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莫让艺术金融成为伪命题[图文]

时间 : 04-04 投稿人 : 小蜜蜂 点击 :

莫让艺术金融成为伪命题 | 美术学术李可染 丹霞秋色 1964年作 2017年10月中国嘉德香港秋季五周年庆典拍卖会 成交价:HKD33,230,000

前几年艺术品市场的火热,让全国各地的金融机构开始与艺术进行“对接”,希冀能走出一条金融与艺术相结合的道路来。然而,就先期情况来看,据我所知,除少数几家金融机构取得成功外,大部分都以失败告终。由此可知,受金融机构内部管理、相关政策的影响,以及艺术市场不规范行为的限制,加上大量不切实际的金融“伪理论”大行其道,致使目前艺术金融难以蓬勃发展。

艺术金融要发展

必须结合艺术品本身特性

近段时间以来,有声音认为,艺术金融是推动下一次艺术品市场高潮的巨大动力,但在我看来,这一说法具有一定的误导性。针对艺术市场的现状,和金融机构政策及其内部管理的局限性,我认为艺术金融的发展目前并不是很成熟。

金融机构内部的管理和相关政策,是一种以防风险为基础的经营模式,这对房地产等行业有着积极作用,但是具体对接到艺术品市场,就有点“水土不服”。

艺术品具有自身独特性质,包括市场、价格、产品真假等,如果脱离了这些特性,按金融内部管理的要求直接挂钩到艺术品上,那么这不能称其为“艺术金融”,而是“不接地气”的“金融艺术”。很多银行,比如民生银行、北京银行以及全国各地一些新兴的文交所,也以金融业为基础,做过很多尝试,但同样负多胜少,其原因正是出在金融业内部的局限性上。按照银行规定,要具体到产品的年限、利息等硬性指标,书画是一种特殊的商品,银行没有专业鉴赏鉴定书画的专业人员,不能对书画的价格和价值做出正确判断,致使收贷款数额与贷款人产生很大的分歧,因此想突破性地改变其管理、防风险制度,难度很大。

艺术金融也该具有

“艺术”气质

艺术金融怎样才能成功落地从而真正实现为艺术业服务?我认为金融机构需要具备“艺术”特点,那就是要“个性化”,一是针对艺术品制定灵活多变的政策;二是自己具有专业的鉴定团队。举例说明,在全国范围内艺术金融发展低迷的当下,潍坊银行却逆势上扬,取得了成功,探究其成功的原因,无非是三点:一、潍坊银行作为地方银行,其在政策的突破上具有灵活变通的明显优势。潍坊银行各级管理层对艺术市场都较为了解,内部建立了比较科学的价格体系,能够相对客观公正地为书画作品确定价格。为尽可能地避免风险,银行还制定了“预收购人制度”,即贷款画廊可以指定另一家具有实力的画廊作为担保人,银行对担保画廊的实力和资质进行确认后,可以作为贷款画廊的“预收购人”,书画作品的价格经过“预收购人”进行二次审核,如此,书画价格就会最大限度地做到客观公正,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了银行的风险,也为贷款画廊提供了便利。

另外,潍坊银行的“竞拍贷和消费贷”制度也值得金融机构借鉴。银行与多家拍卖行建立了合作关系,画廊参与拍卖公司的竞拍,拍得的作品可以付一半资金,另一半则可向银行提出申请贷款,此举缓解了画廊的经济压力;而“消费贷”则让藏家获利不少,倘若某企业家看中了某画廊的作品,也可以只给画廊一半画款,另一半则可申请银行贷款,当然,银行事先也需对藏家的实力和资质预以调查。正是由于潍坊银行针对艺术品本身制定了一系列较为科学完善的政策,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总结修正,不断探索新的艺术金融形式,才使它成为艺术金融成功实施的案例,从而在全国艺术金融领域树立了标杆,而其他金融机构的艺术金融业务之所以发展艰难,最关键的问题还是在方向上尚未理清。

我认为,企业投资项目是有周期的,可以预算成本和收益,对之的产品价值都有明确的目标,因此在银行贷款额度、期限及利率上都有统筹安排;艺术品则不然,它的价格难把握,其参考价基本都是通过众多数据折中产生,艺术市场的周期规律也是复杂多变,所以在投资时间上会与投资效益产生矛盾,无法预料的价格增长机制也会和利率产生矛盾。如果金融机构不能针对艺术品的特性推出与之相匹配的政策,要想艺术与金融有交叉地对接几乎是不现实的。金融和艺术品对接一定要树立健康理念,金融注入艺术是为了培育艺术品而非对其进行“炒作”,一定要把金融杠杆恰如其分地进行运用。因此,针对艺术金融,金融业一定要建立完善的体制。

发展艺术金融

离不开规范的艺术市场环境

规范的艺术市场环境,自然会为艺术金融市场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中国艺术品市场前期呈自由发展的状态,但是在行为规则、艺术品定价等方面都缺乏科学性、规范性。从二级市场拍卖公司的古代、近现代作品拍卖价格指数来看,由于拍卖市场存在不确定性,所以它们离艺术金融的价格标准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国家有关部门要综合各种依据,对成名大家的作品进行科学的价格制定,并进行权威发布,在市场上形成“硬通货式”的价值认可,让其有章可循。而作为一级市场的画廊经纪人,要想与金融进行有效对接,我认为要把握几个趋势。

一是坚持推进画廊代理制,这也是规范市场、制定合理价格的有效方式;二是要“抱团发展”,建立“画廊集团化”,传统个体画廊目前出现经营上的困境,画廊集团化可以把众多画廊和文化企业进行整合形成“行业集团”,在建制上实现企业化,诚信基础也会提高,会吸引更多一线艺术家进行合作,同时在艺术品价格的制定上会更加合理,为国家有关部门和有关机构提供更为准确的当代艺术品市场价格依据、指数,为当代艺术品与艺术金融对接创造更好的条件。

总之,艺术金融机构如果想在全国推行成功,必须符合“艺术品”的特性,建立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科学的方式方法,否则“艺术金融”就是一个伪命题。

相关文章

  • 刘玉来:杨先笔墨审美意象[图文]
    刘玉来:杨先笔墨审美意象[图文]

    杨先作品贾浩义(老甲)先生以画马著称于世,其马笔墨的外张力达到了空前。可以说,独创性与强调外张力成了他独树一帜的美学思想核心。而这一美学思想贯穿在他的一切作品,诸如山水、人物、动物中。贾先生的笔墨外张力给人视觉的冲击力是当代画坛中国大写意中最为强烈的。他运笔的迅疾感,强硬果敢感,用墨施彩的浓烈极至感,造型的简括、准确与引发人参与创作之欲望当属前卫。老甲之为老甲自有他一套法在,这法是他独创的。他...

    326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刘玉来:国画的似与不似[图文]
    刘玉来:国画的似与不似[图文]

    刘玉来作品国画的创作与西画有着很大差异,一般人对于画的理解基本都是对西画理解的方式。即画什么都要在外形上力求像似。这种认识下则成了对一切画的要求。故此当清朝时人们看到郎世宁用中国笔墨,采用西方透视画出的景物时,那评价是非常高的。这种认识即使在今天,依然群体庞大。刘玉来作品这种现象告诉我们,人们的绘画的认识一般都停留在像与不像上。那么对于国画家有没有影响呢?应该说有的。这是因为,我们在谈到艺术...

    1684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献礼建党100周年优秀作品选——画家刘铭[图文]
    献礼建党100周年优秀作品选——画家刘铭[图文]

    刘铭,1964年生于陕西,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人物专业和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生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大型美展,并获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多幅作品被选送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及中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展出,并被有关博物馆、艺术馆收藏。1998年,被香港《收藏》杂志评为十位最看好的作品收藏对象之一。2010年,被中国收藏鉴赏家...

    1383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瓷器杂项现量价齐升 推动市场向上攀升[图文]
    瓷器杂项现量价齐升 推动市场向上攀升[图文]

    在近日落幕的2017春拍中,中国古代艺术品的瓷器板块出现了3件破亿元之作:一件青花、一件粉彩、一件单色釉,均为中国古代艺术品中较重要的门类。据统计,今年1月至7月中旬,中国艺术品市场拍卖成交总额约286亿元,比去年同期上涨10.36%.其中,瓷器杂项板块实现量价齐升,在推动整个市场向上攀升的过程中功不可没。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的数据显示,今年春拍,中国书画与瓷器杂项依然占据拍卖成交额的主要份额,...

    1439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战国时期玉璜赏鉴[图文]
    战国时期玉璜赏鉴[图文]

    图1、安徽长丰杨公战国墓出土出廓式玉璜杨玉彬经春秋一代数百年物质与技术条件的丰厚积累,到了社会剧烈变革、生产力迅速发展进步、思想文化繁荣活跃的战国时期,玉璜制作与使用也步入了一个空前发展繁荣的高峰阶段。较前代同类器而言,战国玉璜的形制与艺术风格均发生了剧烈变化,不仅数量众多、形制繁杂、流播地域更为广泛,还出现了出廓式、镂空式、层叠式、分节套合式等诸多精美绝伦、巧夺天工的崭新品种。以下依据形制与...

    1817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2024甲辰龙年——著名书画家罗中伟元旦特刊[图文]
    2024甲辰龙年——著名书画家罗中伟元旦特刊[图文]

    【艺术简历】罗中伟,现任通辽画院院长;通辽美术馆馆长;通辽市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少数民族促进会会员;内蒙古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内蒙古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主任;内蒙古美术家协会理事;内蒙古风景画学会副主席;通辽市文联副主席;通辽市政协委员;通辽市政协书画院副院长,哲里木版画研究会主任;内蒙古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做客教授、研究生、行业指导教师;内蒙古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校...

    737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张大千艺术市场解析[图文]
    张大千艺术市场解析[图文]

    上世纪60年代,张大千的泼墨泼彩艺术作品让国内外艺术界震撼,更为中国传统国画艺术打开了一扇窗。自近现代以来,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传统国画一直在寻找现代转型的突破口,张大千的艺术融合或许是一次最成功的探索。然而,也有不少人提出质疑,张大千的泼墨泼彩到底是对传统绘画技艺的传承与发扬,还是将西方艺术与中国艺术的成功融合?张大千的泼墨泼彩艺术的成因是什么?近几年市场低谷期,这种艺术形式的市场表现又如...

    224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笔情墨趣的交响——朱松发作品解读[图文]
    笔情墨趣的交响——朱松发作品解读[图文]

    朱松发独揽乾坤趣136×68cm2012年中央电视台中国画当代名家大型纪录片《传承与开拓》栏目山水画家——朱松发(解说词)他以甘于寂寞的取艺之道,追求精神境界的高度。他凭着智慧和理性,让生命与艺术同步,以画不惊人誓不休的决心从事创作。他的作品传递出人类关注的价值取向,同时更反映了当代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家园。他继承中国画的写意精神,以书入画,书画合一,风格独...

    1360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朱绍良:我读张葱玉之书画鉴定依据[图文]
    朱绍良:我读张葱玉之书画鉴定依据[图文]

    武宗元《朝元仙仗图》卷葱玉先生:……《宣和画谱》,其中记载了六千件左右的精品名画。迨靖康之乱赵佶被俘,《宣和画谱》所载,大部为金人所得。宋南渡后,赵构又重新收集流散,从《中兴馆阁录》的储藏目中,可以看出当时的收藏,也还是相当可观的。但是金宋相继灭亡,这些精品名画大都毁于兵燹了。据王恽《玉堂嘉话》所记他看见的元代书画目录仅仅不过二百件了。明代除得了元图贴木耳(文宗)奎...

    508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孟云飞:高校校名书法赏析之——东南大学[图文]
    孟云飞:高校校名书法赏析之——东南大学[图文]

    一、校名由来东南大学1902年建校,几番风雨,十易校名。从三江师范学堂到南京工学院,于1988年再次定名为东南大学。二、校名赏析“东南大学”四字校名乃是集东晋王羲之书作而成。“书圣”羲之之作世人早已会心激赏,诸如为老妪题扇,书换白鹅等典故,则更是妇孺皆知矣。究之其故,除却羲之为人清尚品洁,其书作风流遒媚,不仅在其生时,即便是后世百、千年,仍广为追摹梦求。唐太宗极喜羲之书作,以...

    1117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李人毅•咏鸡诗书画(下)
    李人毅•咏鸡诗书画(下)

    李人毅2017年春节这些年来我养成了一个为画题诗的习惯。几年下来竟有几十首咏鸡的诗作。在景德镇一气画了12幅瓷上雄鸡,也新写了8首诗,另外4首是旧作。这次丁酉之作,又有11首是新写的,应该说这次创作是景德镇瓷上诗书画创作的延续。这种诗书画的常态,使我走进文根中活得很踏实。踏实在于总觉得自己的不足。走进诗书画的创作,就发现这是一个让你永远不能稍有轻狂和自足的领域,留给我们的是,要永远保持埋头做...

    700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作品分享:捕获人心的人像摄影[图文]
    作品分享:捕获人心的人像摄影[图文]

    这是来自摄影师RakeshJV的一组人像摄影作品。摄影圈的朋友亲切的称呼他RJV,最初只是为朋友拍照,厌倦之后,对街头摄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善于解读人们的情绪,捕获了丰富的令人难以置信的场景,非常值得一看,和我们一起欣赏吧。...

    1748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别是一种江湖 ——孟云飞教授书法艺术琐谈[图文]
    别是一种江湖 ——孟云飞教授书法艺术琐谈[图文]

    纸媒、数字产品和网媒鼎足长存的时代,毛笔早已退出了传统社会里的实用功能,然而,面对千崖起伏、沧桑满怀的文化江山,书法不应成为太遥远的怀旧符号。尽管当代书法缺乏一种内在的批判冲动和理性关怀,但是毕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花样年华”。文化学者余秋雨说:“文化气氛是一种处处渗透的精神契约。渗透到细处,所以使绘画灵秀、使书法雅致、使瓷器造极,甚至使市民娱乐也抖擞起来。”这份“精神契约”蕴含着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1931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天地玄黄,金墨无界——曹聪山在古今中西之间构建永恒[图文]
    天地玄黄,金墨无界——曹聪山在古今中西之间构建永恒[图文]

    察民情、听民声、顺民意,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成为常态,越来越多来自基层的声音直达决策层,越来越多的群众意见转化为党和政府的重要决策参考。每年的全国两会上,通过广泛而深入的协商民主,实现了民意的汇总、民智的汇集、民力的汇聚。一份份文件,从酝酿到出台,一遍遍征集意见,一遍遍修改,再到审议表决,处处体现着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生动诠释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全国两会这一重要的窗口期,人民美术网联...

    1595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北宋名门吕氏墓考古:宋代文人世家如何效仿古礼[图文]
    北宋名门吕氏墓考古:宋代文人世家如何效仿古礼[图文]

    青瓷器蓝田吕氏是北宋晚期陕西西安地区的名门望族。宋哲宗时期权倾朝野的宰相吕大防就是这蓝田吕氏中的一员。其兄弟四人皆是北宋晚期名士。吕大忠与吕大钧是金石学家,也是西安碑林的奠基人;吕大临是著名的古器物学家,他所编纂的《考古图》流传至今,被誉为中国考古学的鼻祖。他们深受当地人爱戴,被称之为“吕氏四贤”。“澎湃新闻·古代艺术”特刊发主持地这一考古项目的张蕴根据其在央视“百家讲坛”讲座整理的追忆文章。...

    83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