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图2
图3
不久前,一位邮币收藏爱好者携一组藏品找笔者帮忙鉴定评估。据这位藏友介绍,这组藏品是他在某古玩市场的交流会上捡到的一个“大漏”(但具体花费不肯透露)。这组藏品共4件,包括一本“湘赣边省赤色邮票(面值贰分)”计10页版票(图1),一枚“湘赣边省赤色邮票”的竖双连信销票(图2,面值捌分,票面留有五分之一的销花邮戳印迹),一枚文12《毛主席去安源》邮票(图3)以及第三套人民币辅币二分券(1953年版三冠无阿拉伯数字)大冠码号1刀(100张)(图4)。
图4
笔者仔细观看完,告诉他:1、这本“湘赣边省赤色邮票(面值贰分)”计10页的版票,虽然装订封页的纸是粗质纸,在视觉上也有陈旧感,其实是用新粗质纸(俗称马粪纸)经人工染色做旧,邮票用纸是现代的新闻纸作旧,邮票制版是用1枚图样作母版,用电脑分排成20枚1版的胶印,虽然装订的页码是老式左翻,从实物上可以完全认定这本东西从里到外都是新印新装,作为仿造的工艺品,市值10元左右。2、“湘赣边省赤色邮票(面值捌分)”的竖双连信销票,制版方式与二分的假版票一样,伪造水平更劣,纸是现代的A4复印纸,邮戳是电脑制作的臆品,这个竖双连是纯属通过电脑制作后过复印机的复印件,再经裁剪后形成,无任何收藏价值。3、文12《毛主席去安源》邮票,是1枚品相较好的真票,评估值约1000元。4、这刀第三套人民币辅币二分券(1953年版三冠无阿拉伯数字的大冠码),版别不对,纸币正反面最明显的两处暗记都没有,认定是一刀仿印的假币,无任何收藏和经济价值。
对此,笔者特意整理了一些关于这两枚邮币赝品的辨别技巧,简要介绍如下:
图5
1、湘赣边省赤色邮票,1931年9月发行。这套邮票逐枚手绘,各枚图案细部不尽相同(图5)。全套3枚,1分(灰蓝)、2分(蓝绿)、8分(蓝)。邮票呈横长方形,图案正中为五角星,内有镰刀和铁锤,五角星左右2个圆圈横内分列中文面值,五角星上端为“湘赣边省”,下端为“赤色邮票”。图幅为23毫米×19.5毫米,平版石印,无齿孔,用纸是白纸和报纸,币制为湘赣苏维埃银币券。这套邮票曾被认为是苏区第一套邮票而蜚声邮坛,后经王华新同志考证,湘赣边省赤色邮票发行于1931年,因此它不是苏区第一套邮票,但在解放区邮票中仍占有重要地位。这套邮票中的8分票有报纸和厚白纸2种,总共存世不超过10枚,最为珍贵,面值1分和2分两种新票,目前还偶尔能够见到,同样是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物。
如此珍贵的苏区邮票,这位藏家竟然在当今的收藏品交流会上买到了1个8分面值的竖双连信销票和一本2分面值(4×5)共200枚10版的新票。有趣的是他还自以为是捡了个大漏。除非是穿越时空回到85年前的湘赣边某个地方,否则这样的故事也只能成为逗人一乐的精品笑话。
图6
2、第三套人民币辅币二分券。无阿拉伯流水号码的2分纸币,使用的是国产纸张,纸质较薄,采用平印技术。冠码有大冠码及小冠码之分,大冠码票正面飞机头上有一白点,小冠码无这一白点(为较早期印刷)。票背面右侧藏文下有“中国共产党党微”图案(图6)暗记,另外在票背面中国人民银行名的“中”字左方,有一个倒斜的“古”字暗记。
本则事例中这位严重缺乏藏品背景知识的爱好者,凭一知半解的功底去逛市场捡漏,不稀里糊涂地当冤大头才怪了。虽然现在邮币市场行情不振,但对于收藏者而言,入手时还需做足功课,审慎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