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品读徐芒耀的油画艺术

时间 : 03-02 投稿人 : 小猩猩 点击 :

徐芒耀,上海人,1945年生,现为上海师范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20世纪80年代,徐芒耀获得了赴法国巴黎国家高等美术学院深造的机会。进入皮埃尔"伽龙教授工作室学习,受其影响,对超现实主义绘画发生兴趣。初到巴黎,徐芒耀带着坚定的俄罗斯契斯恰柯夫绘画体系的眼光去审视、去认识现代绘画艺术。然而这一切让徐芒耀茫然失措,也因此使徐芒耀最终选择申请进入了伽龙教授工作室学习。伽龙教授也是一位具像画家,他善于运用中世纪的传统技法,以室内少女为题材,追求内容的怪诞与神秘之感,发人深思。受到伽龙教授的影响,徐芒耀开始关注现代写实绘画,尤其关注比利时超现实主义大画家马格里特。马格里特神奇的想象力和天才的画面组建能力,使他的艺术充满活力和魔力,这使徐芒耀深深地着迷,自1985年起,徐芒耀开始阅读卡夫卡的小说,并在巴黎观赏了为数不少的超现实主义电影。

1987年,徐芒耀创作了从巴黎归来的第一幅油画《我的梦》,他将自己的幻想和现实糅合在一起表现了出来,在梦中,他是穿墙破壁,身体一半在外面,一半在墙里;横穿墙壁如穿越一层纸。将梦真实地通过画面展示给人们,无论是合乎逻辑,还是反逻辑的故事,在梦中都会被做梦的人认为完全真实可信,往往苏醒后才感到恐惧或不安,可笑或惊异。徐芒耀将真切与虚幻、平淡与离奇集于同一画面,选择超级写实的表现形式,真实与荒谬就这样神奇地出现在徐芒耀的画布上。《我的梦》系列一出,立刻震惊了油画界,原来油画还可以这样画?《我的梦》同年获“首届全国油画展”优等奖(金奖)。从此,在中国各大美展上,徐芒耀的作品都是挂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我的梦》系列之后,徐芒耀又接连绘制了“缝合系列”、“雕塑工作室”系列共9幅作品,热衷于不断地编造离奇的故事。“缝合系列”的画面安排让读者感到荒诞与刺激,又觉不适,却印象深刻。还记得徐芒耀缝合的画面吗?通常是两个赤裸的美女,一个的大腿缝合在另一个臀部,另一个的后背缝合在墙壁上,画面的细节处理特别细腻,画家以直接的语言表现人与人或人与生存环境的关系这一哲理。“雕塑工作室”系列有3幅作品,采用直接画法,刻画深入,仍然荒谬。《开模》:雕塑家与被雕塑的雕像错位,雕塑家长着模具的脑袋,而模具又长着细腻的雕塑家的脑袋,画面细腻的质感与空间感更有助于表现雕塑家开模时荒谬的瞬间。《上色》:雕塑家搬下自己的头部上彩,彩到之处,化假为真,雕塑家背后的石膏女人体,斑驳而开裂的石膏身体,长的是细腻的真人的腿,画风细腻真实,使画面神奇而令人难忘。

1990年秋,徐芒耀突然感到自己成了“制造机器”,他对于自己的系列作品开始不满足了,他想:确定了题材之后,剩下的难道只是制造画面的效果是不是越细腻越好?1991年,徐芒耀作为访问学者,前往法国巴黎国家高等装饰艺术学院访问,同时他也带去了自己的困惑。法国对于徐芒耀来说,影响深远,中国的油画和西方的油画是各有各的优点。交流,是徐芒耀形成他现在画风的重要条件。他前后在法国呆了4年,去了5次,他喜欢法国绘画的绅士气。访问期间,徐芒耀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美术史上,视觉方式上的每一次突破和提出新理论并被共识时,即是一场美术史上惊天动地的革命,它推动并促进了绘画的变革与发展。当徐芒耀在巴黎呆了两年回国之后,他就决心抛弃“编制”故事了,他意识到故事对于绘画来说,不是重要的,而绘画是视觉艺术,是某一场景的再现,在画布上讲故事是弱项,还是不讲为好,在一瞬间告诉人们那些为常人所不注意的东西,比较好。

从巴黎归来的徐芒耀,开始了他的新的“视焦距变位系列”作品的创作。这个系列里,他画的人物出现的是双影的头、手或者脚、建筑物,虚虚实实,抽象与具像奇异地并存着,这一次,他渴望表现的是:看。即自己所感觉到的视觉现象,人是活动的,自己的移动和脑袋移动是不同的,看的方法也就不同,这样,就容易发现常人不容易发现的问题。

对此,徐芒耀先生举出三例,比如:“其一,当我们看某物体时可以同时发现此物为单影,而在同一视线内,前和后的物体均为双影,且部分透明的双影,它既透明又具备所有的明度、色相与形体诸因素。人的双眼位置平行,从而,观物时上述的聚焦现象就自然产生了。我们觉察到的现象又为什么不去表述呢?而且,要淋漓尽致地表现其效果,就是采取细腻的具像手法来表现。”

“其二,我们看一个人头部的时候,同时也会发现其按在胸前的手,包括袖子在内的形与色俱在,但是它们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因为手与袖处在视野边缘,由此而产生了这一视觉现象。对于眼前的场面,我们可以选择性地观察。因而,画面上可以某几处部位清晰可见,其余均为朦胧的虚像。处理手法上,可留有最初起稿阶段的痕迹,也可待最终表现效果出现之后,经打磨,存其形虚、色弱与驳杂状,似无又似有。”

“其三,我们从来习惯于运用固定焦点透视法作画,实物近大远小,近清远虚。绘画者必须定点定位,直至作品完成。为什么不考虑移动站位,或者移动脑袋作画呢?英国著名画家佛朗西斯"培根,就是围绕某物移动站位作画的,他笔下的物体均为扭曲、变形状。我深受启发,于是,我尝试转动头部作画,画面就呈现出了另一番景象。总之,我想只要与别的画家看到的不同,自己画面上出现的景况也就不同了。”

赫尔曼-巴赫尔在他的《现代艺术与现代主义》一书中写道:“绘画的历史不是别的,正是视觉——或视之所见的历史。技巧只是在视觉方式变化的时候才变化,它只是由于视觉方式出现了变化才变化的。一个人按照自己对世界所持的态度看待世界。因此,所有的绘画的历史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部哲学史,是一部未见诸文字的哲学史。”这段文字揭示了绘画艺术的真谛,也与徐芒耀的绘画思想不谋而合。

徐芒耀为了能在画布上完全而充分地体现他自己所发现的视觉感受,揣摩良久,他选择了写实绘画的形式与技法,而且徐芒耀本身有二十多年在高校油画系当教授的经历,有扎实的功底,徐芒耀因此非常擅长写实绘画。在法国生活4年的经验告诉徐芒耀,目前,世界上高水准有地位的具有现代观念的具像画家,为数不多,在流派纷呈、门户林立的西方,写实能力超凡的大油画家,仍然声誉非常高,受欢迎的程度不减。这足以坚定徐芒耀的信心,将现代写实绘画进行到底。徐芒耀就是徐芒耀,他总是能够想出办法,不断地让他的作品一下子就能抓住读者的心和眼,并且记住了他。

相关文章

  • 从学堂旧址到博物馆 为何说"鲁迅"是北京文化一部分[图文]
    从学堂旧址到博物馆 为何说"鲁迅"是北京文化一部分[图文]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迁往北京,时任教育部职员的周树人随同北上,开启了他在北京的十四载生涯。这是他漂泊一生中居留时间最长的地方,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正是在这里,他开始了新文学写作,第一次使用“鲁迅”这个为后人认知和铭记的名字。自此,他的人生和中国文学、中国革命紧密联系在一起。《狂人日记》的癫狂冷眼、《祝福》的悲悯热肠、《孔乙己》的哀其不幸、《药》的怒其不争、《阿Q正传》的全面国民性批判……一...

    1934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成品市场低迷徘徊 原料市场高歌猛进[图文]
    成品市场低迷徘徊 原料市场高歌猛进[图文]

    玉器行业的2016,市场的寡淡来得比以往更早一些,让多数人手足无措。南美州的蝴蝶煽一下翅膀,就可能引起亚洲地区的一阵台风,到底是谁在无形左右市场的脉搏,使玉器成品市场如此冷清?在市场行情大好的时候,玉商以及工作室为了赚取更多的钱就会收购更多的原料。有了这样的刚性需求和玉商之间的互相抬价,就会使原料价格继续上涨,于是成品价格会跟着上涨。当这样的情况重复多次之后,原料价格高于成品价格这一违背市场行情...

    118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党旗飘飘”迎七一:张健绘画艺术[图文]
    “党旗飘飘”迎七一:张健绘画艺术[图文]

    【艺术简介】张健,字贤鸣.墨霖,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国画系,中国国画家协会会员,辽宁省美协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培训中心特聘画师,曾经在清华美院高研班任助理导师,中国长城书画院画家。走进国画家——张健张健,字贤鸣、墨霖,中国国画家协会会员,辽宁美术家协会会员。盘锦市美协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培训中心特聘画师,曾任清华美院高研班助理导师,中国长城书画院特聘画家。张健先生自有酷爱绘画,15岁在一次...

    484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天地玄黄,金墨无界——李马林在中国艺术上铸就辉煌[图文]
    天地玄黄,金墨无界——李马林在中国艺术上铸就辉煌[图文]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与奥林匹克一路去同行,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2014年南京青奥会,再到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与2023年的中国奥艺会,中国与奥林匹克的四次“约定”,充分彰显了奥运会坚定的参与者、奥运会精神积极的践行者的大国担当。百年余来,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历经风雨,砥砺前行。在全球疫情共克时艰的当下,艺术文化越发成为跨越国界的重要纽带。在北京冬奥会之际,期待着更多艺术家携起手来,百...

    1558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张大千《鱼篮观音》国画赏析[图文]
    张大千《鱼篮观音》国画赏析[图文]

    尺寸:177×78cm估价:RMB18,000,000-22,000,000成交价:RMB33,925,000题识:太岁在丁丑九月杪,西川清信士张大千奉为永吉白居士敬造鱼篮观音,一身所愿,凭斯胜因,永资福佑,勤除烦障,早契菩提,乃至闻名顶礼,护福消灾,一切有情,同归觉路。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鱼篮观音》充分展示画坛巨匠张大千展开敦煌之行前的佛教人物风格。...

    1972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这个展览之所以值得关注,不仅仅因为创下多项“之最”[图文]
    这个展览之所以值得关注,不仅仅因为创下多项“之最”[图文]

    冯远在“翰墨履痕”展览现场正于上海海派艺术馆举办的“翰墨履痕”冯远艺术展,因创下多项“之最”而备受关注。这是艺术名家冯远迄今举办的规模最大、品种最为丰富、作品数量最多的一次艺术大展,是艺术家创作生涯较为系统和完整的一次阶段总结,共展出作品517件,时间跨度长达近半个世纪。事实上,这个展览更值得关注之处在于,它所凝聚的中国画的精神力量,以及对于中国画未来发展的有益探讨。冯远《长城》冯远出生...

    928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海派文化的美术珍档 我们读懂了么?[图文]
    海派文化的美术珍档 我们读懂了么?[图文]

    海派文化被誉为上海的城市精神,沉淀了上海百年发展的精髓。2020年是谢之光、林风眠、关良这三位海派艺术大师诞辰120周年。同龄的他们,以截然不同的艺术道路,绽放出各具辨识度的艺术光芒,却又不约而同将传统国画带到现代,带到一个令人惊叹的新境界,共同树立起海派艺术的新风标。近日,上海中国画院与文汇报社联合主办的“海上风标——谢之光、林风眠、关良诞辰120周年作品展”亮相上海中国画院美术馆,展至7...

    462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画苑珍果谁家好 唯重荣华墨葡萄[图文]
    画苑珍果谁家好 唯重荣华墨葡萄[图文]

    黄荣华,号金秋真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苏省连云港市黄海书画院副院长,国礼艺术家,享受国家特殊津贴。著名画家方凤富教授的入室弟子,中国佛教协会咨议会副主席释怀善大师的俗家弟子。2013年作品"明珠累累"发表于中国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翰墨怡心》上。2014年作品"秋香"和"鲜花盛开硕果飘香"发表于福建美术出版社 《墨香溢彩》。2017年作品参加京西长城,...

    1363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你所看不懂的当代艺术[图文]
    你所看不懂的当代艺术[图文]

    当我们仍然对艺术世界抱有一种天真美好的期待时,当代艺术却一再宣告自己并不纯洁,它每时每刻都在暴露自己的商品属性。如今,大大小小的当代艺术展遍布全国,对于当代艺术的讨论也变得越来越盛行。黄河清早年写了一本《艺术的阴谋》,引起了圈内圈外许多人的争论。最近,这股讨论的热潮再次高涨起来。一个外国小哥的视频前阵子火遍了互联网,因为他在评点了艺术圈几件声名显赫的作品之后,义愤填膺地总结:“当代艺术或概念...

    479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感受深厚底蕴——人民艺术家高明柱书法欣赏[图文]
    感受深厚底蕴——人民艺术家高明柱书法欣赏[图文]

    人物简介:高明柱,1952年生人,字敬之,号寻径斋,河南邓州人,居北京。书法家,诗人,国学大师,国家高级书法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物,国务院国宾礼特供艺术家,获书法艺术硕士学位、法兰西皇家美术学院艺术学博士学位,苏富比研究所研究员。现为中国楹联学会书法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楹联学会书法艺术研究会《中华国粹》诗词研究专刊第一届理事会副主席、联墨艺术报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书画家联谊会新文艺...

    61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仲泊游随笔画典:老子《道德经》画境系列(三)
    仲泊游随笔画典:老子《道德经》画境系列(三)

    【中网资讯书画消息】老子《道德经》或称《五千言》,是一本玄奥精深、文约义丰的经典之书,德国杰出学者尤里斯.葛尔曾这样评价《道德经》:“也许老子那个时代没有人真正理解老子或许真正认识老子的时代至今还没有到来。”那么,通过画笔把《道德经》给展现出来又是何种景象呢?在北京的一间书画工作室,记者看到了近200米长的大型画作八十一幅老子《道德经》画境系列作品,它的作者是知名画家仲泊游。与其聊起这些作品,仲...

    1148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去除认知的遮蔽 黄宾虹的艺术立场[图文]
    去除认知的遮蔽 黄宾虹的艺术立场[图文]

    下洋河(国画) 黄宾虹黄宾虹先生的艺术实践是与他对中国文化的深入思考并行发展的,《黄宾虹画语录》即是他思考的集中体现。内容涉及画理、画史、画法和杂论4个部分,分析精湛,见解独到。黄宾虹的艺术立场渗透在这些画语中,结合黄宾虹各时期的艺术实践,还原到山水画史的链条中来考察,更能体会到他的担当和智慧。在中国山水画史中,文人进入绘画创作之后,山水画成为主流,并掌握着话语权。文人扬长避短,强调以书入画,...

    81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毕加索vs马蒂斯:一个南极一个北极[图文]
    毕加索vs马蒂斯:一个南极一个北极[图文]

    回顾20世纪西方艺术史,最精彩的话题莫过于毕加索与马蒂斯之间的持续竞争与相互欣赏。毕加索曾经说:“你必须把马蒂斯和我的每件作品摆在一起来审视。没有人比我更仔细地研究马蒂斯的作品,也没有谁比马蒂斯更认真地审视我的作品。”享利·马蒂斯作品 “生之喜悦”,巴恩斯基金会收藏在毕加索看来,其时在世的艺术家,唯有马蒂斯配为自己的竞争对手。1906年,马蒂斯完成了艺术生涯第一幅最重要的油画、目前为费城巴恩斯基...

    114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江南农事图[图文]
    江南农事图[图文]

    《江南农事图》为彩色长卷画稿,长16.6米,宽0.30米。该图创稿于1983年初,勾线于2009年10月尾。我在图尾题道:“吾生于农村,自幼耕种在土地上,与家乡父老同忧乐也。为了使万代子孙了解一千九百八十年间中国江南农村的农事活动,故作图以记之。从中,亦使人们懂得:‘一粒粮食一滴汗,农夫不作田,饿死帝王君’的道理。农民之伟大,不但能自食其力,还养活了整个社会上的人。历史上,余还没看到有人系统的作...

    1554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范迪安:万般仪象出心源——评陈求之的“激扬文字”[图文]
    范迪安:万般仪象出心源——评陈求之的“激扬文字”[图文]

    陈求之作品2014曹操《观沧海》70x240cm作为中国文化精神的载体,中国书法的发展源远流长,历代名家辈出,使得中国书法的历史积淀十分深厚。这份历史的成果既为当代的书法家带来研究和实践的重大支持,也向当代的书法创作者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在传承和弘扬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是摆在当代书坛面前的时代课题。与此同时,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世界文化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的文化和艺术,特别是视觉形态的艺术...

    858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