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曹舒天,1950年出生于上海浦东,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获哲学学士学位,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浦东新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浦东万安书画院院长,研究馆员。
《悠悠水乡情》107×89cm1994年第八届全国美展
水乡蓝花布,悠悠江南情
如果你去过乌镇,一定知道宏源泰染坊。那里竖立着一个个密密麻麻的高杆和庞大的阶梯式晒布的铁木架,上面晾晒着一条条蓝白两色大块长布条——乌镇特产蓝印花布。
《水乡恋》180×127cm 2013第七届上海美术大展
蓝印花布俗称“石灰拷花布”、“拷花蓝布”,是我国传统民间工艺品,已有上千年印染历史。蓝印花布的原产地就在乌镇,传说由一名叫葛洪的农夫为爱妻所创;其原料土布、染料和工艺均来自农村民间,图案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蓝白两色,题材为花卉草木,显得自然、清新、秀气、典雅。
旧时在江南农村,经常会见到农村妇女头缠一块蓝色头巾,身穿蓝白花色土布便衣服装;而且家家户户也都以此作为装饰品,用来做窗帘、头巾、围裙、包袱、帐子、台布、蓝色背包等,成为了水乡的一道风景。
这组写意水墨画,画家把现代构成和传统笔墨有机地相结合,以自己的个性笔墨语言和表现手法,以点、线、面的构成,以浓、淡、干、湿的墨色润染,着力表现出了画面的线条美、块面美、构成美和润染美,可谓匠心独具。
《江南遍阳春》137×68cm2011年
画老房子 此生足矣
人到了一定岁数,特别容易怀旧,怀念旧时的人、事、物,特别是老房子。我的老家在浦东高行南镇,我家里老房子是一排五间堂,右侧连着一间厢房。五间堂的中间是客堂,梁柱极粗,客堂的外侧是廊檐,客堂和廊檐的地上铺的一色清水方砖,客堂里有搁几,大老椅、八仙桌,门窗都是厚实的木板做的,窗是吊窗。客堂二扇门特别高大,客堂门外有二扇腰踏门,腰踏门上有花格子。
我们吃饭、会客就在客堂里。客堂两面的房子分里外间,里间是房间,铺地板,外间是杂用间,铺的是地平砖,杂用间里有磨盘、磨箱、农具,还有布机、纺车等,到了过年过节就要磨粉做年糕、包汤圆,磨盘就派上了用场。我的父亲在外教书,不常回家。我的祖母和母亲是农民,农忙的时候都到田里干活去了,农闲的时候就在家里纺纱织布,到了夜里点个油盏火照明,点油盏火有专门的灯草,小店里有卖灯草的。小镇上还有油车店,榨油的。
《泊》68×68cm 2010年
农民收了油菜籽、花生、黄豆等,可以到油车店去榨油。我的姑妈家在曹路,幼时,祖母带我到姑妈家去走亲戚,回来的时候,姑妈就叫了辆独轮车,把我们送回家,独轮车咯吱咯吱地叫着慢悠悠地行进在乡间的小路上,别有一番滋味。我读书的小学在一个城隍庙里面,里面有一个二层楼的戏台,粗粗的木柱子,周围围有格子栏杆,地上是一色的青砖,据老人讲,里面原来还有一个荷花池塘,养了鱼,池上有一个廊桥,两边有美人靠,游人可以坐下来,观赏荷花和游鱼,此为高行八景之一“灵沼观鱼”,可惜,我读书的时候,这个池塘被填掉了。
幼时我还喜欢看做木匠,特别是打家俱的木匠,我们东边一个乡里有个老木匠叫蔡毛狗,做的家俱很出色,人又和善,方圆数十里出名,他到南行镇上做木匠,我经常去看。闻着那刨花的清香味道,听他侃侃木匠活。以致于我初中毕业,回乡务农,也学起了木匠,给乡里人做家俱,榫卯结构,木板拼合得严丝密缝,做出来家俱挺刮,很有满足感。
《绍兴华舍》68×68cm 2012年
但是要我在做木匠和绘画职业里选一个,我会选择绘画。一九七七年恢复高考后,我选择的第一志愿就是美术系,但由于体检的原因,被录取到了政教系,我很不务正业,一直钻研在书画里。
布机、纺车、磨盘、磨箱、老蓝布,榫卯结构的门窗格扇,一直在我的脑子里萦回游荡,挥之不去,以致于后来到浙江安徽的一些古民居去写生,又看到了这些熟悉的东西,创作的灵感便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