区到塘沽唯一的交通要道,是知名度很高的津塘公路。津塘公路途经的河道水沟特别多,所以公路上就修建了很多桥,每座桥不长也不大,都是用数字来命名的。从市区边界开始往郊区排,依次叫一号桥、二号桥、三号桥……大约排到二十多号。一号桥坐落在清澈的月牙河上,附近有皮毛厂、机床厂、苗圃等。津塘公路是交通要道,桥上过往的行人车辆很多。由于是城郊结合部,桥边经常有附近农民卖一些自己种的蔬菜瓜果什么的,都很新鲜,那时又没有正式的菜市场,所以很受上下班的员工和路人的欢迎。(1974年速写)
20.张贵庄村我姥姥家在天津东郊(现东丽区)的张贵庄村。村子不大,但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交通便利,京沈铁路上有张贵庄火车站,天津机场曾称张贵庄机场。小时候母亲常带我回姥姥家,那时候村里的房子还都是土坯草顶,家家院里养着猪和鸡。张贵庄村周边的田野,土地肥沃,河道纵横。村边的水塘,鸭鹅成群,木质的水车发出“哗啦啦”的响声,正在引水浇灌农田。每到做饭的时候,炊烟袅袅升起,烧柴火的大锅飘出阵阵饭菜的香味,让人流囗水。而从地里新摘下来西红柿、黄瓜,咬一口,满嘴清香,那才叫原汁原味。村头的大喇叭,还时常广播,叫某某到大队部去。那声音也是原汁原味的东郊区调儿,和天津市里人的腔调不一样。后来村里办起了铁厂、地毯厂等村办企业,农民们开始了半工半农的生活。(1974年速写)
中国人物画家何东简介
天津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画学会理事,天津市美术家协会人物画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报社社长。1961年11月生于天津市。1982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获天津市劳动模范、天津市首批“五个一批”文艺人才、天津市德艺双馨艺术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21.自己动手 上世纪70年代住在工人新村的人们,虽说生活比较清贫,但工作和生活压力不大,贫富差别很小,人们的心态平和。住在这里的人们动手能力强,会干很多活儿,打家具、做衣服、套炉子、修理门窗、房屋吊顶、攒自行车、理发,样样都行,炒菜作饭等等,更不在话下。我上中学骑的墨绿色自行车,就是哥哥为我攒的,不但便宜,而且活儿地道,骑起来轻便灵活。住在工人新村大杂院里的左邻右舍,关系非常好,邻居之间相互帮忙,有的走得比亲戚还近。那种和谐的人际关系令我至今难以忘怀。(1974年速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