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把女人的脸蛋比作玫瑰花的人无疑是一位诗人;第一个去重复他的人无疑是一位白痴。”
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alí,1904-1989)的一生给世界留下了太多问号和感叹号,而你对他有什么印象?
可能是他的小胡!
也可能是他的龙虾电话、他的时钟、不知道在画什么的超现实绘画。
至今,达利也常常不被人理解,但当时更受追捧的 艺术家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在达利面前却表现得十分敬佩。以至于先锋作曲家约翰·凯奇(John Cage)在拜访杜尚时看到里他跟达利相处的样子,心里十分纳闷:
“杜尚和达利是好朋友,不觉得奇怪吗?他在达利面前居然一直以一种倾听的姿态,像一个年轻人面对长者,但事实明明正相反啊!”
杜尚的《泉》与达利的《龙虾电话》
有评论说,杜尚是真天才,而达利是假装天才,甚至批评达利是擅长自我包装的艺术商人。虽然同样是艺术先锋,但他们许多兴趣都不一样,表面上看起来处处都不和拍。
《被快速飞旋的裸体包围的国王和王后》,杜尚,1912年
杜尚反对传统艺术,他的“现成品”(Ready-made)被看作是观念艺术的起点,也因此遭到崇拜和批判;而达利是“架上绘画”的守护者,是杜尚所摒弃的传统艺术的支持者。
超然物外的杜尚,拒绝以艺术谋生,甚至退出艺术界,转而投入到象棋的怀抱中;而达利则成为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艺术名流”,在名利场中不懈地追逐着,从而缔造了自己的艺术和商业帝国。
至于,是什么让这对格格不入的艺术CP档维系了这么多年的友情?
是充满了荒诞的黑色幽默,还是表现得淋漓尽致的情色作品,亦或是妙趣横生的质疑,大概所有的一切都是一种不按常理出牌的反叛精神。
他们的作品间,传递的是那种浸入骨髓的艺术与人生哲学,他们将各自的这种态度带入工作,却在每次转机的时候,有着出乎意料的相似,这大概也就是他们的独有的相互吸引之处了。
杜尚与达利各自为《蒙娜丽莎》填上的小胡子
不过,同为20世纪的先锋艺术家,他们自然也是有相同之处的,他们在情色、娱乐、语言和摄影上有着相似的爱好,对世界持有怀疑的态度,因而他们的作品也都是在不断撩拨着传统艺术的底线。
他们用艺术去探索精神与物质世界的广度,在这一点上,他们一定是惺惺相惜的。
有你的地方便是家
5840 km,是纽约到巴黎的距离,而达利与杜尚30多年的友情,早已越过巴黎与纽约艺术世界的遥远路途,二人通过温馨的信件进行精神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