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吴国平:评管峻和他的书画作品

时间 : 03-02 投稿人 : 俊俊 点击 :

近年来,管峻在国内重大书赛中屡屡获奖,堪称是一位成绩卓然、声名鹊起的青年书画家。对于他的作品,许多人都很熟悉,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这一回,当我拿到他的这部书画作品集时,仍然感到了吃惊和震动。

这部作品集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创作的200多幅书画作品。绘画有写意有工笔,涉猎山水、花鸟人物;书法也是正、草、隶、篆诸体皆有。作为一部作品集,200多幅作品堪称是巨制了。这部厚重的作品集,多数作品都称得上是精品。管峻的才情很大程度表现在对于书画艺术笔墨之气的极度敏感上。他的作品往往抓住了文化的内核,在笔墨的深处将古典中的许多优秀文化品格综合起来,达到纳天入怀的效应;他在展示功力的同时,毫不犹豫地放进了自己的性格因素,于最精细的地方表达出了一种与生俱来的自信。他超乎寻常地沉稳,乐此不疲,并于这种沉稳中彰露出几乎是无懈可击的理性。而在另一面,他又以整体的面目,书写着作为艺术家的直率和真情。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管峻一再表达的仍旧是一种唯美的精神。他的全部作品其审美取向基本是一致的,即便它们之间存在一些微小的差异,但我们仍然能在其中读出纯正、干净、娟秀、明快、空灵、健康、妍美、细腻、精到等等这样的潜在词意。相对于邪气、鬼气、浊气、俗气,他的作品更多的则是正气、灵气、清气和逸气。也就是说,管峻的唯美是直接的,清晰明亮的,甚而是健康和青春的。可以用“赏心悦目”四个字来表达。

在研究管峻的创作特点时,我们发现一个现象。即他的作品的受众面很大,从普通百姓到专业人士都叫好。也就是说“雅俗共赏”。应当说,老百姓与专家的审美需求是存在着相当差距的。那么管峻在从中又做了哪些弥合?他的“雅俗共赏”在艺术层面上讲,有着怎样的意义呢?

就书法作品而言,在我看来,管峻的意义大约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管峻的书法作品并非是以一种反传统的面目出现的,我们看到的他,更多的是对传统的接纳和拥爱。仍然还在传统的评介体系当中。但因此而把他归类于古典主义者也未必准确。因为,我们在他的作品中仍然能够大量地感觉到一种现代人的气息。也就是说,其作品同时折射出了两极的光芒。这种现象并非只发生在管峻一人身上,只是他是其中的一个代表性人物。毫无疑问,这是发生在当今书坛的一个突出审美现象。从管峻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他是在以现代人的眼光,对传统作重新的审视。这种审视,并不是建立在对新的书风(包括流行书风、现代主义等)的敌视之上的,也并非在强调一种古典至上。这一中间道路的踩踏,反映出了书法发展的渐进特征,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但显然,对于一个想有所作为的书家来说,这无疑也是一种冒险。因为它不存在捷径,它的实现需要胸怀和出类拔萃的才情。否则,就会淹没在一大片平庸之作当中,无法显山露水。管峻让我们看到了传承,又没有窒息于传统。而且还体味到了现代精神的张力。可谓是主流书风的典范。

其二,管峻选择的清新、精美一路书风,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一道巨大的空白。这并非危言耸听,因为,从历届全国展来看,好的精到之作,的确是凤毛麟角。就楷书而言,由于强调展厅效应,那种纯正的大楷,精致雅气的小楷几乎看不到。这些年,在商业潮流的推动下,人们被一种“创新”意识所支配,更加热衷于情绪的痛快发泄。浮躁的心态,使书法原本所具有的一部分好的本质的传统精神以及功能,在一点点丧失。这是非常可怕的。也就是说,当书法从广泛的实用步入完全的审美的时候,我们又怎样抓住那些原来靠相当的实用而保存下来的那么一种可贵品格呢?精美不等同于精熟,它需要时间和高强度的锻炼来实现,也需要通过那种艰苦的实践来达到一个审美的高度。这样当背景变得杂乱无章的时候,我们的担忧就出现了。如此,管峻的精美反映出了一种时代的呼唤,他让我们看到了精美法则的再现,欣赏到了一种体例在经历了迷离和消隐之后重出江湖的精彩面目。

其三,管峻的全面,相信这是许多人对其发生重视的原因之一。他的全面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他的正、草、隶三种书体都在全国获过奖,总体水平常高,这在全国中青年里不可多见。之所以将这一点提出来说,是因为我们在此同样看到了传统精神的承继;看到了一个大家可能具备的面貌。历史上的许多大家,都是杂家。“二王”父子既是草书的圣手,其楷书亦流芳千古;苏东坡、徐渭、董其昌、王铎等既是大书家,亦是大画家。即便是当代草圣林散之,同样也具备诸体皆擅,画得一手好画,写得一手好诗的本领。书画同源,互臻其妙,诸体皆擅,厚积薄发。看来,这是一条通往大家的必由之路。但实际上,这个道理并没有被广泛接受。展览主义者,急功近利者,并没有考虑更多的综合因素。当展览获奖成为成功的主要标志之后,许多人便毫不犹豫选择了“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甚至抛弃了书法赖以生存的风格。如此,管峻又亮丽地出现了。他的努力,使其作品全面地达到了一个高度。也使我们终于再一次地领略到了艺术之于一个艺术家,在一个新的时代所展现的美妙风采。

管峻是一个优秀的书画艺术家。这本作品集的出版,将会给他带来更多的声誉。有可能成为他个人创作的一个里程碑。我这样说,是想表达两层意思:一是管峻必须借助这个动力,让自己得到一次新的提升;二是仍然必须正视创作道路的艰辛,做更为长久的作战准备,朝着更大的目标前进。在我看来,他还有许多方面有待努力,比如他的行草在他的全部创作中显得有些薄弱,而这一体例,则往往又是才情展示的重要平台。还比如,随着年龄的增长,如何将作品中加进更多的朴素品格和时间的苍茫之感;还有关于更加风格化的问题、关于如何选择一种体例最大程度的凸现出来的问题等等。相信他的才情足以解决这些问题。对于他,我们是充满了期待的。

相关文章

  • 刘玉来美术评论选 张岩画作印象[图文]
    刘玉来美术评论选 张岩画作印象[图文]

    古人云,言为心声。以此理推之,就有了文为心声之说。那么画呢?不必坠叙,自然也当属于画者的心声了。不过,在当今纷繁杂冗的世界,尤其是画界,那画者大多并不是在吐心声,而是运用笔墨丹青制作一些图形,上佳者也不过是些美丽的工艺性质的图案罢了,心声何有?!画者所贵者就是将自己的心明明白白的坦露出来,献给自己,献给观者,留给后世。当这个目的达到后,他才可以心安理得地说:我作为画者没白活一世!但是能作到此谈...

    1142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不吃透西方艺术谈何超越[图文]
    不吃透西方艺术谈何超越[图文]

    杜尚 《下楼梯的裸女》(油画)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及当代艺术,大多数人对此常常觉得概念似是而非,又或是常混为一谈;关于中国当代艺术,观念与技术之争、社会学转向之争,也一直甚嚣尘上,各执一词。就此,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著名批评家刘骁纯进行了厘清,亮出了鲜明的观点。同时,作为“新文人画”概念的支持者,刘骁纯也对这一纷纷扰扰的话题作出了回应。王孟奇 《满园都是树敢问几株梅》(中国画)杜尚成名也离不开...

    1302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价格与价值不断攀升的古籍[图文]
    价格与价值不断攀升的古籍[图文]

    1843年英国伦敦出版《中国风貌》Thomas Allom 绘制钢版插图读书人爱书是天经地义的。书不仅可以研读,更可以珍藏。当下电子产品横行于世,可拿起一部书,看到优雅的排版,触摸纸张的质地,能感到的是心的享受。对于读书人来说,书原不是收藏的良选。怎奈随着近年中国财富的迅猛增长和对传统文化重拾的热情,中国古籍在拍卖市场上也是屡屡创下新高,若是能沾上名家旧藏,被盖上不知真假的清宫玺印,哪拍出...

    549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达利欲念之作 《加拉丽娜》袒胸露乳[图文]
    达利欲念之作 《加拉丽娜》袒胸露乳[图文]

    如果说,达利和弗洛伊德有什么关联,那就是他们对潜意识的关注。1938年,达利曾经和弗洛伊德见面,弗洛伊德问达利:"你的艺术当中有什么东西使我感兴趣?不是无意识而是有意识。"这话对达利产生了启迪,他决定把这体会用在绘画中。这件达利的作品叫《加拉丽娜》,现藏于西班牙的萨尔瓦多·达利美术馆。这幅画体现了达利对弗洛伊德潜意识的兴趣,他试图在肖像中表现出人物的精神世界。在达利的一些画上,...

    1799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众声喧哗的表象之美:为什么我们还在看安迪沃霍尔[图文]
    众声喧哗的表象之美:为什么我们还在看安迪沃霍尔[图文]

    在安迪·沃霍尔去世后的近40年里,以他为代表的波普艺术影响力依旧,成为人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一部分。在过去的十年,全球举办了上百个关于沃霍尔的展览。2021年7月,展览“成为安迪·沃霍尔”在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办,观众络绎不绝。这个上世纪已经流行过的大众偶像,为什么我们现在还要去看他?1962年,沃霍尔在餐厅Serendipity 3门前,身后是演员Stephen Bruce在刚刚过去...

    546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中国“莫迪利阿尼”:常玉艺术及作品市场行情[图文]
    中国“莫迪利阿尼”:常玉艺术及作品市场行情[图文]

    常玉1950年作《五裸女》,2011年以1.2832亿港元成交4月5日,保利香港5周年春拍收槌,共有1500件拍品竞拍,3件拍品过亿元成交,21件拍品以过千万港币成交。在“中国及亚洲现当代艺术专场”,常玉1931年作《白瓶粉红菊》以5546万港币成交(人民币4941.486万元)。其成交价仅次于曾梵志《面具系列1996No.6》(成交价10502万港币),位居全场第二。纵观常玉历年作品拍卖,其...

    1516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那黑色的眼睛——再读石虎《非洲写生》画册[图文]
    那黑色的眼睛——再读石虎《非洲写生》画册[图文]

    《非洲写生》是中国人物画“洗心革面”、走向自由的生命状态的重要里程碑,如荒漠甘泉,成为一代人的记忆,也成为一代人青春岁月的美学启蒙。石虎 摄影:王二广石虎(1942-):河北徐水县人,1958年入北京工艺美术学校,1960年入浙江美术学院;1977年任职于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代表国家远赴非洲13国写生访问,其作品集结成《非洲写生》;1995年应邀出任世界华人艺术家协会主席。1980年代初,...

    1212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柿柿”如意[图文]
    “柿柿”如意[图文]

    红柿小鸟(中国画) 陈之佛(近现代)荔柿图(中国画)沈周(明代)岁朝图(中国画)边文进(明代)六柿图(中国画)牧溪(南宋)当寒风席卷大地,枝头叶落,有红彤彤的果子挂满树梢,犹如红灯笼一般。这就是国人熟悉的一种果实——柿子。柿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夏季果实青绿,经霜变为橙红,皮薄果圆,软糯可口,清爽甘甜,有软柿、冻柿、柿饼等多种吃法。陆游诗中多次写到柿子,如“江村连夜有飞霜,柿正丹时橘半黄...

    1276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笔情墨趣写江山 史春坡和他的山水画艺术[图文]
    笔情墨趣写江山 史春坡和他的山水画艺术[图文]

    谷峡横秋霜壬午年68x68满架葫芦娇态新立轴甲申年68x110一副山水画作品的魅力,并非仅仅限于题材,主要及是画中的物象而所表达的情调以及明确的理性、个性。清新俊逸的岭南派画家史春坡先生大胆突破了本世纪中期画坛的沉、拘谨。生面别开,并非他只是因为采用东西洋画相结合的技法而是继承发扬了我国山水画传统的“借物兴怀”、“由情及理”之精英。以深奥的意境抒写画家的胸臆,以生动的韵致展示自然生物的灵性笔墨...

    1572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北齐徐显秀墓壁画:将军墓中的异域画风[图文]
    北齐徐显秀墓壁画:将军墓中的异域画风[图文]

    中国美术史之壁画篇北齐在美术史上是一个重要的时期,它一方面开领时代之先,承汉启唐,另一方面其中也表现出新风格所蕴含的域外因素,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2000年在太原东郊王家峰新发现的北齐武安王徐显秀墓壁画,就因这一特点表现突出而震惊美术界,其保存之完好、绘制之精美、风格之独特,远超出人们以前对于北齐绘画的认识和想象。2003年,它即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徐显秀是北齐武安王,是一位屡立战...

    248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历经浩劫 难掩龟兹之美[图文]
    历经浩劫 难掩龟兹之美[图文]

    一群文物工作者近日对龟兹濒危壁画进行保护性加固的视频,引发公众对龟兹壁画的关注。龟兹壁画最集中的是在新疆克孜尔石窟,始建于公元3世纪的古龟兹国境内,中国现知最早的大型佛教石窟寺遗址。然 而克孜尔石窟在历史上遭受过两次浩劫,第一次浩劫是公元10世纪,在佛教与伊斯兰教的宗教纷争中,第二次则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外国探险队,在龟兹地区盗劫了大量壁画、泥塑等。季羡林先生曾经说:“龟兹是古印度、希腊罗...

    169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颜振胜油画: 阳光沐浴下的心灵港湾[图文]
    颜振胜油画: 阳光沐浴下的心灵港湾[图文]

    关注海南油画的朋友,可能会见过“颜振胜”这个名字。没错,他是一个生长于海南,并擅长用印象派手法捕捉海南光色之美的海南本土油画家。在长达40多年的绘画实践中,颜振胜留下了一批令人印象深刻的画作。例如《篱笆与村童》《鱼仔》《硕果累累》等作品不仅获得了省级美术展览的银、铜、优秀奖,还曾入选全国性展览。篱笆与村童。受访者提供近日,以“唯美的吟唱”为主题的颜振胜油画作品展在琼海开幕,岛内外油画爱好者纷纷...

    1726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诗心不老 艺术长青——著名书法家赵长青[图文]
    诗心不老 艺术长青——著名书法家赵长青[图文]

    【赵长青艺术简介】1953年7月生于黑龙江省巴彦县,研究生学历。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年轻时曾就读于黑龙江文学创作讲习所,在省级、国家级报刊发表诗歌、歌词、散文、文艺评论多篇,分别有《望大陆》、《五环之花》等四首歌词在《中华情》和2008北京奥运征歌评选活动中获奖。曾先后出版《飞翔的乐章》和古体诗《紫怀堂诗稿》等五部诗集,2010年中国作家协会为其举办诗...

    906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浅析2019高古玉市场[图文]
    浅析2019高古玉市场[图文]

    云中居专拍推波助澜高古玉热潮 持续延烧回顾2019年古玉圈,绝不能错过的是香港佳士得于秋拍呈现的台湾骨董商「云中居」张伟华私人收藏专场-「云中玉筵-重要亚洲私人古玉珍藏:新石器时代篇」。全场上拍共58件古玉,引来现场买家、电话、书面委托及网络竞价的积极参与,最终仅3件流拍,成交率高达95%,成交总额逾6575万港元。领衔拍品〈良渚文化三层人神兽面纹玉琮〉以380万港元起拍,最终以3132.5万...

    1486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2020年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姜昆[图文]
    2020年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姜昆[图文]

    艺术简历姜昆,1950年10月生于北京;1968年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1976年被马季选中,调入中国广播艺术团说唱团,从事相声表演;1985年当选为中国十大笑星;同年被选为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1985--1995年担任中国广播说唱团团长;1995年任中华曲艺学会会长;1999年成立昆网网络公司任董事长、总经理;2001年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所长;2003年担任中国艺术研究...

    630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