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无法拒绝的羊脂玉籽料,皮色的金黄之美! [图文]

时间 : 01-22 投稿人 : 磊磊 点击 :

无法拒绝的羊脂玉籽料,皮色的金黄之美!  | 玉石

籽料是在玉龙喀什河河床里经过千年不断的打磨冲刷之后形成的,如能收上一块形状极佳且瑕疵较少的籽料,的确是很难得,价格在市场上也很高,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用在料形很漂亮的籽玉身上不是很恰当,存在就可以雕琢成各种精美的器件,相同的东西也可以做很多。

但对于玉龙河赐予形状漂亮的籽料来说,任何一款仅此一件,连打个眼都舍不得打,建议采取用包金或包银的形式来保留住子料原有的形状。天然的不用雕琢即是一块精美的挂件了。这种形佳的子料胜过任何大师的杰作。

无法拒绝的羊脂玉籽料,皮色的金黄之美!  | 玉石

和田玉的各种皮色是经历数万年的地质运动的化学反应而形成的。玉是体、皮是衣,先有体后有衣,皮可以作为鉴别和田玉是籽料还是山料的标志,也是美化和田玉的装饰品。

从矿物学的角度讲,无论是玉的色皮还是原皮,只是和田玉的保护层,皮色是和田玉的外部特征。

无法拒绝的羊脂玉籽料,皮色的金黄之美!  | 玉石

有关玉皮的说法概括有几种:

璞。古人把蕴藏有玉之石或未加雕琢之玉称之为璞。璞也有皮的含义。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记载:“凡璞中藏玉,其外皮曰玉皮”。

沁或浸。有的专家学者把玉器经长期浸泡形成的不同氧化色称“沁”或“浸”,也有人把籽料次生氧化色称为沁色。

氧化作用。这是矿物学家的称呼,由于和田玉长期在河床中浸泡,玉中的氧化亚铁在氧化条件下转变成三氧化二铁所形成。

无法拒绝的羊脂玉籽料,皮色的金黄之美!  | 玉石

大多数玉的皮,都是和田玉中的氧化亚铁经过长期浸泡等条件在籽料外部形成的各种皮色。这种皮色,其形状千姿百态,可以说无一相同。有的像云朵状,有的像弧线状,有的像散点状,或大或小,或圆或方,或长或短,或不规则;其颜色也丰富多彩,如秋梨皮、枣红皮、虎斑皮、葵花皮、洒金皮、乌鸦皮、鹿皮、桂花皮、芦花皮……

无法拒绝的羊脂玉籽料,皮色的金黄之美!  | 玉石

和田玉的皮分色皮和玉皮两种,色皮因玉的地质结构、生成条件、年代的长短不同,厚薄也略有差异,但一般都在1毫米左右。而玉皮为和田玉包裹的围岩。

因为皮色籽料的形成年代更为久远,一些名贵的品种如枣红皮、油烟皮、秋梨皮、黄皮、洒金皮、三色虎皮等等,均出自皮色籽料。

籽玉的外皮构成可分为两种。砂眼麻皮坑原生皮:指表皮布满皮肤毛孔一样的细小砂眼,犹如凹凸不平的麻皮坑,分细性、粗性两种。

色沁原生皮:是由于一部分籽玉在河里受到其他矿物质浸润、渗透,长年累月形成由外至内的渗透,不仅表皮光滑,而且出现许多色彩。所以称“沁皮”。

无法拒绝的羊脂玉籽料,皮色的金黄之美!  | 玉石

自古以来,对璞玉非常重视。明代科学家宋应星说:“璞中之玉,有纵横尺余无瑕玷者,古帝王取以为玺,所谓连城之璧,也不易得。其纵横五六寸无瑕玷者,治以杯鹭,此已当之重宝也。”

田玉璞玉的外皮,按特点可分为色皮、糖皮、石皮三类。

色皮是玉的外皮有一层黄褐色或褐色很薄的皮(厚约1毫米),为氧化所致,从皮色可看出玉的质量,如秋梨子、虎皮子、鹿皮子等等,常为上等白玉。

无法拒绝的羊脂玉籽料,皮色的金黄之美!  | 玉石

糖玉的外皮较厚,如红糖色,且末玉矿常有此类玉,其中有白玉或青玉。

石皮是外层有石质围岩,要取去围岩后才能得玉,如和氏璧是“理其皮而得宝。”

和田玉仔料呈浑圆状,外表有厚薄不一的皮壳,颜色常有枣红皮、秋梨皮等。浑圆状的仔料,皮色必然是全包裹的,巧雕、人工开门子和分割成小块的除外。皮呈微透明、亮亮的或叫“有油脂光泽”,手捂或手握1~2分钟,即见其“出汗”。

仔料在河床中经千万年冲刷磨砺,自然受沁,它会在质地松软的地方沁上色,在有裂子的地方深入肌理。皮上的颜色应是由深变浅,裂隙上的颜色则由浅至深。这种皮色是很自然的,很喜人,抢眼而不碍眼,并且,色泽随岁月增进愈显亲和力。

无法拒绝的羊脂玉籽料,皮色的金黄之美!  | 玉石

无法拒绝的羊脂玉籽料,皮色的金黄之美!  | 玉石

皮肉呈渐变过渡状,由于仔料的皮色是在原砾石表面慢慢形成的,是风化和水的解析作用以及大、小气候循环制约等因素共同制造的,是分阶段的,所以颜色沁入玉内有层次感,皮和肉的感觉是一致的,且呈渐变过渡状。

皮似有一层不同颜色的毛毡。这类仔料多为石皮仔料。由于形成璞玉的特殊围岩条件以及透闪石矿物的纤维交织结构,这类仔料尽管已风化磨砺为浑圆状,但是其表面会有无数细细密密的“小砂眼”,呈毛毡状,在10倍放大镜下可以看出!

和田玉的皮色,大多是在玉的质地密度不大、硬度不够,尤其是在有绺裂的地方,通过氧化着色,真正的好玉是“吃”不进去色的。

无法拒绝的羊脂玉籽料,皮色的金黄之美!  | 玉石

无法拒绝的羊脂玉籽料,皮色的金黄之美!  | 玉石

相关文章

  • 全球罕见红蓝宝石首次亮相2013上海国际珠宝首饰展览会[图文]
    全球罕见红蓝宝石首次亮相2013上海国际珠宝首饰展览会[图文]

    有着【宝石之王】之称的红宝石,可追溯至好几个世纪以前的宝石学文献。但是中国人对红宝石的认识还相当有限。为了普及消费者对红宝石知识的了解以及发现红宝石的魅力,在2013年上海国际珠宝首饰展览会期间,辉帝红宝石将继续携手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共同推出“辉帝杯——瞬间精彩永恒美丽”摄影大赛。一、展期亮点:1、为了本次展会,辉帝红宝石精心准备了不同于往常...

    1364 玉器 玉器科普 玉石作品鉴赏
  • 小巧玲珑的和田青玉盖盒[图文]
    小巧玲珑的和田青玉盖盒[图文]

    盖盒是明清时期重要的文房用品之一,深得收藏爱好者的喜爱。由于盖盒小巧玲珑、纹饰精美、便于收藏,目前已经成为文房雅玩中的重器。四年前,笔者借到新疆出差之机,淘得这件和田青玉盖盒(见图)。盖盒直径7.5厘米,高3厘米,以青玉为质,温润致密,其由盖及盒身组成,子母口,扣合严密,呈扁鼓形,底承矮圈足。器表满雕纹饰,既有慈眉善目的老翁、停泊岸边的渔船,又有开满花朵的古树以及展翅飞翔的鸟儿,还有供人休憩的亭台...

    1293 玉器 玉器科普 玉石作品鉴赏
  • 奇石艺术:气象万千的大景观[图文]
    奇石艺术:气象万千的大景观[图文]

    内蒙古戈壁石奇石收藏家许海文先生,曾推荐给我一本书,系台湾张丰荣、苏文旺所著《捡石、养石与赏石》。书中有大量奇石照片,正文对奇石艺术,从奇石的捡采、养石的知识和 技术到奇石的欣赏都做了详尽的勾探,并附有历代著名人物对奇石的精妙论断,使人感到:奇石艺术乃一种气象万千的大景观;至于人,非有清奇静雅的内心境界,不可与之亲近和厮磨。由于石,衍生出许多奇崛的人生故事——邢云飞为一块奇石宁愿殉命;苏...

    1451 玉器 玉器作品 玉石作品鉴赏
  • 和田玉器雕刻技术你知多少?[图文]
    和田玉器雕刻技术你知多少?[图文]

    和田玉器现在收藏很多,很多人看中的除了和田玉器具有很大的升值空间,还被那些技术高超的玉雕技术吸引了。这么神奇的技术,是不是想了解下。和田玉玉雕技术你知多少?今天,就随小编一起来学习几招。1. 掏膛:有一些和田玉器它的内部空间需要先以钢卷筒掏其膛,和田玉中心就会留一根玉柱,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小锤击碎。像和田玉花瓶摆件,和田玉葫芦把件就会用到这种技艺。2. 上花:我们看到很多和田玉器外表有图案花纹,这个...

    267 玉器 玉器科普 玉石作品鉴赏
  • 卡米拉·菲丽奇库娃佩戴香奈儿&卡地亚等珠宝演绎时尚杂志《Gala Magazine》第48期封面大片[图文]
    卡米拉·菲丽奇库娃佩戴香奈儿&卡地亚等珠宝演绎时尚杂志《Gala Magazine》第48期封面大片[图文]

    德国时尚杂志《GalaMagazine》第48期封面大片模特:卡米拉·菲丽奇库娃(KamilaFilipcikova)摄影师:AlexxandAnton卡米拉·菲丽奇库娃(KamilaFilipcikova)演绎德国时尚杂志《GalaMagazine》第48期封面大片,由摄影师AlexxandAnton掌镜拍摄。长相宛若欧洲古典美人的卡米拉·菲丽奇库娃(K...

    1092 玉器 玉器作品 玉石作品鉴赏
  • 寻觅帝王的宠石 揭秘全球五大蓝宝石特质[图文]
    寻觅帝王的宠石 揭秘全球五大蓝宝石特质[图文]

    单品来自:Larry导读:蓝宝石那深邃的颜色,被人们视为超自然的色彩。它位于钻石、红宝石之后,是世界五大珍贵宝石之一。早在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被用来装饰清真寺、教堂和寺院,并作为宗教仪式的贡品。它也曾与钻石、珍珠一起成为英帝国国王、俄国沙皇皇冠上和礼服上不可缺少的饰物,所以也被尊为帝王之石头。蓝宝石因为产地的不一而呈现不同的特点,以下五个著名产地便可做参考。印度克什米尔蓝宝石颜色呈矢车菊的蓝色...

    1073 玉器 玉器知识 玉石作品鉴赏
  • 寿山石市场水落石出:升值神话回归现实[图文]
    寿山石市场水落石出:升值神话回归现实[图文]

    林清卿作薄意摆件,在2014年福建东南春拍上以超过百万元的价格成交。“……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这是苏轼《后赤壁赋》中的名句。“水落石出”,用来形容当下的寿山石市场,却是十分恰当的。一些真正具有收藏价值的寿山石作品逆市而动,创下高价。升值“神话”回归现实阳春三月,春暖花开,但对于福州数千家寿山石经营者来说,“冬天”远没有过去。在几家主要的寿山石集中性市场,不见往...

    1711 玉器 玉器图片 玉石作品鉴赏
  • 瑶池琇莹玉被中国地质博物馆永久收藏[图文]
    瑶池琇莹玉被中国地质博物馆永久收藏[图文]

    2016恰逢中国地质博物馆建馆一百周年!瑶池集庆的玉料琇莹玉作为中国四大名玉岫玉的最高品级,琇莹玉原石连同以琇莹玉为主材料的名家雕刻产品、首饰镶嵌饰品,于今日正式被中国地质博物馆永久收藏!众所周知,中国素有“玉石之国”的美誉,源远流长的玉文化与玉雕艺术发展史,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而不断丰富着、完善。琇莹玉做为岫玉的高端品类,自发现以来就填补了岫玉长期无高端品类的空白,而此次收入中国地质博物馆的“琇...

    800 玉器 玉器科普 玉石作品鉴赏
  • 当心!舒俱来石现在也有假货了[图文]
    当心!舒俱来石现在也有假货了[图文]

    岫玉舒俱来漂亮吧?舒俱来是什么?舒俱来石是玉石的一种,亦被誉为“千禧之石”,20世纪60年代由一位日本地质学家发现,相对红宝石、蓝宝石、水晶而言,舒俱来石属于新种类矿石,目前世界上仅有中国、南非、日本、加拿大和美国出产这类矿石,并且产量稀少。颜色、润度及透明度都是影响舒俱来石价值的重要因素,舒俱来石的颜色大体分为深蓝色系、红紫色系和蓝紫色系,状态包括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种。其中价值最高的是皇家紫...

    1079 玉器 玉器知识 玉石作品鉴赏
  • 纪晓岚大赞痕都斯坦琢玉之巧[图文]
    纪晓岚大赞痕都斯坦琢玉之巧[图文]

    清 仿痕都斯坦玉碗蒋卫东198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曾任浙江省良渚博物院院长,现为中国文物学会玉器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华玉文化中心专家委员、浙江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随着乾隆皇帝平定天山南北,收归新疆,大量来自中亚、西亚地区的玉器开始以新疆为廊道,东传进入中土。这些域外玉器工艺奇特,散发着浓郁的异国情调,在流入清宫以后,深受乾隆皇帝的喜爱,经其亲自考证,将它们定名为“痕都斯坦玉器”。据清代《茶余...

    1462 玉器 玉器图片 玉石作品鉴赏
  • 要买蓝宝石?先弄懂这五个问题再说[图文]
    要买蓝宝石?先弄懂这五个问题再说[图文]

    一、蓝宝石有多少种颜色?蓝宝石虽然以蓝字做定语,但并非只有蓝色一种颜色。其实,蓝宝石就是除红宝石之外,其他颜色刚玉的统称。所以除蓝色之外,还有粉红色、粉色、黄色、绿色和白色的蓝宝石。这些颜色当中,蓝色的最受欢迎。但粉红色、橙色蓝宝石也是十分稀有且价值很高的。二、哪里产的蓝宝石品质较好?蓝宝石的主要产地有克什米尔、斯里兰卡、泰国、缅甸、澳大利亚,以及中国的山东昌乐。其中,斯里兰卡和克什米尔的蓝宝石一...

    776 玉器 玉器图片 玉石作品鉴赏
  • 玉器收藏:温婉典雅的明清玉帽花[图文]
    玉器收藏:温婉典雅的明清玉帽花[图文]

    图1图2图3图4安康市汉滨区五里镇花园民俗博物馆,其玉器收藏品中有几件明清玉帽花,温婉典雅,是当时富裕人家女性最喜欢的帽饰。从包浆来看,这4件帽花都是传世品,不是生坑器。现分别介绍如下:图1所示为和田白玉梅花纹帽花,直径4.8厘米,花朵为双层叠雕,上层6瓣错压下层6瓣,做工精细,用料考究,花型吉祥,作为帽饰,一定深受主人喜爱。这款和田白玉帽花将白玉的“纯洁无瑕”气质彰显出来,淡雅的色彩给人以“素”...

    417 玉器 玉器欣赏 玉石作品鉴赏
  • 和田玉顶级收藏料近十年来首现价格下跌[图文]
    和田玉顶级收藏料近十年来首现价格下跌[图文]

    10月20日,新疆和田玉市场交易信息联盟发布最新数据显示,和田玉顶级收藏料(3A)参考价下跌10%,这也是近十年来和田玉顶级收藏料价格首次下降。数据显示:原重量20克以下的和田玉顶级收藏料(3A)4月份的参考价是1万—1.8万元,到7月则降到9000元—1.62万元;原重量在20至200克的和田玉顶级收藏料(3A)4月份的参考价是2万—2.7万元,但7月份参考价已下跌到1.8万—2.43万元;原重...

    1680 玉器 玉器知识 玉石作品鉴赏
  • 翡翠为什么能成为国民偶像?[图文]
    翡翠为什么能成为国民偶像?[图文]

    在如今的亚洲玉石市场,翡翠早已占据大半江山,但翡翠并非就是出生就含金汤勺的天降贵族,根据古时文献的记载,也是着实经历一番风雨才得以上位,依靠逆天的颜值和温厚的品质稳坐了如今的江山。初出道时,也曾是貌不惊人的丑小鸭如今在众多宝石中以气质担当闻名的翡翠,曾经也是一只不受人待见的丑小鸭。相传北宋之前,刚刚传入中国不久的翡翠,似乎并不被看好其收藏价值。在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中有这样一段记载:“云南翡翠...

    509 玉器 玉器资料 玉石作品鉴赏
  • “古玉第一佩”子刚牌赏析[图文]
    “古玉第一佩”子刚牌赏析[图文]

    以精美的玉料、高超的玉雕技法,将印章、书法、绘画艺术融入玉雕中,把玉雕工艺提高到了一个新的艺术境界,当推“古玉第一佩”子刚牌。子刚牌得名于其首创者陆子刚。陆子刚是迄今所知为数极少的在玉器上自署名字的玉雕大师。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的《太仓州志》载:“雕玉器,凡玉器类砂碾,五十年前,有州人陆子刚者用刀雕刻,遂擅绝,今所遗玉簪,价一支值五六十金,子刚死,技亦不传。” 万历前期的王世贞《觚不觚录》一...

    1977 玉器 玉器作品 玉石作品鉴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