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20世纪中国书画收藏第一人 他才是真土豪[图文]

时间 : 04-13 投稿人 : 骆驼 点击 :

20世纪中国书画收藏第一人 他才是真土豪 | 美术教学20世纪中国书画收藏第一人

他才是真土豪

民国时期的书画收藏,有一个很突出的现象,就是收藏规模越大,越有眷恋情结,不肯以其轻易交易赚取个案中物的利润。为爱而藏;为嗜而藏;为信仰理想而藏。

如“民国六大收藏家”:庞元济、张伯驹、张大千、吴湖帆、张葱玉、王己迁,堪称“20世纪六大中国字画收藏家”。

今天要讲的庞元济,乃是“六大收藏家”之首,其收藏书画数以千计,被王季迁称为“全世界最大的中国书画收藏家”,在收藏界与张伯驹并称为“北张南庞”。

20世纪中国书画收藏第一人 他才是真土豪 | 美术教学民国六大收藏家:庞元济、张伯驹、张大千、吴湖帆、张葱玉、王己迁

家产丰厚,子承父业

庞元济(1864~1949),字莱臣,号虚斋,浙江湖州南浔人,是南浔近代巨富“四象”之一——庞云鏳(zhēng)的次子。

和南浔周昌富、顾氏兄弟、金城、张钧衡、蒋汝藻、刘承干等众多收藏家一样,庞家最早也是以经营蚕丝致富,父亲庞云鏳靠经营蚕丝起家,并结识著名“红顶商人”胡雪岩,成为莫逆之交,由此涉足军火生意,使其家产更为丰厚,得以跻身“南浔四象”之列。

庞云鏳娶江苏震泽刘处士方舟的次女为妻,生三子,长名庞景麟,早夭;次为庞元济,字莱臣;三为庞元澄,字青城。庞元济虽是次子,但由于哥哥早夭,他是被当成长子教养长大的。

20世纪中国书画收藏第一人 他才是真土豪 | 美术教学庞元济旧藏 赵孟頫《秀石疏林图卷》

光绪六年(1880),庞元济考中秀才,后屡试未中。光绪十五年(1889),其父以儿子的名义,向清廷献银十万两用以赈捐豫、直灾害,慈禧太后特赏为举人,补博士弟子,并例授为刑部江西司郎中,特赏四品京堂,因此被称为四象中“庞家的面子”。庞云鏳去世后,庞元济实际上成了庞家的掌门人。

庞元济子承父业,创办实业,是位颇具经营头脑的实业家。他不但在南浔、杭州、苏州、上海开办丝厂、纱厂、造纸厂和印染厂,而且在上海、江苏吴县和吴江、浙江绍兴和萧山都拥有许多产业,包括米行、酱园、酒坊、药店、当铺、钱庄和房地产。

20世纪中国书画收藏第一人 他才是真土豪 | 美术教学庞元济,“民国六大收藏家”之首

嗜画入骨,大批收购

庞元济藏画之“所好”,缘起于从小喜欢研习字画和碑帖,他的山水画用笔枯中见润,章法疏朗,这就为他日后成为真正的书画鉴赏者又增添了感性认识。庞元济藏画之所以“有力”,得益于殷实的家底和雄厚的资财。他自称“嗜画入骨”。每遇名迹,不惜重资求购,南北收藏。

清末民初朝代更迭,社会动荡,收藏世家因遭兵乱而不能自守,纷纷抛售所藏,庞氏凭其眼力大批收购,历时30多年,收藏颇丰,蔚为大观。

其中,唐代有阎立本《锁谏图卷》、韩幹《呈马图卷》、王维《春溪捕鱼图卷》、周昉《村姬擘阮图轴》;五代有赵驸马《神骏图卷》、董源《夏山图卷》、张戡《人马图轴》、巨然《流水松风图》;宋代有宋徽宗《雪江归棹图卷》、赵子固《水仙图卷》、钱选《浮玉山居图卷》、李嵩《西湖图卷》;元代有赵孟頫《秀石疏林图卷》、黄公望《富春大岭图》、倪瓒《渔庄秋露图轴》、王蒙《青卞隐居图》、王冕《墨梅图轴》等。

20世纪中国书画收藏第一人 他才是真土豪 | 美术教学庞元济旧藏 王冕《墨梅图轴》

这些都是在美术史上具有重大影响和地位的著名画作,件件都堪称传世孤品。

另外,庞元济还收藏有“明四家”沈周、文徵明、仇英、唐寅,“清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以及“清四僧”弘仁、髡残、八大、石涛等大家的精品之作,无不为艺苑珍品,人间瑰宝。

作为收藏大家,庞元济的收藏鉴赏印鉴众多,所见有:“庞元济印”、“虚斋审定”、“虚斋珍赏”、“莱臣心赏”、“庞莱臣珍赏印”、“臣庞元济恭藏”等,这些都由著名篆刻家赵叔孺、王大炘、胡钁、吴昌硕、汤临泽为其刻印。

凡自己收藏的书画,庞元济均盖上“虚斋”印章,故外国人购买中国古代书画,皆以“虚斋”之印作为识别真伪的标记。

20世纪中国书画收藏第一人 他才是真土豪 | 美术教学庞元济,“民国六大收藏家”之首

收藏经历二三事儿

按照艺术史的发展来收藏

庞莱臣起先的收藏,见好就收,没有明确的目标,收藏到了一定的程度,就有了类似艺术史的收藏秩序,构建自己的收藏体系。按他自己的说法是,“搜罗渐及国初,由国初而前明,由明而宋,上至五代李唐循而进,未尝躐等。”又说:“惟好之既笃,积之既久,则凡历代有名大家,盖于是略备焉。”

重画轻字的古玩行习气

庞莱臣对书法的轻视,似乎到了藐视的程度,让人匪夷所思。他出版的五部书中,没有一幅书法作品,事实上,我们也没有看到他收藏过什么历代书法名迹。原因或许来自于古玩行观念对他的影响。在当时的古玩行中,“好字不如烂画”,是一种流行的观念。

20世纪中国书画收藏第一人 他才是真土豪 | 美术教学(庞元济旧藏 宋徽宗《雪江归棹图卷》)

客人看藏品要讲规矩

庞莱臣是一位心胸开阔的收藏家,不像某些玩“秘藏”的收藏家那样不肯将自己的藏品轻易示人。但是,有人如果真的要想亲见“虚斋”的藏品,还是要讲点规矩的。“虚斋”会按照收藏家的实力和鉴赏水平来提供藏品,供你欣赏:对于一般的收藏家,主人会给你看一些类似“四王”的作品。只有像张大千、吴湖帆这样的大收藏家,才可以看到庞莱臣收藏的国宝级书画。

优待青年才俊

谢稚柳渴望拜观董源的《夏山图》,因为他当时已是沪上艺坛的青年才俊,所以受到了庞莱臣的优待。八十多岁的庞莱臣不仅陪他看了《夏山图》,还一起讨论了鉴赏问题,中午又请谢稚柳吃了顿西餐。可谢稚柳看在眼里拔不出来,午饭后提出还想再看《夏山图》。庞莱臣体力不支要去午休,便叫养子庞秉礼陪同,让他看了个够。这次经历,让谢稚柳终生难忘。

也曾看走眼

庞莱臣曾经与上海名画家宴于酒店,吴湖帆眼尖,发现一落拓文人腋下挟画轴从檐下匆匆走过,遂急急追去,原是久闻盛名的元人之作,号称“十七笔兰”(仅用十七笔画就的兰花图),遂以500元当即买下。庞莱臣知道自己所储之作为赝品,于是力求吴湖帆割让,任其开价多少。吴湖帆面对收藏江湖上的老前辈,执拗不过,只好让之。

20世纪中国书画收藏第一人 他才是真土豪 | 美术教学(庞元济旧藏 宋徽宗赵佶《鸲鹆图》)

殚精竭思,养护国宝

庞元济曾在《虚斋名画续录》中自序道:“因思古人所作,殚精竭思,原冀流传后世,历久勿佚。”

同为南浔人的清代碑传文通检作周庆云在《浔雅》中用短短几句,将庞元济一生的藏画、绘画、著画三大艺术成就与贡献,作了精辟的概括:“莱臣自幼即好收藏,垂克不倦,往往不惜巨资,得稀世之珍,因所蓄既广,乃通画理,所作山水摹仿居多,颇得神似。至论收藏名画,甲于东南,名闻瀛海。其著录尤详,载历代题跋并印记,故国粹之宝存赖此录以传,鉴古者得以考证焉。”

作为实业家,庞莱臣投资兴办一系列企业,在竞争激烈、祸福无常的商业战场上

奋力拼搏并取得成功;作为名重一方的大收藏家,在兵燹之际能耗尽其毕生精力

和资力“披沙拣金”,全力搜求,保护了我国一大批的绘画艺术珍品;在对中国古代书画这种负责中,把自己生命的意志力张扬到了极致。

20世纪中国书画收藏第一人 他才是真土豪 | 美术教学庞元济旧宅

涉猎广泛,甲于东南

虚斋的收藏涉猎广泛,不光是书画,还有铜器、瓷器、玉器、古砂器、鼻烟壶、碑刻和文房器具等。

庞元济收藏的古砂器甚多,并撰有《虚斋名陶录》两册,上册著录茶壶,下册著录文玩器具。此书中著录有许多明代及清初制壶名家的作品,有曼生壶、孟臣壶等数十件。他是上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上海陈曼生(名陈鸿寿,清初著名紫砂制壶大师)作品最主要的三大藏家之一。

与众多民问收藏家不同,庞元济的在财力方面没有丝毫问题。

早在1915年,就有人对年过半百的庞莱臣赞誉说,“虚斋主人收藏甲于东南”。而在此之后,后人对庞虚斋的赞誉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比如,称他是“私家收藏之富为全国冠”;“在海派收藏界坐头把交椅”;“近代大收藏家中的顶级大师”;“在众多书画收藏家中,仅有这一位可以称得上是‘冠绝全国’的大收藏家”;在目前业界公认的二十世纪字画收藏六大家中,庞虚斋位居首位,其他五位是张伯驹、吴湖帆、张大千、张葱玉、王季迁。

20世纪中国书画收藏第一人 他才是真土豪 | 美术教学

(庞元济旧藏 〔唐〕韩幹 圉人呈马图 纵30.5厘米 横51.1厘米 绢本设色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1925年,庞莱臣61岁时,此时已经到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全国各地的有钱人纷纷来上海避难。而在庞家门口,那些昔日显赫的“故家名族”们接踵而至,大包小包地拿出各家的传家宝,来找庞莱臣求售。其中,庞莱臣“一锅端掉”狄平子的收藏,是业内一则有名的掌故。

大名鼎鼎的《富春山居图》曾经被收藏者吴洪裕在逝世前投进火盆,要拿它殉葬,好在他的侄子吴静庵在他闭眼的时候立刻把画抢救了出来,黄公望另一件传世之作《秋山无尽图卷》也被火烧过,只不过,这一件被火烧的画是一件黄公望的伪作。

狄平子(1873~1941),是康有为唯一的江南弟子,是当时有名的《时报》创始人,还办过有正书局,出版过《小说时报》、《妇女时报》等。他所藏的书画,除了清代的“四王”外,还收藏了一些唐、宋、元三代的名迹,如董源的《山水图》、黄公望的《秋山无尽图》、王蒙的《葛稚川移居图》等,都是赫赫有名的杰作。狄平子缺钱之际,正是庞莱臣事业如日中天之时,于是庞莱臣便斥巨资将狄平子收藏的书画一口吃了下去。

相关文章

  • 揭开李可染与齐白石两位大师人物画成就被遮蔽一角[图文]
    揭开李可染与齐白石两位大师人物画成就被遮蔽一角[图文]

    面对20世纪的中国画坛,齐白石与李可染是分列于前半叶与后半叶的两座高山,当我们回首、直面这两座高山时,常常看到的仅是山的一面,而一座高山因拥有庞大的基础、多面的支撑才生成了峰顶的巍峨之势。因此,对齐白石与李可染的认识,我们要如古人观察“造化”一样,从山脚到山巅,从山阳到山阴,由多方面去感受方可了解。然而,人们也许太需要“符号化”的诉求,齐白石虽诗书画印、工笔写意、山水花鸟人物无所不能,但多以花鸟名...

    992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拍场之上 进击的带钩[图文]
    拍场之上 进击的带钩[图文]

    带钩,又称“犀比”,多用青铜铸造,也有用黄金、白银、铁、玉等制成,其功用类似于当今人们腰带上的卡扣,是古代贵族、官僚以及文人武士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具。结合史料及考古研究显示,带钩起源于西周,战国至秦、西汉广为流行。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是古玉带钩制作的衰落阶段,数量锐减,类型单调。这说明此时玉带钩的实用意义在减退。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唐宋时期。到了元明清三代,玉带钩的制作又开始回升,出土和传世...

    79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种族冲突和军阀:缅甸翡翠业的阴暗面[图文]
    种族冲突和军阀:缅甸翡翠业的阴暗面[图文]

    翡翠收入只有极少一部分流入了缅甸本土经济。这是一个混乱的行业,腐败盛行,并与种族冲突和军阀有着联系。英国《金融时报》 Daniel Pye 报道曾在19世纪让慈禧太后笑逐颜开、至今仍令现代中国人爱不释手的翡翠,大部分产自缅甸,这里的“帝王绿翡翠”因其纯净通透的翠绿色而成为全世界最具价值和极受追捧的玉石。(翡翠十分稀有,产自缅甸;常被认为是中国玉的那种玉,实际上是更为常见的软玉。)但是中国古代富...

    1125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扇子的生活美学意蕴[图文]
    扇子的生活美学意蕴[图文]

    在中国传统社会,扇子与民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烈日炎炎似火烧,热得受不了,一扇在手,诚能纳凉降暑。每当夏日,无论王公,黎庶,必备扇子。又因古代中国人极具审美情思,即令对普通器物亦加意营造,这就使扇子具有审美色彩,显出艺术特质。所以,除了实用,扇子又有礼仪、审美、身份认同、文化表征等多重功能。帝王出行的仪仗扇,诸葛亮的羽扇,扑流萤的轻罗小扇,《西游记》里的芭蕉扇,孔尚任的“桃花扇”,文人手持的折...

    1382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用0和1重新拢出历史的模样[图文]
    用0和1重新拢出历史的模样[图文]

    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字虚拟技术的实现,古老的文物进入虚拟世界,似乎终于找到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不怕刀斧,不惧水火。备份如果足够多,战乱和贪婪也无法将它们毁灭。如今3D打印的兵马俑可以出现在千里之外的乌镇,沙漠里的敦煌壁画能够投影到上海;故宫的端门数字博物馆里,当手指从宽7米、高4米的触屏“多宝阁”上滑过,本该在玻璃展示柜后纹丝不动的瓷器和书画,会在指尖旋转跳跃,每一处细节都清晰可见;而震惊世界...

    1247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钱多人傻?艺术品电商这门生意可没那么好做[图文]
    钱多人傻?艺术品电商这门生意可没那么好做[图文]

    中国艺术品市场在经历了几年的调整之后,借助互联网平台,艺术品电商成了又一个红火的话题。1989年,全球第一家艺术品电商artnet在纽约成立,之后其开发的价格数据库、新闻等产品成为业界标杆。在中国,则先后有赵涌在线、嘉德在线、艺典中国等机构进入艺术品电商的领域,在各自的领域做出了很多交易形式和业务形态上的尝试。中国的艺术品拍卖行业诞生了23年,当这个年轻的行业遇到互联网,尤其又有了政府力推的“互...

    22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画照片”的根源何在?[图文]
    “画照片”的根源何在?[图文]

    画照片仅仅就行为本身来说是中性的,无需特意表扬,也不应刻意批评,关键要看画家这个方法用得怎么样,如果画得神采飞扬韵味浓厚,就值得点赞;如果画得肤浅表面沉闷乏味,就应该批评。以此类推,即使是现场写生,也还是要看作品效果而论,不能说对着照片画得不好就口诛笔伐,写生画得不好就可以原谅。写生和画照片,都是画家直接观察对象的方法手段,在以前漫长的时期内,写生是直接观察的主要手段,照相术出现并普及以后,有的画...

    1436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传艺术之大美——画家王少川[图文]
    传艺术之大美——画家王少川[图文]

    艺术简历| Art resume王少川|Wang Shaochuan1972年生于山东安丘。1994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系。1998年进修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2009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导师张志民。2020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获美术学博士学位,导师卢禹舜。现任教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秋水日潺湲》139×69cm 纸本设色 2020年山川相繆...

    46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诗意的表达——丘挺谈《八大处手卷》的创作[图文]
    诗意的表达——丘挺谈《八大处手卷》的创作[图文]

    时间:2010年10月29日地点:环铁•丘挺工作室采访人:许柏成艺术中国:当您得知波士顿美术馆邀请您根据他们的馆藏创作一幅作品时,您最初的想法是怎样的?丘挺:我觉得这个想法是很特别的。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策展思路。特别是我们现在这个时代,中国画的创作伴随着怎么认识传统,怎么发展中国画的问题,“与古为徒”恰恰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考,就是怎么样让&ldquo...

    1999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著名画家张金荣祝全国人民元宵节快乐[图文]
    著名画家张金荣祝全国人民元宵节快乐[图文]

    【张金荣艺术简历】张金荣 天津塘沽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一级画师,中央电视台华人频道艺术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幼与丹青结缘,喜涂鸦,无方寸,广涉猎,无师承。早年曾先后从事油画,连环画、年画、版画、标志设计和漫画创作,至50岁后情钟国画,心无二用。近年画作以写意人物、花鸟为主,多为名人高士,野鹤闲云;擅线描,淡墨彩,求神韵,设色淡雅,造型飘逸。1...

    1709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清华大学戴顺智教授作品赏析[图文]
    清华大学戴顺智教授作品赏析[图文]

    戴顺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先后出版《戴顺智画集》、《戴顺智线描集》、《线描造型艺术》、《戴顺智小品画集》、《戴顺智肖像作品集》、《戴顺智水墨画集》、《戴顺智新作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材《考前素描指导》、《考前速写指导》、《绘画基础入门》等。戴顺智:牧牛情境,溶于血脉中国的绘画对画马画牛有着独特的审美情感。如果说画马大都是缘起战争征伐、...

    314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名家风采:当代画家郭在舟山水画艺术[图文]
    名家风采:当代画家郭在舟山水画艺术[图文]

    艺术简历郭在舟,1966年生于安徽巢湖,现居北京。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美协会员,巢湖市美协副主席,中央民族大学书画院特聘画家。2006年研修于中国美协山水高研班。《听得秋声忆故乡》97×180cm情动于内,妙造于外丘壑藏胸文/雨舟中国山水画是构建在传统文化土壤上的另一种独特的语言,是通过笔墨和色彩赋予思想情感的另一种审美表达,是天地万物了然于胸的自然融合,是“天人合一”的精神互...

    516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刘顺平与文昌阁碑记[图文]
    刘顺平与文昌阁碑记[图文]

    摄影 鲍海春作者:林新华说起乐清书法家刘顺平先生,引起人们更多津津乐道的是他的石碑。从他2017年为《刘伯温纪念堂碑记》撰书以来,一发不可收,先后撰书了《刘公谷碑》《重修智广禅寺碑记》,还自费出版了三碑帖,他与石碑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文化界街谈巷议的一段佳话。提起石碑,不得不溯源文字和石碑的关系。人类文明的产生、延续、传播、发展极大地依赖了文字的发明与发展。据说中国的文字由上古时代的仓颉发...

    923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推动新时期砚文化的价值建构[图文]
    推动新时期砚文化的价值建构[图文]

    当我们在讨论新常态、在防范金融风险、在探讨经济转型的时候,往往会迷失于复杂而又坚硬的现实问题的丛林之中,而忽视了中华民族延绵5000年的最具战略意义、最伟大、最丰富的资源——文化艺术资源。放眼世界,这一丰富而又独一无二的文化艺术资源,正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源泉。虽然我们的产业界、我们的社会精英们,还有不少人认为这是“远水解不了近渴”,但砚文化的践行者们,凭着对砚文化的热爱与发...

    1656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高其佩指画:画尽意在意在画外[图文]
    高其佩指画:画尽意在意在画外[图文]

    高其佩作品指画萌芽于唐朝,清代画家邹一桂在《小山画谱》中有唐代画家王洽“以墨泼指素,或吟或啸,脚蹴手持,随其形状,为山石云水”的记载。指画多以食指为主,辅以拇指、小指,泼墨时四指、手掌、手背并用,连涂带抹,必要时指背、手掌侧面都可以用来作画。指画适合比较粗放的写意画,而且重在墨的运用,深浅浓淡,浑然一体,与毛笔画相比少了些笔墨刻画的痕迹,所画人物形...

    1622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