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并置的时态”:呈现上海年轻一代对当代艺术的思考[图文]

时间 : 04-13 投稿人 : 开开 点击 : 1781 次

“并置的时态”:呈现上海年轻一代对当代艺术的思考 | 美术观点

《坐山看水》 吕旗彰 综合材料 2017

9月4日,由上海市由普陀区文化局、普陀区文化馆等举办的“并置的时态”在普陀区文化馆城市创意空间开幕。此次展览分为五个章节,涉及绘画、装置,影像等多种艺术形式。呈现了80后年轻艺术家对当代艺术的探索与思考。展览将持续至9月25日。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展览?展览名称“并置的时态”你是怎样理解的,想以此来诠释什么?

姜又铭(策展人之一):这是一个关注活跃在当下的青年艺术家群体创作现状的学术性展览。“并置的时态”是一个双线索叙事的展览,我们此次展览正是借助这个概念既强调展出作品的“过去完成时态”,又强调艺术家作品的“现在进行时态”。 “过去完成时态”指艺术家在过去已完成的创作实践和作品本身,包含作品的组成要素及其所呈现出的状态,承载了艺术家既往的思考。“正在进行时态”则指再一次回归到展览现场的作品,强调作品的“在场性”,艺术家的作品因在不同的展览中被全新的逻辑关系不断重组,不同的作品之间彼此辐射、形成对话,延展出超越作品原本的意涵或衍生出一种全新的叙事关系。这是一个连续性的、不断变化的动态的过程。这也是借鉴语言学家索绪尔“共时性”和“历时性”的考察方式,将动、静两条线索的并置,我们想借此来诠释作品多元解读的可能性。

正如展览的学术主持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邱敏所说,所谓的并置,就是媒介的并置、不同文化属性的并置。当代艺术不再仅仅局限于形式风格论的表述,它已经上升到文化学的层面,对艺术内部而言,它跨媒体,我们可以看到这次展览有影像,有油画,有水墨,有综合材料。同时,艺术除了自身的形式探讨之外,它有一个外部的社会学意义,也就是历史意识和社会现场的问题意识。

“并置的时态”:呈现上海年轻一代对当代艺术的思考 | 美术观点

并置的时态

“并置的时态”:呈现上海年轻一代对当代艺术的思考 | 美术观点

《燃系列63》 王净 布面油画 2018

参加展览的艺术家是怎样的一个艺术群体?他们的共性又是什么?你觉得他们的优势或者说独特性是什么?

姜又铭:此次展览选取的艺术家均为在当代艺术领域中比较为活跃且最具实验性的80后艺术家群体。他们作为年轻一代的当代艺术家,不局限于从单一技法语言内部寻找进化的动力,而是各种艺术形式之间互为资源文本,相互借鉴,彼此滲透。展览共被划分为5个章节;在并置现场第一版块,我们将艺术家戴牟雨、李藩檩、吕旗彰等人的作品并置在一起,完整的呈现出纸上平面风景与立体装置风景之间的“诗意”转化关系;并置现场第二版块,艺术家顾奔驰、王净和赵波的作品,则因都具有“抵达‘光的彼岸’”的精神诉求,相遇在一起。

展览中那些作品最有意思?或者说展览作品的亮点是什么?具体谈一谈他们在作品创作过程的思路、取材。

“并置的时态”:呈现上海年轻一代对当代艺术的思考 | 美术观点

左:心理样本之人间世 黄赛峰 布面油画 2016 ; 右:心理样本之人间世 黄赛峰 配套视频 2016

姜又铭:比如艺术家吕旗彰,此次展出的《坐山看水》是结合他原有的材料探索,再根据我们对展览空间进行再创作的特定场域装置,《@雷锋》也是几天前刚在展览现场完成的新作,他一直试图去研究雕塑装置的时间与空间、平面与立体、真实与假象、现实与虚拟之间的关系,他也尊重且强调每个观众不自觉中带有的个人情感色彩和自己的解读,试图唤起种品与读者的互动及延伸关系,这也正是我们此次展览所强调和试图引导的观看与解读方式。

更多的艺术家创作思路和取材,将由另一位策展人向世奎在现场进行更为细致的导览,就不在此过多赘述了。

“并置的时态”:呈现上海年轻一代对当代艺术的思考 | 美术观点

《@雷锋》吕旗彰 2018

展览策划与挑选艺术家的时候,遇到过什么困境?

姜又铭:的确,展览最困难的过程就是对艺术家进行选择和挑选的过程,这是一个需要不断肯定自我的选择,又不断地否定,再建构,然后再否定再建构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有点像一剂无法割舍的“毒药”,有毒但成瘾,我想,如果不是因为每一个展览都有它的Deadline,我和另一位策展人向世奎会无止境的纠结下去。

我们希望我们抛出的五大版块的并置只是作为一种可能性的引导,我们亦期待观者以更加开放和多元的视角对作品进行解读。

“并置的时态”:呈现上海年轻一代对当代艺术的思考 | 美术观点

《晴朗的一天》 卜金 布面油画 2018

“并置的时态”:呈现上海年轻一代对当代艺术的思考 | 美术观点

策展人之一的向世奎在为展览作品讲解

艺术家对当代艺术的认知是否是一样的呢?对于他们的坚持与探索,你都看到了那些?

姜又铭:这些艺术家立对于自己作品的创作、艺术语言的呈现及作品所要表达的含义等等,这些具体的方方方面面他们是不同的。比如戴牟雨曾经是一位摄影师,对事物敏感而观察入微的他,对纸张、颜料都极为挑剔,为了表达自己的“心像”,不断尝试、删选这些材料。因此,这是一位对媒介材料追求严格的艺术家。黄赛锋用互动性的艺术作品来诠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配合与并置关系。

吕旗彰则是把主要精力投放在对自己的审视,认为感知世界上真与假、善与恶、利与弊、对与错、好与坏其实并不是真实的理性判断。

通过对这三位艺术家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表达的比较,就可以看出他们在当代艺术领域中的思考与探索。而且探索形式是丰富的。

“并置的时态”:呈现上海年轻一代对当代艺术的思考 | 美术观点

艺术家们与策展人合影

在艺术多元化的现在,年轻艺术家的艺术探索道路很容易转向或“夭折”,因此你认为他们的坚持有意义吗?

姜又铭:正是因为艺术日趋多元,他们的存在才更有意义。我们也考虑过年轻艺术家在艺术道路上还能坚持多久。虽然我们为此焦虑过,但我们还是希望呈现当下年轻艺术家的探索道路,让更多的人来关注当下艺术的新生力量。或许在将来,下一个10年、20年,这批年轻艺术家仍然活跃在自己的艺术领域,那么这个展览才更会有意义。

相关文章

  • 翰墨情缘畅写人生 刘俊京书法艺术赏析[图文]
    翰墨情缘畅写人生 刘俊京书法艺术赏析[图文]

    刘俊京,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华养生书画研究院院长,北京东城书法家协会主席;书法师从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其作品获中国文联“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创作提名奖,并在中国书协举办的八届国展、九届国展。第四届正书展、第八届国际书法交流展,中国书法家五百强展,第十五。十八届中日自作诗书法展、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书法展、“冼夫人杯”书法展、“梁披云...

    32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寅虎纳财 鸿虎齐天——著名画家赵倩[图文]
    寅虎纳财 鸿虎齐天——著名画家赵倩[图文]

    艺术简介赵倩,字玄溪,号墨孜,1973年出生于山东,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系,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中国画研究院首届创研班,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研究生班。主攻山水,兼花鸟、人物。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青年百杰画家,山东画院特聘画师。二零零六年被评为当代中国艺术市场最具收藏潜力的画家。二零零六年被评为中国当代画坛60杰,二零零七年被评为中国当代画坛七零后20杰,二零一零年被...

    978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中国当代陶艺走过三十年:材料发展还有多少可能
    中国当代陶艺走过三十年:材料发展还有多少可能

    英国V&A博物馆当代陶瓷展室,藏有欧洲、亚洲及北美洲的当代陶瓷作品。专访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吕品昌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起,中国陶艺几乎与中国当代艺术同时进入了“当代”的轨道,而今恰三十年。中国陶瓷未来之路应该怎么走,是有责任感的陶人都在思索的问题。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吕品昌教授认为,当代陶艺既不能抛弃中国文化传承,也不能一味复制前人。陶瓷的前沿要面向陶瓷的未...

    880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艺苑奇葩 巾帼之光—记著名书画家闫品[图文]
    艺苑奇葩 巾帼之光—记著名书画家闫品[图文]

    1973年,己经是三个孩子母亲的闫品,一边照顾着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一边持之以恒地研究着书法艺术。皇天不负有心人。1992年,己在晋州画院工作的闫品,实现了自己艺术人生的重大转折。时任《人民日报》记者的张雅心来到晋州画院采访时,隅然知道了闫品的传奇人生,并与闫品进行了深入的交谈。面对这样一位为了艺术事业孜孜不倦的强者,张雅心非常同情她,毅然决然地说,我给你介绍一位名师吧!此话一出,闫品心里激动...

    1498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当代著名人物画家杨宏伟作品欣赏[图文]
    当代著名人物画家杨宏伟作品欣赏[图文]

    【个人简介】杨宏伟,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系,进修于中国国家画院人物画高研班。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北京大品画院执行院长,中国国家画院师生联谊会副秘书长。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人物艺术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书画院特聘画家,郑州市美术家协会理事、人物画艺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北京市房山区美术家协会人物画艺委会主任。作品发表于《中国书画报》、《美术报》、《艺术镜报》、《河南日报》、《大河报》、《云南日报》、《美术...

    1127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再构东方美 中国独立珠宝设计师诠释“新中国风”[图文]
    再构东方美 中国独立珠宝设计师诠释“新中国风”[图文]

    提到中国风的珠宝,人们脑中第一印象就是金玉满堂的富贵相,金戒指、玉手镯,翡翠坠子弥勒佛——这些中国传统珠宝除了在婚庆典礼上短暂地端上台面以外,似乎就没有其他的舞台可以发光发热。然而在中国珠宝风格的刻板印象越来越沉重的时代,仍然有一批年轻的珠宝设计师致力于打破这种观念的桎梏。他们用自己的理解重新解构并诠释新语境下的中国风珠宝,让人眼前一亮之余,更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更深刻的认知。5月中旬,一场名为“...

    186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俄罗斯油画的历史渊源[图文]
    俄罗斯油画的历史渊源[图文]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在国际美术发展史上,油画以历史悠久、形象逼真、色彩浓烈诸多优势,逐渐成为造型艺术中最具艺术魅力、最有艺术价值和最重要的艺术门类,是国际公认的主流画种之一。西方的绘画教育及创作,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最初是从十五世纪的意大利开始的,意大利画家奈洛·达·梅西纳在借鉴了别人技法之后,在威尼斯传授油画颜料的使用及绘画方法。自此,油画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在欧洲流行开来,当时主要是以师傅带...

    1443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摄影书:照片最好的归宿[图文]
    摄影书:照片最好的归宿[图文]

    摄影术自发明迄今已走过一百七十六个年头,而世界上第一本摄影画册《英国的藻类植物》(Photographs of British Algae: Cyanotype Impressions)的诞生预示着摄影与书的相互结合将会带来无限的可能性。此次华辰秋拍推出 “中国摄影史上重要的摄影书和手工书”专题,旨在勾勒出中国摄影史上重要时间节点的摄影师及其代表作品的基本脉络,帮助藏家和爱好者审视那些值得被关注、...

    1755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石雕大师薛宗强:传统和现代艺术完美融合[图文]
    石雕大师薛宗强:传统和现代艺术完美融合[图文]

    薛宗强薛宗强;现为中国石雕工艺协会会员、中级工艺美术师、陕西文化促进会会员、大长安艺术沙龙会员、韩城市收藏协会会员,职业雕刻艺术家。1979年生陕西綏德人,自幼聪颖好学,酷爱石雕艺术,对于雕刻艺术有较深的理解和感悟,拜名师,研究和探索雕刻工艺,他善于观察、勤于积累,想象力丰富,心灵手巧、大胆创新。其作品富有神韵、细腻委婉、气势磅礴、繁简有致、在进行实践操作的同时,始终坚持学习和研究雕刻工艺...

    698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用一汪清水述说奥菲利亚的悲伤[图文]
    用一汪清水述说奥菲利亚的悲伤[图文]

    堕落“我和东方人一样,做的不是雕塑造型本身,我做的是‘精神’”。来自罗马的艺术家奥利维艾罗(Oliviero Rainaldi)的表述,与走入上海当代艺术馆的观众的感受有相当大程度的契合。在那里,人们自然而然地感受到身处庄重仪式中的肃穆感。奥利维艾罗的雕 塑、素描、油画等作品,引导着人们在平面与立体之间穿梭,展厅成为一个对宗教、神学和哲学的思辨之地。 奥菲利亚奥利维艾罗的作品广泛使用...

    433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一位海派画家的“西行漫记”绘就另一种“中国式风景”
    一位海派画家的“西行漫记”绘就另一种“中国式风景”

    顾士本《溪水》这几天,慕名前来参观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中国式风景——林风眠吴冠中艺术大展”的观众,不期在隔壁展厅邂逅西藏风情满满的“西行漫记——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馆藏顾士本作品展”,为这另一道“中国式风景”而驻足、吸引。展览的主角顾士本(1927—2009),是一位鲜为人知的海派画家。他生于浙江鄞县,1949年入伍,长期从事部队美术工作,1980年调入上海油画雕塑院工作。其作品基本...

    80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喜迎党的二十大绘画作品选——著名画家萧晗[图文]
    喜迎党的二十大绘画作品选——著名画家萧晗[图文]

    【艺术简历】萧晗(本名肖晗)简介:肖晗,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先后师从王仲,毕建勋,史国良,张道兴,研习人物画,师从张复兴先生研习山水画,拜花鸟画家王雪涛先生之徒和芝圃先生为师,研习花鸟画。2013年在中央美院进修,师从毕建勋。2018年在首都师范大学研习花鸟,师从吉瑞森教授。艺术成就2015年5月26日作品《新装》入选“翰墨齐鲁”中国画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2015年8月15日作品《...

    455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传艺术之大美——特邀著名书画家周铭[图文]
    传艺术之大美——特邀著名书画家周铭[图文]

    【艺术简历】周铭,字德麓,号椟山堂。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人民大学访问学者、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山画会李宝林工作室画家;中国人民大学画院画家;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首都书画院理事;中国萧军研究会红色文化研究院国画院副院长。被中南海国礼中心聘任为“国礼艺术家”;京华美术馆山水画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现代管理大学书画艺术研究员;北京米芾书画院艺术顾问。其作品以学习研究中国传统书画为根基并吸收古今、...

    1922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立体主义将具象绘画推向末路[图文]
    立体主义将具象绘画推向末路[图文]

    毕加索 《哭泣的女人》日前,毕加索的十件陶瓷作品现身广州艺博会成为亮点;而不久前,毕加索立体主义时期代表作品《坐着的女人半身像》在中国展出时被网友屡屡刷屏。此外,去年万达集团以1.72亿元买下毕加索油画《两个小孩》也都让立体主义成为中国收藏界的话题。而说到立体主义,从毕加索创作的第一幅立体派作品《亚威农少女》开始,就宣告了对古典绘画凝视的结束,具象绘画由此走上末路。作为西方现代艺术中具有重大影响...

    541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浅析郎世宁《平安春信图》[图文]
    浅析郎世宁《平安春信图》[图文]

    清代宫廷画家郎世宁创作并题有乾隆诗作的《平安春信图》是清代宫廷绘画中的一幅关键作品,与养心殿西暖阁西壁贴落及另一幅“双胞胎”挂轴具有共同的核心图像。这组画作近年引起学者们的热切关注,研究者对其内容提出了许多不同解释。本文的目的是重返作品本身,注目于画作的形式、比例、色彩等方面,并发掘与创作过程有关的档案材料。同时,作者以《平安春信图》上一个被忽视的图形为切入点,思考了其创作动因及与其他两幅画的关系...

    1788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