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博青藤白阳大展上徐渭《应制咏剑诗》 高3.52米,宽1.02米大卷,气势撼人
明代书画中有两颗耀眼的明珠,叫做“青藤白阳”,就是徐渭和陈淳。
一青一白,画也好,书法也好,都自由随性得不得了,除了自由之外,还有一最大的特点是激情充沛,神完气足。
比如在刚刚结束的南京博物院举行的“陈淳、徐渭书画艺术展”上,两件三米多高的徐渭巨幅书法,酣畅淋漓的徐渭《杂花图卷》,神魂聚散的陈淳《罨画山图》,看完若不心跳加速,你来找我来。(我好当面diss你一下?
徐渭杂花图卷之局部
墨气淋漓,情感充沛,观之激动心神
在古代,自由不羁的人被称作狂生,徐渭的狂则被称为“癫狂”。他自杀九次而不死,被称为中国的梵高。他是明代中晚期书法和绘画的标杆性人物,他的风格影响了之后一大批艺术家,比如我最爱的八大,比如天天写的齐白石。
齐白石有首最著名的走狗诗:青藤雪个远凡胎,老缶衰年别有才,我欲九原为走狗,三家门下轮转来。这里面老缶是为了拜师说的,后来闹掰了就不说了,但青藤雪个则是他一生挚爱,恨不早生三百年,给徐渭磨墨铺纸。
徐渭像
迄今在绍兴市,还存留着徐渭的故居——青藤书屋。青藤书屋并非是徐渭命名,而是陈洪绶以徐渭字号,给这小院起的名字,徐渭死后,陈洪绶慕名来这里沾沾仙气,将这个小院买下,住过一阵。
青藤书屋
徐渭出生于斯长于斯,字青藤,号天池,都是院子里的事物,青藤是那棵老藤,而天池就是窗前的小水池。水池很小,不过几平米,但因为暗有活泉相通,于是水质不腐,徐渭称之为天池,与长白山并无半点关系。
这些景也好物也罢,若不是因着徐渭,着实并不值得专门去一趟,绍兴的好房子也多得很,这小院也并不值得陈老莲专门来住。徐渭死后至今三四百年,人们络绎不绝地来,大概是因为着巫术里的接触律,似乎到了这里,能沾了书香或灵气。
人们仰慕徐渭的文采,看重他的书画,尤其是他的书法。徐渭的草书尤其令人着迷。大收藏家王季迁做了一辈子书画生意,却舍不得卖徐渭的书法,珍藏保存,并题引首:龙飞凤舞。
徐渭?草书李太白诗卷
上海保利(华谊)拍卖368号拍品
但是,却没人想重复徐渭的人生。
1521年,徐渭出生。生母是父亲晚年纳的妾,徐渭生出来一百天,父亲就去世了。正妻苗氏没有生育子嗣,就把徐渭带在身边养育。生母虽无抚养之恩,但毕竟和徐渭血脉相通,然而十岁那年,生母被嫡母逐出家门。
徐渭29岁时,才把母亲终于接回家。母子一别,就是19年。
19年间,徐渭经历了太多。14岁时,嫡母苗氏去世,他只好跟着父亲第一个妻子童氏的儿子,比自己大二十多岁的哥哥徐淮生活。徐淮对他又如何呢?
徐渭自己这样形容:“骨肉煎逼,箕豆相燃,日夜旋顾,惟身与影!”
能用煮豆燃豆萁这样的典故来比喻兄弟关系,徐渭的日子可想而知。日夜互相陪伴的,是自己的身体,和自己的影子。
青藤书屋里的老藤
二十一岁时,徐渭结婚了,但他自己没有家,于是入赘了妻子潘家。在古代男尊女卑的社会,一个男人入赘女家,再加上他徐渭是那样机警敏感,心中焉能不难过。好在潘氏与他感情不错,也算是一点安慰。
命运不好,时运也不济。若徐渭只是个乡野村夫的料,倒也罢了,糊里糊涂,过完一生,未尝不是幸事。然而,人生忧苦读书始,他却从小就是十里八乡的神童:六岁读书,九岁能作文。二十多岁,有人故意刁难他,指着一件不起眼的物件叫他作赋,他当场就写,把一丈长的纸卷写满,因此得了绰号——徐文长。
然而这位“越中十子”之一的徐文长,二十岁才考上秀才,然后直到四十一岁,考了八次科举,还是个秀才。
生活对徐渭关上了好几扇门,并未打开一扇窗。
他只能把所有的能量,都注入到书画中。有明一代,徐渭的书法无出其右,充满激情和狂乱的笔触,简直吓坏写字的人。
他的书法多为狂草,很多人用癫狂来形容,说他是有精神问题,甚至发疯时候写的。
但实际上我们看徐渭的书法,他在狂草的表面之下,有着很高深的功底,完美的控制。
上海保利华谊出现一卷徐渭草书《书李太白诗卷》,我们试以此为例,来细细欣赏一下徐渭的草书。
Lot 368
徐渭?草书李太白诗卷
30×383 cm。
手卷 水墨纸本
约10.3平尺
题签:徐天池渭草书诗卷。上上神品。愚公。
钤印:王己千玺
钤印:青藤道士、文长、天池山人
引首:龙飞凤舞。王己千题。钤印:王季迁
鉴藏印:宝武堂、震泽王氏季迁收藏印、怀云楼鉴赏书画之记、王季迁海外所见名迹、季迁心赏、竹里馆、马积祚鉴赏章
展览
‘宋元明清中国古代书画大展’,保利艺术博物馆,2010年3月。
著录
《宝五堂藏中国古代书画》,第43-46页,保利艺术博物馆编,2010年。
说明
1、本作品为马积祚、王季迁先生旧藏。
2、马积祚(1862-?)民国时期著名实业家、金融家和收藏家。其藏古代书画众多,后散佚,多流失海外,如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金代杨邦基《聘金图》卷,弗利尔美术馆藏王翚《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等等。
RMB 20,000,000 - 30,000,000
徐渭这卷草书《李太白诗卷》,写了三首李白的诗,分别是《寻山僧不遇》、《过汪氏别业二首》、《待酒不至》三篇。
王季迁先生和启功先生论画(右侧为北宋郭熙《秋山行旅图》)
王季迁书画收藏的特点,曾有专家评论,在于不拘泥成见,不囿于个人爱好,而是从传统主要流派征集入手,与博物馆的购藏计划近似,在一般私人藏家中堪称罕见。全世界传世的宋元真迹有如凤毛麟角,而他所收藏的宋元名迹之多,为国内外博物馆所未必能够办到,所谓“富可敌国”,在这个意义上说,并非夸大之词。1973年,王季迁将包括南宋马和之《九歌图》及赵孟坚《水仙图》等 25 件宋元名画以 250 万美元的价格让售给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该馆自此有了重量级的中国书画收藏。1997年,为了感谢王氏家族在推广中国文化方面所作的贡献,大都会博物馆特别设立了“王季迁家族艺术馆”。
王季迁于1973年和1997年的两次让售,使大都会博物馆成为全球中国古代书画收藏的重镇之一。想要完整的研究中国美术史,就必须到美国,到大都会。而这不能不归功于王季迁。作为20世纪中国画收藏领域的泰斗和关键人物,王季迁也是“将中国书画艺术推向西方的灵魂人物”。
先看第一首《寻山僧不遇》。
寻山僧不遇。石径入丹壑,松门闭青苔。闲阶有鸟迹,禅室无人开。窥窗见白拂,挂壁生尘埃。使我空叹息,欲去仍徘徊。香云遍山起,花雨从天来。已有空乐好,况闻青猿哀。了然绝世事,此地方悠哉。
这是一首关于隐居的诗,情绪比较平稳,徐渭的起笔也比较平和。下图中寻字一行,结体都比较中规中矩,不遇两字开始,笔尖有跳动之意。而到了第二行“石径入丹壑”,徐渭就开始放飞自己了。
草书的节奏感之一,是“疏可走马,密不透风”,这样才能形成松和紧的对比。“松门闭青苔”的门字,可谓是疏可走马。之后“禅室无人开”这行,就开始紧密起来了。
在起首的这短短数行,我们就看到了徐渭在狂草中的控制,绝非一味癫狂。
但能让你心跳加速的,绝不是控制,而是激情的喷发。
“开窥窗见”这一行,徐渭笔下的激情开始涌动,到“白”字便喷薄欲出,“拂”字一笔长划,你仿佛能看到他用笔拉下来时的那种力量和潇洒。峥嵘之态尽出。之后,用笔和结体都复归平淡。
第二篇,过汪氏别业二首,十分进入状态,如浩浩汤汤之江水,非常宣泄。
细细读来,每一笔都像跳舞一样,起承转合,笔与笔之间,字与字之间,顾盼生姿。
大家可以用目光随着笔画的行走写一遍,或者用手指在空中写,写着写着你就会激动起来。这也就是为什么看书法可以看很久的原因。完美的节奏感,是所有艺术共通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