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李文亮:量工说画[图文]

时间 : 03-10 投稿人 : 裴裴 点击 :

李文亮:量工说画 | 艺术百科

李文亮:量工说画

量工说画(之一)

“风格即人”。一个画家风格的形成或确立过程即是生命本体的全部,是在修为中一种水到渠成的过程。“风格”决不能故意,否则就会变成一副令人尴尬的“嘴脸”。

中国画的“标准”问题很难讲,不同认识就会有不同标准,这与每个画家的文化修养和审美取向有关。无论怎么讲总还是有个大标准的,我个人浅见:在文脉上有秉承,在生活上有情感,在形式上有独创,三个字“真、善、美”。对当下来说“真”是最重要的标准。

量工说画 (之二)

我认为“六法”中,“气韵生动”最重要是其核心,是中国画创作的根本。

“气韵生动”很难具体说清,大多是一种感觉的认知,就象“春的气息”无法言说一样。简单地说来,“气”者略可释为“生命的动能”(南怀瑾语); “韵”者,可谓“言有意而意无穷”;或谓“备众善而自韬晦,行于简易闲谈之中,而有深远无穷之味,……测之而意深,究之而益来……”总之“气韵”二字,只 可体验,犹如禅机,全凭参悟。和谐自然,流畅舒展是“气韵生动”最直接的体现。说其重要是因为在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都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关于“六法”历 代画家各有其说,尤其对“气韵生动”的解读和剖析。“气韵生动”我认为,首先应以“气”、“韵”、“生”、“动”这几个字来解读,因为每个字都有其独立的 价值与意义,解读其中奥妙还得依托于具体作品。

“气韵”必然要“生动”,不生、不动就不可能有气韵,对“气韵生动”的把握全靠画家个人的修为。只有画家达到一定的品格、学养、功夫,“气”会有 “韵”,画的气息才能彰显“生命之律动”,从这个角度来思考,气韵是画家长期涵养出来的。所以我觉得“气韵非师,气韵不可学”是有一定道理的。胸襟修为也 关系到“气韵”,什么胸次的人画什么样的画,“画即人”,此话不假,早已是真理。

量工说画 (之三)

花鸟画的队伍很宠杂,什么水平的人也充数到花鸟画创作的队伍当中,其不知画好花鸟画需要怎样的学养功夫。就功夫这一点,不知把多少人挡在门外了。花 鸟画见真见性,没有藏拙的地方,学三四年山水画就能有模有样,但是花鸟画就不成,没有几十年的苦修是拿不出来的,这也是个客观原因。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现在 花鸟画家起手就学当代人,好一些的也就学学吴昌硕和扬州八家之类。取法太近,没有从源头去追溯与研究,所以“假、大、空”问题就很难免了。花鸟画创作不令 人满意,其实,这个问题近百年来就一直存在。从八大以后,明显走向没落,齐白石的出现为失魂落魄的花鸟画唤回了新的生机。

量工说画 (之四)

当代中国画坛一味强调“笔墨当随时代”这句话。我对这句话没兴趣,甚至有点“反感”。为什么会有这种逆反心理?因为这些年来“笔墨当随时代”的本意 被一些人滥用和曲解了,一些人总是打着“笔墨当随时代”的招牌,干些与艺术毫不相干的事。很多时候我们把“真”的东西给以谬传谬了,使之变成了假的、变味 的东西。就说“笔墨当随时代”这句话,我想石涛这样一位具有智慧的大师所表达的意思决不会象现在一些人所理解那样:笔墨就完全依赖社会时风与紧随时代潮 流。“时代”与当代或当下是不同的,它是具有一定时间跨度的语汇,而“当”字也不仅是应当、应该的意思,当有多意:有承担、正在、相当等意,石涛所讲的 “当”应该是“承担”的意思而不是“应当”,这对略通古文的人来说理解这句话是不成问题的,而一字之误读就成了大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去考虑随不随时代, 而应思考艺术本体的东西。时代必然不失,不需特别强调。画家是创造美的,只要真诚表达生活中的真实感受,包括历史与现实,只有尊重艺术创作的本体精神与发 展规律,“时代”才有意义,“时代”不论你强调与否,都会自然融到每个人的血肉里。我们对石涛这句话的理解应更宽泛一些。

量工说画 (之五)

画画不是一种简单的描摹,它是一种“物我交融”之后而又“两忘”的一种精神表达,更不是画“东西”和画“标本”。中西融合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因为两 种文化的对立,中西很难融合与结合,只能吸取、借鉴,只有以中为本,洋为中用,吸取与借鉴才会有意义。所有自作多情的结合都是浅薄与不自信的表现,我从不 看好那种不中不西的东西。当下中国画不满足于传统样式,需要有新的突破,这本是件好事,但无论什么时候艺术发展都是有其规律与规则的。艺术从文化精神层面 上讲是不存在新与旧的,所谓新与旧也只能在形式上苛求,如果一种新的形式背后将最本质的东西舍去了,那这样的不同有什么意义呢?伯乐相马,只相“其骥十 步,一日千里”之马,他并不在黑白与公母上费眼力。古人留下的经典,都是经历了千锤百炼的,是经得起验证的。画史上的经典,就像一座灯塔,是照亮我们前行 的航标,“以史为鉴”这四个字的意义太值得我们珍视了。中国画的创新一定要在“品质”上下功夫,不应在“皮毛”上枉费心机。

量工说画 (之六)

“书画同源”。“书”与“画”本来就是一回事,因文化的意趣和诉求是一致的,肯定是同源同宗。当然,当代很多画家,书法这门功课没弄好,连用笔问题 也没解决,就奢讲笔墨精神,很浅薄。不重视书法对绘画的作用,这是当代中国画坛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我认为,画中国画必讲笔墨,笔墨核心在于一写字,写的 秘决在用笔,用笔之妙全在生命之感与精神品格的把握上。没有书法的基础,不看重以书入画的重要性,就很难使其作品有高度。中国画讲究“骨法用笔”,讲究线 条的含金量,讲究笔墨品质,书法在其中的作用就可想而知了。相反,搞书法的人不研究绘画,同样对书法的提高也会有影响。综观中国画史,一个大画家无不是一 个好书家,所以,一个书法不好的画家,其画一定不会有高度。

量工说画 (之七)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的本意,我觉得与石涛讲的“生活与蒙养”的道理一样,“读万卷书”是“蒙养”、“行万里路”是“生活”。画家要有读书 的好习惯,读书可以蒙养人,古人讲“一日不读书,面目可憎”,可见古人多看重读书修养。读什么书是要有智慧的,要读有用的书,读经典才有意义。“读书”不 能呆读,“行路”也不能瞎走,读书明理,行路经历,这是有作为画家的一种感悟生命、通达事理的最有效方法。画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真正意义即在于舍小我 求大我,以至无我,达本真天然之境。

量工说画 (之八)

古人讲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就是让我们以自然为师,从生活中摄取最生鲜的艺术形象,又将这种形象注入个人情愫与审美特质,展现在自己创作中 。那么有关对写生 的认识就不仅是一般的浅见了。某些人所理解的“写生”,和我所理解的写生是有些区别的。一般人认为写生就是带着照相机或本本到山里把眼前的东西画下来、拍 下来。我对这方面理解得更宽泛一些。写生的意义决不能停留在这个表面上,你可以带本子和相机,也可以不带,只要带“眼睛”和“心”就行。我很欣赏古人“目 识心记”这句话。天天住在大山里写生的人,不一定就能画好山水画,中国画讲究表象背后的意,写生就是要写出生命的意象来。它的根本在于写“生”,而不是写 死。古代山水大师们的画无论山川草木、舟船亭阁无一不是鲜活自然的。因为他们崇尚自然,亲和土地,就是画水边的几株小草都会画得很用心、很鲜活,一丝不 苟。不像我们现在的画家,大笔一挥就是一张丈二匹!所以你不一定非到大山里去写生,坐在案头面对董其昌、王蒙的一棵树、一块石,用心地去画它,画得也像他 们一样生动自然,一样的有情感,这能不说又是一种意义上的写生吗?其实,无论你走出去画还是坐在画室里画,都是要用“心”去画的。光画些眼睛看得到的东 西,也只能是东西,不是画。画让人看的不是“东西”,而是“东西”背后那种不尽的意味,那种人格精神与生命状态。

量工说画 (之九)

当下对文人画的这种提法与理解,现在人们有很多变异。一说文人画就认为是三笔两笔,逸笔草草。我对文人画这个提法本身没什么感觉,我觉得一个画家最 重要的是尊重自己的感受,真诚地去画自己的生活体验,画出好画这才是作为一个画家真正的意义所在,我不关心这种无谓的概念,关键是尊重艺术的自律与品格。 历代绘画各有所重,像宋人重意、元人重韵、明人重趣,各有所重,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也就有了不同的审美倾向,但精神高度是一致的。院体画的严谨, 与文人画的率性,各有所好,谁都无法代替谁。范宽、李成一本正经地画山水,画得顶天立地,画中一丘一壑是一宇宙;金农、八大没一本正经地画画,了了几笔, 也画出了一花一叶一世界,虽画法不同,但各有境界,都画出了不朽的作品。我们画画就是要尊重自己的感受,按中国画的标准画出你对文化艺术的理解与高度就够 了,至于怎样画那都是形而下的事,关键是要画出好画来。

相关文章

  • 吕澎:艺术评论要尊重物理现实[图文]
    吕澎:艺术评论要尊重物理现实[图文]

    论坛现场图片近日,展览《在·现-王功新二十年影像艺术》的相关论坛在OCAT上海馆举行。当代几位资深艺术人士齐聚一堂,围绕现实主义在当代艺术中的运用问题展开讨论,观点纷呈。其中,艺术评论家吕澎特别强调了要面对物理现实,重视语境问题。吕澎认为任何一个概念,只能是历史的攀谈。就19世纪的法国而言,既可以从二三十年代的民国时期去看,也可以从文革时期去看,还可以从79年以后的改革背景去看。在每个不同时...

    134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大卫·霍克尼为什么这么拼?[图文]
    大卫·霍克尼为什么这么拼?[图文]

    “我越来越意识到,凝固的瞬间在我看来非常不真实。摄影不像绘画般真的有生命。”大卫·霍克尼这样比较摄影与绘画间的差别,“伦勃朗花费好几个小时望着自己、端详自己的脸,并把所有这些时间放进你将要观看的那幅画中。一张照片则恰恰相反,它是一秒钟的一小部分;如果你看了四秒钟,你就看得比照相机多得多。”正因为意识到摄影缺乏时间及单一视角(霍克尼将之比喻为“独眼巨人”)的局限性,1980年代初,英国艺术家大卫·...

    1302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宋美龄:绝胜丹青第一流[图文]
    宋美龄:绝胜丹青第一流[图文]

    宋美龄作画苏高宇近些年,我曾陆续地在拍卖行看过几张宋美龄女士的山水,一种高古而幽秀的气息,给人留下了鲜活的印象。有一次牵着孩子逛书店,本是为小孩去买书的,结果自己顺带也买了两本以作消遣,一为高阳先生著的《翁同和传》,另一册为《蒋介石家书——日记文墨选录》(曾景忠编注)。买《翁同和传》,只为我一直深爱着翁的沉雄并且宽博的法书;选蒋介石文墨,是冲着“家书日记”去的,以为多少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较...

    772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简陋展签难补脑[图文]
    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简陋展签难补脑[图文]

    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展览现场,几名观众正在认真地欣赏雕漆作品。本报记者 方非摄名家作品很养眼 简陋展签难补脑好不容易看到了美轮美奂的艺术精品,却压根儿看不懂其中的门道,您说该有多冤枉。这两天前往国家博物馆参观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的不少观众,就在高冷的艺术殿堂里着实尴尬了一把。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堪称是我国工艺美术领域规格最高的展览。今年的展览汇集了500多件精品,它们出自全国200余...

    258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漂洋过海的这些器物凝结东西方文明交会时互放的光亮[图文]
    漂洋过海的这些器物凝结东西方文明交会时互放的光亮[图文]

    18世纪西方的洛可可艺术与中国艺术有着不解之缘。图为洛可可代表画家弗朗索瓦·布歇的中国风创作《中国花园》。故宫藏蓝地开光折枝花纹军持。“军持”本为印度佛教徒饮水、净手或饭后漱口使用的器皿,汉代以来随佛教传入中国。日后它逐渐变成一般的生活器具,多销往东南亚地区。为了防止器物口、流的残缺和使用的方便,这类瓷器往往进行了一些装饰性加工,在其口、流或执柄等处镶嵌上錾刻花纹的金、银、铜制装饰,有的则在壶的...

    1482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何为“罗斯柴尔德品味”?[图文]
    何为“罗斯柴尔德品味”?[图文]

    源自奥地利的罗斯柴尔德家族自18世纪末起以金融业起家,几个世纪以来,他们对欧洲金融界、政界都有很大影响。而在艺术赞助和收藏方面,罗斯柴尔德家族甚至可与文艺复兴时期的美蒂奇家族媲美。这个显赫家族的艺术收藏模式甚至曾被称为“罗斯柴尔德品味”,对美国早期艺术收藏模式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德意志帝国首位皇帝威廉一世(Wilhelm I)在看到巴黎东北部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宅邸时,曾经说过:“国王都无法买得起这...

    1789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刘存惠:谈中国写意花鸟画创作中的色彩运用[图文]
    刘存惠:谈中国写意花鸟画创作中的色彩运用[图文]

    刘存惠,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1955年生于北京。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民族画院副院长、中国花鸟画研修院副院长、北京水墨创新文化艺术院院长、北京石齐画院学术院长、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特级教师、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师白艺术研究会荣誉会长、央视数字书画频道特聘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高研班导师、扬州市美术馆名誉馆长。师从著名国画大师娄师白先生,擅长写意花鸟及山水画,尤以...

    1579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刘艺:书法鉴赏与创作[图文]
    刘艺:书法鉴赏与创作[图文]

    一、书法鉴赏与书法创作的关系书法鉴赏涵盖的范围很广。爱好书法、收藏书法的人,他们一定要学会鉴赏。这其中包括书法家本身,他们更应该懂得鉴赏。但书法创作涵盖的面就比较窄,不是说会写几笔字,就算是会创作了。创作的界限比较清楚,我们以文学创作来说,创作就是一本新书。这本书虽然是虚构的,但它跟以往的任何人的小说或剧本不一样,不雷同,不是抄袭别人的,是用自己的构思写出来的一个新东西,这就算是创作。但创作的成...

    528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让孟子思想成为新时代的“网红”[图文]
    让孟子思想成为新时代的“网红”[图文]

    孟得明在写给中央统战部《零讯》的投稿中对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提出了自己的的建议,他认为现在中国多数人已经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建设小康社会的工作重心要从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转移到丰富人民精神生活上,通过引领整合社会思想意识使人民感受到幸福感,让人民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生活和工作。孟得明认为在社会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人们思想意识的多样性选择性差异性不断增加的新形势下,巩固马克思主义...

    1742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字里行间天地宽——田光辉书法艺术蠡测[图文]
    字里行间天地宽——田光辉书法艺术蠡测[图文]

    田光辉 ,斋号畅墨轩,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诗书画印学会筹备处副主任,中国书画家联谊会理事,中国楹联学会书法委员会委员,刘艺艺术基金副主任,刘艺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毕业于清华大学首届书法研究生班。自髫龄之年,于书艺结缘,博闻强识,潜心翰墨二十余载。曾受兰亭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刘艺、沈鹏先生以及孟云飞教授亲授,受益良多,五体皆能,尤善大篆、行草。其作品多次在中国美...

    1944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2022年中国最具影响力人物专题报道:陈光林[图文]
    2022年中国最具影响力人物专题报道:陈光林[图文]

    【艺术简历】陈光林,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安徽省人民政府原参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高级访问学者,安徽省政协第十届委员,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团第六届成员,中国华侨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华侨画院副院长,北京炎黄钟馗画院院长,北京琉璃厂画院执行院长。安徽省第四、五、六、七届文代会代表,安徽省政协书画研究院理事,安徽省中国画学会理事,宿州市博物馆理事会副理事长,皖北书画院名誉院长,宿州...

    1628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上德若谷——黎尚谷[图文]
    上德若谷——黎尚谷[图文]

    【黎尚谷个人艺术简介】黎尚谷,名樵号谷阳道人,麓斋。在职研究生学历,先后毕业于中国道教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等。现任浙江永嘉县北川宫住持,永嘉政协委员,全国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老子学院副院长,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北京齐白石艺术研究会理事等。2005一2007年毕业于中国道教学院。2006年国画《云山深处》获中韩...

    1091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夜场拍卖:艺术品市场的反转者[图文]
    夜场拍卖:艺术品市场的反转者[图文]

    潘天寿《鹰石山花图》(局部) 成交价2.79亿元春拍大幕已落,国内各大拍卖公司每年推出的“夜场拍卖”不断缔造着高额的成交纪录,为深处调整期的市场注入了一丝亢奋。就像优秀艺术家的经典之作永远不乏市场热点,站在金字塔顶端的夜场拍卖,似乎也从很多方面预示着艺术品市场的导向及其可能的走势。国外精致,国内粗糙夜场拍卖发端英国,被称为一个创造世界纪录的舞台,它是对艺术领域中最稀缺、最珍贵艺术作品的一...

    290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郝斌 | 镌刻时代的肖像——王炜访谈[图文]
    郝斌 | 镌刻时代的肖像——王炜访谈[图文]

    郝斌重庆大学艺术学院本文刊于《文艺理论与批评》2023年第4期访者按:王炜先生是我国现代版画先驱王琦之子,一生深受王琦影响。他早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并长期从事部队文艺工作,后就职于《红旗》杂志,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版画院院长等职。他毕生探索、实践了多种艺术媒介,尤致力于木刻版画创作,近年进入耄耋之年后更自觉回归主题性版画创作,以极大精力连续创作出丝网版画《刻痕》(2015)、木刻组画...

    1927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水墨丹青绘乡情——胡国荣工笔画欣赏[图文]
    水墨丹青绘乡情——胡国荣工笔画欣赏[图文]

    【人物简介】胡国荣,杭州萧山人,一九五四年生。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花鸟画家协会会员,萧山画院画师。曾任杭州市萧山区美术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桂》1988年《桂》历史上歌颂桂花的诗句颇多,如“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影超群木外,香满一轮中”等。画桂花的中国画则相对较少。此画表现了中秋之夜桂花盛开的景色:几树桂花在一轮满月的映照下,熠熠生辉。淡淡的雾气洋溢其间,形成了画面浓淡虚实,...

    1355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