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圈网 蓝歌 当今中国画坛上,熟知石鲁作品的人都知道,画印是他艺术创作的另一个鲜明特征。据研究石鲁艺术的人士解析,石鲁这一特殊爱好,是他“文革”后期开始使用的,在当今中国画坛上也是绝无仅有的。那么,石鲁在“文革”后期为何痴迷上了画印?我们又该怎样赏读这些“画印”? 书画圈网小编依据史料整理出如下文字,希望能够帮你从中了解这一问题。
石鲁
石鲁刻意求新,不愿亦步亦趋
在艺术上,石鲁刻意求新,他藐视任何成法,不愿跟在别人后头亦步亦趋。即便对于他一生最为崇敬的石涛,他也只是追随其神韵而不仅仅摹拟其笔法,出现在他笔下的山水,没有一幅是拟石涛的笔法所作,但却又有很多地方带有石涛纵横姿肆的神韵。石鲁在70年代作了很多的动物画,有驴、有猫、有鸭、有虎等等,往往寥寥数笔就已神态毕现,而且最为可贵的是都带有书法的金石味,是“写”出来的动物画,和国内任何动物画家的风格都不相同,这些,都是他的一种特立独行。
石鲁说过:“师古当观其变,师其创造之心可也。而对于绘画之印章,石鲁也力求多变。熟知石鲁作品的人知道,他在“文革”后的许多书画上的印章并不是盖上去而是画出来的。石鲁所画的印文多种多样,稀奇古怪,无一方是出于刻制。他的这一特殊爱好在当今中国画坛上是绝无仅有的,也是辨识石鲁晚期作品的最明显徽记。
追求画印自由,崇尚风格多样化
在20世纪60年代,石鲁的画上是钤有印章的,那时他的印章有“石鲁”“石鲁所画”“石鲁写生”“长安芦屋”“磊磊落落”多种。而到了“文革”之后,石鲁的全部作品上无一是盖印的,全部是画印,这是一个明显的分水岭。
石鲁的画印,是他特立独行的结果。他并不是简单地蘸了红色在纸上一画就完了,他画印的方法和别人的并不一样。石鲁有一只特备的小瓷缸,里面装着他细心研磨的上色朱砂,兑了印油和调合油漆的香蕉水。他用一支专用的毛笔蘸着朱砂来画印,这支笔用过之后有时并不洗,而是一任其干枯,待到再用时再加上些香蕉水泡开一半用。这样画出的印文枯涩而有飞白,有残破的金石感,四周还有洇出的油渍痕,看上去别有一番情趣。石鲁坚持认为画印要比盖印更为自由,因为印形可以大小由之,随心所欲。他精心研究印文的布局章法,使每一方都能随着画面的风格而有千变万化,他将这视为一种特别的艺术。石鲁对画上的印文形式非常讲究,治印的要诀“宽可走马,密不容针”他是了然于心的。他在印面上刻意造险,分割朱白,形成了许多奇趣横生的画面。出现在他笔下的那些异形印,与画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之成为画面的一部分。他画白菊,将印形画成一只酒壶和一只酒杯,构成了“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的独特意境,那些古雅奇特的印文构成了壶上的图案,如舍此印章,则画面的情趣全失。他也曾将印形画成一轮明月,高照在画面上。他甚至将多枚画印密密满满地画在一些画的绫边上,半具象半抽象,似文字非文字,似图案非图案,犹如天书一般难以辨识。
石鲁是个天才,全才。在当代艺坛上,很少有人像他那样同时具有形象思维和理论思维的敏锐,同时在诗、书、画、印的综合成就上达到如此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