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传艺术之大美——特邀著名书画家周铭[图文]

时间 : 05-11 投稿人 : 北北 点击 : 1929 次

传艺术之大美——特邀著名书画家周铭 | 艺术科普

【艺术简历】

周铭,字德麓,号椟山堂。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人民大学访问学者、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山画会李宝林工作室画家;中国人民大学画院画家;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首都书画院理事;中国萧军研究会红色文化研究院国画院副院长。被中南海国礼中心聘任为“国礼艺术家”;京华美术馆山水画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现代管理大学书画艺术研究员;北京米芾书画院艺术顾问。

其作品以学习研究中国传统书画为根基并吸收古今、中外的艺术元素,作品得北方凝重、浑厚、雄奇为基调,汲取南方清韵、逸远、秀美的构图,运用笔墨技法并通过造型特定的诗化境界来表现山川的灵动与其中蕴含的生命意识,从而形成了“独在古意新境,妙在北势南韵”的个人画风。在创作中始终以真山真水为师;以关爱自然本位的回归为主旨;以书法为画法的用笔统领全局。这种情感从生活和自然中撷取,以丰富的笔墨语言表现、格局形式的多样性、艺术语言的再提炼、个人创造的体现和美学情怀等方面,传达着进取、积极的主流文化精神。

近年来多次参加全国各种书画大展赛并获奖:2010年作品《天路》参加了上海世博会美术作品展览;2011年作品《谱写彝乡新诗篇》入选“民族百花奖”中国各民族美术作品展;2012年八月作品《巍峨昆仑》在“《光荣的岁月》建军八十五周年艺术展”获金奖;2013年十月《中华瑰宝》中国画作品三等奖;2015年作品《幽谷清音》参加全国写意中国画作品展;2017年八月《龙湾金曲》入选“丝绸之路·翰墨通渭”第二届全国中国画、油画作品展;2017年十月《风岩韵清晖》入选“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第十届中国西大地情中国画、油画作品展;2019年六月在北京民族文化宫成功举办《诗境禅心》个人画展;2020年参加“众妙之门——当代中国画名家学术邀请展”和《澄怀观道》当代中国名家学术精品展;2021年参加了“百位艺术名家献礼建党100周年”,《大美为真》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学术邀请展;《2021.中国画邀请展》;《画之大者》当代中国画名家学术探索研究展。

传艺术之大美——特邀著名书画家周铭 | 艺术科普

《风和天朗水生烟》105cm×243cm

雄浑古拙寄意辽廓

——周铭山水画作品赏析(节选)

马啸(中国国家画院学术主持、著名美术评论家)

周铭的山水画作品在继承与创新的实践中,显示出其不同寻常的艺术潜质及良好的艺术感受力,他以独到的笔墨语言与恰到好出的整体把握为我们营造出新的山水图式。

传艺术之大美——特邀著名书画家周铭 | 艺术科普

《长河日下彩霞明》105cm×243cm

赏独周铭的作品,能传达出一种雄浑朴拙,苍润、古雅的气息,既有南派山水的舒展、空灵,又有北派山水的刚猛、豪放;既有水墨交融的滋润,又有枯笔飞白的刚劲;既有泼墨挥洒的厚重,又有细线构勒的灵动。他以自己独特的感悟抒写着笔墨的苍润之美,在创作实践中把南北不同的画风进行了融合、互动,取长补短演绎出手法多样,风格鲜明的现代山水新面貌。

传艺术之大美——特邀著名书画家周铭 | 艺术科普

《情深总把相思寄》100cm×243cm

纵观周铭的绘画艺术,其最大的的特点是具有传承性。略看笔笔有出处,细看笔笔都不同。是典型的传统加创新的绘画方式。其传统笔墨功底扎实、深厚,绘画技法娴熟、纯正。扫一眼,便知其曾大量临摹古、近代名人佳作,赫然已打入“古”中。但细看下去,却又生出些许“润物细无声”的奇妙,鲜明的具有现代意义的绘画语言却也在浓郁的“古意”中依稀可见,交错横生。显然又像是在“走”出来的路上。画者皆知,所谓“打进去”,必须有“愚公移山”之精神和“滴水石穿”之坚韧,只需“咬定青山不放松”便够了。但“走出来”可就不是一个刻苦就能搞定的了。还要有相对深厚的文化底蕴、综合性的艺术修养以及由“输血”变为“造血”的转化功能。放眼望去——在“走出来”的路径上探索者众,无数画家前赴后继、期盼新生。周铭的绘画作品证明,他一直在“走出来”的路上虔诚地修行。

传艺术之大美——特邀著名书画家周铭 | 艺术科普

《风吹江岸柳枝低》70cm×180cm

他的再一个特点是绘画有情感,有很强的文学性。虽然说绘画是画家表达思想与情感的最好方式,但并不是每一位画家都能表达得淋漓尽致或恰如其分。它要求画家不仅有表达情感的笔墨技法,自身还要有较深的文化底蕴和文学修养,从而形成自己的艺术观。这些周铭先生无疑是具备的,而且似乎先天具备。他笔下的任何景物都被他赋予了有所寄托的新生命——山、水、树木;天空、草地、云雾……象形达意均有所喻。排排小树手臂相连,并肩成长,像同学像战友像兄弟;一棵大树山顶傲立,与风雨对话,和宇宙谈心。画面布局散发着古人惯有的骨气和孤寂。便是极普通的寻常之景一经他的画笔描绘出来也能改容换貌,一派的诗情画意。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林风眠的经典之语:艺术所要表现的无非两点,“美”与“力”。而想要创作的初衷无一不是出于感情。没有感情的创作,不叫艺术。传艺术之大美——特邀著名书画家周铭 | 艺术科普

《苍茫远影浸朝曦》72cm×183cm

中国画作为传统的视觉表现形式,其独具的艺术审美价值又是其它画种所不能取代的。画家寄情山水,以肆意的笔墨,洒脱的笔法去勾勒理想的山。这也是周铭能在山水画领域取得成绩的关键所在。

中国画笔墨集造型,传意,流美于一体,是高度凝炼,浓缩的艺术手段,是多功能的复合载体。前人论画说“凡状物者,得其形不若得其势,得其势不若得其韵,得其韵不若得其性”。笔墨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形而下的工具和手段,它所表现出的笔情墨趣是形而上的,它既具独特的形式美感,又具人们情感追求的最高审美境界。一幅中国画的笔墨,要能在表现形、势、韵、性等诸方面都达到令人叹服的高度,才是充分发挥了笔墨的功能,才称得上是笔精墨妙。

传艺术之大美——特邀著名书画家周铭 | 艺术科普

《杨柳摇山色》60cm×180cm

从周铭的近作来看,其朴拙雄浑又极富情感与视觉张力的独特画风渐趋形成。其作无一不呈现着从画家心间流淌而出的蓬博向上的生命力,欣欣然,活脱脱,呼之欲出,给人一种直抵灵魂的感悟。在笔墨语言的运用中,他师承传统又能以自己的感悟和理解赋予其作品以时代精神,成功的融入现代的构成和丰富的色彩,为其作品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他善于用墨,正如他对黑白有着诗意的理解,他以精墨大写,直取山川灵魂。正是他能娴熟地运用这两种特质,所以他的作品既有山辉川媚之姿,又能有蕴玉藏珠之富;呈示出厚重,磅礴的气势;他擅于放笔抒怀,淋漓尽致地展现东方水墨的无穷魅力,形成富涵文人气象的笔墨语言特色。周铭的作品呈示出的是传统面貌,但又由传统风格转向意向形态,即在具象与抽象之间借助笔墨,情感和他丰厚的传统学养与现代审美意趣的自然流露。

传艺术之大美——特邀著名书画家周铭 | 艺术科普

《潮退回流鸥鹭鸣》60cm×180cm

周铭的作品具有平淡古雅的审美意趣,他的画作较好的传承了中国画艺术特有的清空,超然,蕴藉与典雅,在其作品中体现出东方式的天人合一的艺术精神和儒释道禅文化意韵。在提炼笔墨的同时,周铭不为时风左右,并能着力提高学养,拓展视野,融汇中西。因此说,他是一位极有潜力的画家。

传艺术之大美——特邀著名书画家周铭 | 艺术科普

《画本纷披忬我意》48cm×180cm

《诗境禅心》——周铭山水画学术研究

文章集锦2:

周铭的水墨山水画艺术

郭北平(中国国家画院油画院副院长)

赏读周铭的水墨山水画新作,顿感有一股清新古雅的气息扑面而来,其画作气息纯正,空灵洒脱,笔墨技法不落俗套;追求笔墨情趣且格调清纯;他笔下的景致林木葱茂,云烟变幻,山高水长,景繁意密。绝非萧条寂寞的不食人间烟火的图式,而是可行、可居、可游的优美之境,极富生活气息,更有一种令人直指心灵的感悟。

传艺术之大美——特邀著名书画家周铭 | 艺术科普

《霞映枫林万树红》68cm×138cm

周铭的山水在广取博征、厚积薄发中见出传统渊源与脱颖而出的活力新意。他的山水画格局近乎宋人,层峦叠嶂,骨体坚实,强调空间的纵深;他的笔墨师法元人,墨法精微,植被丰茂多变,仿佛有一种高古之意闪耀在苍岩深壑之中,从中不难见出范宽的雄峻,王蒙的繁密,山樵的秀润,米氏的烟云,石涛的清新,龚贤的圆厚,然而,这一切又都在若有若无之中,已被周铭的大家手笔包孕其中而脱胎换骨。同时周铭赋予自己的艺术境界以强烈的时代感和创造精神。他在宏观把握传统精神、全面理解传统真谛的基础上,广蓄了自然的英华,饱纳了山川灵气之后,以笔墨、丘壑互为体用之法,淘练出新的绘画语言,着力于气韵与境界的追求,给人以一种清新之美、蓊郁之美、逸宕之美。

传艺术之大美——特邀著名书画家周铭 | 艺术科普

《青天衰草暮云平》68cm×138cm

不期而然地溶解了西方绘画对他有用的东西,如光影、构成、色彩等与笔趣、墨韵的相合,结构出具有现代感的新境界。他的“新境”不是“雨后空林”无人间烟火味的“雅玩”之作,也不是“雪景寒林”冷峻荒凉的“萧疏”之象,而是云蒸霞蔚、雾绕群山的锦绣景观,是雄伟博大、真率烂漫的瑰丽山河。画中境象不是哪座大山的再现,也不是哪条江河的描摹,却有着太行的雄肆、华山的险峻、黄山的神奇、峨眉的灵秀、武夷的妩媚。那老辣苍翠的云壑山涧,那韶秀幽深的茂林鸣泉,那墨彩流溢的田园风光,那旖旎典雅的山野景象,传递的不是文人的忧患意识与自我遣兴,而是完全出于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自然大美的颂扬。

传艺术之大美——特邀著名书画家周铭 | 艺术科普

《浮云载山山欲行》68cm×138cm

所谓“北势”是指他的山水画偏于北派山水的气势与布局,传承了元代以前相当繁荣过的西部、北部、中原诸地区的艺术风格传统,尤其是“北派”山水的风骨雄魂,其纵横跌宕之势、鬼斧神工之奇,构成了他的山水画的显著特征。周铭用他的画笔饱蘸生命中难以割舍的山水之情,去构筑北方山水博大精深的气势,去营造大山雄、秀、险、幽的意境。那种令人怦然心动的景观,深情地注入整个民族的历史记忆和现实感奋,表现的不仅仅是自然空间,而是“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精神空间。那种崇高的美感,是精神世界的碰撞,是生命与生命的交融,是民族生存的伟大空间和高昂精神的感情投射。周铭的高妙之处,不是一味强调“北势”的雄强壮伟,更强调“南韵”的气韵高华,力求在崇山峻岭的雄强气势塑造中透出“南派”山水温润柔美的墨韵。他孜孜以求的“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的境界,最终是以笔与墨会、墨与水和为体现,妙得墨气丰厚、气韵充溢之效果。

传艺术之大美——特邀著名书画家周铭 | 艺术科普

《接天烟雨洗环尘》68cm×138cm

大致而言,北派山水倾向于丘壑构造之美,若无笔墨的帮衬,易失于刻板而无韵味;南派山水倾向于笔墨苍润之美,若不讲究丘壑构造,易糊涂一团,流于游戏。这种情况在宋代就已存在。《宣和画谱·山水叙论》称,“得笔法者,多失位置”。“位置”为《六法》经营位置的略称,主要还是指丘壑构造。为此需要明确,这两者间须相互配合,互为表里,才能形成“别立宇宙”的山水新图式,才可能超逸凡群,出类拔萃。例如黄宾虹以笔墨深厚胜,但树石造型与丘壑布置,都创构提炼得十分适合发挥他独具一格的笔墨;陆俨少善丘壑布置,其丘壑之美也和笔墨动辄生奇关系密切。周铭在师古人的同时清醒地认识到,要与前人拉开距离,形成自己的面貌,必须在丘壑和笔墨上另辟蹊径。因此,“尽峦嶂笔墨之变,亦尽笔内笔外起伏之变”一直是他的自觉追求。

传艺术之大美——特邀著名书画家周铭 | 艺术科普

《惊飙原野振》68cm×138cm

从主流上看,高度强调精神寓意的山水画属性,使周铭对北派“崇伟型”的山水图式情有独钟。映入眼帘的是层峦叠嶂,逶迤起伏,林木丛丛,翠微苍苍;然而,对传统文人画价值的认同和固守,又使得他对南派的“水墨为上”十分迷恋,烟岚雾霭悬浮于高山密林之间,趣远幽深的意境在峡谷山坡之间随处可见。细细品读,这种笔墨体悟通过他个性的选择,被强化地运用到千岩万壑的营构和气象峥嵘又化机四溢的表达中。周铭以“丘壑立骨”的苍笔在“干裂秋风”中也“润含春雨”,而以“笔法立骨”的润笔在水墨氤氲中绵里藏针、内含筋骨,这正是他的山水画的独特风骨。不仅表现为北派山水以“丘壑立骨”的壮伟奇观,也表现为南派山水以“笔法立骨”的秀色风韵。

传艺术之大美——特邀著名书画家周铭 | 艺术科普

《极目登高望远乡》68cm×138cm

黄宾虹曾说他自己,“60岁之前画山水是先有丘壑再有笔墨,60岁之后先有笔墨再有丘壑”。周铭则不同,他自始至终坚持笔墨和丘壑的互生互动、相依相存。笔墨之所追,乃随笔墨不断变化丘壑;丘壑之所从,乃随丘壑不断变化笔墨。笔墨与丘壑是他作品的灵魂和生命。我们不妨走进周铭近期所作的山水画,从审美境界和形式变化的角度去领略其作品的艺术魅力和独特创造。

传艺术之大美——特邀著名书画家周铭 | 艺术科普

《江枫深处岫》68cm×138cm

他的近作《青山碧水乡间情》、《坐看平湖起云烟》、《龙湾金田》等,丘壑形象既是源于某地某景,又是化自然素材为胸中意境的结果,具有“理想主义”的特征。他的水墨山水是以意象绵密雄伟的山石、林木的重重叠叠的组合,展示磅礴与阔大的气势。而景物的铺陈,多姿多彩,却繁而不杂,多而不乱,构造出群峰拥立、悠悠时空的无限深邃境界。所画山体以笔见长,以墨取胜,顺势皴擦,疏密相间,层层积染,层层见笔,间或错落变化,并具有构成意味,画面深厚丰富,笔墨更趋精熟苍劲。画中树木丛生,双勾入笔,枝干欹钭,间杂没骨,并不依照传统程式,而是取法自然,有虚有实,变化多端又具个性。满构图的画面看似密不透风,却苍苍郁郁,其中有烟岚浮动,有瀑泉直下,有水光波动,拉开了前后距离,于厚重深沉中不失灵动,宏阔幽远中饶有神韵。有朴茂沉雄之古典意趣,更有苍浑灵透的现代气息。

传艺术之大美——特邀著名书画家周铭 | 艺术科普

《村幽野径临》138cm×68cm

20世纪的中国山水画所以走出一片新天地,是重视写生、重视师造化的作用。因为写生,才使得山水画新境迭出,更具有鲜活感和生命力。现代山水画不是只把现代山水形状画出来,而是把山川形状的现代感受转化成中国画前所未有的笔墨精神,这是中国山水画的出路。基于这种理念,周铭一直沿着李可染开拓的写生和创作山水的思路,探索新的笔墨语言,进行自我风格的调整和升华。他常常怀着一腔痴情登山临水,从天府之国的巴山蜀水,到湘西古寨的大壑秋风,或对景写生,即兴记录下一时的审美感受,或静观默想,捕捉大自然的天籁之音。他在与大自然心心相印的交往中,得山川之灵气,知草木之性情,搜尽奇峰异景,储于胸中,付之缣素,创作了一批不仅内容新而且笔墨新、意境新的写生作品。

传艺术之大美——特邀著名书画家周铭 | 艺术科普

《山峰如簇倚天开》138cm×68cm

在这些匠心独运的作品中,画家贯穿着一条明确的主线——以真山真水为师,以关爱自然为主旨,以书法为画法的用笔统领全局,突出勾勒,强化骨体,兼皴带染,立形存质。由此为依托,强调写生不是写实,强调写意不是描摹,而是有所思、有所想地充分发挥勾勒的优势和皴擦晕染能见笔的效果,笔随心运,意随笔转,既求实体感,又造虚拟美,使整个画面透露出蓊郁灵动之气与清新飘逸之风。诸如《泉落白云间》、《深山藏古寺》等都是这样的作品。因为意在表现感受,所以画家充分发挥了山水画意象造型的自由度、情感化,构图变化多端,表现手法多样,笔力雄健畅达,墨色润泽豪放,行文大度,意趣天成,道尽了山水清音。

传艺术之大美——特邀著名书画家周铭 | 艺术科普

《雄关神威》138cm×68cm

读周铭的近作,给我强烈的感受之一,就是在对待传统和现代的关系上,他更注重在现实生活的感受中寻求新视觉元素,有力地带动笔墨语言的革新,从而完成他的山水画新形态的构建。而不是像那些有惰性的画家,或在传统的图像中翻翻拣拣,或在自我的图式上反反复复。

传艺术之大美——特邀著名书画家周铭 | 艺术科普

《牧耕薄暮方归去》138cm×68cm

如果说周铭的近作在“古意新境”的再造中,在“北势南韵”的兼融中,又跃上新的高度,那么,我以为主要体现在画家已经注重作品的审美广度和深度的发掘,不仅题材内容更为宽泛,对艺术的笔墨语言、形式结构、构图章法以及个性化的风格表达也不再是单一的、机械的,而是充满交叉、融合、变化和不确定性。其间中西合璧、古今互融、标新演变、探索发展的多元态势令人瞩目。

传艺术之大美——特邀著名书画家周铭 | 艺术科普

《流水和疏》90cm×48cm

由此看来,随着画家对自然山川精神本质的重新认识和发现,使他的山水画的内涵与外延在不断扩大。他将在全方位多层次的探索中给中国山水画注入新机,并以卓有成效的实践,给古老的中国画艺术增添新的光彩。作为艺术家来说,周铭正值创作的旺盛期,他不会满足于已取得的艺术成就,他定会在执著的探索中渐臻大化之境。

传艺术之大美——特邀著名书画家周铭 | 艺术科普

《恰似春风舞》90cm×48cm

传艺术之大美——特邀著名书画家周铭 | 艺术科普

《异域山川》90cm×48cm

传艺术之大美——特邀著名书画家周铭 | 艺术科普

《野含时雨润》90cm×48cm

传艺术之大美——特邀著名书画家周铭 | 艺术科普

《秋高气爽好闲悠》68cm×68cm

传艺术之大美——特邀著名书画家周铭 | 艺术科普

《梦回故里》68cm×68cm

传艺术之大美——特邀著名书画家周铭 | 艺术科普

《闲游陵山傍清溪》68cm×68cm

传艺术之大美——特邀著名书画家周铭 | 艺术科普

《远岫霭云烟》68cm×68cm

传艺术之大美——特邀著名书画家周铭 | 艺术科普

《四条屏》

相关文章

  • 一路飙红的傅抱石书画市场解析[图文]
    一路飙红的傅抱石书画市场解析[图文]

    傅抱石,中国近现代中一位学者型的艺术大家。无论在美术理论还是绘画、篆刻上他都有着很高的造诣,为新金陵画派及新山水画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其书画作品也一直是中国近现代书画市场中所追捧的焦点。即便是在2011年中国艺术品市场进入重度调整期的大环境中,傅抱石的书画市场也依旧坚挺。在2016年春拍中,傅抱石是近现代书画板块中成交价唯一过亿的艺术家。他的精品巨制《云中君和大司命》以1.6亿元起拍,最终以2.3...

    221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色之花欲之花 花之灵性记录者欧姬芙PK王小慧[图文]
    色之花欲之花 花之灵性记录者欧姬芙PK王小慧[图文]

    欧姬芙绘画作品欧姬芙绘画作品欧姬芙绘画作品花之灵性的记录者乔治亚·欧姬芙(GeorgiaO'keeffe,1887-1996)是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女画家,她九十八年漫长且遗世独立的一生堪称一部传奇。欧姬芙作品中最著名的花卉系列,以巨大的花朵为主题,画面清澈、纯净,只用少数几种颜色,赋予画布神秘而富有生命力的气质。有评论家说,站在她的画前,感觉自己像是喝了变小药水的爱丽斯,面对...

    1569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孔达达:金融界和艺术界是两个领域 语言转变很难[图文]
    孔达达:金融界和艺术界是两个领域 语言转变很难[图文]

    关于艺术+金融,其实谈了很多年,而早期的艺术金融,如文交所、艺术基金和信托最终的结果并不理想。到了2018年,艺术金融看似又火起来了,但其实是相对平淡的一年,咨询的人多,真正干起来的没有。正如艺术金融在2018年最火热的事件——区块链的介入。其实,国际上也有一些区块链技术在艺术领域的尝试,但似乎更多只是一个概念性,并非真正的区块链应用技术。在中国有些画廊和金融机构等将区块链当作重点探索和关注的...

    950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2017春纽约亚洲周市场报告分析[图文]
    2017春纽约亚洲周市场报告分析[图文]

    前不久,引人注目的纽约亚洲艺术周落下帷幕。纽约亚洲艺术周一直作为国内春秋两拍的晴雨表。在此之际,我们对此次纽约亚洲艺术周的销售数据与情况做了详细分析。丨三大拍行拍卖表现丨佳士得前不久,引人注目的佳士得纽约亚洲艺术周经过三天激烈竞争,降下帷幕。与过往相比,今年的战绩卓越:3天7场拍卖的总成交额高达历史性的3.33亿美元,总成交额是拍卖前总估值的5倍,有88%的拍品悉数成交,创下亚洲艺术周系列...

    476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听水陆攻战纹铜壶“壶说” 讲述巴蜀图语的神奇[图文]
    听水陆攻战纹铜壶“壶说” 讲述巴蜀图语的神奇[图文]

    战国水陆攻战纹铜壶(现藏于四川博物院)现藏于四川博物院的水陆攻战纹铜壶,诞生于战国时期,是1965年在成都市百花潭中学基建工地出土的。在《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中,水陆攻战纹铜壶是25件“受采访”国宝中的一员,他的亮相将为全国观众展现巴蜀图语的神奇。这是一件古人盛酒浆的器皿,铜壶上的图像采用“嵌错”制作工艺,其嵌错精致、工艺高超、内容丰富、结构严谨。铜壶身上有三圈纹饰,将壶身分为了四层,反映了...

    1902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献礼建党100周年优秀作品选——画家李保民[图文]
    献礼建党100周年优秀作品选——画家李保民[图文]

    【艺术家简介】李保民,1952年生于甘肃兰州。1965年10月参加工作。1968年参军,在新疆军区服役三十余年。先后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武汉军事经济学院、西安解放军政治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秦文研究会书画艺术委员会评委、文化部中国诗书画研究院美术研究员、中国艺术家生态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美协新疆创作中心副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艺术年表:1992年2月八一电影制片厂为其拍摄...

    1029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古典的复兴:溪客旧庐藏明清文人画研究[图文]
    古典的复兴:溪客旧庐藏明清文人画研究[图文]

    王时敏《为简庵作山水》轴,纸本水墨,99厘米×42.5厘米,1653年十五世纪中叶,吴门地区的画家承接古代大师的衣钵,创立了区隔宫廷与浙派的新风格,并开启了一场跨越几个世纪之久的“文艺复兴”。中国绘画史中的艺术家通过对古典风格的追溯,创造了多种艺术流派与风格,留下了珍贵的艺术遗产。十五世纪中叶,吴下的文人画家们厌倦了明初以降的宫廷绘画和浙派山水,将目光投向元代,意图以赵孟頫等人的方法建立一种...

    381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从画家到情色片摄影 这个女人活成了传奇[图文]
    从画家到情色片摄影 这个女人活成了传奇[图文]

    世间艺术家千千万,总有一两个活成传奇,卡若琳·史尼曼就是传奇之一,从画家到情色片摄影,从行为艺术家到金狮奖终生成就奖获得者,她的开挂人生是怎样炼成的。从60年代开始,美国艺术家卡罗琳?史尼曼不间断地进行各类备受争议的艺术形式探索与实验。她的作品涵盖形式广泛,有装置、绘画、拼装、摄影、电影与拼贴画等形式,致力于将女性的身体自主权交还给女性。2017年威尼斯双年展上,她被授予金狮奖终生成就奖。对...

    243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天地玄黄 金墨无界 年度人物崔海权特别报道[图文]
    天地玄黄 金墨无界 年度人物崔海权特别报道[图文]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与奥林匹克一路去同行,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2014年南京青奥会,再到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与2023年的中国奥艺会,中国与奥林匹克的四次“约定”,充分彰显了奥运会坚定的参与者、奥运会精神积极的践行者的大国担当。百年余来,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历经风雨,砥砺前行。在全球疫情共克时艰的当下,艺术文化越发成为跨越国界的重要纽带。在北京冬奥会即将来临之际,期待着更多艺术家携起手...

    1611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彭锋:当代艺术的价值取向应该走向何方[图文]
    彭锋:当代艺术的价值取向应该走向何方[图文]

    有关艺术作品价值评价的争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在当代艺术界中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但是,如果澄清了艺术作品的不同价值取向,有些分歧可能就可以避免。[意] 波提切利 《维纳斯的诞生》 布面蛋彩 175×287.5厘米 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其实,不同时代有关艺术作品价值争论的焦点不同。在18世纪确立起来的现代美学体系中,艺术作品价值争论的焦点,是认识价值、伦理价值和审美价值之间的关系问题。美学在18世纪...

    679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哲思后的生命冲动[图文]
    哲思后的生命冲动[图文]

    思考令人痛苦,思考令人孤独。然而,纷乱的世界渴望思考,浮躁的社会呼唤思考,只有思考才能带来命运的启迪,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复兴更需要思考,因为所有的深刻都来自思考。如果熙熙攘攘中失去思考,我们社会就会远离忏悔、敬畏、谦和、感恩和正义勇敢这些人类最高贵、最美妙、最人性的生存德性。艺术何独不然!所以,卓越的画者必然如法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解析几何学奠基人之一的笛卡尔所说“我思故我...

    1406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收藏对我们来说其实是一种文化需求[图文]
    收藏对我们来说其实是一种文化需求[图文]

    收藏对我们来说其实是一种文化需求生活中,我们获取学问与提高文化修养的方式有多种,而“收藏研 究”对画家来说不失为一种更直接的方式。画家收藏研究古代艺术品的目的不是为了占有财富,而是用以滋养性情、补益文化、提高审美,这种“无为而为”的方式 和古董商不同,也只有怀着这样的“收藏”心态才能真正达到鉴赏的目的。生活中如果能将一种行为变成自觉追求学问的事情来...

    1682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霸陵里的汉文帝 非“霸”而“贤”[图文]
    霸陵里的汉文帝 非“霸”而“贤”[图文]

    2021年末,汉文帝霸陵考古发现的消息引发舆论关注。汉文帝刘恒夹在存在感超强的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之间,似乎没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文”这个谥号本身就蕴含“经纬天地,道德博闻,愍民惠礼”的盖棺定论;司马迁给了他“德至盛也”的高度正面评价;海瑞更是提出,刘恒是上古三代以后难得一见的贤君。人是复杂的多面体。古代帝王拥有巨大的权力,面临各种风险和诱惑,头脑简单、一根筋的往往没有好下场。汉...

    837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李白是哪一种书法家[图文]
    李白是哪一种书法家[图文]

    李白《上阳台帖》李白的书名为诗名所掩。孟棨《本事诗》载:“ (玄宗)遣二内臣掖扶之,命研墨濡笔以授之。又令二人张朱丝栏于其前。白取笔抒思,略不停缀,十篇立就,更无加点。笔迹遒利,凤跱龙拏” 。“笔迹遒利,凤跱龙拏”八个字描述了李白书法的风格和体势。目前所见,对李白书法评论较多的当数黄庭坚,他在《题李白诗草后》中说“余评李白诗,如黄帝张乐于洞庭之野,无首无尾,不主故常,非墨工椠人所可拟议。吾友黄...

    1707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李玉民的艺术之路[图文]
    李玉民的艺术之路[图文]

    李玉民作品 大江无尽李玉民作品 太行奇观李玉民的艺术之路——山水画创作的三阶段文/李人毅李玉民酷爱丹青,他画人物画和花鸟画,又专攻山水画,靠的就是两个字:“热爱”。由于热爱,他无论当兵服役还是在工作岗位上,始终没有撂下画笔,在艰辛的自学中,步入当代画坛实力派画家的行列,形成了布局沉稳奇崛、笔墨凝厚灵动、画风清逸润朗、气势雄放弘阔的风格。这种风格的形成,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李玉民作品...

    893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