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公共空间艺术怎样反映时代:中堂的体系

时间 : 03-25 投稿人 : 关儿 点击 :

孔维克(山东画院院长)

古人除了家庭悬挂绘画以外,就是家庙、县衙等,现在很多公共空间如政府机关、外事部门、人民大会堂等都有中堂,这拓展了我们对中堂概念的认知。我们要去研究古代中堂和中国画发展的密切联系,因此我们的创作,不是严格意义上地画“中堂”,而是画公共空间的艺术作品,为我们的文化建设服务。

全国各地都存在着公共空间艺术怎样来反映这个时代的问题,这个问题以前是不够重视的。因为有了展览这种外来的形式后,我们所谓的公共空间想到的是博物馆艺术、美术馆艺术,除此以外,公共空间布置不够带来的弊端就是我们的审美提高受影响。

威尼斯双年展坚持下来成为了品牌,所以政府要投入,因为它能提升城市影响,也代表了艺术前进的方向。当下是一个中华民族前所未有、在人文艺术上也是少见的伟大的变革时代,在这个时代,艺术家要有所反映,文化艺术要有所反映。习主席提出,中国的文化要和世界文化形成一个多国文化的格局,特别提到了我们能够创造这个世界,也能够创造这个时代的艺术。

艺术是多元的,中国艺术的发展成为世界文化和艺术的一部分,这是我们的文化自信。同时,我们的价值观应该是带有中国标签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的中国画双年展确实是站在中国画本体发展的立场上来推进中国画艺术,杭州中国画双年展,是唯一一个以“中国画”命名的双年展,代表着我们这个时代,要坚持举办下去。

相关文章

  • 鲁迅手稿缘何最为规整[图文]
    鲁迅手稿缘何最为规整[图文]

    《青史子》手稿在现代中国文化界,鲁迅的手稿即使不说是一个范例,也可说是一个特例。因为它具有很多文化名人手稿所不具有的特点,也充满中国文化与书法美的魅力。鲁迅手稿总体上具有排列规整、字体清晰、较少修改、页面干净、气韵生动等特点,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只要比较一下,就不难发现,在现代文化名人手稿中,没有人像鲁迅手稿这样规整(作为书法作品或影印出版的除外)。这里说的规整,主要是说...

    148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著名大写意花鸟画家禅寿先生四条屏专辑[图文]
    著名大写意花鸟画家禅寿先生四条屏专辑[图文]

    【艺术简介】禅寿,原名范世安,号西湖居士,水泊村人,禅公。1950年生,山东梁山人。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师承潘天寿、李苦禅、诸乐三、陆抑非、沙孟海、舒传熹、卢坤峰、朱颖人诸先生。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潘天寿艺术研究会理事,李苦禅艺术研究会理事,山东画院高级画师,济宁中国画学会副主席。作品在《美术》《书与画》《画廊》《中国文化报》《香港文汇报》、中央电视台、杭州电视台、山...

    64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没有苏轼 中国绘画会如何?[图文]
    没有苏轼 中国绘画会如何?[图文]

    苏轼《枯木怪石图》2018年,消失近百年的两张最重要的宋画相继出现。首先是苏轼的《枯木怪石图》前不久出现在香港佳士得秋拍夜场,以4.6亿港元落槌。一时间,关于此画引发了“亿元高价”、 “国宝回流”、“画作真伪”等话题的种种讨论。暂且不提苏轼的文学成就,其绘画作品一直广受讨论。苏轼画风大胆,极具创造力,尤擅画墨竹、怪石、枯木等。但可惜的是,流传至今的苏轼画作十分稀少。一般认为,目前仅有两幅,一...

    37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文物鉴定 绕不开的路[图文]
    文物鉴定 绕不开的路[图文]

    为什么把各种古玩的工艺特征作为鉴定的一条重要证据和科学鉴定的路径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古玩不可再造。尽管造假者可以用某些传统的技术和手段,针对古玩的纹饰造型等进行多方面的伪造,但是古玩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条件下,采用特定的加工方式所产生的工艺特征,是古玩不可完全复制的根本原因。通俗一点说,就是赝品在制造过程中,如果不具备某一个时代的设备工具这些基本的制作条件做保证,那么伪造的赝品就不可能与真品相...

    502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艺术史:一场持久的“淘汰赛”[图文]
    艺术史:一场持久的“淘汰赛”[图文]

    英国艺术史家贡布里希在《艺术的故事》一书的后记中写到,试想一位虚心、热情的批评家,在1890年试图把艺术史写得“最新”,即使他有天底下最大的热情,也不可能知道当时正在创造历史的三个人物是梵高、塞尚和高更。与其说问题在于我们批评家能不能欣赏那三个人的作品,倒不如说问题在于他能不能知道有那么三个人。的确,在1890年,上述后来被称为后印象派的三位艺术家,均为无名之辈。37岁的梵高,正是在那一年,在...

    1722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浅谈张大千的芭蕉仕女[图文]
    浅谈张大千的芭蕉仕女[图文]

    张大千《芭蕉仕女》水墨纸本立轴125.5×63.5cm大千居士曾在一幅画中题款“信笔为白描,气韵转胜。”中国画自从产生至今,尤重笔、墨二字,即使在“画重丹青”的前唐绘画中也极其重视用笔用墨,宋朝以后,笔、墨二字更成了中国画之灵魂,是中国画最基本的、又是最高的法门。而写意白描恰恰最能体现中国画特点。白描写意是常用的一种人物描写手法,它重...

    1259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刻画细致 意境幽美——浅析徐仁华的人物画[图文]
    刻画细致 意境幽美——浅析徐仁华的人物画[图文]

    在中国画的三大画种山水、花鸟、人物当中,人物画最早进入成熟阶段。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阎立本、吴道子、周昉、武宗元、李公麟、梁楷、戴进、吴伟、唐寅、仇英、陈洪绶、崔子忠、任伯年等都是人物画史上的大家。相较于花鸟画与山水画,人物画的创作尤为艰难。这不仅因为人体有一定的比例,更因刻画人物的性格和气质比较难。徐仁华先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画家,他的作品处处透露出一股文人之气和高雅之风,注重情感的宣泄和...

    1673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如何鉴赏中国书画[图文]
    如何鉴赏中国书画[图文]

    中国书画艺术的发展轨迹深受中国传统文学、哲学思想与戏曲的影响,到了近现代和当代则与西方美学思潮以及意识形态产生融合与转变,整个过程可谓是中国历史的缩影。因此,当我们在观赏这些作品时,除了文化与历史内涵上的知识,掌握中国书画艺术表现的组成元素也有助我们欣赏作品的内涵与美感。通过本文,佳士得中国书画部专家将从中国书画艺术中的装裱形式、创作媒介、笔墨技法、题画以及印章等方面入手,带您进一步理解并加深对...

    1111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达达诞生100周年:改变艺术史的达达精神是什么[图文]
    达达诞生100周年:改变艺术史的达达精神是什么[图文]

    汉娜·霍克1919年创作的作品《用达达餐刀切除德国最后的魏玛啤酒肚文化纪元》 “如何实现永恒的幸福?你只需要念:达达。”这就是于1916年宣布的达达主义,它以完全崭新的视角去观看艺术,观看日常。但最重要的达达遗产,是观念,而非具体的物件。在达达诞生100周年之际,相关纪念活动也在全世界此起彼伏地展开。热闹喧哗的纪念活动之余,艺术工作者也在反思,真正达达精神之所在。朱洁树“如何实现永恒的幸福?...

    1734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艺术社区”生活圈 从美术馆进驻商场开始[图文]
    “艺术社区”生活圈 从美术馆进驻商场开始[图文]

    当艺术家的作品离开固定的美术馆空间来到商场,其作品所处的现场完全是剧场化的,反而使得艺术家的灵感和多维度思考在实践场所得到展现。这样一种价值是双方面的。这时艺术作品承担起在商业社区现场进行公共教育的功能,也可以让这个商铺兼具美术馆功能。从一定要有殿堂气派的建筑,到进入“后SHOPPING MALL”时代的商圈,近年来,美术馆呈现出一种新趋势。从经济社会学上来说,后现代消费社会的形成,让美术馆无...

    349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薛林兴与达芬奇飙情人[图文]
    薛林兴与达芬奇飙情人[图文]

    达芬奇是世人公认的艺术界大佬,与他飙情人,掰手腕,无疑是以卵击石,不自量力,痴人说梦。薛林兴就是这样的痴人。2005年12月17日在巴黎卢浮宫法国国际沙龙展获奖后的第二天,再入卢浮宫,专门去看看蒙娜丽莎,达芬奇的情人,这位让全世人膜拜的美人到底魅在何处。其诡异又神秘的微笑,让参观者都驻足良久。除了勾魂的眼睛,还有手,手的秀;手的柔。更感觉到了手腕处血管里的血在流淌,以及脉博的跳动……达芬奇的...

    1815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让梵高癫狂死去的“黄” 色彩等级的顶端与谷底[图文]
    让梵高癫狂死去的“黄” 色彩等级的顶端与谷底[图文]

    凡·高死于黄色。死于黄色为他带来的狂喜,死于黄色对他情绪和身体形成的双重伤害。还有什么比这种颜料更契合凡·高呢?看着露天咖啡店的画面——真的会有如此明亮的夜晚与色彩饱和到足以浸染整条街道的灯光吗?即使在照明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也不太有机会碰见,而凡·高用一张描绘普通街边咖啡厅的油画告诉我们,这种现实是存在的。只要你用绚烂的目光观察、捕捉。凡·高《夜晚露天咖啡店》有传言说,凡·高可能是个色弱...

    80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齐白石的篆刻好在哪[图文]
    齐白石的篆刻好在哪[图文]

    齐白石刘新惠(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许多人熟悉齐白石是从他的绘画开始的,但齐老自己却说:他的印比画更好!这是为什么呢?客观地说,如果齐白石只是一位单纯的绘画者,他不可能,也没有理由成为大师齐白石。可以说齐白石的篆刻是齐白石绘画的基石,没有齐白石篆刻的成就,齐白石的绘画就没有艺术的支撑点。大匠之门为什么这么说?首先,齐白石27岁开始学画,但齐白石最早制印的年龄更早。在27岁以前,...

    1554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宁静含灵动 古朴透典雅——杨炳云书法赏析[图文]
    宁静含灵动 古朴透典雅——杨炳云书法赏析[图文]

    杨炳云作品由于工作的原因,我有幸在杨炳云先生身边工作。常看他读书写字。其实炳云先生一天下来,除却读书写字,少有傍务。在当今众声喧嚣、物欲横飞的时代,能象炳云先生不为诱惑,生活的如此简单明了,并不多见了。近观先生写字,常给人一种难以言表的振奋和享受,欣赏炳云先生书法艺术,就象品尝一壶陈年老酒,越品越香,越品越有味道,它会释放出一种震撼心灵、动人魂魄的艺术魅力。线条之美。先生用笔多以长锋软毫高腕...

    741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山峦回声——论吴训木的绘画[图文]
    山峦回声——论吴训木的绘画[图文]

    在艺术史与文学史的长河中,总是有着不停迁徙的灵魂;他们是始终在路上的艺术家,穿过不同的地域,越过条条河流,为了追随心中的呼唤,寻找更闪光的灵感和艺术更深刻的定义。旅程的本身往往就是目的,艺术家在一段经历之后,很难再是出发时同样的本体。对于中国艺术家吴训木来说,他的绘画沉淀于多年来他走过的路,他的见闻,他的历险,他的体会;远方的山、静夜的云、神秘的星空、在开阔的戈壁呼啸而来的风唤起空灵的美,震撼着心...

    832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