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滩老照片
不久前,上海艺术界发起了“百年交响——上海外滩建筑变迁油画展”征集活动,邀请艺术家们以外滩作为题材,创作作品将于今年10月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展出。油画征集展希望通过创新形式重新合作发现外滩历史建筑背后的人文魅力,激发全社会对经典建筑的关注,并营造对历史建筑保护的氛围。近期,一些沪上的一些文学家、文艺评论家、文物保护工作者及画家围绕这一征集展举行座谈,探讨了外滩的经典文化。
素有万国博览建筑群之称的上海外滩很长时间以来都被当成这座城市的一张名片而为人津津乐道,可是渐渐地,外滩建筑群却犹如构建起它坚硬外立面的钢筋水泥一般,离普通的上海市民越来越远,显得冰冷而隔阂。上海艺术界发起了“百年交响——上海外滩建筑变迁油画展”征集活动,邀请艺术家们以外滩作为题材,重构其在当下语境的特殊意义,并突出上海的城市性格。希望通过创新形式重新合作发现外滩历史建筑背后的人文魅力,激发全社会对经典建筑的关注,并营造对历史建筑保护的氛围。展览将在今年10月在刘海粟美术馆举办。近期,该项目首先以研讨会的形式邀请沪上的一些文学家、文艺评论家、文物保护工作者及画家座谈,探讨外滩的经典文化。
“外滩经典建筑文化研讨会”现场
经典外滩被了解得还太少
此次展览的策展人黄一迁相较于其他座谈者算是小辈,谈到外滩,她认为自己这一辈甚至是年纪更小的一代人对其认识几乎为零,只知道外观好看,却不知道其中细节。
她举了一个例子,外滩12号的上海汇丰银行大楼是英资建筑设计机构公和洋行的设计作品,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中国近代西方古典主义建筑的最高杰作。因为一位朋友的研究,她了解到,该栋建筑的门厅顶部有8幅马赛克镶嵌拼成的壁画,描绘了20世纪初包括上海在内的八座世界城市。每座城市的前景都有一位具有象征意义的女神,其中,东京的前景是一位代表学习的女神;纽约的前景是自由女神;香港则是一位身披英国国旗的女神像,代表其作为英国殖民地的身份;巴黎的女神像则是代表共和。在天顶的最上层还有三个不同的形象,分别是代表太阳的少年、代表月亮的少女和一位蒙面的丰收女神。这种天地共存象征恰恰是一个银行对丰盛富饶追求的表现。
上海外滩12号“上海汇丰银行大楼”门厅顶部的马赛克镶嵌画
马赛克镶嵌画中的上海
黄一迁认为,仅仅是一栋大楼里的壁画就有这样多的看点,却甚少为人所知,而这种情况在外滩的建筑群中不在少数,值得人们挖掘。
外滩是否正和公众的视野越来越远,在这一点上,联合发起此次征集展的久事集团就有非常切身的体会。上个世纪90年代,上海市政府将外滩的大楼从办公状态改为写字楼和经营性的房地产,由久事集团接手经营管理。
在当时市场环境的背景下,如何将外滩建筑用起来是亟待做的工作。于是,就有了位于东风饭店的第一家肯德基,以及之后的许多餐饮、俱乐部、奢侈品牌。“可是渐渐地我们觉得有点问题,这么好的建筑为什么离上海的老百姓越来越远,显得越来越陌生?”久事集团总裁龚德庆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他认为,上海城市的十六字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百年外滩中的历史沉淀和包容创新中都有体现。因此,宣传好外滩,就是取得了了解上海这座城市的钥匙。我们这一代人理应将过去的外滩和未来的外滩联系起来,而这个任务,现在看来颇为紧迫。这也是他提议举办“百年交响——上海外滩建筑变迁油画展”的最主要原因。
一座城市如何拥有一个强健的胃
作家陈丹燕曾经写过三本关于外滩的书籍《不可能的世界》《和平饭店》和《黄浦公园》,从采访到成书大概历经15年时间。
在她看来,关于外滩最有意思的点是在时代变迁中,一座城市对它面貌的“消化”。“沿江的房子都是在上海作为通商口岸是造起来的,外滩的面貌就是远东殖民地的面貌,但是经过建国后的40多年,在上世纪80年代末,上海市政府提出外滩是上海城市的一张名片,这是我觉得最有兴趣和最为自豪的地方,即本地人和城市如何拥有一个强健的胃,可以将殖民地的建筑化为自己的东西”,陈丹燕说:“‘我’不管它是怎么来的,它是‘我’的。”
作家赵丽宏自小就生活在外滩附近,浦江边的这些风格迥异的建筑群,是他童年的记忆。他曾做过专门的研究,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从未出现过这样一大群建筑,其风格各不相同,却奇妙地相互和谐,历经战争却保存完好,因此外滩是独一无二的。
在2003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赵丽宏联合另外两位文化界的政协委员提交了一份议案,让上海外滩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案引起的全国范围内的大辩论却是赵丽宏始料未及的。有人认为外滩代表的是一种殖民文化,为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是为殖民主义站台,也有人认为外滩的这些建筑拿到西方去其实并没有什么稀奇的。
赵丽宏认为这些反驳的声音大多是激愤的写作者,很多理由都站不住脚。但是反对者的态度强烈,令申遗一事偃旗息鼓了。
外滩旧影
要横向纵向地看待外滩
认识到了外滩的意义后,怎么画就是创作者要面临的问题了。上海博物馆前馆长陈燮君担心的一点是雷同,所有人都只关注几栋建筑的几个特点。他的建议是,要抓住上海的几个关键词和几个历史视角聚焦,横向纵向地去看,才有可能打开视野。首先是历史的纵深感,上海这座城市最少有6000年的文明,如果没有这么漫长的历史发展,就不会出现外滩。第二,他认为提到上海,不能只讲金融,还应考虑上海在近现代转型过程中民族工业这一块。第三,上海是个水系城市,如果没有水系的宏观关照,画家在创作中容易孤立地描绘建筑本身。
他特别提到了上海外滩的发源地——李庄,1843年上海开埠以后,圆明园路、北京路口当年叫李庄。外滩的起步和租界兴起,有直接联系。后来公共租界兴起,才有西北角今天我们讲的中心外滩的区域。当然,广义地讲,可以过外白渡桥、河南路,甚至更加朝西。
上海十六铺码头旧影
画家陈逸鸣也认同应该开阔“外滩”概念,他认为北外滩、十六铺,都有上海建筑的亮点,外滩经典文化的辐射面理应更广。另外,他提及自己最近正在整理陈逸飞青年时期的习作,发现他曾用水彩、素描等形式画了很多外滩的图像,他建议主办方可以收集一些老画家笔下的外滩,兴许能找到更加生活化、更加深刻的画面。
知名文艺评论家毛时安将上海的建筑分为两大类,石库门就如同城市的里衣,而外滩就是上海的外套。这件外套华丽、考究、档次很高,却也因此,让上海显得孤独。他提醒创作者们注意建筑的生命是通过特定的时间空间联系在一起的,就如同人一样,节日的盛装出席、夏日的大汗淋漓、冬日瑟瑟哆嗦,都具有不同的景致。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姜建忠已经投入了创作,他选取的是一个室内场景。“这次的创作不能是外滩的图解,那样就太没意思的,首先应该是艺术品,但是是有文化包容的艺术品。”他认为,没有内涵和情感的艺术史没有生命的,但是没有专业的艺术语言保证的艺术也同样没有生命,两者缺一不可。
上海外滩“汇丰银行大楼”建造过程中留下的影像
为外滩留一些普通人的记忆
仅仅依靠画家来画外滩是否足够?一些在场的学者专家打了一个问号,他们认为,画展本身可以作为一个契机,但要讲好外滩经典文化,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徐明松认为,应该将画展提高到图像文献的高度,重新演绎和阐释外滩建筑文化。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之前慢慢住进外滩的居民随着功能置换又再度离开,他们真真切切地目睹了外滩如何从殖民地象征变为上海名片。陈丹燕呼吁,希望可以为这批人做一份口述史,因为普通人留下的记忆才是外滩最珍贵的财富,不然外滩的建筑群就“太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