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柳公权之墨:探访书法艺术胜地[图文]

时间 : 03-22 投稿人 : 治儿 点击 :

关中曾是古时京畿之地,不知黄土之下藏有多少秘密?

这是渭北高原上的一座普通村落,一片黄土坡上,错落无序的房屋,像上天随意挥洒的墨迹,有的歇山铺瓦,似饱蘸的浓毫刚刚刷过;有的水泥平板,似迟滞的干笔涂抹留痕;而午饭时分家家屋顶冒出的缕缕白烟,像要把整个山梁晕染一遍。这里大多数农家都有块狭促的小院,可以透过虚掩的门扉,看到里边零乱的农具和檐下的玉米。但这座品貌不扬的小村子却有一个令人敬慕的名字——让义村。许多熟悉柳公权的人都知道一千二百多年前,一对朝廷命官曾在这里演绎过一段感人的佳话。

柳公权之墨:探访书法艺术胜地 | 美术知识柳公权(图片来源于网络)

然而,我屈身询问一群树下乘凉的老者,全村却没有多少柳姓人家。原来柳公权的故乡是在距此三里外的柳塬上,这里是后来为之守陵的胡姓人后裔形成的村落,虽说现在村里已找不到点滴唐代的痕迹,但全村老老少少都知道,村北处就是盛名之下的柳氏墓园。史载那里是柳公权的哥哥柳公倬当年选中的风水宝地,就势修造了两座墓穴,依传统排序哥哥应为上位,但他觉得弟弟柳公权名贯朝野,便执意把上位让给弟弟了。可那柳公权也格外遵守孝悌坚辞不就,后来柳公倬先行去世就直接葬在了下位。待柳公权八十八岁谢世后,也只好在上位坟茔里安息了。从此这段棠棣之情流传开来,于是耀州人索性把这个村子称为了让义村,正好承载了那个感人的史迹。

不过,村口有棵老槐树也许见证过两位兄弟的情谊。那棵老树实在有些年代了,早已爆成了鳞状硬皮,层层叠叠,开裂干枯。而那扶摇直上的树冠浓浓地围成了圆顶,把阳光和阴凉分割开来,若有人走进树下,当会感觉一股清凉绕人吹拂,恰似书法家的笔毫挥动不已,还隐约可嗅一丝丝的墨香呢。

顺着这棵老树的指引,走不多远便会见到土塬上用砖围住的一块园子,规规整整的,却不见屋檐露出。待走到门前,才透过铁栅看到墙里是一座坟丘,又一座坟丘。两座坟丘似也不高,地脚一圈都用青砖箍就,形成了圆锥形,坡面拥挤着细密的青草,零星的野花无奈地摇曳着身影。墓园门前没有题额,里边也没有可调动人情愫的古痕,唯有坟前的两方碑石是清代巡抚毕沅所立,一块刻着“唐太子太师河东郡王柳公公权墓”,一块刻着“唐兵部尚书柳公公倬墓”。显然是为照顾那段难以割舍的情谊,巡抚大人提笔一挥就是两幅楷书。只是大师墓园竟然这般冷清着实让人心惊,抬眼再望,两碑孤立,周边再无人文遗迹,更谈不上曾经的显赫了。有朋友便在旁嘟囔,文化底蕴深厚的耀州怎么会冷落中国书法史上卓越人物?望碑怀古,感慨连连,更有高原寒露越过墙头停驻墙里徘徊,发出了断断续续的怒号,我想墓主人可能也对此待遇不甚舒心吧?

出那简陋的围墙漫走几步,前面又是一条长坡,恰把柳氏墓园团团围住了。坡下依旧绿草丛丛,却也不见祠庙旧痕。耀州人应该知晓柳公权在书法史上当是一代大师,当今书坛哪位迷醉汉字之士,敢不临柳体而妄论书法啊?那流传至今的《玄秘塔碑》、《金刚经碑》、《神策圣德碑》,林林总总,少有十多方碑碣字帖供人摹学。史上书家议论柳公权的书法,“瘦硬匀衡,斩钉截铁,爽利挺秀,骨力遒劲”,故有“颜筋柳骨”之说,从而成为后世的楷模。的确,一手好字为柳公权赢得天上荣光,当朝便成为人们追逐的墨宝。当年唐宣宗时,皇亲国戚时常围他求字,笔毫之下便常有训诫隐含其中;更有公卿大臣以求不到柳公权题写的先人碑文,被视为不孝不忠;甚至外夷入朝进贡面见皇上,也会派人索购柳公权的书法尊为礼物,足见柳氏书法当年穿云破雾的影响力了。然而,堂堂书法大家的故乡,却没能存下一方柳碑,这不能不说是故乡的遗憾呢。

而且尤让耀州人难堪的是,距离让义村百里之外的蓝田县竟然也有个柳家庄,也有柳公权的封土遗迹。传说那座坟茔是在两坡间的一条川道里,已被岁月风潮荡涤得没有一点痕迹了,只有个拥挤的村落掩映在绿荫之中,透露着远离尘世的静谧。不过,这片村落的人都姓柳,而且柳家后人还悉心保存着柳氏家谱,泛黄残破的族谱尽管缺少柳氏书法的风韵,但明确记载始祖为柳公权,还记载着家人因此而戴上了“奉祀生”的桂冠,享受着“香火秀才”的待遇,也即不经科举可直接授予柳家后人秀才功名。我们顺着一位老者的指引,果真见到一尊石羊,羊乃吉祥也,似乎这些点滴遗迹都在昭示这里曾经的华贵。听说村里还有一座柳家祠堂的,“文革”中被人毁了;村外还有二层楼高的封土,也被农夫前些年挖去做了肥料;就连眼前这只石羊本在村口学校里,也被人盗走刚刚追讨回来,现在也只能孤零零地卧在角落,哀叹着今日难堪的境遇。

我们沿着一条小路慢慢朝上走,山涧的灌木密密茬茬地拥下来,只有那树枝相互挤压的声响传出来,把藏在林间的鸟虫惊飞一片。那柳公权无疑是一代书法大师,墓穴内一定会放置心爱的文房四宝,也许还有自己得意的墨迹。史籍即已确定耀州为柳公权的故乡,那古时的达官贵胄死后是讲究叶落归根的,何况哥哥已为他掘好坟茔岂有不入之理?所以这蓝田的柳公权遗迹是真坟还是假冢呢?

我站在树荫稀疏处朝山庄望去,村里一层雾霭正在渐渐淡去。其实蓝田柳家庄不难解释,应是柳公权直系后人的所在地,依据儒家风俗,他们既享有先人的恩惠,必然要按时给祖坟烧纸。但是古时交通不便,从蓝田到耀州是要走些时日的。于是,柳氏后人为祭祀方便,就在家宅旁建起柳氏祠堂和衣冠冢,一则可以就近拜谒先祖,二则也使圣贤后裔的待遇能够延续。所以,尽管耀州让义村胡姓居多,正是守陵人集聚而成;蓝田柳家庄柳姓为主,正是柳氏后裔繁衍之地。况且,那清代毕沅一定是考证了两处柳公权墓冢之后,才在耀州为柳公权兄弟立下碑碣,否则堂堂巡抚岂能随意落笔妄称啊。

其实这两处墓园遥相呼应,寄托着人们诸多情愫,我想有朝一日发掘了墓园封土,如果地下能有遗存,肯定会是一个惊世发现。当然,书法在我国这么受追捧,耀州作为柳公权的故里若能将散落各地的柳公遗墨拓印勒石集中,营造出一片书法艺术胜地,那将会是渭北高原又一张亮丽名片。想着想着,浑身的血液便像携卷起的浓墨张狂起来了……

相关文章

  • 伦勃朗藏在“观看之道”里的绘画秘笈[图文]
    伦勃朗藏在“观看之道”里的绘画秘笈[图文]

    〔法〕爱德华·马奈 《梅子》 布面油画2019年是荷兰知名画家伦勃朗逝世350周年。那些优秀的前辈们虽然不断地在解决如何向油画“真实”迈进的问题,但似乎却又都“不经意”地“另有所图”——伦勃朗就是其中一位。伦勃朗这样的大师们的“秘笈”到底在哪里?事实上,如若把油画的魅力多数归功于材料技法的运用,那将始终差那么一些味道。澎湃新闻特节选人民美术出版社《油画》杂志《带你看美国国家美术馆的经典肖像油...

    1152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从眼睛与思想:印度艺术新的介入思考当下[图文]
    从眼睛与思想:印度艺术新的介入思考当下[图文]

    阿伦库玛《脆弱的守护者》主要探讨因环境失衡而导致可持续生活方式紊乱的基本问题。作品中的人物都是小农户,他们从古至今一直维护着环境。如今他们作为守护者受到了经济和社会的边缘化威胁◆梁依云 文◆姜锡祥 摄●艺术深一度正在中华艺术宫展出的“眼睛与思想:印度艺术新的介入”,正以一种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参观者一睹印度现代艺术的佳作。充满民族性、民间性的“新生代”力量,同样能让我们对比中...

    187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童年艺术记忆是怎样持续影响艺术家的创作[图文]
    童年艺术记忆是怎样持续影响艺术家的创作[图文]

    梵高 怒放的杏树 1890年值得关注的是,包括汉克·威利斯·托马斯(Hank Willis Thomas)、帕特·斯特尔(Pat Steir)、德博拉·卡斯(Deborah Kass)在内的艺术家,他们早期和艺术的相遇及其童年经历塑造了他们的艺术。本期域外栏目推出安娜·拉迪(Ann Landi)的一篇有意思的评论文章,看看那些年幼的艺术记忆和经历是怎样持续影响着艺术家们的创作,并给予了他们怎样像...

    770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书画类春拍市场 谁独领风骚?[图文]
    书画类春拍市场 谁独领风骚?[图文]

    吴冠中作品《狮子林》预展现场图。本报记者 王广燕摄数场国内最重要的书画类春拍,日前在京落下帷幕。对于这一季春拍,人们最直观的感受是惊天巨额成交少了。截至目前,今春唯一过亿元的书画作品便是出自吴冠中之手的《狮子林》,而往年至少会有两三件拍品在亿元价位成交;过千万元拍品数量也比往年逊色不少,吴冠中亦有多件作品位列其中。在吴冠中去世九年后,其绘画艺术越发彰显,市场行情独领风骚,似乎成为一种现象。拍...

    527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当代金竹第一人:柴寿武金竹诗书画欣赏[图文]
    当代金竹第一人:柴寿武金竹诗书画欣赏[图文]

    画家简介柴寿武,毕业于南开大学哲学院美学专业,号金竹堂主,又号百竹轩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美术家协会荣誉理事、(香港)国际书画名社总会副总干事、中国书画报社编审、天津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天津诗社会员、天津民建书画院副院长、中国诗书画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其书画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并荣获奖项。2003年以来先后举办十次大型个人画展,2019年8月又应邀在加拿大多伦多市举办了《金辉玉润--...

    634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天地玄黄,金墨无界——王良虎在古今中西之间构建永恒[图文]
    天地玄黄,金墨无界——王良虎在古今中西之间构建永恒[图文]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与奥林匹克一路去同行,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2014年南京青奥会,再到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与2023年的中国奥艺会,中国与奥林匹克的四次“约定”,充分彰显了奥运会坚定的参与者、奥运会精神积极的践行者的大国担当。百年余来,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历经风雨,砥砺前行。在全球疫情共克时艰的当下,艺术文化越发成为跨越国界的重要纽带。在北京冬奥会即将来临之际,书坛巨匠王良虎先生与众...

    101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汉代是如何走向世界的?了解下[图文]
    汉代是如何走向世界的?了解下[图文]

    印度尼西亚三发出土汉朝陶器。 杨勇 供图“汉代是古代中国真正打开国门走向世界的时代,研究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既要关注舶来品及‘舶来’的域外文化,更应注重‘舶出’的各种汉式文物及汉文化因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唐考古研究室副主任杨勇研究员表示,汉代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指两汉时期从中国东南沿海出发,经南海前往东南亚及南亚等地的海上交通线。在当时,这是一条政治、外交和大型商贸之路,也是一条中外...

    761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意象不仅属于东方美学 更具全球性意义[图文]
    意象不仅属于东方美学 更具全球性意义[图文]

    文/杨卫俞心樵早期的绘画作品,带有浓烈的表现主义倾向。虽然他的表现主义与学院派的标准有些差异,但就表现自我而言,语言却很准确,情绪也很饱满。后期作品,俞心樵则走出了现代主义的困境,即不再以表达个人情绪为出发点,而是将其转换为问题意识,去涉猎更为广阔的社会空间与人文空间,并以此为出发点来拓展媒介的可能性。这使得俞心樵的绘画,一改早先表现主义的因素,而具有了观念艺术的内涵。盲文系列-或许黑暗能够磨...

    908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浅聊张大千泼墨泼彩山水艺术价值和收藏行情[图文]
    浅聊张大千泼墨泼彩山水艺术价值和收藏行情[图文]

    图1 《泼墨云山》,成交价848万元,2019年香港嘉德2019年10月,张大千《泼墨云山》(图1)在中国嘉德成功上拍,成交价848万元。这幅作品作于1981年,张大千时年83岁,虽已是耄耋之年,但他仍为台北历史博物馆和巴黎东方博物馆将要举办的展览准备画作。此件六尺横幅《泼墨云山》是张大千晚年泼墨艺术系列的佳作之一。自上世纪60年代起,张大千的泼墨艺术作品便让国内外艺术界耳目一新,更为中国传...

    473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李再兴谈写生心得[图文]
    李再兴谈写生心得[图文]

    心旷神怡的感受,来自于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画山水画不走进大山中去写生,是很难把握住山水的灵魂的。在中国画发展历程中,有的人们对笔墨的见解和标准,有时还是浮在表面的。然而,在这个表现的背后,是画家对表现对象抒发来自内心的情绪。单纯在画室里画临摹与到大自然中写生,不是一回事,王中年先生说过“临摹只是给写生打基础的,写生是给创作而服务的”。恩师雷显平先生曾对我说“要多观察大自然、多画、多读、多背、多记...

    1172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艺术品拍卖行业进入寒冬期亟须转型[图文]
    艺术品拍卖行业进入寒冬期亟须转型[图文]

    日前,一位从事艺术品拍卖工作的朋友告诉记者,他最近正忙着四处找工作。通过了解后才知道,他所在的拍卖行已经终止了拍卖活动,而有些拍卖行尽管仍然照常开拍,却也只是勉强支撑。对此,业内人士表示,艺术品拍卖行业已进入“寒冬期”,要想继续发展,必须迅速转型。中拍协综合业务部赵晶副主任在此前的“中拍协8月份媒体通气会”上曾表示,随着宏观经济结构的调整和GDP增速的持续下行,拍卖行业的总成交规模下调。今 年上半...

    447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电场: 超越超现实”重点作品解析[图文]
    “电场: 超越超现实”重点作品解析[图文]

    雷内·马格利特创作于1928年的布面油画作品《共性的论战》。弗兰克·斯特拉作品《波伦布》,艺术家拉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重复利用自己以往作品中的图案,创作成一系列超大型油画,《波伦布》就是这个系列中的一幅。这种使用电脑的处理方式和荧光色水彩布满画面的外观特点可以被视为蓬勃发展的技术主义文化的产物。作品标题“波伦布”其实是一座想象中的城市的名字,出...

    1866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听:那溪,那谷,那门,那禅,那佛……[图文]
    听:那溪,那谷,那门,那禅,那佛……[图文]

    张健,字听溪,斋号听溪谷在中国的美术界,张健堪称一个独特的文化符号。她的画作题材多样,风格自在,意蕴丰厚,挥洒自如,在不同画意之间切换却总能不经意间拨动每一个人的心弦。读懂张健的人对她的共同感受是:“她不光有画家的眼睛,还有音乐家的耳朵”。张健的画作的确是需要“听”的。因为只有仔细聆听,在“通感”状态下,才能体会、感知到她内心的律动五重奏,画意“五重门”。文/特约记者 周毅且来析之。...

    1535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评说画家潘鸿海的水乡油画[图文]
    评说画家潘鸿海的水乡油画[图文]

    水乡有多么明镜?水港有几许幽深?几缕阳光,松松地洒落。青瓦编第一重网,白墙织第二重网,空气被滤得清净,方才穿过桥洞,凝成一份透明和庄重,注入小河的水中。小河也变得凝重,那涟漪带着绸一般的纹,迟缓缓地荡开。倒影中的水乡总在梦中。有时,从桥洞的后边传来零碎短促的桨声,桨声未到,绸质的水面已经剥开层层波粼。……这是如梦的水乡,是著名画家潘鸿海笔下令我们熟悉的水乡。...

    898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海上雅集精品赏析:齐白石花卉册页[图文]
    海上雅集精品赏析:齐白石花卉册页[图文]

    海上雅集精品欣赏:齐白石花卉册页海上雅集精品欣赏:齐白石花卉册页海上雅集精品欣赏:齐白石花卉册页日本的回流作品中最为引人瞩目的便是一套齐白石花卉集珍册页了,此套册页有“好”“怪”两字便可概括其全貌。说它“好”,乃其用笔、用色、章法皆到位。说它“怪”,只觉得少了常见白石画作之润泽,多了些生拙异趣。这部...

    277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