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以媒介的方式敲打媒介[图文]

时间 : 03-05 投稿人 : 晨晨 点击 :

以媒介的方式敲打媒介 | 美术评论

《黑镜子》两季六集,一集一集地看下来,对我来说,一个不同以往的观片体验是,那重复了六次的片头给我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以致我这篇观感必须从它谈起。

在我看来,“黑镜子”作为被强大科技支撑着的现代媒介的隐喻,是不可言说的言说,是不可视之视,而片头则将片名的隐喻可视化了。伴随着那段低沉的、混合着不规则音响的音乐,观看的心理自动地调节到恐惧、焦虑、激动、期待相混杂的状态,字幕的闪现是破碎的幻象,随着一声短促而清脆的声响,黑底的色块上一个裂纹呈现出来,如一道闪电照进黑暗,也如一把魔术师手中变出的利刃准备一露锋芒。于是,深广周密的黑镜子世界,闪电和利刃在它无边的身躯上留下一丝裂隙,透露一道光,让我们有机会一瞥其真容。

我们瞥见了什么?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六集剧情的话,它们分别是:公主被绑架后绑匪胁迫首相与猪性交并电视直播,黑人小伙泄愤秀场却意外地成为节目主持人,植入体内的记忆芯片搅乱家庭,生者与死者实现语言和身体的交流,精神错乱者被置于精心设置的围观情境,名叫沃多的玩偶卷入政治竞选的漩涡。所有这些展示了从开放的公共领域到私密的个人空间,从思想到身体,从想象到实在,从日常到疯狂,从爱到恨,媒介无所不在的强大存在。那些夸张的、重口味的、神奇的、聪明的、骇人听闻的、不可思议的想象,有着高度一致的方向,也就是媒介及其背后的技术。关于黑镜子——现代媒介的想象可以说是这部剧集的全部驱动力量,它一个点一个点地铆足了劲地敲击,敲出了百般花样,也冲击了我们的神经,使我们睁大了眼睛,试图看清媒介到底是什么玩意儿。

以媒介的方式敲打媒介 | 美术评论

进入20世纪后,尤其是经过两次大战,媒介问题就是政府与政党、政客与学者、企业与组织都非常重视的问题,众说纷纭,各怀其利,传播学也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成为一门显学。但是,还从来没有像《黑镜子》这样,媒介产品的生产者本身将媒介的隐秘、深广的联系抛诸公众,以一种“片面的深刻”令其面对那些多少有些令人不愉快、尴尬、愤怒、忧伤的东西,让我们意识到,我们最日常的生活,从生到死的一切,被媒介这个巨无霸控制着,我们在这样的控制中浑然不觉,它让我们感到如此自由以致我们将自由拱手相让,我们严重地依赖它,迫切地需要它,习惯地消费它,开心地享受它,心安理得地接受它的按摩同时也接受它的剥夺——不仅剥夺时间和金钱,而且剥夺思想和灵魂,如“沃多”那样的恶搞和搅局也只是游戏,如宾德森那样想与它作对,碰得头破血流不算,最后还被它收入囊中,为其服务,而他原先的真诚和单纯则成为最好的节目素材。

以媒介的方式敲打媒介 | 美术评论

媒介这个词无论是从它的英文来源,还是中文本义来看,都是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的中介,它外在于主体,为主体所把握和运用。它如一面镜子照见主体的面容,人在其面前确立自我。但是,当它成为黑镜子,人站在它的面前,已无法确立自己作为主体的存在,《黑镜子》让我们看到后现代主义思想家们宣称的“人之死”。某种看不清、说不明的力量改变了媒介的外在性,媒介成为历史和现实的主体,而人成为媒介的附庸,技术的奴隶。当年麦克卢汉说出“媒介是人的延伸”时,可谓不乏乐观浪漫的精神。《黑镜子》接过麦克卢汉的话题,确实也让我们看到媒介对人的延伸——譬如,耳根下植入的记忆装置让人超越时空,电脑里模拟的程序让你完成穿越,无所不在的视频令人难辨真假……但是,《黑镜子》更强调的是在延伸之后对人的谋杀,媒介表面上依附着人,实际上成为一种异己的力量,并暗渡陈仓,悄然谋取主体的地位。

实际上,媒介背后的技术伦理难题,一直困扰着文明社会。当活人实验秘密地进行,当原子弹对广岛的毁灭性打击,当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直到最近的日本海啸引发核泄漏……科技进步里一直难以祛除的恶的力量,总是在一个又一个突发性事件中震慑人们,但事过境迁,灾难迅速地淹没在历史的暗夜。与这样的突发性、毁灭性不同,媒介技术更为日常化,它温情脉脉,体贴入微,投你所好,为你服务,给你快乐,甚至带来狂欢。在这样的表象下,一些我们从道德的角度称之为“恶”的东西,潜滋暗长,弥漫开来。《黑镜子》中不止一次地让我看到,搞笑的消息、丑闻上了Facebook或者Twitter,是如何迅速地像癌细胞作为物种自身在其转基因的环境中疯狂地、迅速地繁殖。

这一切何以发生?为什么会这样?《黑镜子》有颇多提示。第一季第一集中UKN电视台对绑架勒索事件急于播出的理由,第二集里戴墨镜的评委劝服宾德森的那套以节目为中心的逻辑,还有第二季第三集里那个从华盛顿赶来劝詹米继续从事“沃多”的说辞,等等,让我们感受到媒介混杂的各种声音背后,最为强大和清晰的声音是利益和权力的机制,它一旦启动就不会停止,不顺从它的逻辑将会引来灾难。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黑镜子》对政治、资本、产品这些宏大问题的涉及或暗示,更多的是缝合在对人的脆弱、人的无助、人的顽劣、人的易于被操纵这些特点的表现之中。在这个意义上来说,“黑镜子”扮演的是魔鬼的角色,而其“恶”之力的源泉便在于对芸芸众生的唤起,一种反启蒙。对人来说,这是真正的绝望之处,所幸的是,《黑镜子》依然让我们看到真诚的眼泪、刻骨的爱恨、抑制不住的愤怒,甚至还包括《白熊》里女主人公疯狂的呐喊……也正因为这些,对媒介黑色世界的敞露,哪怕是匆匆一瞥,才有其意义,才不至于陷于将虚无绝对化。

现在,稍稍回过神来,我们很容易想到,作为影像文本的《黑镜子》本身与它所敲击的对象实际上是同根同源的,它似乎是以穷尽关于媒介的一切黑暗情境来成就一部媒介产品,仿佛是一个反刍动物从胃里将自己吃下的东西吐了出来,在它没吞下之前我们看见了。这就是《黑镜子》的悖论,我们可以说,它充满了娱乐精神的产品是为了拆解娱乐;充满了技术炫耀的想象是为了拆解技术,充满了对媒介化生存的冷嘲热讽是为了拆解人心深处的魔障。

建立于如此悖论之上的媒介产品,应该享有“艺术”的称号,因为它是智力高超者的游戏,也是思想深邃者的追问。媒介大师麦克卢汉在谈到自己的秘诀时说,他面对媒介采取的是艺术家的态度,“艺术家的头脑在大家都认可的文化中对现实扭曲的暴露总是最敏感和最机智的”。麦克卢汉如果在世,不知道会对作为艺术作品的《黑镜子》作何感想。

链接

易碎的真实

《黑镜子》第二季继续了第一季令人胸闷的黑色风格。陷入丧男友之痛难以自拔的Martha使用智能软件生成了一个克隆男友(第一集《马上回来》BeRightBack),参与绑架谋杀儿童的女罪犯被催眠一再模拟体验被追杀迫害的经历(第二集《白熊》WhiteBear),为了提高收视率电视节目组让一头蓝色的卡通熊参加下议院竞选(第三集《沃多时刻》TheWaldoMoment)——三个故事都从灵机一动不经意间的尝试发展成了不可收拾的黑色噩梦,噩梦的不可收拾来自真切无情的逻辑推演。

事实上,黑镜系列所处理的问题,并不是什么现代的特殊新问题,即使让山顶洞里的原始人看了这些剧集,从根本上而言他们也并不会有特别大的惊讶和费解。因为,我们如何知道现在的自己是真实的自己?我们身处其中的世界是真实的世界而不是黄粱一梦?是庄周梦蝶还是蝶梦庄周?——这是自古以来人类身处其中的问题和迷惑。黑镜的故事,其实都可以归结为一个与人类同样古老的基本问题——我们的所见所闻,是真实存在,还是仅仅是我们自身所分泌的想象世界?

与那些古老的真幻之问略有不同的是,黑镜系列所身处的世界已经被互联网、电视这样的现代媒介所包围,这些媒介使得人类自身所分泌的念想变成了可见可闻活生生的现场。而这些通过智能软件、剧场模拟和卡通虚拟所建立的角色一旦成为现实材料进入真实生活,真实本身却发生了破裂,变得虚假。

当Martha接起智能软件模拟已故男友Ash打来的电话时,无论观众抑或剧中的Martha本人都难以分辨出这嗓音、这吊儿郎当半是认真半开玩笑的调调与活着时的Ash究竟有什么不同。事实上,如果那个活生生的Ash并未在车祸中丧生,而只是驾车到了另一座城市,Martha所能得到的情爱与温情,不就是这些电话中的俏皮话和邮件中的问候吗?一个活着的Ash事实上可能也就是这些互联网和大气电波中传播过来的电信号。因此,对于Martha而言,一个真实的Ash又出现了,他活在她的手机和电子邮件里。

真实就这样被模拟和重建起来,以至于电子的机器对于Martha而言成为了生命,当Martha一次不经意间将手机摔落在地时,她惊吓不已,忙不迭地向手机道歉。但诚实的人工智能告诉她,“我并不在手机里。”这个人工智能甚至哪里都不在,只需要下载到哪里,它就在哪里。它会调情说话但它没有嘴,只是一连串的数字而已。至此,Martha事实上已经触碰到了虚拟那背后不存在的实体,一具没有尸体的尸体,提醒她,那个她以为依然活着的Ash(该词本意,也是“灰烬”)事实上只是一团数字烟雾。但Martha显然过于投入了对电子幽灵Ash的这段感情,并没有注意到这个致命的提醒,因此,她购买了升级服务,让人工智能按照Ash生前的所有视频、照片、网络发言克隆了一个有血有肉的Ash给她。

当那个按照网络所记录的生命痕迹所组建起来的克隆Ash出现时,悲剧就开始了。失去的生命,那个真实的Ash凶猛地涌现了,以一种不在场的方式。从胸口的痣到各种习惯应答,无论这个克隆人怎么逼真地模仿Ash,Martha都觉得自己面对的绝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只是一台假模假式的机器。因为真实的Ash不单会顺从和爱怜Martha,也会冷落和谩骂她,会朝她发怒,会毫无来由地莫名沉默——这些都不是那个人工智能所能演算和模拟的。

真实、独一无二的生命就这样证明了自己的不可复制,因为他是有死的,不可延续的,莫名其妙不可预估的,甚至是如此之易碎而类似梦幻泡影,一场车祸就彻底消失,无论多少兆的生命记录都难以挽回。只有承认这梦幻泡影般的虚无性,承认Ash已经彻底不存在,Martha才能真正地面对和把握那个真实的Ash。

我把评论大半的篇幅都给了《马上回来》并非出自个人偏爱。它在三集剧集中是情绪和意味最为丰富,最具有黑色幽默感,对真实与虚拟界限问题的探讨也是最为深入和细致的。第二、三集——《白熊》和《沃多时刻》在这个根本动机上的展开都并未突破《马上回来》的深度,只是在政治色彩和剧情的惨烈上加重了口味,但情节逻辑的推演展开更像Martha所执迷的那个人工智能程序本身,一个方案一个逻辑一条道走到黑,显得相对简单和缺少了变化。就根本问题而言,能说的话,其实在第一集中都差不多说尽了。

相关文章

  • 莫奈最后的人生:看不见色彩 看得见哀伤[图文]
    莫奈最后的人生:看不见色彩 看得见哀伤[图文]

    《持阳伞的女人》《持阳伞的女人》莫奈一八七五年在阿让特伊定居后,莫奈除了坐船出游写生,就是画他的家人。1875年,莫奈完成了著名的《持阳伞的女人》——全名是《散步,持阳伞的女人》。画中莫奈的妻子卡米耶撑阳伞被风吹起裙摆,身旁站着儿子让·莫奈,画面优雅,节奏轻快,是印象派史上乃至美术史上最经典的女性肖像之一。1911年,莫奈的第二任妻子艾里丝逝世。他和前任...

    228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中国书画真假问题一直是软肋[图文]
    中国书画真假问题一直是软肋[图文]

    高二适书法35×102cm文/孔祥东2006年3月,一个吉祥的日子,印人潘敏钟拿来一幅高二适书法,是李白古诗五十九首之十八,一共写了173个字,笔笔工整,错落有致。没看过高二适写得这么规矩的章草,估计是上世纪60年代的。纸很黄,没有拓裱过,时间的磨损,边缘有些缺口,看了让人生怜,怕它再有损坏。价4万,问能便宜吗?他说:你先找人看看。我说不要找人看。他说,有人拿给桑作楷看过,桑老师看假。常常有...

    430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多年不见的金猴邮票 互联网大佬周鸿祎买了一整版[图文]
    多年不见的金猴邮票 互联网大佬周鸿祎买了一整版[图文]

    今天要给大家聊的话题,起源于一条微博,6月5日互联网大佬周鸿祎(360集团创始人兼CEO)在其微博晒了张图,使无数邮票收藏爱好者都羡慕不已。原来周鸿祎晒出的是一整版的“金猴票”,整整80张!熟悉邮票行情的藏友算了算,按照目前的市场行情,金猴票一张的价格在2万元左右,整版更加难得,所以周鸿祎晒出的这一整版邮票价格应该不会低于200万元。200万对于一个身家过亿的互联网大佬来说,或许不算什么,...

    960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巴黎画派为什么至今无法超越[图文]
    巴黎画派为什么至今无法超越[图文]

    19世纪末,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社会城市化的高速发展,铁路和巨型游轮大量的使用拉进了各国在空间上的距离,从而各国之间的往来学习日益频繁,而作为当时全球文艺中心的巴黎很自然便成了各国艺术家的朝圣地。当印象派对传统古典绘画革命取得成功后,绘画或艺术一词被无限的扩大:绘画不再是上流阶级用来证明自己存在的肖像作品,艺术也不再是对美的享受和崇敬,艺术家开始脱离传统艺术上的美学观,前往异地寻找自我价值;梵高去了...

    455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张仃焦墨画“离骚”——读《巨木赞》[图文]
    张仃焦墨画“离骚”——读《巨木赞》[图文]

    1981年9月下旬的一天,张仃采风来到新疆南部戈壁滩一片人迹罕至的原始胡杨林(现叫“神木园”,已成为著名旅游景点)。面对眼前的奇景异象,画家心潮澎湃,不能自已,无以名状的灵魂颤动,后来记录在《巨木赞》跋中:“南疆温宿县之北四十公里的戈壁滩中,有一绿洲,占地十余亩,古木参天,浓荫蔽日。一七二四年大地震毁城,古木亦罹难,有拔地而出,有断裂为二,枝杆触地而复生。经数百年风沙雨雪,尚余数十株,高五六丈,...

    1816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靳尚谊: 弘扬中华美育 塑造美好心灵[图文]
    靳尚谊: 弘扬中华美育 塑造美好心灵[图文]

    日前,年近百岁的周令钊先生和耄耋之年的戴泽、伍必端、詹建俊、闻立鹏、靳尚谊、邵大箴、薛永年等中央美术学院的8位老教授致信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表达了他们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决心,以及希望进一步加强美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心声。8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8位老教授的回信中指出:“长期以来,你们辛勤耕耘,致力教书育人,专心艺术创作,为党和人民作...

    974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美神宫主薛林兴倾情央视美女主播[图文]
    美神宫主薛林兴倾情央视美女主播[图文]

    北京市政协文艺组会议室,委员画家薛林兴赠给每一位委员一本2017年挂历。封面上令人耳目一新的绝色美女抓住了大家的眼球。在欣赏之后,又不约而同的把目光转向了梁燕委员。梁燕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的主播。文艺组尽管有京剧演员迟小秋,北京人艺的杨立新,何冰等人,但阅读文件的事儿都让梁燕来。她清脆中又饱含韵味的声音使每一位委员都得到了愉悦的享受。梁燕委员自从五年前由薛林兴提议为大会选举监票...

    21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5G到来 艺术界将发生什么样的变革[图文]
    5G到来 艺术界将发生什么样的变革[图文]

    2019年,5G时代向我们走来。你可能刚刚习惯于4G技术为你带来的生活便利,如在线观看视频、手机游戏或手机支付,或者你还清晰地记得4G时代来临时手机上网速度的显著提升。但和上一代通信技术“3+1=4G”的模式不同,5G技术对我们的生活可能造成的影响,不能再以速度的提升为主要判断依据。3G时代以来蓬勃发展的各项以移动互联网为基础的新技术,终于在5G时代迎来了真正的用武之地,比如虚拟现实技术(VR)...

    718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盗墓与气候变化双重夹击下的蒙古考古[图文]
    盗墓与气候变化双重夹击下的蒙古考古[图文]

    墓穴中或藏有珍宝,或仅有白骨,盗墓贼在挖开之前也无法准确判断。图片来源:Julia Kate Clark蒙古虽有健全的文化遗产保护法,但法律普及度较低,且地广人稀,执行力度大打折扣,再加上难以人为控制的气候变化,考古工作在这片土地变得尤为艰难。蒙古的古代遗迹在世界上拥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其中大部分遗迹都与成吉思汗统治下的蒙古汗国有关,这曾是世界历史上最为庞大的陆上帝国。但是,如今,由于气候变化和...

    713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在山水经验中探究艺术 科学与思想的关系[图文]
    在山水经验中探究艺术 科学与思想的关系[图文]

    艺术、科学与思想三者当然是全人类最大的事,无论中西,从本源上来说这三者都是根本相通、枝干相持的。直到近代,这三者才产生较为明确的分野,但是在最高处它们必然是交汇的。这三者里面,思想的渗透性和弥漫性最无可争议,经常觉得难以沟通的往往存在于科学界和艺术界。最近十几年,科学和艺术尤其科艺融合又成为一个新的时尚,但是谈融合又谈何容易。对此我还是很认同两位19世纪的人物他们讲的话。一位是福楼拜,他说“科学和...

    1821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蕴德养性 托物抒情---未君花鸟画创作之管窥(节选)
    蕴德养性 托物抒情---未君花鸟画创作之管窥(节选)

    未君,斋号铁笛吹花,林凡先生入室弟子。1973年出生于湖南益阳市,自幼酷爱绘画。先后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硕士研究生班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郭怡孮工作室,曾任教于广州大学,2008年起定居北京。现为中国现代国画研究院院长、教授、中国画课程研究班导师、中国人民大学画院特聘教授、未君工作室导师、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中国热带雨林艺术研究院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美协中国画(工笔画)艺委会...

    997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冷军临摹的俄罗斯油画《春潮》赏析[图文]
    冷军临摹的俄罗斯油画《春潮》赏析[图文]

    冷军临摹的俄罗斯油画《春潮》武汉·邱晞湖北省武汉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冷军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超写实主义油画大家。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笔者有幸结识了当时还是青年油画家的冷军,并得到了他赠送的一幅临摹的俄罗斯油画。直到2011年春天,冷军又在这幅油画上补签姓名,成就了我一段美好的收藏故事。1994年春,我听同事说武汉画院有位叫冷军(1963年生)的油画家,最近两年连续获得两个全国油...

    972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章太炎与乐清人朱镜宙的翁婿情[图文]
    章太炎与乐清人朱镜宙的翁婿情[图文]

    1924年3月13日,辛亥志士、著名南洋华侨史专家、民国报人朱镜宙与章太炎先生的三女章㠭(“展”的古字)在上海一品香饭店携手完婚。这段婚姻一时间成为上海滩市民饭后茶余的佳话,而朱镜宙也因与章太炎的“婿翁”关系,为世人关注。温州博物馆珍藏的于右任贺联“视夜明显烂,传经血统尊”,还原了这场婚礼一个小细节。今逢章太炎先生逝世八十周年,以文怀缅。章太炎投身民主革命获识章太炎朱镜宙比章太炎整整年少二十岁...

    1023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如何与空间交流 对蔡磊个展“景别”的回顾[图文]
    如何与空间交流 对蔡磊个展“景别”的回顾[图文]

    蔡磊个展“景别”展览现场如何与空间交流,是现代雕塑的一个方向,为此刻意制造错觉,是艺术家惯用的手段。蔡磊在唐人的个展“景别”,在大厅中,把四面墙藏着拉起来,然后让低角度的镜子映照草地,从而打开空间的阻拦,观众的视线看过去,草坪似乎在向外伸展,实际却被立着的镜子包裹在内,有潜意识曝露在意识之内的意思,确实是这个展览的亮点,对于一个年轻艺术家来说,能把思想中对空间的感受,用现场呈现出来,着实不易。蔡...

    842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高原画魂——高原画派一代宗师马西光[图文]
    高原画魂——高原画派一代宗师马西光[图文]

    【马西光艺术简介】马西光,男,,1932年生,山西临猗人。1948年考入解放军西北军政大学艺术学院美术部学习,1957年考入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深造。作品以人物画见长。在高原生活的近四十个春秋中,他几乎跑遍了青海各地。经过对生活的加工提炼,其创作的高原人物画展现出浓郁的西部风采、独特的渗透技法、动态的艺术构图;蕴含着高原粗犷、奔放的激情;充满着对生活的热爱和赞美,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现为中国美术...

    223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