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成作品《早春》
李人毅
牟成先生的山水画,是以表现北方雪境为主的体裁,自新世纪之初到当下,已历时十五载,形成了北方山水画的新语境。不断扩大影响,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在近三年内,分别在山东潍坊、黑龙江的海林雪乡二次召开专题研讨会,对牟成的山水做以研讨,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但是,对牟成的作品也有对一些不同的声音及不同的看法,归纳起来不外乎有以下二点:1、有的理论家认为牟成山水语言单调,缺乏技术含量,画面空乏无序,更难找到细微的描写与精准的塑造,缺乏中国元素。2、有人认为牟成山水离传统太远,缺乏中国画的基本功,对十八描毫无功底,通篇找不到一条中国画的线条,是用笔墨画西画,没有脱离版画的构图定势,难以用早已成体系的中国画论中来对其进行学术考究。
对一个画家的认知需要一个过程,尤其对新画法的诞生和发展更要有一个了解的时段。好的作品和成熟的风格,要在传播中不断完善和发展,为此,我们的研讨,应该就画论画进行逐一地解析,即深入研讨,理清问题,得出结论。
关于牟成山水技法的探讨,首先要解决一个重要问题,他到底是什么画,用了什么样的技法,描绘出了他笔下的作品。如果经过探析,廓清了这一问题,牟成山水在学术上就好定位了。
牟成作品《正月》
一、首创没骨写意山水画
牟成的技法,当属于无法之法。
在牟成的作品里却是找不到传统山水画的技法,这因为在画家观念里,根本没有这一概念。但是画中虽然没有线性的笔和块面性的墨,却有准确的造型。由是,传统的笔墨,在他面前真正的等于零了。
在整体面貌上,他的山水画与前人、今人的都不一样,没有任何可参考和类比的,这说明牟成的山水是独创的,是特有的,是从所有画法中脱颖而出的,具有原创性。这就是他的魅力所在,也是他作品受到喜欢或得到不同看法的结症所在。为此,评论牟成的作品,就要另辟标准了。
我认为,牟成山水,业已在无法之法中自成一法。
传统国画上的线条,讲究起笔和落笔的势。说牟成山水无法,这是因为在他的山水画中,找不出一条起笔丁头,落笔鼠尾,属于传统国画上的线。
说他有法,是牟成的画中的线是面的总和,是景物的结构边缘,即便画树,也是笔墨营造的树,讲究的是块与面。这种线没有独立的自我,而是依附在河流、岸边、山际农舍的形状上,形成为造型服务的笔意。他的作品笔意,是化线为笔来界定形体、塑造对象的墨迹。这笔意、墨迹,拆解开来,就是画家的绘画之法。是画家创造的新法,而新法一旦在运用中形成定势,就会自成一格。
间就牟成山水之法,要从笔墨谈起。
构成牟成山水作品的两元素笔与墨,摆脱了线性造型。突出了物象的结构和走势,凸显了笔的意蕴和墨的纵横。为此可以说,牟成山水是以笔墨关系构建的没骨写意山水画。
如果我们把牟成山水的主题当称之为“雪境丹青”的话,就其整体技法而言,界定为没骨写意山水画是比较贴切的。这因为,在雪境丹青中,画家追求的是没骨而立,无线见笔,突出墨韵的大意境,采用没骨法是必然趋势和必然结果。
在当今中国画坛,有用没骨法画写意人物画的大家,如广州的杨之光等,但是用没骨法画大写意山水画的画家鲜见,而用此法画东北雪境山水的作者仅牟成一家。他的作品业已形成一定规模,这种规模是在艺术实践中创作出一套新的笔墨技法前提下形成的。
二、没骨写意山水画的五种技法
(一)土坡焦墨叠皴法
在牟成没骨写意山水画中,河岸、土坡,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坡焦墨叠皴法”,是用来画雪下山岭和近水河岸之法。这种用笔的侧锋画出的线,应为皴法。即多用长短不同的线来塑造对象,往往在焦墨的基础上,又叠以浓墨,借此来表现河岸的质感。这种皴法用在雪下的坡崖上,使画面墨性充满了张力,构成了整幅作品的骨架,如《静月》、《松情》等作品。
作者还将这种叠皴法大量用于东北红松针叶的表现上,使之呈现出针叶的浓郁与繁茂。甚至在表现无叶的杂树上,也用了焦墨皴和卧笔皴来展现,只是线的长度增加了。可以说,是这种焦墨叠皴法构成了牟成山水的主要笔法。
牟成山水的五种技法
(二)黑水复加泼墨法
是白雪映衬下河流的颜色呈黑色,因而被称之为白山黑水,牟成作品的河流,用浓墨泼出来的黑水,有着鲜明的绘画性。这是前人没有用过的黑水之法。
这种泼墨法,是有序的,泼出来的形状要符合河流的走势,控制在一定的形状内,而要经过多次的泼墨才能完成。如丈二巨作《塞北雪》中,黑水占到了画面的三分之一,几乎百分之百由重墨泼成。画面中的水饱和充溢,与白雪相映衬,响亮生动。这种技法,既要保持墨的灵动,又要受到河岸的制约,没有深厚的素描功力,实难与整体画作浑然一致。此外,作者在四尺斗方的《迎春》中,远景的河流也用的是黑水泼墨法。大块重墨成为画眼,营造出了水墨天地的大境界。
牟成山水画中的水,也有留白,但只要画雪景中的水,用的都是黑水泼墨法,尤其画时断时续的冬溪,这种黑水泼墨法使水的凝重中含有清澈之感,不同色相变化出无尽的墨彩神韵。
(三)造雪擦扫积墨法
中国画发展到当下,虽说没有达到极致,但每向前走一步都很艰难。就以雪的表现为例,国画不同于油画,如何地宣纸上呈现出千姿百态的雪,这本身就是一难题,更何况是以雪境为主题的创作呢。但在牟成笔下,这个难题却迎刃而解了。
“造雪积墨法”就是在用焦墨叠皴法画出河岸和树丛和用黑水泼墨法画出河流基础上,对所留下的雪地,画出雪岭的走势和厚度。此法以淡墨擦之,用笔常以侧锋扫过,表现出雪的质感,再用多层相积的墨色塑造出雪的厚度。为此墨的浓与浅与雪层的厚与薄息息相关。用这种积墨画雪法既可表现岸边小雪丘,也可画长长的雪岭,笔法长短粗细不同,画出的雪势也各有千秋。
(四)雾罩互渗破墨法
“雾罩破墨法”是画家画中景之法。
牟成作品中,最能让人产生视觉享受的当属生动的墨韵和氤氲的山色。其中无论是葳蕤的树丛,还是静谧的山岗,均蕴含了墨的神采,无形中给作品凭添了几分神秘。如《塞北晨曲》、《雪月》都能使读者陶醉,这就是作者施以雾罩破墨法使然。
此法作者以拿来主义为原则,运用了传统中国画的浓淡相破,水气互渗之法来营造效果,为自己的山水画造势、渲发,增强了艺术感染力,让古老的法度穿越到现代绘画中,也使牟成的山水画归属中国画,有了学术上的根基与定位。
(五)云山剪影渲染法
“云山渲染法”是画远景之笔法。
由于牟成山水中的近景为白雪,中景为树丛,远景是崇山峻岭与天空,为此画好远景的云山是事关成败的重要一环。作者在渲染远景时自创了这种笔法,是以大笔蘸淡墨横贯画面,写出远山的轮廓和云天的姿态。此法施以淡墨或淡彩,画出远山的剪影,或云天的肌理,淡远飘渺间秀出了画面的层次,还以恰当的留白,经营出高远深邃的画境来。这种技法用墨与用彩较单一,有层次却不厚密,既有排比,又有叠加,但都从通透中见云山造型,故为云山渲染之法。
以上五法,是构成牟成山水画技法的主体结构,是画家营自己之境,创自己之法,经十余年的实践,基本成定势。牟成的自创之法,易于学习,便于掌握,使以此法画此画者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是画家独辟蹊径的一个重要学术成果,从而形成了牟成一种描绘雪境丹青的独特画风。
三、牟成山水的精神品格
在五种技法的营造下,牟成的山水画有着以下四种特点:
(一)、取像自然,艺术地再现生活。其所画之景均来自生活,都是家乡人常见之风景,人们不仅耳熟能详,更是看着亲切。这种艺术性地用笔墨再现生活,便于走进大众的情感之中。
(二)、艺术语言朴实,适合大众的欣赏品味。作品墨韵秀外慧中,没有怪异和晦涩难懂的艺术语言,塑造出可与江南小桥流水画境相媲美的塞北山川,格调清新,令人赏心悦目。
(三)、笔墨符合艺术规律。笔法承古意,墨法有传统,创新不离格,反叛为创新,是中国画笔墨当随时代变化的必然产物。
(四)、作品意在笔先,富有诗意禅思。作者首先将自己的情感融进黑土白雪的文化内涵中,对飞雪晴空的北国,以及原野上的生灵,做了诗性的展现,并赋予了禅思的寓意,延展了黑土地的文化内涵。
以上特点构成了作品的精神品格,无疑是中国山水画在当代的一重大收获。
四、作品呈现的五种艺术特质
还要说的是,在绘画性上,牟成山水也为我们呈现出五种艺术特质:
(一)、以焦点透视法表现对象,给受众视觉舒服之感。他的画与传统国画不同,在于透视法,呈近、中、远三度空间,每幅都可用焦点透视来框定,为此可与西方油画中的风景画齐肩,进行观赏时,可找到东西方共同的欣赏点,可以说是中西文明共融的艺术风格的新产物。
(二)、用黑白灰为艺术语言,具有强烈的绘画性。画面有了黑白灰三种元素,画面的虚与实对比的强烈,适于表现主题。用黑白灰之法,便于概括物象,提炼生活,以达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地达意传情,适合丹青叙事。
(三)、构图上呈平面构成态势,使作品有了时尚的标识。画中雪是主体,雪在多种元素相互激荡中,共同生发着主题。但是雪在画面上既是虚体,又是实体。就构图上留白的空间而言,它是虚体,但就物体本身来说,雪又是固体的,使很多画面都呈现出平面构成的形态,其中《暖冬》、《静月》等等就给我们营造出饱和充盈的境界,是构成法带给我们的效果。
(四)、色调上的冷暖对比生发着氤氲之气,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牟成山水画中黑土为暖,白雪为冷,形成了画面的基本色调。但土的质感不同使黑色浓淡深浅不同,构成了黑土的墨韵;而雪的白也是在对比中呈现,鲜亮与和灰暗的色阶使雪分五彩,这墨韵和雪彩使冷暖变化微妙,使作品平添雄浑华资之感。
(五)、取像简约容量巨大,适于创新发展。上选取雪、树、山三要素,形成基本的画面结构,但雪的形态不同,树的品种迥然,山的走势各异,构成了作品面貌的多样性。这让万千气象,大千世界,雪境山水有了挖掘不完的体裁,表现不尽的景观。增强了画种的容量和空间,也给创新留下的广阔的天地。
以上五点构成了作品的艺术特质。
综上所述,牟成山水已成没骨写意山水画的新面貌,有了牟成自创五法为学术支撑,同时又有四种精神品格显像着其美学特征,并有绘画学理上的五种特质的融合,构成了牟成山水的基本学术面貌。
五、期许和展望
(一)、出精品,期许代表作出现,把现有风格坚守下去
(二)、学传统,深化笔墨内涵
(三)、吸取各种文化营养在博学中再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