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六百年故宫里的80后[图文]

时间 : 03-17 投稿人 : 忆忆 点击 :

这些年轻人给故宫带去了新的血液,谱写故宫的传承。

六百年故宫里的80后 | 艺术常识图:600 年故宫在晨曦照耀中熠熠生辉(摄影:比比)

今年是故宫博物院成立90周年,这座拥有600年历史的紫禁城,向我们展现了太多新的面貌:开放新的参观区域,举办诸多璀璨耀人的新展览,上架了几款备受欢迎的 APP 应用,连它的官方微博都学会了卖萌。走在故宫博物院中,还能见到许许多多戴着胸牌、年轻无比的面孔。《外滩画报》与在故宫中工作的六位年轻人面对面,从他们的经历、观念和生活中,探索古老故宫与新时代的纽带。

为庆祝故宫博物院成立90周年举办的《石渠宝笈》特展中,有一件陈洪绶的《梅石图》,画中一树老梅盘曲的粗枝奇崛遒劲,沧桑老迈,而截去的枝头上几朵新梅绽蕾展瓣,充满新生气息。这幅画总让我联想起故宫博物院,它建址在拥有近600年历史的紫禁城上,拥有180多万件藏品,人们总是喜欢用悠远、岁月、历尽沧桑等字眼去形容它。

但事实上,当它迎来了90岁生日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却是许多新的面貌,比如它推出了多款时髦的APP 应用、它又开放了许多新的区域、筹备了多个新形式的展览、它的文化商店中又上架了许多新奇趣萌的衍生商品……走在故宫中,还能见到许许多多戴着胸牌、年轻无比的面孔。

六百年故宫里的80后 | 艺术常识(摄影:比比)

故宫博物院自成立时就不乏年轻的血液。那志良在《典守故宫国宝七十年》一书中就写过,他17 岁进故宫清点文物,25岁就押运故宫古物南迁。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溥仪逐出宫禁,同时成立“清室善后委员会”,对宫内文物进行清点。那志良在他的老师陈垣(故宫博物院图书馆首任馆长)的带领下进了故宫,第一天就参加点查工作,做“物品登录”。当时,他对于文物毫无认识,见到地上放着许多的白地蓝花瓷器,心中还暗暗想:这不和我家里吃饭用的盘碗一样吗?

在后来的登录中,他才知道原来这些“白地蓝花”叫“青花”,上头的莲花纹饰叫“番莲”。他不禁感慨:“工作了只一次,我就得了一些知识。”在此之后,那志良在北京和台北的故宫博物院工作了70 多年。

“清室善后委员会”中的年轻人还有许多,比如庄严,大学毕业后就进入“清室善后委员会” ,之后也是护送文物南迁的主要功臣。又比如古建筑学家单士元(后文中单嘉玖的父亲),17岁进入 “清室善后委员会”,直至 1998 年去世,单士元为故宫工作了近74 个春秋。1925 年 10 月 10 日,故宫博物院成立,这些年轻人成为故宫博物院一员,他们与故宫之缘在战争的硝烟炮火中也不曾中断。

六百年故宫里的80后 | 艺术常识(摄影:王琎)

新中国建立后,故宫博物院中也从未缺少过年轻人的身影。比如现在声名鹊起的艺术史家巫鸿,1972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进故宫,第一年的工作是在书画院前站殿,他日后描绘:“就是天天擦玻璃,不停地擦,还有拖地,收拾卫生。”

即便如此,仍旧能学到东西,比如看画,站殿一年后他就开始参加业务工作,先在书画组,后又去了金石组。1980年,巫鸿去了美国,他回想起在故宫的点点滴滴,有许多他的老同学,如单国强(23岁进故宫)、杨新(25岁进故宫)、聂崇正(27岁进故宫),这些当年的年轻人,跟在故宫里老一辈的专家如徐邦达、启功等身边,口传心授学习知识,如今都成为了业界知名的学者,这或许能称为故宫的传承。

新鲜的血液流入,在故宫的机体中被催发着、滋养着、循环着,让年老的故宫如老树般不断抽出新枝,而当他们逐渐年老时,又能继续温养新人。

六百年故宫里的80后 | 艺术常识

六百年故宫里的80后 | 艺术常识包括那志良在内的老故宫人在国宝南迁的途中尽心尽力,战火中不忘初心

在故宫博物院建院90周年之际,我们采访到了在故宫中工作的年轻人们,试图了解他们的想法、生活,以及与古老故宫的关系。这些“80后”在互联网、全球化环境中成长,他们有鲜明的个性、独立的思想,他们在故宫的枝干上,会抽出怎样的新枝?我们也好奇,他们从故宫内部去观察,见到的故宫又是怎样的?他们对故宫的情感如何?他们对于“故宫人”又作何理解?

我们采访了文保科技部的书画修复师喻理,他为我们讲述了自己作为一个艺术史专业的年轻毕业生,跟随师傅学习书画修复这门神秘技艺的过程中,如何寻找到艺术史研究与古老技艺之间的连接点。

我们也采访了故宫研究院研究室的年轻科长刘甲良,他讲述了一个与故宫日久生情的故事,以及他是如何在故宫的工作中寻找到人生的方向,在他的故事里,我们能够读到一个年轻人怎样一步步拥有了属于“故宫人”的归属感。

我们采访了故宫教育宣传部的讲解员刘翠,因为工作关系,她每天都要在故宫里转上一圈,8年过去了,丝毫也不觉得厌倦,古老的紫禁城,总让她有一探究竟的冲动;还有故宫最前卫的资料信息部数字展示一组,外界所熟悉的故宫博物院微博、微信,以及《胤禛美人图》、《每日故宫》、《皇帝的一天》等7 款 APP 应用即出自这个部门之手,他们用自身的年轻、大胆,构建出一个新媒时代的故宫,并将自己与故宫朝夕相处中发现的美好情感,分享给大众。

数字展示一组一位成员的话,让我们印象深刻。她在故宫七年了,身在内部能够清晰地感觉到故宫按照自己的步骤慢慢地变化着,一开始的变化可能很细微,公众从外部看,并不一定能发现,不过一旦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就能完成质的飞跃。就像刘甲良说的那样,“某一天你会发现,我们已可以在世界上领先。”

资料信息部——六百年故宫的新媒体时代

六百年故宫里的80后 | 艺术常识

(从左至右)张林,27 岁,新媒体摄影师兼微博编辑,进宫时间:2014 年;于壮,35 岁,数字展示一组组长,进宫时间:2003 年;庄颖,32 岁,英文编辑兼 APP 项目负责人,进宫时间:2008 年

庄颖看待故宫的视角不学术、不枯燥,而是细腻、亲和、饱含情感,跟她一起共事的“80 后”们也都差不多,或许正是这种属于年轻人的视角,让故宫的微博、APP 应用和微信公众号等,都沾染上了一种更普世的基调。

文保科技部 喻理——“干这行最重要的就是坐得住”

六百年故宫里的80后 | 艺术常识喻理,27 岁,故宫书画修复师,进宫时间:2013 年

见到自己亲手修复的藏品边围着许多欣赏的观众,那一刻是喻理最有成就感的时候。“一幅文物经过你的双手,或造成遗憾或恢复魅力大放光彩,无论怎样你都会觉得自己就是历史的创造者。”

故宫研究院 刘甲良——“在故宫时间长了会日久生情”

六百年故宫里的80后 | 艺术常识刘甲良,35岁,故宫研究院研究所综合科科长,进宫时间:2007年

刘甲良心里坚信故宫会越来越好。他也认定了一条听着有些不合时宜的路——在学术上做出成绩,被社会认可。这大概是故宫的另一层魅力,它太安稳了,把时代的浮躁气焰都挡了下去。

教育宣传部 刘翠——“来了故宫,再也不想去其他地方工作了”

六百年故宫里的80后 | 艺术常识刘翠,29 岁,讲解员,进宫时间:2008 年

在故宫工作数年,刘翠经常会思考自己当时为何一定要来故宫工作,肯定是因为喜欢,但更多的还是和故宫有缘,想到自己对故宫的情感,真觉得自己一辈子都不会再去其他地方工作了。

(文章来源:外滩画报)

相关文章

  • 彭德 评吴冠中[图文]
    彭德 评吴冠中[图文]

    20世纪强调中西文化交流,中国水墨画由此形成三种主要倾向。第一种是中式水墨画,代表人物有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第二种是中西结合的水墨画,代表人物有林风眠、蒋兆和。第三种是超越中西的水墨画,代表人物有吴冠中、周韶华、刘国松。吴冠中先生的水墨画,有两个特点:一是无视传统的笔墨。一谈笔墨,就离不开文人画,离不开书画同源,离不开屋漏痕、锥画沙之类的技法和十八描之类的定式。吴冠中先生的水墨画,线条同中...

    924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黄宾虹:画之大者[图文]
    黄宾虹:画之大者[图文]

    黄宾虹《行草书杨廷麟诗》 黄宾虹《浅绛山水》肖舫在我国近现代绘画史上,有“南黄北齐”之说,“北齐”指的是齐白石,而“南黄”说的就是山水画大师黄宾虹。经过一年的筹备,近年来规模最大的黄宾虹系列展在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的西湖美术馆与黄宾虹艺术馆举行,“画之大者——黄宾虹生平展”“山色浑融——黄宾虹设色山水展”“另一个艺术世界——黄宾虹花鸟画展”“舒和之致——...

    1194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增强现实作品:新奇之外是什么?[图文]
    增强现实作品:新奇之外是什么?[图文]

    《穿过沙漠的驴》,卢卡斯·布拉洛克,2019当艺术与增强现实技术相遇,除了带来新奇感,还能为艺术带来什么?美国摄影师卢卡斯·布拉洛克(Lucas Blalock)在惠特尼双年展上呈现的新作《穿越沙漠的驴》试图探讨这一问题。透过增强现实,广告牌上平淡无奇的卡通驴形象,变成了沙漠中行走的驴群,其相对于卡通的真实感似乎在告诉人们,虚拟世界正在成为今天人们生活环境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在本文的作者And...

    226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特立独行的凯克:你无法满足所有人[图文]
    特立独行的凯克:你无法满足所有人[图文]

    《家里的死亡》(Death in the Family)1978年,布面油画印度艺术家普本·凯克(Bhupen Khakhar)的个展《你无法满足所有人》近期在英国泰特现代美术馆上演。凯克因其对阶级话题和性话题具有丰富的修饰风格和敏锐深刻的观察而成名,他是印度现代艺术中的主要领军人物,同时也是20世纪最重要的国际性艺术家之一。此次的展览中陈列着生动的油画作品、明亮的水彩画还有实验性的陶瓷作品。...

    1821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论南京文交所众筹托管模式的可行性[图文]
    论南京文交所众筹托管模式的可行性[图文]

    昨日,南京投资人协会第三次会议召开。会议中除了讨论如何提振南京的行情之外,还以外的提到了托管方式的改变。据悉,会议针对托管方式得到了以下结论:南京今后将采用众筹托管模式,且日均持仓达到一定的金额才有资格托管。什么是众筹托管模式早先,南京文交所等托管均采用的是全开放式托管,投资人拿出自己手里的票放入文交所电子盘,等待庄的操控。而此次的南京采取新的托管之后,将开辟邮币卡行业发展新模式,通过“众筹”...

    824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张大千花鸟画《天师池所见》欣赏[图文]
    张大千花鸟画《天师池所见》欣赏[图文]

    逸园字画欣赏近日,逸园美术馆举办了一场“名画赏析”雅集,张大千、溥心畬、吴湖帆、吴青霞、刘旦宅等名家作品在活动中一一展现,让大家领略了中华优秀文化的艺术魅力。现随着陈俊贤先生的解读,来欣赏张大千花鸟画《天师池所见》。轻描淡写总相宜——张大千花鸟画《天师池所见》欣赏陈俊贤 张大千《天师池所见》立轴设色纸本1940年作 张大千这幅近6平尺的花鸟大作《天师池所见》(又名《栗树画眉》)多年来曾在香...

    1393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如何用最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鉴定古籍?[图文]
    如何用最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鉴定古籍?[图文]

    文物鉴定能否借助计算机技术?擅长视觉和图像识别的AI能否助力古画文玩鉴定?如今,这一设想正在化为现实。“敦煌遗书”《成实论》卷二将在北京中国嘉德2019年春拍预展亮相,这卷作于南梁天监十六年(公元517年)的佛经,是全球存世的两件南朝写经之一,也是梁武帝在位时期的重要佛教记录。而此前的那件,便是当年英国汉学家斯坦因从敦煌带走的《大般涅槃经》卷十一,现藏于大英图书馆,书于南梁天监五年(公元506年...

    956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傅抱石秋拍为何能二度破亿[图文]
    傅抱石秋拍为何能二度破亿[图文]

    2020年的秋拍中,傅抱石作品有2件成交价破亿元,令海内外市场备受鼓舞。其中中国嘉德推出的傅抱石1942年作《大涤草堂》立轴,徐悲鸿题塘“元气淋漓,真宰上诉”。该作尺幅仅为4.5平尺(84.5×58.5cm),当这件被誉为傅抱石封神之作以8800万元起拍后,场内率先报出9000万元的价格,最终被电话委托以1.2亿元落槌,加佣金是以1.38亿元成交。北京保利上拍的傅抱石1946年作《二湘图》立轴,...

    765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大国工匠"李震与清华大学师生对话青瓷艺术[图文]
    "大国工匠"李震与清华大学师生对话青瓷艺术[图文]

    2016年11月,宁静的水木清华园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一一大国工匠、当代著名青瓷艺术家李震先生。谈到青瓷,李震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近年来,他的作品多次荣获全国金奖,被海内外多家博物馆及众多元首收藏,他的作品"春满江南"更是在前不久的G20峰会上亮相,让众多国家元首和国际友人大开眼界。去年的这个时候,李震登上国家图书馆大讲坛主讲《青瓷之美》,反响强烈,震动了整个青瓷界,他是第一位也是截至目前为止唯一...

    90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津门三大家孙其峰·陈冬至·何家英/何家英卷[图文]
    津门三大家孙其峰·陈冬至·何家英/何家英卷[图文]

    【何家英简介】何家英,1957年出生于天津,自幼喜爱画画,1977年考入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学习国画,198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曾任第九、第十、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工笔画协会副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工笔画研究院院长。曾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文联“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中宣部“四个一批”文艺人才等荣誉。擅长当代工笔人物画创作。代表作品有《山地》、...

    746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德化白瓷价格攀升 收藏价值进一步被挖掘[图文]
    德化白瓷价格攀升 收藏价值进一步被挖掘[图文]

    随着收藏理念的转变,现代瓷器以其精美造型、价格合理以及富有升值潜力在收藏市场上日渐火热。而作为中国白瓷的代表——德化瓷,因收藏价值被人进一步挖掘出来,已逐渐走向高端市场。精品价格连年攀升中国瓷器制作历史悠久且品种繁多。除了高贵典雅的青花和色彩艳丽的彩瓷外,素雅的白瓷也是人们喜爱的一个品种。虽然白瓷看上去没有斑斓的花纹和艳丽的色彩,但在朴实无华中展示出自然天成的美感。笔者曾在浦东一家著名陶瓷店里...

    247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灵性与砥砺的融合——记书法家林中阳[图文]
    灵性与砥砺的融合——记书法家林中阳[图文]

    新世纪的第一个春天,青年书法家林中阳从古城西安来到北京。他希望用自己的生花妙笔在京城闯出一片新的天地,用自己对书法的执著抵达事业新的境界。林中阳1957年生于甘肃民勤县,那是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两大瀚漠的交汇处。他少时家境贫寒,从小学、中学直到高中毕业回乡务农,他一直把摹写书报等印刷品上的汉字作为生活中的惟一乐趣。没有墨,便用红土和水,在砖块上写;磨秃了笔无钱再买,干脆就用手指在沙子上写。刚...

    892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谈书法册页创作[图文]
    谈书法册页创作[图文]

    一、 书法册页形制的由来册页的形制源于古籍纸书的装式,而纸书先后有卷轴装,旋风装,梵夹装,经摺装,胡蝶装,线装等多种不同的装帧形式,目的是便于人们阅读。其中,卷轴装对书画作品的长卷形式产生了影响,而经摺装与梵夹装乃为册页的滥觞。纪元前一、二世纪开始在缣帛上作书时,书是手卷式的,这种形式在纸张发明以后,仍旧保持,直到唐末受了印刷的影响,才开始出现逐页装订的书籍。在手卷和逐页装订成册之间,有一个过...

    1888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清初画坛才女吴琪《溪头老树图》鉴赏[图文]
    清初画坛才女吴琪《溪头老树图》鉴赏[图文]

    明末清初,在中国画坛上涌现出一批个性鲜明的女画家群体,尤其是在风景秀美、富庶一方的江南地区,形成了独具魅力、蔚为大观的女画家群体。如文征明的玄孙女文俶,是吴门画派的重要传人;擅长墨笔山水、花鸟的李因,徐沁在《明画录》中对她赞誉有加:“苍秀入格,点染生动,大幅益佳,此闺阁而得士气者”;“扬州八怪”之一的罗聘,妻子方婉仪亦是画中高手,夫妇经常临池作画,琴瑟相接,诗词唱和,在文人中传为佳话;还有“秦淮...

    633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感受深厚底蕴——人民艺术家刘玉山作品欣赏
    感受深厚底蕴——人民艺术家刘玉山作品欣赏

    人物简介:刘玉山,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会员、中央直属机关书法家协会会员、 中南海国礼艺术大师、中国国艺人民书画院院士、中国老摄影家协会会员、山东作家协会散文学会会员、北京盛世书画院高级书法师、华夏书画院客座教授、济南龙之魂画院付院长、一带一路陶瓷艺术高级画师。1960年8月生于山东邹平,现居北京(通州美协会员)。肄业于山东政法学院,毕业于山东师大中文系、曲阜师大美...

    1693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