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中国著名国礼画家:金晓海[图文]

时间 : 04-16 投稿人 : 朝朝 点击 :

中国著名国礼画家:金晓海 | 美术教学

艺术简介

金晓海(晓海),古墨堂史主,浙江临安人。1990年毕业于中国美院,现为杭州兰亭画院院长,中国民族书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南海紫光阁画院院士、中国文联书画艺术交流中心会员、中国美术研究院研究员、新华网书画频道艺术顾问、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国际美术交流会理事、浙江省诗书画之友社理事、一级美术师、教授,国礼特供艺术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画家、G20峰会会晤厅背景画作者。

中国著名国礼画家:金晓海 | 美术教学

金晓海艺术成就

1981年受教于中国美术学院花鸟画大家陆抑非教授。

1989年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

1990年作品“秋夜”被中国美术学院收藏以作示范作品。在西泠印社成功举办个人作品展览。

1995年作品“百丛墨兰长卷”获《书圣杯》国际银奖,被海内外誉为当代兰花才子。

1998年参加中国美协举办的“中亨杯全国书画大赛”,作品《秋艳》获奖。

2002年参加中国美协举办的“西部辉煌全国中国画作品提名展”,作品《古宅春韵》获奖。

2003年10月16日杨汝岱副主席亲临杭州兰亭画院视察。

2004年8月20日在北戴河美术馆举办金晓海个人花鸟画展。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汝岱出席开幕式并剪彩,军委副主席迟浩田和政法委书记任建新等中央首长观看画展。

2005年10月作品“葫芦”荣获第八届北京国际艺术展银奖。

中国著名国礼画家:金晓海 | 美术教学

中国著名国礼画家:金晓海 | 美术教学

金晓海作品收藏机构收藏记录

2003年9月北京人民大会堂收藏花鸟画作品5幅(其中三幅悬挂于人民大会堂第一宴会厅)

200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毛主席纪念堂管理局收藏《古宅春韵》1幅

2004年9月中央军委办公厅八一大楼收藏《高风亮节、国色天香》2幅作品。

2005年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收藏《富贵常青》一幅(9125px×3000px)与10月1日国庆之日悬挂于天安门城楼上。

2005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收藏《牡丹.松树.松菊》3幅,

2005年9月人民大会堂管理局收藏《牡丹》一幅。(悬挂于人民大堂四楼国宴厅华北厅)。

2006年1月人民大会堂管理局收藏《版纳雨林》、《雍容华贵》两幅(1097号)。

2006年8月人民大会堂管理局收藏《世界和平》。

2007年9月天安门管理委员会收藏《高风亮节》1幅(2007年10月1日悬挂于天安门城楼上)。

2010年9月国务院西山大楼收藏富贵常青(22500pxx10000px)。

2011年6月应中共中央办公厅之邀为中南海创作丈二匹、牡丹《富贵常青》毛竹《高风亮节》作品并收藏。

2012年七月应中共中央办公厅之邀请为迎接十八大胜利召开在中南海创作国画作品30于幅,并张挂其国画《华贵常青》(10000pxx5450px)的巨幅作品,悬挂于中南海中办第一宴会厅。

近几年来,金晓海作品被编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周年《人民大会堂珍藏书画》集,作品《世界和平》建国六十周年《天安门珍藏书画集》、《富贵长青》、《高风亮节》。

金晓海被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画坛最具影响力的《当代十大名家》、《中国美术十大家》、(十大家有:刘文西、范曾、刘大为、金晓海、吴山明、何家英、贾又福、王明明、于志学、喻继高等十人)、《德艺双馨十大家》等。

作品编入《中国当代书画卷》、《神州画坛五大家》、《中国画六大名家》、《经典风范》、《画坛七贤》、《中国当代画坛八大家》。

封面人物:《艺坛精英》、《当代名家》、《东方美术》、《中国艺术大家》等百余部大型画册中。

中国著名国礼画家:金晓海 | 美术教学

中国著名国礼画家:金晓海 | 美术教学

中国著名国礼画家:金晓海 | 美术教学

对于金晓海,记者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在见到他本人之前,记者已在多个场合听说过他。江南深秋的一个上午,终于走近这位很有故事的画家,了解他的“艺术人生”。

金晓海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不是他那艺术感十足的胡子,而是他的画作。G20杭州峰会,一幅《牡丹图》大气典雅地悬在俄罗斯总统普京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会晤的背景墙上,在峰会期间备受关注,这幅画作正来自于这位临安才子。除《牡丹图》外,金晓海还多幅作品成为峰会“墙上客”,包括《清风潇洒》、《兰花图》等都为峰会增色添彩。

一朝成名背后是十年寒窗,以金晓海本人的话来说是“历经六次变革终形成今天看到的金氏画风”,一步一步走来都是不易,一卷一卷画作都是心血。

中国著名国礼画家:金晓海 | 美术教学

中国著名国礼画家:金晓海 | 美术教学

中国著名国礼画家:金晓海 | 美术教学

中国著名国礼画家:金晓海 | 美术教学

画海无涯苦作舟

他的画笔要驾驭牡丹的雍容与兰花的高洁

金晓海8岁开始画画,特别用功,常常凌晨三四点就起来苦练,大量临摹名家名画,如郑板桥的兰花图,从传统中汲取古人的艺术精髓。

金晓海对记者说,自从和画笔结缘,就很少闲游,如果问这些年他的时间都去哪了?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都花在了颜料、宣纸构成的世界里。

金晓海透露,他曾有过十三年的从军生涯,军队生活简单、自律,有利于专心绘画,也磨练了金晓海坚韧、能吃苦的性格,几十年画笔不辍。

年轻时,金晓海也曾十分迷茫彷徨,什么都学,工笔、人物、山水等等,都尝试了。对于那段青葱岁月,金晓海自嘲是“求全贪多”。

后来,金晓海碰到了人生中重要的“贵人”——著名中国花鸟画家陆抑非。师从陆抑非后,陆抑非教育他要“专”。从此,金晓海开始专攻花鸟,特别是花卉。

“大自然花草繁多,一个个画完鬓已星星。”金晓海对记者直言不讳,那么多花鸟,不可能一一尝试,他的方向是以描摹牡丹、兰、菊、竹、松为主。

“仿古而不泥古”是齐白石的坚持,也是金晓海的追求。金晓海说,现在不少人画画唯求模仿,或者只学入门简单的工笔画,一些在美展上获奖的作品比照相机的效果还逼真,却失去了艺术层次和个人风格。

坚持个人风格的多年磨练后,金晓海的画风日趋沉实稳定,擅长用写意灵动笔法画出了写实效果,画境之中往往虚实相生。他的画笔,能够驾驭了牡丹的雍容,也能驾驭兰花的高洁。

牡丹和兰花渐渐成为金晓海的标签,有人将他比作“牡丹皇子”,也有人呼他为“兰花才子”。

金晓海说,“牡丹伴随了我30多年,还有兰、竹,不可一日无此君。”

对于其中的艰辛和不易,金晓海感叹“历经六次变革终形成今天看到的金氏画风”。

中国著名国礼画家:金晓海 | 美术教学

中国著名国礼画家:金晓海 | 美术教学

大道至简民为本

他的画作要折中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

金晓海的画作被G20杭州峰会“看上”后,金晓海和金晓海的画作一起火了,争议随之而来。其中,不少质疑来自那幅悬挂于俄罗斯总统普京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会晤的背景墙上的《牡丹图》。

这幅《牡丹图》,金晓海以写意技法画出工笔画的效果,配以泼墨的大写意叶子,工写结合,色调强烈。

“土”“俗”“没有意境”……各种口水随之而来,不少人对于这幅画的画风并不待见。

对于质疑,金晓海并不避讳,大方承认确实有的人对于他的作品并不“感冒”,但是他有他的坚持,他有他的自信。

金晓海说,当时有多幅画供俄罗斯方面挑选,但俄方对这幅《牡丹图》一见钟情。

金晓海向记者分析,俄罗斯选这幅画,一个原因可能是他们有社会写实主义传统,这个曾影响过新中国初期绘画,中国美院老校长肖峰等前辈曾留学前苏联,学的就是写实画派。

其实,金晓海的画,不仅上了G20,也入了人民大会堂和毛泽东纪念堂。多年前人民大会堂北厅就收藏并悬挂他的《雍容华贵图》,毛主席纪念堂收藏其《古宅春韵》作品等都出自他手。被这些重要场所青睐和收藏,对于画家来说是莫大的肯定。

金晓海在谈及为何自己的画作为何能被收藏时,跟记者分享他的艺术观。金晓海说,画作要被收藏,不仅与作家知名度有关,更与作品本身相关,作品要能够达到雅俗共赏的效果。毕竟作品是用来供普通大众参观的,过于抽象、风格极端或难以理解的画,欣赏起来可能会存在一定难度。

金晓海认为,艺术作品不能过于阳春白雪,或过于下里巴人,艺术应该扎根于生活,服务于人民。

视觉效果上追求雅俗共赏,在作画技艺上则追求中西结合。“从绘画技巧来说,中国画重博大、完整,多为散点透视,西方突出个体,多为焦点透视,将散点和焦点巧妙结合,能够形成虚实相生的画面观感,《牡丹图》也用到了这个技巧,”金晓海说。

对于金晓海的画作,美术史论家王伯敏先生曾经评价:善于把民族民间通俗文化和高雅文化和谐地结合起来,开拓性地创作出具有雅俗共赏的艺术魅力和审美意境的精品。

中国著名国礼画家:金晓海 | 美术教学

中国著名国礼画家:金晓海 | 美术教学

笔耕不缀无止境

他的梦想要把中国文化影响力遍及地球村

金晓海几十年未有辍笔,不仅画作被人民大会堂、毛泽东纪念堂、G20杭州峰会收藏,他本人如今也已是国家一级美术师、浙江省花鸟画家协会会员。

对于过往的成绩,金晓海不无自豪,但他更加看重的是梦想。他对记者说,他有一个自己的“中国梦”,希望能为中国画艺术走向世界艺术殿堂贡献力量,“我们那一代人重视家国概念,我很认同文化强国这个理念。中国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改革开放又取得了伟大的建设成就,随着中国崛起,泱泱大国文化影响力将遍及地球村,中国绘画也会在世界艺术上大放异彩。”

艺术家因为梦想而更有动力,艺术因为梦想而没有止境。金晓海形容自己,“永远在路上”。(完)

中国著名国礼画家:金晓海 | 美术教学

中国著名国礼画家:金晓海 | 美术教学

中国著名国礼画家:金晓海 | 美术教学

相关文章

  • 欧洲梵高年的追思:梵高再返人间[图文]
    欧洲梵高年的追思:梵高再返人间[图文]

    《罗纳河上的星夜》沈大力今岁欧洲“梵高年”,被定为2015年“欧洲文化之都”的比利时蒙斯市成了后人追思一位125年前遭弃置者的殿 堂。少男少女们唱着国际驰名歌星“蒙斯之子”萨尔瓦多·阿达姆的流行歌曲《落雪了》:“你今晚不会来……”。不!梵高昔日离开曾是博里纳日矿区首府的蒙 斯,现今魂归故地。蒙斯正在市美术馆举办大型美术展览《梵高在博里纳日,一个艺术家诞生》,呈示梵高艺术生涯中的博里纳日时期。梵...

    1354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段俊平书法艺术的本真与内涵的美学特征[图文]
    段俊平书法艺术的本真与内涵的美学特征[图文]

    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的产物,书法艺术与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哲学思想息息相关,历史上的书法大家基本都是积学大儒,他们以书法写意,以书法抒怀,以书法表达性情,所以清代著名书画家、篆刻家赵之谦说过,写字写得好的有两种人:“三岁稚子”与“积学大儒”。前者在于心性的本真,后者在于内涵的厚重。在当代书坛中,段俊平先生的书法艺术就是集心性本真和内涵厚重的典型代表,观段俊平先生的书法作品总给人一种率真自然之美,流畅...

    623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心系雪乡暧暖情——杜晓波北国风情山水画述评[图文]
    心系雪乡暧暖情——杜晓波北国风情山水画述评[图文]

    杜晓波,男,1962年6月生于辽宁昌图宝力镇,号山野村夫、天桥山人、砚田耕夫、老门。1988年进修于鲁迅美术学院国画系,受业于王盛烈、孙恩同等先生。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水墨研究院院士。曾为昌图书画院画家,现为铁岭市文联专职画家。2002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当代中国画杰出人才奖”作品发表于《中国书画报》、《羲之书画报》、《神州诗书画报》、《美术大观》、《...

    1227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从“僵尸游行”看西方先锋艺术传统[图文]
    从“僵尸游行”看西方先锋艺术传统[图文]

    2017年7月5日,德国汉堡大型行为艺术“僵尸游行”现场2017年7月5日,距离今年G20峰会开幕尚有2天,在德国汉堡,1000名全身包裹泥浆的“僵尸”突然从各个街头和角落里爬出来,面无表情地如梦魇一般在城市中游荡。这场历时两个小时的行为艺术,或许正如其组织者表示的: “我们活动所传达的信息是:变革是从你我开始的,而非一些政治精英。”他们希望以此唤醒大众对政治的热情,唤起大众对自身生活的重新审视...

    158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柯布西耶:建筑大师背后的艺术家[图文]
    柯布西耶:建筑大师背后的艺术家[图文]

    柯布西耶 《静物与人物》导言:勒-柯布西耶是世人熟知的二十世纪最为重要的建筑大师之一,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位誉满天下的建筑大师同时也是一位纯粹主义的艺术家,除了建筑作品,柯布西耶还创作有大量的油画、雕塑。海蒂?韦伯(Heidi Weber)博物馆的创始人韦伯既是勒?柯布西耶的好友知己,也是合作伙伴和赞助人,二人的关系非常特别。韦伯是发现和推崇柯布西耶艺术作品的第一人,柯布西耶于人生的最后十年声...

    640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刘玉来: 我和许林村、齐良迟二位老师 [图文]
    刘玉来: 我和许林村、齐良迟二位老师 [图文]

    刘玉来先生和良迟老师我的书画老师是我的邻居许林村先生,怹老人家虽是我的老师,但我从来没以老师的称呼叫过怹,一直按邻居们对他的尊称三大爷称呼怹。先生在家排行三,故此街坊们皆如此尊称怹。三大爷五十年代曾作过章士钊先生的文笔秘书。文革后从八十年代初就在民间书画学校教课。怹的人缘非常好,脾气也好。但他的正义感却并不因为脾气好而唯唯诺诺。那是在文革初期,著名文人老舍因为受到恶潮流的冲击被迫在太平湖沉湖。...

    476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从水浒108将木雕像再谈“宋韵文化”[图文]
    从水浒108将木雕像再谈“宋韵文化”[图文]

    时间:2022年8月9日中午地点:乐清市虹桥镇河深桥村万清堂木雕艺术馆刘德先:看这万清堂里展示的水浒108将木雕像,能否聊期国学一分钟?陈建春:我看在这里也应当再聊期“宋韵文化”!陈华荣:我看可以。(一)钱云雷:《水浒传》虽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虽出生于元末明初,可取材于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陈俊贤:这在《宋史·徽宗本纪》《宋史·张叔夜传》和《东都事略侯蒙传》等典籍中都有所记...

    1396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玉石质量下滑 成交额受影响[图文]
    玉石质量下滑 成交额受影响[图文]

    为期十天的第54届缅甸玉石珠宝交易会(又称“翡翠公盘”)近日在首都内比都落下帷幕。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本届公盘成交额逾5亿欧元,较上届略微降低,原因是货品质量有所下降。根据缅甸玉石业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本届交易会共有6561批玉石及326批宝石原石和成品供竞标,最终不到一半的宝石原石和成品成交、超过3/4的翡翠原石及成品成交,成交总额5.1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40亿元,较去年下降近3%,相比前年...

    896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齐白石《竹映书屋》国画赏析[图文]
    齐白石《竹映书屋》国画赏析[图文]

    尺寸:136×35cm估价:RMB10,000,000-15,000,000成交价:RMB22,425,000题识:万竹参差屋数间,门前池鸭与人闲,一春荷锸行挑笋,犹见层层屋后山。己巳秋七月,为云松先生制,齐璜居旧京时也。钤印:阿芝、老白鉴藏印:汪云松印此幅作品远景山石运用了中国传统技法中的“卷云皴”,像云一样绵软轻盈,舒展自如,闻其名,已有盎然诗意。...

    1355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美术馆日益多元 当代艺术要靠“流量”吸引人气吗[图文]
    美术馆日益多元 当代艺术要靠“流量”吸引人气吗[图文]

    影视剧、综艺节目往往请来“流量”明星贡献话题度和点击率,如今一向“高冷”“小众”的当代艺术也可见“流量”明星身影。当代艺术要靠“流量”吸引人气吗?“流量”和人气能为艺术的发展带来什么?明星出演影像艺术越来越多K11美术馆正在展播的艺术影片《幻狸录》由当代艺术家程然执导、赵丽颖主演。作品灵感来源于著名小说《达摩流浪者》,以一只猫的历程来穿越古今,讲述历史和幻想未来。去年,赵丽颖主演的《楚乔传...

    761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海铨绘画:《你将以何种姿态走过人间》[图文]
    海铨绘画:《你将以何种姿态走过人间》[图文]

    海铨作品《你是哪个维度的生命》(上)和《狂心顿歇》(下)看到当代艺术家海铨的作品,一种沉静的力量会感染你,从静物画到人物画都有一股修行者般的静气,这在血脉喷张的当代艺术圈,显得另类和可贵。海铨说激情地宣泄是艺术的一股力量,但收摄感官刺激后,还有另外一种力量,是沉静的力量,那是一种更高级的精神体验。海铨选择了在后者中探索。他说当下激情已经被滥用,已经变成散乱的亢奋,带着人性堕向无明,现在需要清...

    139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党旗飘飘”七一专辑:王华艺术作品欣赏[图文]
    “党旗飘飘”七一专辑:王华艺术作品欣赏[图文]

    王华艺术简历王华,女,现居北京,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女画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北京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大展并获奖。擅长写意花鸟、工笔花鸟、青绿山水画。作品以传统笔墨功力与当代鲜明的审美元素完美融合,构图含蓄严谨,用墨浓而不痴,淡而不糊,湿而不浊,干而不涩。赋予中国画唯美主义显著特征,在审美价值上追求高格调、高境界、高品质,形成清新灵动、气韵传神的...

    1560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七夕节——中国情人节我们要读的情书故事[图文]
    七夕节——中国情人节我们要读的情书故事[图文]

    [摘要]沈从文、鲁迅、徐志摩和爱人或单方面书写,或相互书写了不少信札,如此一来,《从文家书》《两地书》《爱眉小札》也应运而生。【原编者按】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我国传统的七夕节。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又被认为是“中国情人节”。“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七夕节始终和牛郎织女的传说相连,这是一个很美丽的...

    1373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艺术构建脑洞 科学解释幽灵[图文]
    艺术构建脑洞 科学解释幽灵[图文]

    艺术与科技的相遇是脑洞与幽灵的相遇,艺术构建脑洞,科学解释幽灵。从艺术史和科技史的发展线索来看艺术与科技是同步发展的,艺术提供观看世界的方法,科技解释所看到的世界背后的本质。2019创客艺术节展览现场在诺兰导演的电影《星际穿越》中,墨菲最终意识到书架后面的幽灵其实是身陷五维空间的库珀,这像是这部电影的隐喻:所谓幽灵就是人类自己。所谓神秘主义中的幽灵在电影中的现实最终可以诉诸“五维空间”中产生的现...

    1925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静谧中的奔腾丨康贻生的油画[图文]
    静谧中的奔腾丨康贻生的油画[图文]

    画家康贻生汪益民/文波德莱尔认为,生活的环境变化得越来越快,现代艺术的职责就是“表达我们新情感的内心真实美。”进入知天命之年,康贻生的叙事风格悄然起了变化。对比早期的画面,你会蓦然觉得,在他的笔端,少有了那种众声喧哗,热烈奔放,而是色彩更单纯,构图更简洁,画面更空旷安详,画版上常常留下了大量的空白。油画《守候》77cm×58cm油画《原上的老树》77cm×58cm是不是他已经找到了属于自己...

    392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