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瑞士道中之金波翠岭》
历史变幻莫测,但又无法更改。如果时间提前到二十年前,那么,在大陆举办一个百年的台湾艺术家作品展,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在时至今日,囊括百余位台湾艺术家作品的“美丽台湾——台湾近现代名家经典作品展(1911—2011)”却在大陆成功举办,为台湾美术历史的发展与变迁增添了一个新的注脚。
江贤明《台北府五城门》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百余年来的台湾美术与大陆美术是一脉相承的,台湾的传统美术与大陆美术有相似之处,但同时又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而现代艺术则长时间走在大陆前面。在20世纪初,一些台籍画家旅居大陆并对大陆现代主义绘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以刘锦堂、陈澄波、郭柏川为代表。刘锦堂又名王悦之,1915年到日本东京美术学校学习,1920年代至大陆,1922年与李毅士、吴新吾、王子云等在北京组织了大陆第一个研究西画的团体“阿博洛学会”,并创办“阿博洛美术研究所”。刘锦堂曾任国立北平艺专教授和私立北平美术学院院长,其作品融入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元素,具有浓郁的东方色彩,创作于1934年的《台湾遗民图》是这种风格的典型代表,在20世纪30年代的北京影响很大。郭柏川1933年毕业于东京美术学校。1937年赴大陆,在东北旅行写生,1938年任北平师范大学和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教师,直到1948年才回到台湾。在大陆12年期间,留下很多描绘大陆风光的作品,其作品将中国传统元素风格融入绘画当中,重视线条的处理,风格单纯而强烈,是1930年代京津地区的重要画家。陈澄波1923年赴日本留学,并在1926年入选日本帝展。1929年,陈澄波从东京美术学校研究科毕业,受聘前往上海。此时正值第一次全国美术展览会,陈澄波并被邀担任此会的西画评审员。陈澄波在上海期间曾任新华艺专西画系教授兼系主任、昌明艺专艺教科教授兼西画科主任,1933年回到台湾。尽管居大陆时间不长,但仍对“油画民族化”做出了令人感佩的贡献。
欧豪年《鹰扬图》
1949年后,一批大陆画家赴台,其中包括溥心畬、张大千、黄君璧三位大家,他们凭借在传统绘画上的深厚功底和独特风格,促进了台湾的传统绘画的创作,其影响至今不绝。不但在传统绘画上,在台湾现代主义运动中,大陆籍画家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956年前后,在台湾美术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两个现代派绘画团体“五月”画会和“东方”画会应运而生,其主要成员是生于二战前,成长于战争期间,战后流亡台湾的大陆青年画家,如刘国松、夏阳、庄喆等人,他们的导师就是曾就读于上海美专的李仲生,李仲生从1942年起执教于国立艺专西画系,1949年赴台,致力于现代艺术的创作、推广和教学,被称为“台湾现代绘画之父”。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现代主义运动推动了台湾美术的发展,与政府倡导的中国传统艺术成鼎足之势。但是,随着1970年代国际政治形式的巨变,台湾美术界开始反思和排斥西方艺术,重新审视本乡本土的美术,掀起“乡土运动”。1980年代,因政治因素等的影响,现代艺术再次兴起。此时台湾的社会、政治、文化都发生了变化,各种观念、思想乃至艺术语言、形式方法层出不穷,导致1990年代台湾美术的多元和混杂,这对于方兴未艾的大陆当代美术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陈正雄《绿野香颂系列》
台湾水墨画在明清时期以文人画趣味为旨归,在面貌上受扬州画派影响。日本占据台湾之后,将日本画(胶彩画)引入进来,传统水墨画的生存空间逐渐被压缩,胶彩画成为官办展览的主流。直到台湾光复,水墨画才重新登上前台,特别是1950年代之后大陆画家增多,为台湾水墨画的兴盛创造了条件。
沈哲哉《倚》
油画在上世纪20年代引入台湾后,很快成为主流画种。台湾油画受欧洲绘画的强烈影响,但在面貌上却形成了台湾特色:色调鲜明,风格多样,形式自由。早期的创作如刘锦堂、陈澄波、郭柏川、廖继春、李梅树、颜水龙、杨三郎、李石樵、张万传等人的作品,多以“外光派”风。
朱德群《远景幻象》
20世纪80年代以后,台湾的经济发展迅速,岛内外贸易往来频繁,台湾进入一个“资讯庞杂、含混多元”的后工业时代。在社会剧变的大背景下,各种既有秩序遭到挑战,艺术权威被各种新势力消解,传统水墨受到批评和压制,落入衰落的境地。之后,艺术家们以不断突破樊篱的艺术形式与挑战姿态开创了90年代多元、混杂、动荡的新局面。在架上绘画中,反思历史、社会、文化问题以及思索人类自身生存状况的作品大量出现,艺术风格更加多样,叙事语言更为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